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hang Guangyu has always established a foothold in the international art scene with his comic art, and it seems that it has become a conclusion.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turning point in recent years. Zhang Guangyu’s decorative art has been raised to a very high position, so it is a meaningful subject to explore the position of decorative art in Zhang Guangyu’s art.
诞生于二十世纪之初的张光宇出生在无锡的一个中医世家,其父亲和祖父都是中医,14岁他放弃外祖父建议的经商机会来到上海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毕业便后到上海著名的新式剧场“新舞台”学习美术并拜画家张聿光先生为老师,从此走上与学院派艺术家们截然不同的从艺之路。至于张光宇学习美术为何不直接去美术学校而是拜艺术家为师,主要是因为张聿光为上海美专正校长,当时正在与美专副校长刘海粟闹意见,打算另办一个学校,暂时留张光宇在“新舞台”画布景。但是张聿光的学校一直没有办成,于是张光宇也就始终没有进美术学校。这样,张光宇便在实践中慢慢求索,独自走出了一条异于学院派的阳光大道。
一、特殊的求索之路
归纳张光宇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不得不谈到京剧艺术对他产生的影响。京剧是集中国韵文、舞蹈、装饰美术等等的综合艺术,是对中华文化影响甚远的戏曲。张光宇对京剧艺术有着强烈的兴趣,在上海读小学时与“新舞台”剧院相邻,这样,他一有空便去看京剧演员画花脸,回了家再凭记忆默画出来,时间一久,张光宇的这一举动被剧院演员张德禄注意到。到后来两人成了忘年交,张光宇也因此而结识艺术家张聿光先生。在剧院画布景画使得他耳濡目染,对色彩和造型尤其敏感。这对于一位文化的创造者、具有强大文化自觉性的张光宇来说,京剧早已刻入脑海,深入骨髓,从而成为他装饰艺术之路的基石。
因此,说张光宇是中国现代装饰艺术的开创者是有根据的,《上海漫画》刊登过他的一副广告设计图,是为上海一家唱片公司绘制的广告图,画面人物造型简洁,冷暖色彩对比强烈,既充满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画面下方的“高亭唱片”四个大字展示了商品的主要信息,最下面的两行广告语“发音清凉,与众不同”突出了唱片的卖点。这幅广告画选取了戏剧人物作为主体,是作为一种二维平面化而非三维立体化的造型处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光宇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慢慢凸显。
张光宇20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西游漫记》是他重要的作品之一(图1),这部作品凝聚了张光宇丰富的想象力。当时抗日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大江南北,不久上海也沦陷了,于是张光宇避居香港,在香港沦陷时他又辗转回到了内地,正是在如此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终于在1944年艰难地完成了这部彩色连环画创作。《西游漫记》是根据《西游记》故事改编而来,大致内容是师徒几人去西天取经,路途中遇到众多妖魔鬼怪,但其实这些妖怪都是玉皇大帝的亲戚。张光宇用这部作品来借古喻今,讽刺当时的社会现状。作为装饰主义大作《西游漫记》吸收了京剧的元素,再进行艺术加工,使得人物形象的线条流畅优美,色彩对比强烈,从而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同時整部作品中对称、重复以及对比的装饰构图法则的运用使得画面灵活多变、精彩纷呈。
二、融中西艺术
1921到1933年,张光宇分别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和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美术室当绘图员,画广告画、香烟画和月份牌。四年的绘图工作为一个装饰画家所必须具备的绘画、图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而民国时期上海租界环境为上海艺术家“放眼望世界”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张光宇与公司里的西方人相互交流,从而接触到了国际先进的艺术理念,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及眼界。从此决意吸收西方艺术中先进的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艺术结合,并开始尝试独特的艺语言法。
1933年秋天,《名利场》杂志漫画家珂弗罗皮斯来到上海,经邵洵美介绍给张光宇认识,这位来自墨西哥的漫画家毫无疑问是张光宇装饰艺术创作道路上重要的指导者。张光宇经常与这位墨西哥漫画家交流创作经验,珂弗罗皮斯给予张光宇很高的评价,说他在了解西方艺术长处的情况下发挥东方传统艺术的精华。1934年,张光宇开始对外发表《民间情歌》系列漫画(图2),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珂弗罗皮斯的影子,同时又体现东方美术之美感。在张光宇绘《民间情歌》中,有一副题词为:“郎君出门早早回,日出走来日入息;路上残花莫要采,家中牡丹正在开”。在这幅漫画作品当中,桌椅和窗户的线条都是笔直的,简洁有序;但是,在绘制人物的时候运用的都是曲线,使得人物饱满且具有动态感,这与墨西哥漫画家珂弗罗皮斯的漫画风格不谋而合。“方圆相寓”的画面处理手法,给人简单明快之感,装饰味十足。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画面场景线条平直整齐、人物线条圆润饱满的绘画语言不胜枚举。但是,在张光宇和珂弗罗皮斯的漫画中,方与圆被处理得相得益彰。张光宇在《装饰诸问题》中特别强调装饰的“适度”。有正无奇,则呆滞刻板,会绞杀了艺术生机;若有奇无正,那是企图以奇取胜江湖术士手法,真正的艺术要求,应该是奇正统一。
