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们受圣灵。
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
你们留下了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新约·约翰福音》
反犹太主义的根源何在,它是有依据的,还是出于宗教仇恨?圣经和宗教信仰对此态度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和“谁杀害了耶稣”这个问题息息相关。
一千多年来,基督教一直都将犹太人当作杀害耶稣的罪魁祸首。这种缺乏历史事实佐证和批判态度的观点,是世界范围内反犹太主义盛行的直接根源。
而梅尔·吉布森的[受难]再次将“谁杀害了耶稣”这个问题在基督教世界中提了出来。影片是将《圣经·新约》的四篇福音中有关耶稣受难的描述整合起来而成。吉布森曾说过,“拍这部影片时,圣灵与我同在。”然而这部导演自认为非常忠实于《新约》的影片却引起了激烈论战,有人认为它不公平地将犹太人认定为耶稣的杀害者,有人却被影片所描绘的耶稣受难的悲壮凄惨场景所震撼,甚至感到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
“影片真实再现了《新约》的描述,”教皇保罗二世看后评价道。30年前曾在美国媒体上公开声称美国犹太人是“毒瘤”的著名传教士葛培理(Billy Graham)被影片感动得失声痛哭。吉布森无疑对基督信仰充满敬畏,他的影片大多数是新约中有关耶稣受难描述的忠实影像再现。
但是《圣经》是有问题的!——《新约》记载的所谓上帝之言,并非都是客观历史事实。《圣经》不过是一群人在特定的背景下,出于某种特定目的集体创作。基督教徒根深蒂固的反犹思想贯穿于整部《新约》中。
吉布森是个极端保守的罗马天主教徒,对梵蒂冈第二届理事会(1962—1965)所做出的宗教改革所知甚少。他做拉丁式弥撒,星期五不吃肉,坚信新约上的每一句话。这些教条伴随他长大,而十几年前他开始重新思索它们。“他开始沉思耶稣的受难和死亡问题,”主演耶稣的詹姆斯·卡维泽说,“他说,基督的伤抚平了他自己的伤。我想这部影片表达的正是这点。”于是,吉布森拍了这么一部忠实于《新约》,对其不加任何分析和批判的[受难]。作为一个艺术家,吉布森当然有权利拍自己想要的电影,许多观众也会喜欢这个既生动又熟悉的故事。
但是当他忠实于不可篡改的《圣经》时,可能就违背了不容抹煞的历史!
到底是谁杀了耶稣?从历史角度看,是罗马帝国;从神学角度看,是全世界的罪恶将耶稣送上十字架,上帝安排了这一切;罗马教廷的观点则是基督徒本身对耶稣受难负有无法逃脱的最大责任。然而一千多年来,一些基督徒坚信杀害耶稣的是犹太人。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梵蒂冈第二届理事会的教义改革才将犹太人从这种宗教歧视中初步解脱出来。现在,[耶稣受难]又使犹太领袖和神学人士惶恐不安。影片中,该亚法率领一群愤怒的犹太暴徒,在犹太公会上主审耶稣,而罗马总督彼拉多则被塑造成一个充满同情心的审判执行者。犹太人害怕影片会使40年来罗马教廷为弥合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的鸿沟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
吉布森坚决否定自己有排犹思想,他说自己不认为犹太人是耶稣的杀手,他认为是全世界的罪恶——而不仅仅是犹太人的罪恶——导致耶稣受难。实际上,吉布森在处理这部影片时,还是很谨慎的。放映样片时,他请来最保守的基督徒和犹太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但公映影片还是激怒了许多犹太人。在这场关于[受难]的白热化论战中,吉布森的态度一直在轻蔑和妥协之间摇摆。“影片总的来说是谴责全人类的,所有人都要为耶稣的死负责。”他接着说,“所有的人都有罪,而我是第一个应该受惩罚的人,这总行了吧。”有人说他的影片将作为一部激起仇恨的危险影片而永存时,他无奈地说:“总有人会喋喋不休地谴责我‘他是个排犹分子’,‘他是个排犹分子’……但我不是。我没有诽谤任何一个犹太人……我爱他们,我为他们祈祷。”
《圣经》与史实的偏离
最早或许也最可信的《圣经》研究者是第一世纪末和第二世纪初的犹太和罗马史学家 Josephus和Tacitus,他们考证彼拉多是执行对耶稣的审判结果的人。但彼拉多并非吉布森或圣经所描绘的那种充满怜悯心的人,根据古代犹太领袖、哲学家斐罗(Philo),彼拉多是一个“喜怒无常、顽固不化、残忍的总督”,以不加审判就处死叛乱者而臭名昭著。
