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演唱艺术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受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及人文特点的影响,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方法。本文就西北花儿的演唱方法及润腔特色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当下的民族声乐演唱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北;花儿;唱腔
前言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花儿又名少年,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花儿在长期的演唱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声方法和润腔特色,不论是民间歌手还是专业歌唱演员,根据生活环境,演唱习惯以及演唱者的嗓音差异,可将其唱法分为尖音唱法,苍音唱法,苍尖音唱法三种。此外,花儿唱法的润腔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花儿演唱中的特殊技巧,一般来说润腔手法有滑音、颤音、倚音等。
一、演唱中真假声的运用
1.苍音唱法 主要是以女声为主,这种唱法也叫“满口腔”或“平音”,用真声演唱,用声带全部振动发出声音,振动频率较低,音域较窄。此唱法以口腔发音为特点,在中低音域演唱,主要运用胸腔共鸣及口腔共鸣,歌手用像高音大声说话,或远处喊人的感觉去唱。这种唱法有利于咬字吐字,歌词交代得清清楚楚,音符唱得实实在在,顿挫明显,声音更接近生活语言,更容易体现歌手嗓音固有的音色,演唱时声音舒展、平和,听起来轻松自然,热情豪放,便于人们之间感情的交流与沟通。
2.尖音唱法 也叫高音唱法,歌手用假声演唱,音质明亮,音色舒展,在“花儿”的演唱中,用尖音唱法的男声比较多。用嗓方面以假声带边缘振动为主,声带内部形成张力,音量根据不同的歌曲段落,环境及唱词内容而变化。声音通畅,口腔共鸣运用较少,鼻腔及头腔共鸣较多,音色柔和而舒展,留有余地空间,有泛音特色。尖音唱法多用在曲调悠长且音高的乐句中,演唱时要求声音圆润,透亮,灵活,气息强弱适中,从而达到传音远,声感人的效果,听起来亲切,自然,甜美,高亢明亮,变现出山歌特色。尖音作为花儿演唱的发声方法,既有表情功能,又有色彩意义,在花儿演唱中有特殊作用。
3.苍尖音唱法 是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即在高音區用假声,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将苍音唱法与尖音唱法相融合,使演唱者音域拓展,既能发出嘹亮的高音,又能发出浑厚的中低音。主要特征表现在中低音域运用本嗓,高声区运用假声带完全震动发音,以达到技术与情感的要求。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混声歌唱,但给人以低音与的醇厚与高音与的靓丽悠扬之感。演唱者运用苍尖音唱法真假声转换自如,上下贯通,声音高亢,嘹亮,清脆,时而真声走腔,时而假声韵腔,特别在假声的运用上自然流畅,声音控制由弱到强,然后甩腔到自然过渡,再回到真声,真假声运用洒脱自如。
二、演唱中润腔特色研究
西北“花儿”的演唱普遍存在对润腔技法的运用。一般情况下有滑音,颤音,倚音等。
1.滑音唱法 在“花儿”唱法中,滑音的运用是最广泛的,也是最具特色的。滑音主要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其中,上滑音多为快上滑。下滑音分为快下滑和慢下滑。除此之外,还有上下滑音。唱上滑音时,气息在结束时迅速上提,之后声带突然放松,同时截住气流,用又短又重的头腔声音形成上扬的甩腔。生活中呼唤远处的人时就有这样的声音,是演唱结束时发出的辅助性的呼应词,有时由歌手随口补上,有时则由听者呼应,结合尖音发声法,是一种渲染气氛比较夸张的唱法。下滑音多在乐句间,半终止及终止处,可用在同音之间也可用在不同音之间。演唱者唱下滑音是做减弱处理,声带先紧后松,气息下沉。有些音符先后处理成上滑音与下滑音,接近生活中的吆喝声。
