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难忘的记忆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年逾六旬,历经了很多值得回忆的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像流水一样在我脑海里一天天的流逝,唯独实行大包干那段往事,却留在了我的心底,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家乡实行大包干是1981年秋,那年我在村里当民办教师。开始实行大包干时,上边有要求,外地有经验,但推广起来也是很难的。我们村(小河东村)当时叫东方红大队,下设四个生产小队,大队征求下边意见时,分歧也很大,干得比较好的小队(第三生产队)每年社员的日值都在两元左右,多数社员不同意分,怕分后不如在生产队时挣钱多。在生产队干活调皮捣蛋的社员不同意分,怕分后自己就没有机会偷懒了。除了第三小队和几个个别社员不同意分外,其余的三个小队大多数社员都同意分。第四生产队每年日值只有几角钱,最少的一年日值只有两角六分,社员们年年靠吃返销粮度日,有的社员愁眉苦脸地说:“再不分我们就要饿死了。”经过做工作还是统一了思想,都同意实行大包干了。
  生产队里的车、马、牛、驴、羊、地等集体财产,采取什么方式分到户,当时大队队委会召开了多次会议进行研究,最后决定采取抓阄的办法,谁抓到什么算什么,凭自己的手气和运气,抓好抓孬谁也说不出啥。我们第一生产队记得当时有二十多匹马,二十几头牛,两台新马车和四台旧马车,五台破牛车,其中有一台只有车架子没有车轱辘的坏牛车,还有几个犁杖、几个耲耙和几个压地磙子等种地用的工具。全队有三十多户,一百多口人,三十多劳力。在分之前,召开两次社员大会,研究确定分配方案。最后确定的分配办法是,按户按劳力分组,财产分成堆,按户抓阄。由队长和會计等人把队里所有的东西互相搭配分成十堆,队里的劳动力每三个为一组,自己找伙,分成十个组,每组派一个人抓阄。家没有劳力的一户顶一个劳力,我们家父亲和我还有弟弟都是劳力,不用和别人家合伙自家一个组。在抓阄前我们家也开了家庭会,商量让谁去抓,最后父亲和我说:“你二弟弟有福气,让他去抓吧!抓好抓孬就凭命由天了。”我同意父亲的意见。抓阄那天,生产队的大院男女老少都是人,谁都希望自己能抓到如心顺意的车马。到弟弟抓阄的时候,我们的心啊,碰碰直跳,恐怕抓到不顺心的阄,还真挺幸运,弟弟抓的阄是第三号,一台旧马车,两匹马一大一小,其中那匹灰色骒马是父亲在队里经常使用的马,算不上一流马,也是队里的上等好马,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也有的户抓到的马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去找队长要求换,队长告诉他,那是你命不好,马都分到各家各户了,你相中的马已被别人抓走了,要换只能你自己和人家商量了。生产队的地是采取“按户承包,按人分地”的原则。十几块地,一块地一分,一块地一人一垄,全队有多少块地就抓多少次阄,把地都编成顺序号,按顺序号抓,分完了一户就用锤子在地头钉一个木头撅子,上边写上户主的名字。一块地分完后有剩余的或不够分的,就挪到下一块地一起分,直到把地分完。我们家三口人,每块地都分得三垄。生产队的财产不到两天时间就分到了户,变成了各家各户的私有财产。牲畜分到家没有地方放啊,家家户户开始建畜舍。父亲在房子西侧,挨着房子搭个马圈。有的户把自家三间房子腾出一间做马圈,分到户的牲畜可算都有地方呆了。但是牲畜也和人一样,有个习惯性,再好的新圈也不如它们“大帮轰”时在一起群居的大圈好,有些户的马牛一不小心,马龙头开了或牛头绳断了,它们就偷偷地跑回原生产队大院,一看自己呆过的圈棚都被拆了,有的还干别的用了,那也不回去,还是围着老圈转,直到主人来了才把它们赶回去。
  生产队时期,每到冬天,社员们开始猫冬。实行大包干谁都不闲着,有的到河套打鱼,有的到野甸子捡粪。大帮轰时粪蛋满道,走路都绊脚。现在是起来晚了就捡不到粪,天还没亮就能见到有人挑着筐或赶着车在村里村外捡粪。家家都有自己的粪堆,都相互比着积肥,看谁家的粪堆大。俗话说得好“庄稼是只花,全靠粪当家”,有了粪肥就不愁自己种的地不打粮了。