那为什么在《新约》中,犹太人却显得比罗马人恶毒?毫无疑问,《新约》并非从天而降,而是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等人在耶稣死后很长时间内,为了宣扬自己的教义(当初还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 、争取信徒而编写的。在《新约》中,“犹太人”一词经常专指犹太经师,而并非耶稣时代的所有犹太人,对它的作者来说,耶稣和它的门徒当然不属于犹太人。而犹太人内部也分成无数的团体,他们都认为自己最得犹太教义的精髓,彼此相互敌视。这些犹太经师们排斥耶稣的追随者,尽管后者所信仰的开始时也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就这样,新约的作者将犹太经师(新约中使用“犹太人”一词)塑造成恶毒的反面形象。现在我们也可以理解新约为什么淡化罗马统治者在耶稣之死中的罪恶行径。因为对于基督教的早期倡导者来说,为了自己这个幼小的信仰能够发展壮大,逢迎依赖罗马帝国这个国家机器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于是在新约中,罗马总督彼拉多的形象就被美化了。
[受难]和《新约》及史实的出入
梅尔·吉布森的[受难] 以耶稣在蒙难地客西马尼做祈祷开始。一个魔鬼——吉布森最有创意的戏剧化形象——试探耶稣说:没有谁能够肩负整个罪恶。在《新约》中,这句话隐含着邪恶正掌握着整个世界,只有耶稣通过自己的死亡和复活,才能将人类从黑暗中拯救出来。耶稣接受了这个命运。
接下来一幕是当耶稣被带入犹太教堂接受审判时,抹大拉的玛丽亚向罗马士兵求救。“他们逮捕了他,”她哭着喊道。一个教堂的守卫者告诉罗马人说“她疯了”,还告诉他们耶稣“违背了犹太教的教义”。当骚乱的消息传到彼拉多那里时,他被告知“教堂里出了点乱子,该亚法逮捕了一个先知”。这一些系列台词传达了犹太人在耶稣受难中所起的控制作用,但在《新约》中并未出现。
吉布森影片中对夜间审判的描述也有问题。在影片中,耶稣被带到一大群犹太官员前接受审判,证人们纷纷出场控告他与魔鬼为伍,谴责他自称“上帝之子”,还举报耶稣说过“假如我们不吃他的肉,饮他的血,我们将不得永生”。最后,该亚法问耶稣:“你是弥赛亚(犹太人盼望的复国救主)吗?”耶稣回答道:“我是……”他想说“我是人之子。”但就在耶稣停顿的时候,该亚法宣布他是渎神者。
这一段的问题在于,首先在1世纪时,“上帝之子”和“人之子”是对信仰宗教的人的普遍称呼,并不专指耶稣;其次,证人对耶稣要求犹太人吃喝他的血肉的控告,在《新约》中也找不到;另外,在耶稣生活的那个年代,自称弥赛亚的犹太人也不稀少,这并非一种亵渎,只有自称是上帝的人才是渎神者。
接下来,耶稣被带到彼拉多面前那一幕,吉布森由于忠实于《新约》,造成对历史的偏离。彼拉多被塑造成一个明智敏感,但不强硬的统治者,他是出于无奈才执行审判的。“这就是那个先知?”他问道,“有谁能对我解释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疯狂的事?”我们上面提到,在历史上,彼拉多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对于那些自称弥赛亚的犹太人更是格杀勿论,他甚至被罗马召回解释杀人如此之多的原因。
[受难] 的另一个不符合史实之处是,被带到彼拉多面前的耶稣非常孤独,除了他的母亲玛丽亚和抹大拉的玛丽亚,少有其他支持者。实际上,引起罗马人恐慌的耶稣那时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他的支持者不可能全都保持沉默。
影片中接下来彼拉多和耶稣的一段对话来自《约翰福音》。面对沉默的耶稣,彼拉多说:“你不想和我说话?你不知道我有权力释放你,也有权力处死你吗?”耶稣说:“……送我来的人罪恶比我更深重。”耶稣指的无疑是该亚法。这段对话也将犹太人置于凶手的位置,而罗马人倒显得仁慈了。在影片中,彼拉多还被置于痛苦的两难处境:不杀耶稣,该亚法会煽动犹太人暴动;杀了耶稣,他的信徒会被激怒。最后这个罗马总督屈服了,耶稣被判了死刑,因为他被愤怒的犹太人吓坏了。
梅尔·吉布森的影片中原先还有一句足以激起所有犹太人愤慨的台词:围观的犹太人群叫道,“他的血溅到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身上了”——幸亏吉布森最后将这句敏感的台词剪掉了,否则他会激怒更多的犹太人!
