“大思政”育人理念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48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思政”育人理念下,独立学院通过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构建新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等途径,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应用理论及方法,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27-01
  2017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高校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要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应用理论及方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大思政”育人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大思政”育人,即学校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不仅形成“课程思政”的理念,使课程教学的思政教育功能渗透到通识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中,而且使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程育人,即从学生入学至毕业,根据学生在校每一阶段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四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性。
  全员育人,即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包括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包括通识课、专业课教师、教学管理者、学生工作辅导员等,所有的教职工均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发挥教育工作者的正能量。
  全方位育人,指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领域、生活领域及社会领域,凡能够挖掘到的思政教育元素,都应采集、精选,最终提炼成思政教育的精华作用于学生。
  二、“大思政”育人理念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独立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起,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逐渐发展起来,普遍存在办学时间短,经验少的问题,如果想在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立足,就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竞争优势。因此,独立学院要积极探索“大思政”育人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
  1.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资源短缺的情况。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母体校、以及投资方办学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从课堂教学、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创新实践育人环节。
  在“大思政”育人理念下独立学院更要突出强调实践教学:一是课堂实践教学;二是校内实践教学;三是社会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为第一层次,如在课堂中开展相应的主题演讲,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社会热点讨论,学生领悟书本知识,拓展认知能力,提高政治素养。校内实践教学为第二层次,如大型讲座,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实践为第三层次,主要依托社会资源,开发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打造实践教学特色,实现“大思政”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2.做好“三个结合”,构建新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通识课和专业课等要与思政课教育同向同行。做好“三个结合”即通识课、专业课与思政课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专业素质融为一体,构建新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通识课、专业课与思政课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鼓励结合通识课、专业课实际,梳理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形成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开设思想政治理论模块选修课,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等人文素质选修课,鼓励学生积极选修。充分利用选修课的实效性、吸引力,使其成为思政必修课的有力补充。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强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的德育职责。在第二课堂的教育中,注重发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融入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3.做好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大思政”教育的组织架构。
  独立学院普遍存在专任教师不足,聘请兼职教师的情况,这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影响。兼职思政课教师多数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无法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从而将造成思想教育与思政教学工作的客观分割。因此,学校要保证专任思政课教师满足教学需要,并将理论教学与学生思想工作有机结合,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
  “大思政”育人理念下,思政师资队伍构建,除了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一线教师,还需要党团辅导员,充分利用他们的工作经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归属于思政教师队伍,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科研、培训、竞赛等方式鼓励教师研究育人方法,提高思政育人水平。
  “大思政”育人理念下,思政教育的参与人员,不局限于思政课专任教师,党团辅导员,还要求全校的专任教师、党政干部乃至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其中。要在工作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从而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4.完善部门工作机制,形成“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目前独立学院思政育人的各种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多数学校存在,局限课内教学,忽视课外教学;局限校内资源,忽视校外资源;局限教书育人,忽视管理服务育人,从而导致虽然学校提出大思政育人理念,但效果无法保证。
  大思政育人理念下的人才培养,需要党办、宣传、教务、学生工作、团委、院(系)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部门的参与,优化组织结构,加强部门的横向延展,创新打造齐抓共管、协调并进的“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应强化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涵盖职能部门和院(系),覆盖全体师生,实现工作领导一体化,教育教学全程化。
  “大思政”育人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涵盖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涉及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等环节的重大工程。对于办学经验和能力相对不足的独立学院,更应从细节着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大思政”育人理念下,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武智,张爱武.整体构建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新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7).
  [2]储德峰.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特征及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
其他文献
针对夏季黄淮地区一次飑线过程,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及其Hybrid ETKF-3DVAR同化系统,考察不同生成方案的样本对同化地面观测的影响。集合样本创建方
针对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环境和工艺的复杂性容易引起Data Matrix二维符号标记的磨损、污染和腐蚀而发生标识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产品多信息融合标识失效补救
针对寿命终期产品再生决策中较少考虑模块组合效应、模块选择与寿命终期方案分配不同步等不足,提出一种多属性分析与多目标进化算法相结合的模块与方案同步优选方法。兼顾模
摘要: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帶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效果会更好。本文就实现有效课堂互动,提升数学教学实效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互动;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果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共同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已经不再适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上,一般是
为了在虚拟环境中对零件模型进行快速自动定位并仿真实际装配过程,将传统的粒子滤波算法与典型的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MH抽样算法相结合,并应用于虚拟装配。利用随机样本描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替代,人们更加重视起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针对这种教育背景,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就变得尤为重要,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彰显德育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教育价值。但是目前阶段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存有一些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学生乐于学习历史和学好历史的关键,也是历史学科能够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中,应该做到情由景生、润物无声、渐进发展和心灵交流。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意义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57-02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
【摘 要】新课程对学生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中,通过科学调研,从课堂走向生活,坚持以德治教,采用实景教育,多渠道磨练,多元构建,家校和谐联动,形成了完整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坚定了学生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信念,提升了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思想先进,品德优秀,学习效果显著。因此,构建新型德育,坚持以德治教是科学的育人之道。  【关键词】教育教学;德育;以德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