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来源 :管理学家·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2685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慈善事业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慈善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关键词:慈善事业;机遇;挑战;前景
  一、新时期慈善事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党中央国务院将慈善事业发展纳入“十二五”时期的总体部署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公益慈善组织,落实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为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推动不断从政治上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扫除樊篱。
  (二)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伴随着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对慈善事业而言共同贫穷的社会或时代只会有个别的慈善活动和行为,而不可能有真正的慈善事业,因为社会成员都需要援助,而社会成员又都不具备援助他人的能力;共同的富裕的社会也不需要慈善事业,因为社会成员都具备足够的能力来解决自身的困难;唯有存在着贫富差别的情况下,一方面是有人具备援助他人的能力且需要有合适的援助途径,另一方面是存在需要他人援助的弱者或不幸者,慈善事业恰恰成了富人和穷人的共同用需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一直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成了国民财富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从199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的10%的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了23倍。特别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达到了历史高水平。这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为慈善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原则是保基本,所以当社会成员发生重大灾难时难以满足其需求,这就急需慈善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我的社会保障政策尚未实现全覆盖,部分社会成员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在保障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受灾群众、困境儿童等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服务,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公共事业等方面进一步为慈善事业开辟了广阔空间。
  (四)东西方慈善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辅助动力
  东西方学者开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外慈善组织在大陆开展慈善活动增多,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开放先进的理念,带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国民赴西方旅游、学习等不断增多,他们在感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慈善文化的熏陶。2010年9月,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先生来中国举办慈善晚宴劝捐,虽然在实际捐款数额方面瘦小甚微,但是作为慈善文化的传播,意义是积极肯定的。这些文化方面的交流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新时期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慈善服务不能满足社会救助需求的挑战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统计,每年我国除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人口享受低保以外,还有40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8000多万残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种形式的救助和帮助。而目前我国慈善机构获得的捐助总额低,占GDP总量一直很小。即使是在2008年获得了1070.49亿元的历史新高,也仅仅占GDP总量的0.356%。而早在2004年,美国为2.71%,英国为0.88%,加拿大为0.77%。同时,我国的慈善组织慈善自身发育不够健全,在提供慈善服务方面能力凸显不足。资金缺乏和能力不足是导致我国慈善服务不能满足社会救助需求的主要原因。
  (二)社会支持不能满足慈善事业发展需求的挑战
  1、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小政府 大社会”的格局尚未形成。国家对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民间组的态度还比较矛盾,对其管理模式也还在逐步探索。尽管最近几年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但是在对慈善组织的准入、管理、监督、财税支持等方面的力度较小。法制建设虽然已经有所改善,例如我国出台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等,但是与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
  2、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体现在其对慈善事业的介入。虽然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尤为必要,但也是导致中国慈善组织不能社会化、民间化的关键原因。而政府在对慈善事业强势介入的同时,对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法制建设、财税体制建设等环境优化方面却没有很好的履行职责。
  市场机制不完善、财税制度缺乏应有的激励效用,企业慈善文化建设的滞后和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力度较小。此外尽管一些企业参与了慈善活动,但大多是为宣传企业形象,具有明显功利性质的公关慈善。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是企业的慈善总体参与率还是企业捐赠金额,以及企业捐赠数额与营业收入的比率都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
  公民是慈善事业的主要参与者,个人捐赠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石。但是目前一方面富人对慈善事业缺乏应有的支持,出现富人对慈善集体失语的现象;另一方面大部分公民还没有形成现代慈善理念,缺乏对慈善事业经常性的关注和支持,参与形式还仅仅局限于捐款和志愿者活动,导致总体上我国公民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度较低。
  (三)慈善事业发展与社会转型加速不相适应的挑战
  慈善事业的发展是现代化、市场化的产物。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慈善事业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市场体系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现代化、市场化的急剧转型,在短短几十年内,经历着西方社会几百年的历史巨变,正处于矛盾的多发期。急剧的的社会体制改革,持续拉大的贫富差距,数量庞大的贫困人群与弱势群体,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中国的慈善需求急剧扩张。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呈现多元化的社会格局,慈善需求群体也不断分化,慈善需求呈现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而我国慈善事业尚处于起步的低级阶段,无论是在慈善作为的领域,满足形式还是服务对象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尚不能迎接社会转型加速带来的挑战。   (四)慈善事业专业人才不能满足慈善组织发展壮大的挑战
  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求数量充足、发育成熟的慈善组织作为载体。但是从现阶段中国慈善组织的发育状况来看,慈善组织发育总体比较弱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人才缺乏。
  2010 年 12 月《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表明近6成的机构有人员离职流失,且其中近8成的流向了非公益领域。[3]这份调研报告反映出当前我国慈善组织面临的人才困境已经不再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问题,而是慈善组织如何留住专业人才的问题。我国高校中普遍开设了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相关专业,理应不乏本科学历的优秀人才从事到慈善领域,但是现实说明,人才频繁流动的原因大都是工作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等。慈善组织留不住人才会直接导致组织政策延续性差、执行不连贯、慈善行为得不到彻底实施、人心涣散、组织文化薄弱等等不良后果,既不利于慈善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又影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未来前景。如何适当提高慈善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以留住专业人才,令他们在生活有保障之外同时看到慈善工作未来的希望,是值得政府、慈善组织、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
  三、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认清当前形式,把握机遇,促进慈善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一)明确政府定位,正确发挥职能。政府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者和协调者、是法制和财税体制建设的推动者、是慈善事业的规划和监督者。政府在减政放权的同时,要在宏观上通过指导和协调,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慈善组织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其服务社会的效率;推动出台慈善事业法、志愿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鼓励各地积极出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地方法规政策,形成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多层次的法规政策体系。完善和落实社会募捐和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解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推进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查询、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逐步形成对慈善资金从募集、运作到使用效果的全过程监管机制。