当然,吉布森的影片中还是有一些为犹太人开脱的情节。当耶稣背负着十字架走过那些审判他的犹太经师面前时,他说道:“没有人夺走我的生命,我是自愿放弃生命的。” 这差不多是为犹太人做的一个辩护。
那么,吉布森是否可能拍摄一部关于耶稣受难的影片,却不伤害任何人?这是完全可能的,现在有许多详细指导信徒如何讨论和艺术地表现耶稣受难的基督教牧师手册。手册上说:“将四篇福音书中有关受难的描述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是要冒打碎文本完整性从而产生误读的危险……对宗教批评仅仅坚持‘以圣经为本’的创作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手册特别指出,其中最需要谨慎的是不要将犹太人置于不义位置。手册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回避犹太公会审判耶稣这一情节,当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时,围观的犹太民众要齐声吟唱圣歌。手册还提醒说,彼拉多是个残忍的统治者,这已是不辩史实,因此这个人物塑造既要忠实圣经,又要尊重历史。现在,美国教会正大量印刷分发此类手册,以帮助观众批判地看[受难]。
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
你们留下了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新约·约翰福音》
反犹太主义的根源何在,它是有依据的,还是出于宗教仇恨?圣经和宗教信仰对此态度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和“谁杀害了耶稣”这个问题息息相关。
一千多年来,基督教一直都将犹太人当作杀害耶稣的罪魁祸首。这种缺乏历史事实佐证和批判态度的观点,是世界范围内反犹太主义盛行的直接根源。
而梅尔·吉布森的[受难]再次将“谁杀害了耶稣”这个问题在基督教世界中提了出来。影片是将《圣经·新约》的四篇福音中有关耶稣受难的描述整合起来而成。吉布森曾说过,“拍这部影片时,圣灵与我同在。”然而这部导演自认为非常忠实于《新约》的影片却引起了激烈论战,有人认为它不公平地将犹太人认定为耶稣的杀害者,有人却被影片所描绘的耶稣受难的悲壮凄惨场景所震撼,甚至感到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
“影片真实再现了《新约》的描述,”教皇保罗二世看后评价道。30年前曾在美国媒体上公开声称美国犹太人是“毒瘤”的著名传教士葛培理(Billy Graham)被影片感动得失声痛哭。吉布森无疑对基督信仰充满敬畏,他的影片大多数是新约中有关耶稣受难描述的忠实影像再现。
但是《圣经》是有问题的!——《新约》记载的所谓上帝之言,并非都是客观历史事实。《圣经》不过是一群人在特定的背景下,出于某种特定目的集体创作。基督教徒根深蒂固的反犹思想贯穿于整部《新约》中。
吉布森是个极端保守的罗马天主教徒,对梵蒂冈第二届理事会(1962—1965)所做出的宗教改革所知甚少。他做拉丁式弥撒,星期五不吃肉,坚信新约上的每一句话。这些教条伴随他长大,而十几年前他开始重新思索它们。“他开始沉思耶稣的受难和死亡问题,”主演耶稣的詹姆斯·卡维泽说,“他说,基督的伤抚平了他自己的伤。我想这部影片表达的正是这点。”于是,吉布森拍了这么一部忠实于《新约》,对其不加任何分析和批判的[受难]。作为一个艺术家,吉布森当然有权利拍自己想要的电影,许多观众也会喜欢这个既生动又熟悉的故事。
但是当他忠实于不可篡改的《圣经》时,可能就违背了不容抹煞的历史!