三、研民间艺术
1949年解放以后,张光宇从香港来到北京,艺术上又有了更大的提高。在首都北京,有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去精细研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从而给予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
张光宇从小没有进入学院进行正式的美术训练,没有宗派的背景,更没有留学西方或日本的经历,其艺术本就一直扎根于民间,在实践中沉浸与思考。有些东西在别人看来可能毫不起眼,但他却视作珍宝,甚至把它当做一种美好的信念的寄托。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同时,民间美术世代相传又不断发展创新。在西方文化冲击的时代,张光宇选择了倡导和重视民间美术,他将故事改编,赋予新的内涵,民间剪纸、壁画、版画无一例外都成为他学习的范本。20世纪50年代,他还曾撰文谈中国民间美术,如《谈民间年画与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宗教神像》《略谈民间年画的装饰性》等。在第二篇文章中他向大家介绍了宗教神像亦称无锡纸马,属民间木版画集,实际上是艺绘结合的民俗用品,它的艺术品质很高,有雄健之笔触与明快之色调,有生动之面部与个性之表现。1959年,张光宇为钓鱼台国宾馆设计了一副壁画,名为《北国之春》(图3),这是他将中国古代壁画与民间年画结合的佳作。由此可以看出,张光宇晚年对民间艺术有深入研究,对青年美术家在探索装饰艺术风格方面给予极大的启发。
四、结语
综观张光宇的平生艺事,从不同寻常的求学道路、到受到外国艺术家的艺术熏陶,尤其是在同代的大批留洋艺术家创作西画之时,他仍然坚定信念,创作不缀,可见中国传统艺术与其所结下的不解之缘。张光宇在發掘东方独特艺术语言的进程中,扎根于民间,汲取中国传统京剧艺术、民间艺术的朴实精神,他的装饰艺术跨越东西、贯穿古今。评价张光宇的装饰艺术,值得注意的除了他在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地位,更在于他个人艺术思想中一种纯朴的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唐薇.《张光宇文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2〕盖胜平.《张光宇装饰艺术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3〕张引.《张光宇装饰艺术的构图法则探议——以西游漫记为例》[J].《美术观察》2020
〔4〕张引,吴冠英.《从东西杂糅到独树一帜:张光宇漫画中的“珂弗罗皮斯情结”》[J].《装饰》.2016
〔5〕郑珊珊. 张光宇艺术作品梳理与艺术探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
诞生于二十世纪之初的张光宇出生在无锡的一个中医世家,其父亲和祖父都是中医,14岁他放弃外祖父建议的经商机会来到上海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毕业便后到上海著名的新式剧场“新舞台”学习美术并拜画家张聿光先生为老师,从此走上与学院派艺术家们截然不同的从艺之路。至于张光宇学习美术为何不直接去美术学校而是拜艺术家为师,主要是因为张聿光为上海美专正校长,当时正在与美专副校长刘海粟闹意见,打算另办一个学校,暂时留张光宇在“新舞台”画布景。但是张聿光的学校一直没有办成,于是张光宇也就始终没有进美术学校。这样,张光宇便在实践中慢慢求索,独自走出了一条异于学院派的阳光大道。
一、特殊的求索之路
归纳张光宇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不得不谈到京剧艺术对他产生的影响。京剧是集中国韵文、舞蹈、装饰美术等等的综合艺术,是对中华文化影响甚远的戏曲。张光宇对京剧艺术有着强烈的兴趣,在上海读小学时与“新舞台”剧院相邻,这样,他一有空便去看京剧演员画花脸,回了家再凭记忆默画出来,时间一久,张光宇的这一举动被剧院演员张德禄注意到。到后来两人成了忘年交,张光宇也因此而结识艺术家张聿光先生。在剧院画布景画使得他耳濡目染,对色彩和造型尤其敏感。这对于一位文化的创造者、具有强大文化自觉性的张光宇来说,京剧早已刻入脑海,深入骨髓,从而成为他装饰艺术之路的基石。
因此,说张光宇是中国现代装饰艺术的开创者是有根据的,《上海漫画》刊登过他的一副广告设计图,是为上海一家唱片公司绘制的广告图,画面人物造型简洁,冷暖色彩对比强烈,既充满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画面下方的“高亭唱片”四个大字展示了商品的主要信息,最下面的两行广告语“发音清凉,与众不同”突出了唱片的卖点。这幅广告画选取了戏剧人物作为主体,是作为一种二维平面化而非三维立体化的造型处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光宇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慢慢凸显。