  开春了,社员们开始发粪倒粪,一遍又一遍,把粪倒得很细。往地里送粪时,有的户因只分到一匹马和别的牲畜,够不上两马一挂车,就用马架辕牛拉套,还有的是驴拉套。无论如何把粪都送到承包地里。种地时,拉犁杖翻地自己家的牛马不够用,就和别的户插伙种地。第一年种地我们家与姓李的一家合伙,仅十几天时间就种完了地。队里有一个姓邢的,大家都叫他邢老怪,自己有一匹马,种地不和别人家合伙自己种,有的地块洼,一匹马拉不动犁杖,他就在犁杖上拴一根绳子和马一起拉,也很快把地种完了。那年家家都把地种到腰窝上。没几天小苗出土了,苗齐苗壮,一家比一家好。父亲说:“我种了二十多年地,今年的苗情是最好的。”大帮轰时干活得敲钟,铲地时队长在后边检查质量,地也铲不干净。现在是自己铲自己的地,起早贪晚,两头不见太阳,把地伺弄得干干净净,在地里想找到一根草都很难。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一分喜悦。到秋后粮食产量比生产队时高出一倍还多。粮食丰收了,社员们先交足国家公粮,再留够集体提留,剩下的全都是自己的了。生产队那咱都是按人口按劳力分口粮,分的少,年年不够吃,有的家连仓房都没有,分点粮食用袋子一装,放到屋子里就搁下了。现在是粮食多了,放不下,家家户户开始修建粮仓。大包干那年,父亲家交给国家和集体粮食后,还有余粮一万多斤,粮仓装不下,在房子西侧又建一个新粮仓。
  记得第二生产小队有一个社员叫李铁瑞的,他家七口人,四个儿子都是棒劳力,实行“大包干”的头一年,四个劳力在生产队干一千七百多个劳动日,到秋后算账,把口粮领回来了,还欠生产队一百多元,由于年年拿不回来钱,有三个儿子没钱说媳妇都打光棍。实行了大包干他家分到承包地六十亩,哥四个开始晃开膀子大干了。在承包地里上足了粪,采用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到秋亩产平均达到五百多斤,老李兑现合同以后,光卖粮一项就纯收入二千多元,他花五百元给二儿子买了两间房子,剩下的钱给四儿子娶了媳妇。老李乐得合不拢嘴,见人便讲:“大包干让我富了。”看到老李家的变化,激起我动笔写一篇报道,题目是《老李愁容变笑颜》,我把这篇稿子投给黑龙江农村报,没想到的是,1983年元旦那天在黑龙江农村报头版头条套红发表了,上边还配了图,文题进行了艺术制作,把“愁”和“笑”两个字都制作成人头,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到老李过去“愁”和现在“笑”的模样。过去我在报刊上也发过一些稿子,从来没见过编辑费这么大的精力,精心制作这个版面,让人耳目一新。
  实行大包干的第二年,有的农户在种植品种上有了变化,不仅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又拿出一部分地开始种植甜菜、葵花、蔬菜等值钱作物。由于有了余粮,不少农户还办起了养殖厂、面粉加工厂和饲料加工厂等。腰包鼓了,对土地投入也大了,开始购买拖拉机,播种机,喷药机等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大包干后粮食产量年年有增长,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让农民实实在在的富了起来。有个农民深有感触地编句顺口溜:“过去生产大帮轰,社员得了胀肚病,是党送来致富药,治好老病债还清”。
  一晃农实行大包干已经三十六个年头了,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以前人们只能想象的如今已成为现实。过去泥泞的土路已经变成了水泥板路,还安上了路灯,路旁进行了绿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户都住上了砖瓦房,不用说家家户户都有彩电和洗衣机了,就连高级轿车也进了农户。村里有超市、有饭店、有舞厅、有文化室。村民们买生活用品、下饭店、搞娱乐活动不用出村了。过去因村穷户贫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本村的小伙,现在是大变样了,连城里的姑娘都往村里跑,有的农户还把家搬到了大城市里居住。2014年有一个开发商利用村里的湿地和自然水面,建起了龙腾湿地旅游庄园,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到村里旅游,又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近又被列入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大包干让家乡真正变成了经济繁荣、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最近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又给农民吃个定心丸。土地稳,民心稳,农民深耕农业放心了,进城打工和进城生活安心了,新的经营主体有信心了。土地承包延期像春风吹遍了农村大地,“春来水暖鸭先知”,农民深知土地承包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又开始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2015年村里就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土地开始流转,向种田能手集中,实行联片种植规模经营,并采取了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集约化模式,充分发挥了大型机械的作用,粮食产量又有大幅度的上升。