到底是谁杀了耶稣?从历史角度看,是罗马帝国;从神学角度看,是全世界的罪恶将耶稣送上十字架,上帝安排了这一切;罗马教廷的观点则是基督徒本身对耶稣受难负有无法逃脱的最大责任。然而一千多年来,一些基督徒坚信杀害耶稣的是犹太人。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梵蒂冈第二届理事会的教义改革才将犹太人从这种宗教歧视中初步解脱出来。现在,[耶稣受难]又使犹太领袖和神学人士惶恐不安。影片中,该亚法率领一群愤怒的犹太暴徒,在犹太公会上主审耶稣,而罗马总督彼拉多则被塑造成一个充满同情心的审判执行者。犹太人害怕影片会使40年来罗马教廷为弥合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的鸿沟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
吉布森坚决否定自己有排犹思想,他说自己不认为犹太人是耶稣的杀手,他认为是全世界的罪恶——而不仅仅是犹太人的罪恶——导致耶稣受难。实际上,吉布森在处理这部影片时,还是很谨慎的。放映样片时,他请来最保守的基督徒和犹太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但公映影片还是激怒了许多犹太人。在这场关于[受难]的白热化论战中,吉布森的态度一直在轻蔑和妥协之间摇摆。“影片总的来说是谴责全人类的,所有人都要为耶稣的死负责。”他接着说,“所有的人都有罪,而我是第一个应该受惩罚的人,这总行了吧。”有人说他的影片将作为一部激起仇恨的危险影片而永存时,他无奈地说:“总有人会喋喋不休地谴责我‘他是个排犹分子’,‘他是个排犹分子’……但我不是。我没有诽谤任何一个犹太人……我爱他们,我为他们祈祷。”
《圣经》与史实的偏离
最早或许也最可信的《圣经》研究者是第一世纪末和第二世纪初的犹太和罗马史学家 Josephus和Tacitus,他们考证彼拉多是执行对耶稣的审判结果的人。但彼拉多并非吉布森或圣经所描绘的那种充满怜悯心的人,根据古代犹太领袖、哲学家斐罗(Philo),彼拉多是一个“喜怒无常、顽固不化、残忍的总督”,以不加审判就处死叛乱者而臭名昭著。
那为什么在《新约》中,犹太人却显得比罗马人恶毒?毫无疑问,《新约》并非从天而降,而是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等人在耶稣死后很长时间内,为了宣扬自己的教义(当初还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 、争取信徒而编写的。在《新约》中,“犹太人”一词经常专指犹太经师,而并非耶稣时代的所有犹太人,对它的作者来说,耶稣和它的门徒当然不属于犹太人。而犹太人内部也分成无数的团体,他们都认为自己最得犹太教义的精髓,彼此相互敌视。这些犹太经师们排斥耶稣的追随者,尽管后者所信仰的开始时也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就这样,新约的作者将犹太经师(新约中使用“犹太人”一词)塑造成恶毒的反面形象。现在我们也可以理解新约为什么淡化罗马统治者在耶稣之死中的罪恶行径。因为对于基督教的早期倡导者来说,为了自己这个幼小的信仰能够发展壮大,逢迎依赖罗马帝国这个国家机器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于是在新约中,罗马总督彼拉多的形象就被美化了。
[受难]和《新约》及史实的出入
梅尔·吉布森的[受难] 以耶稣在蒙难地客西马尼做祈祷开始。一个魔鬼——吉布森最有创意的戏剧化形象——试探耶稣说:没有谁能够肩负整个罪恶。在《新约》中,这句话隐含着邪恶正掌握着整个世界,只有耶稣通过自己的死亡和复活,才能将人类从黑暗中拯救出来。耶稣接受了这个命运。
接下来一幕是当耶稣被带入犹太教堂接受审判时,抹大拉的玛丽亚向罗马士兵求救。“他们逮捕了他,”她哭着喊道。一个教堂的守卫者告诉罗马人说“她疯了”,还告诉他们耶稣“违背了犹太教的教义”。当骚乱的消息传到彼拉多那里时,他被告知“教堂里出了点乱子,该亚法逮捕了一个先知”。这一些系列台词传达了犹太人在耶稣受难中所起的控制作用,但在《新约》中并未出现。