张光宇20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西游漫记》是他重要的作品之一(图1),这部作品凝聚了张光宇丰富的想象力。当时抗日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大江南北,不久上海也沦陷了,于是张光宇避居香港,在香港沦陷时他又辗转回到了内地,正是在如此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终于在1944年艰难地完成了这部彩色连环画创作。《西游漫记》是根据《西游记》故事改编而来,大致内容是师徒几人去西天取经,路途中遇到众多妖魔鬼怪,但其实这些妖怪都是玉皇大帝的亲戚。张光宇用这部作品来借古喻今,讽刺当时的社会现状。作为装饰主义大作《西游漫记》吸收了京剧的元素,再进行艺术加工,使得人物形象的线条流畅优美,色彩对比强烈,从而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同時整部作品中对称、重复以及对比的装饰构图法则的运用使得画面灵活多变、精彩纷呈。
二、融中西艺术
1921到1933年,张光宇分别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和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美术室当绘图员,画广告画、香烟画和月份牌。四年的绘图工作为一个装饰画家所必须具备的绘画、图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而民国时期上海租界环境为上海艺术家“放眼望世界”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张光宇与公司里的西方人相互交流,从而接触到了国际先进的艺术理念,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及眼界。从此决意吸收西方艺术中先进的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艺术结合,并开始尝试独特的艺语言法。
1933年秋天,《名利场》杂志漫画家珂弗罗皮斯来到上海,经邵洵美介绍给张光宇认识,这位来自墨西哥的漫画家毫无疑问是张光宇装饰艺术创作道路上重要的指导者。张光宇经常与这位墨西哥漫画家交流创作经验,珂弗罗皮斯给予张光宇很高的评价,说他在了解西方艺术长处的情况下发挥东方传统艺术的精华。1934年,张光宇开始对外发表《民间情歌》系列漫画(图2),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珂弗罗皮斯的影子,同时又体现东方美术之美感。在张光宇绘《民间情歌》中,有一副题词为:“郎君出门早早回,日出走来日入息;路上残花莫要采,家中牡丹正在开”。在这幅漫画作品当中,桌椅和窗户的线条都是笔直的,简洁有序;但是,在绘制人物的时候运用的都是曲线,使得人物饱满且具有动态感,这与墨西哥漫画家珂弗罗皮斯的漫画风格不谋而合。“方圆相寓”的画面处理手法,给人简单明快之感,装饰味十足。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画面场景线条平直整齐、人物线条圆润饱满的绘画语言不胜枚举。但是,在张光宇和珂弗罗皮斯的漫画中,方与圆被处理得相得益彰。张光宇在《装饰诸问题》中特别强调装饰的“适度”。有正无奇,则呆滞刻板,会绞杀了艺术生机;若有奇无正,那是企图以奇取胜江湖术士手法,真正的艺术要求,应该是奇正统一。
三、研民间艺术
1949年解放以后,张光宇从香港来到北京,艺术上又有了更大的提高。在首都北京,有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去精细研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从而给予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
张光宇从小没有进入学院进行正式的美术训练,没有宗派的背景,更没有留学西方或日本的经历,其艺术本就一直扎根于民间,在实践中沉浸与思考。有些东西在别人看来可能毫不起眼,但他却视作珍宝,甚至把它当做一种美好的信念的寄托。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同时,民间美术世代相传又不断发展创新。在西方文化冲击的时代,张光宇选择了倡导和重视民间美术,他将故事改编,赋予新的内涵,民间剪纸、壁画、版画无一例外都成为他学习的范本。20世纪50年代,他还曾撰文谈中国民间美术,如《谈民间年画与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宗教神像》《略谈民间年画的装饰性》等。在第二篇文章中他向大家介绍了宗教神像亦称无锡纸马,属民间木版画集,实际上是艺绘结合的民俗用品,它的艺术品质很高,有雄健之笔触与明快之色调,有生动之面部与个性之表现。1959年,张光宇为钓鱼台国宾馆设计了一副壁画,名为《北国之春》(图3),这是他将中国古代壁画与民间年画结合的佳作。由此可以看出,张光宇晚年对民间艺术有深入研究,对青年美术家在探索装饰艺术风格方面给予极大的启发。
四、结语
综观张光宇的平生艺事,从不同寻常的求学道路、到受到外国艺术家的艺术熏陶,尤其是在同代的大批留洋艺术家创作西画之时,他仍然坚定信念,创作不缀,可见中国传统艺术与其所结下的不解之缘。张光宇在發掘东方独特艺术语言的进程中,扎根于民间,汲取中国传统京剧艺术、民间艺术的朴实精神,他的装饰艺术跨越东西、贯穿古今。评价张光宇的装饰艺术,值得注意的除了他在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地位,更在于他个人艺术思想中一种纯朴的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唐薇.《张光宇文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2〕盖胜平.《张光宇装饰艺术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3〕张引.《张光宇装饰艺术的构图法则探议——以西游漫记为例》[J].《美术观察》2020
〔4〕张引,吴冠英.《从东西杂糅到独树一帜:张光宇漫画中的“珂弗罗皮斯情结”》[J].《装饰》.2016
〔5〕郑珊珊. 张光宇艺术作品梳理与艺术探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