2.颤音唱法 普遍存在于花儿歌曲中。颤音唱法技巧是在主音的基础上上行进行一个大二度或者小二度的颤音再回到主音的唱法。在唱颤音时,歌唱者首先在自己自然轻松的音域上,调整声带及气息之间的对抗,在发出声音之后将声带适度放松,使声带与气息之间的对抗不平衡,在气息力度较多于声带挡气力度的时候,就会发出颤音。唱颤音主要在与声带力度的调整,声带力量用的过多声音就会发直,声带力量用的过少,声音就会发虚。
3.倚音唱法 花儿唱法中倚音的种类和形式繁多,除了具有与一般民歌风格中有的单倚、复倚、前倚、后倚外,还有以2至6个音组成的不同的复倚音形态和各种倚音组合形态混合交替使用的现象。倚音的运用使得花儿的唱腔有更多的曲直变化,委婉而动听。有些倚音的运用使唱词中的每个字读音清晰,语调明显,演唱时可在倚音上适当增加力度,倚音的使用因受多民族地区各民族语言的影响而比较多样,导致同一首“花儿”中的倚音部分唱腔有不同的变异。演唱时不仅要把每个音符唱清楚,而且要保持行腔的流畅。在呼吸上采用有控制地,慢慢从腰腹间向外揉气的呼吸方法。倚音常用在一些稍长的抒情性歌曲当中,由于倚音的效果使得曲调显得更秀丽、活泼。在词曲结合上,若曲调的进行和歌词产生矛盾,则可以采用倚音来解决。为了使感情表情表达的更深、语言的韵味更美,也可以采用倚音。
结语
笔者认为基本的演唱方法与独有的演唱技巧的结合,构成了花儿别具一格的唱腔风格。西北花儿的演唱特色与用嗓技巧,是人们在长期劳作,生活中不断积累与提炼而成的,也是在其特殊的地域多源文化影响下审美选择的体现。其演唱方法对我国民族声乐唱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做系统的研究,此外,也是对我国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向.论花儿的传播模式[J].当代传播,2009(4).
[2]郗慧民.西北花儿学[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3]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沛.河州花儿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5]张君仁.“花儿”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J].民族艺术,2000.
[6]范长风.花儿功能的意义体系及其思考与表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
【关键词】:西北;花儿;唱腔
前言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花儿又名少年,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花儿在长期的演唱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声方法和润腔特色,不论是民间歌手还是专业歌唱演员,根据生活环境,演唱习惯以及演唱者的嗓音差异,可将其唱法分为尖音唱法,苍音唱法,苍尖音唱法三种。此外,花儿唱法的润腔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花儿演唱中的特殊技巧,一般来说润腔手法有滑音、颤音、倚音等。
一、演唱中真假声的运用
1.苍音唱法 主要是以女声为主,这种唱法也叫“满口腔”或“平音”,用真声演唱,用声带全部振动发出声音,振动频率较低,音域较窄。此唱法以口腔发音为特点,在中低音域演唱,主要运用胸腔共鸣及口腔共鸣,歌手用像高音大声说话,或远处喊人的感觉去唱。这种唱法有利于咬字吐字,歌词交代得清清楚楚,音符唱得实实在在,顿挫明显,声音更接近生活语言,更容易体现歌手嗓音固有的音色,演唱时声音舒展、平和,听起来轻松自然,热情豪放,便于人们之间感情的交流与沟通。
2.尖音唱法 也叫高音唱法,歌手用假声演唱,音质明亮,音色舒展,在“花儿”的演唱中,用尖音唱法的男声比较多。用嗓方面以假声带边缘振动为主,声带内部形成张力,音量根据不同的歌曲段落,环境及唱词内容而变化。声音通畅,口腔共鸣运用较少,鼻腔及头腔共鸣较多,音色柔和而舒展,留有余地空间,有泛音特色。尖音唱法多用在曲调悠长且音高的乐句中,演唱时要求声音圆润,透亮,灵活,气息强弱适中,从而达到传音远,声感人的效果,听起来亲切,自然,甜美,高亢明亮,变现出山歌特色。尖音作为花儿演唱的发声方法,既有表情功能,又有色彩意义,在花儿演唱中有特殊作用。