吉布森影片中对夜间审判的描述也有问题。在影片中,耶稣被带到一大群犹太官员前接受审判,证人们纷纷出场控告他与魔鬼为伍,谴责他自称“上帝之子”,还举报耶稣说过“假如我们不吃他的肉,饮他的血,我们将不得永生”。最后,该亚法问耶稣:“你是弥赛亚(犹太人盼望的复国救主)吗?”耶稣回答道:“我是……”他想说“我是人之子。”但就在耶稣停顿的时候,该亚法宣布他是渎神者。
这一段的问题在于,首先在1世纪时,“上帝之子”和“人之子”是对信仰宗教的人的普遍称呼,并不专指耶稣;其次,证人对耶稣要求犹太人吃喝他的血肉的控告,在《新约》中也找不到;另外,在耶稣生活的那个年代,自称弥赛亚的犹太人也不稀少,这并非一种亵渎,只有自称是上帝的人才是渎神者。
接下来,耶稣被带到彼拉多面前那一幕,吉布森由于忠实于《新约》,造成对历史的偏离。彼拉多被塑造成一个明智敏感,但不强硬的统治者,他是出于无奈才执行审判的。“这就是那个先知?”他问道,“有谁能对我解释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疯狂的事?”我们上面提到,在历史上,彼拉多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对于那些自称弥赛亚的犹太人更是格杀勿论,他甚至被罗马召回解释杀人如此之多的原因。
[受难] 的另一个不符合史实之处是,被带到彼拉多面前的耶稣非常孤独,除了他的母亲玛丽亚和抹大拉的玛丽亚,少有其他支持者。实际上,引起罗马人恐慌的耶稣那时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他的支持者不可能全都保持沉默。
影片中接下来彼拉多和耶稣的一段对话来自《约翰福音》。面对沉默的耶稣,彼拉多说:“你不想和我说话?你不知道我有权力释放你,也有权力处死你吗?”耶稣说:“……送我来的人罪恶比我更深重。”耶稣指的无疑是该亚法。这段对话也将犹太人置于凶手的位置,而罗马人倒显得仁慈了。在影片中,彼拉多还被置于痛苦的两难处境:不杀耶稣,该亚法会煽动犹太人暴动;杀了耶稣,他的信徒会被激怒。最后这个罗马总督屈服了,耶稣被判了死刑,因为他被愤怒的犹太人吓坏了。
梅尔·吉布森的影片中原先还有一句足以激起所有犹太人愤慨的台词:围观的犹太人群叫道,“他的血溅到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身上了”——幸亏吉布森最后将这句敏感的台词剪掉了,否则他会激怒更多的犹太人!
当然,吉布森的影片中还是有一些为犹太人开脱的情节。当耶稣背负着十字架走过那些审判他的犹太经师面前时,他说道:“没有人夺走我的生命,我是自愿放弃生命的。” 这差不多是为犹太人做的一个辩护。
那么,吉布森是否可能拍摄一部关于耶稣受难的影片,却不伤害任何人?这是完全可能的,现在有许多详细指导信徒如何讨论和艺术地表现耶稣受难的基督教牧师手册。手册上说:“将四篇福音书中有关受难的描述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是要冒打碎文本完整性从而产生误读的危险……对宗教批评仅仅坚持‘以圣经为本’的创作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手册特别指出,其中最需要谨慎的是不要将犹太人置于不义位置。手册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回避犹太公会审判耶稣这一情节,当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时,围观的犹太民众要齐声吟唱圣歌。手册还提醒说,彼拉多是个残忍的统治者,这已是不辩史实,因此这个人物塑造既要忠实圣经,又要尊重历史。现在,美国教会正大量印刷分发此类手册,以帮助观众批判地看[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