  (二)加快慈善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慈善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功能。政府出资,搭建行业共性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云平台”的模式,提供给公益慈善组织使用,降低组织的开发、维护成本,以满足行业组织的基本需求。
  (三)重点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不断拓展慈善资源,壮大志愿者队伍,提高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水平。推进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查询、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逐步形成对慈善资金从募集、运作到使用效果的全过程监管机制,重点加强对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推动形成法律监督、行政监管、财务和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公益慈善组织监督管理机制,对慈善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以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创新慈善募捐形式和载体,吸引公众通过在线捐赠、慈善消费等捐赠渠道奉献爱心;鼓励各界人士参与社区和各领域的慈善活动,推动完善专职慈善工作者的人事、福利、薪酬和社会保险政策,增强公益慈善事业从业的吸引力,不断壮大慈善工作队伍。
  (四)宣传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知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积极推动现代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对制作、播出、刊登慈善广告、慈善捐赠公告的行为给予鼓励,并依据国家政策减免相关费用。加强慈善学科建设,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继续完善和实施“中华慈善奖”的评选表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积极推动慈善周、慈善日等多种形式的慈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民政部,《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救助与福利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3]《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2010年12月17日.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机关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结论性评价。《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的出台,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摆在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造成的伤亡事故屡见不鲜,这不仅对建筑施工的企业利益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同时也危害着国民的经济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根据工程学的原理,分析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的生产现状,进一步揭示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导致这么多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这对于我国未来建筑工程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伤亡事故  前言: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造
期刊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质上中型企业融资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小企业。本文将在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建立一种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为缓解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措施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我国经济发展中十分突出,相对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日渐重要的地位和贡献,其贷款总量只占全国贷款总量的很少一部分,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更为严
期刊
农村财务管理,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农民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之一。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对农村财务管理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总结,现简单总结如下:  问题1:现金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白条抵库,库存现金超限额,现金账余额出现红字,多头管理现金,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借支、挪用现金等  原因分析:  (1)缺乏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  (2)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3)收入不及时
期刊
摘要:在现代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现代施工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化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达到增收节支目的,从而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预算;探讨  财务预算在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工具,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施工企业改革不断的推进,财务预算的核算任务、核算内容
期刊
煤炭行业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柱,在经济不断变化的时代,也面临着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完善财务管理是煤炭行业正常运转的必要措施和良好发展的保障体系。煤炭行业至今仍保留着发展前期所存在的各项财务管理问题,如资产陈旧、增值率低、体制落后等,而这些因素成为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所以必须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一、煤炭行业财务管理的理念  树立新观念、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企业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FDI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2003~2010年我国利用FDI的数据,本文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建模,对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技术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武器的广泛使用,其衍生的伦理问题已愈发引人关注,传统伦理观念对现代战争的规约日益不合时宜。本文从传统战场精神与信息化战争模式的不相适应、新型作战力量使得战争“游戏化”、民众情绪引发的道德淡漠等三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了信息化战争带来的道德淡漠问题,并提出要综合运用教育、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手段,多管齐下,切实消除信息化条件下对于战场和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
期刊
农村财务管理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农民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为此,笔者对我市农村财务管理进行了专题调查,摸清了现状、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我市农村财务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市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强化制度建设、开展清产核资活动、加强监督检查等有效措施,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一)全面推行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2002年,我市在试点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寿命的延长以及受教育程度提高,我国目前所实施的退休政策问题日益凸显。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在人力资源需求、养老金使用等方面面临更大压力。本文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弹性退休政策的背景意义,并简单介绍了美国的做法,以期为上海出台适合实际情况的退休政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弹性退休;模式比较;政策建议  一、弹性退休的相关概念  (一)弹性退休的概念。弹性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