3.苍尖音唱法 是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即在高音區用假声,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将苍音唱法与尖音唱法相融合,使演唱者音域拓展,既能发出嘹亮的高音,又能发出浑厚的中低音。主要特征表现在中低音域运用本嗓,高声区运用假声带完全震动发音,以达到技术与情感的要求。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混声歌唱,但给人以低音与的醇厚与高音与的靓丽悠扬之感。演唱者运用苍尖音唱法真假声转换自如,上下贯通,声音高亢,嘹亮,清脆,时而真声走腔,时而假声韵腔,特别在假声的运用上自然流畅,声音控制由弱到强,然后甩腔到自然过渡,再回到真声,真假声运用洒脱自如。
二、演唱中润腔特色研究
西北“花儿”的演唱普遍存在对润腔技法的运用。一般情况下有滑音,颤音,倚音等。
1.滑音唱法 在“花儿”唱法中,滑音的运用是最广泛的,也是最具特色的。滑音主要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其中,上滑音多为快上滑。下滑音分为快下滑和慢下滑。除此之外,还有上下滑音。唱上滑音时,气息在结束时迅速上提,之后声带突然放松,同时截住气流,用又短又重的头腔声音形成上扬的甩腔。生活中呼唤远处的人时就有这样的声音,是演唱结束时发出的辅助性的呼应词,有时由歌手随口补上,有时则由听者呼应,结合尖音发声法,是一种渲染气氛比较夸张的唱法。下滑音多在乐句间,半终止及终止处,可用在同音之间也可用在不同音之间。演唱者唱下滑音是做减弱处理,声带先紧后松,气息下沉。有些音符先后处理成上滑音与下滑音,接近生活中的吆喝声。
2.颤音唱法 普遍存在于花儿歌曲中。颤音唱法技巧是在主音的基础上上行进行一个大二度或者小二度的颤音再回到主音的唱法。在唱颤音时,歌唱者首先在自己自然轻松的音域上,调整声带及气息之间的对抗,在发出声音之后将声带适度放松,使声带与气息之间的对抗不平衡,在气息力度较多于声带挡气力度的时候,就会发出颤音。唱颤音主要在与声带力度的调整,声带力量用的过多声音就会发直,声带力量用的过少,声音就会发虚。
3.倚音唱法 花儿唱法中倚音的种类和形式繁多,除了具有与一般民歌风格中有的单倚、复倚、前倚、后倚外,还有以2至6个音组成的不同的复倚音形态和各种倚音组合形态混合交替使用的现象。倚音的运用使得花儿的唱腔有更多的曲直变化,委婉而动听。有些倚音的运用使唱词中的每个字读音清晰,语调明显,演唱时可在倚音上适当增加力度,倚音的使用因受多民族地区各民族语言的影响而比较多样,导致同一首“花儿”中的倚音部分唱腔有不同的变异。演唱时不仅要把每个音符唱清楚,而且要保持行腔的流畅。在呼吸上采用有控制地,慢慢从腰腹间向外揉气的呼吸方法。倚音常用在一些稍长的抒情性歌曲当中,由于倚音的效果使得曲调显得更秀丽、活泼。在词曲结合上,若曲调的进行和歌词产生矛盾,则可以采用倚音来解决。为了使感情表情表达的更深、语言的韵味更美,也可以采用倚音。
结语
笔者认为基本的演唱方法与独有的演唱技巧的结合,构成了花儿别具一格的唱腔风格。西北花儿的演唱特色与用嗓技巧,是人们在长期劳作,生活中不断积累与提炼而成的,也是在其特殊的地域多源文化影响下审美选择的体现。其演唱方法对我国民族声乐唱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做系统的研究,此外,也是对我国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向.论花儿的传播模式[J].当代传播,2009(4).
[2]郗慧民.西北花儿学[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3]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沛.河州花儿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5]张君仁.“花儿”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J].民族艺术,2000.
[6]范长风.花儿功能的意义体系及其思考与表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