土地流转后,出现了剩余劳力,他们开始到外地打工,土地分红和租金能收入一笔钱,外出打工又挣一笔钱,按他们自己的话说:“家里家外双丰收,我们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选自作者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苍翠的古柏是鸟儿的天堂,在日落后的黄昏,成群成群的麻雀吵吵嚷嚷地飞向翠柏间,眼前就是一幅众鸟归巢的图画;它们中胆儿大的,也偶尔落脚于教室门口,偷觑一眼知识殿堂的风景。古老的杉木承载着斑驳的记忆,时光将深深浅浅的苔痕遍布了它们的躯干。  这是会泽的城南。这是一个情意深重的地方,会让人刹那间跌进怀旧的空间里,蒸腾一种古朴的气氛。而每天都生活在风景中的会泽人,竟然不自知。  那些掩映在葱茏的古木间的红墙
期刊
踏着时光的节拍,婉约地走走停停。季节变换的声音,敲打着纷繁的思绪,怯怯地折叠着曾经的美好,生怕随着岁月老去。又是一个清清明明的日子,我想用片言只语,纪念逝去的相逢和曾经青春飞扬的自己。隔着文字的两端,想必,我和我爱的所有人,一定会在我们共同走过的大地,生出花一样的清幽和花一样的希冀。  往年的这个季节,总会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心情,也会莫名低落,忽远,又忽近,袅袅复袅袅,说也痛,不说更痛。是的
期刊
梨树是一棵老树,枝干很粗,我一个人的胳膊是围不拢它的。它的枝丫向各个方向延伸,又在空中聚拢成伞的形状。一如三毛诗中所写那般: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于是,在记忆里,下雨天我们躲在树下避雨,阳光高照时我们又在树下乘凉。  梨树很高,盘根错节。如果坐在任意一个枝丫上,双腿骑在上面,绝对掉不下来。因为树荫浓密,如果不发出声响,底下的人也绝对不知道你在什么方位。 
期刊
这个秋天到来的时候,我在达洛的电脑上看见了一组图片。一个群山怀抱中的小小村落,藏式的石头碉楼错落有致,安详、古朴,仿佛停滞在时间的深处。那一刻,我突然有了想置身其中的冲动。然后,我知道了那个能够唤醒人们想象的名字——藏娘。  我要去的藏娘社不在结古镇,它地处仲达乡的歇格村,还需要沿通天河再向北行驶一百二十公里。道路不算平坦,景色却十分别致。不过出发前几天,一场大雨导致的塌方中断了此路,我们只好选择
期刊
晚秋,偷得半日闲,一人独步康城最美一角,执一枚向往做镜,反观如花生命的最后绽放。  记忆的枝头,笑靥宛若花开,盛放在此刻的心间。曾经的唯美,似花枝交融,巧笑嫣然地绽放着生命的美丽。  那时花开,时光如琴瑟古韵,初见你临水照影,像似邂逅错过花期的灯光阑珊。梦里你拈花含笑,如月色荷塘上的纤影,滴落的雨朵无意触碰了我的发间,湿了我渐行渐远的背景。  我站在季节的走廊,用背影聆听你的足音。  回眸,一个转
期刊
拉司通,一个鲜花盛开的村落。我们在这里寻找到了一些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记忆;寻找到了梦境里经常出现的“香格里拉”的美景。让很多很多的留恋和遗憾,变成一次又一次的探访和追寻吧。遥远的通天河畔,一个古老的藏族村落,已经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  一  来到拉司通村,只见整个村道用片石铺筑,村里新建的排排民居也都是由片石垒砌而成。  石头,俨然成了这里所有建筑物的主角。但是,细细看来,每栋石砌的民居
期刊
娜仁草原上,藏着一座神秘的城堡,住在城堡里的老人和孩子、女人和武士由一位首领管辖。  这听上去让人容易产生古老的感觉。但城堡的确存在,而且,还容纳着一个华丽的世界。  当地的牧人,称这个地方为通大海。  蜿蜒曲折的小河,发着银光。这条河像一条泥泞的弯曲小路,深藏在草原深处,有着通往大海的强烈愿望。尽管不断隆起的祁连山脉,做出了要挡住它的去路的样子,但那连绵不绝的水流却像古人制陶使用的结绳一样,坚韧
期刊
多么安详、宁静的一芽弯月啊!  溫柔恬静的月光,仿佛水洗过一般,分外明澈、高远,就像敦煌大漠中的月亮湖,令人心驰神往。虽然显得孤寂清冷了些,但在充满温馨静谧的夜里,大地完全笼罩在一片灰白的气氛里,不染纤尘。月光像浪花一般,像波涛一般,一浪推一浪的,在倾泻,在不断摇曳。  这银光之海中,那轮缺月看上去就像是一只悠悠荡荡的小船,像一把收割庄稼的镰刀,像中秋时吃了一半的月饼,像打猎时拉弯的一把弓,像咬了
期刊
竹报高福翡翠精雕石是亿昌博物馆珍藏众多翡翠精雕之一。这两根长短不一青绿色的竹竿,出于同源,但高矮粗细不同。在竹竿上又缠绕着葱葱的常春藤,竹子和常春藤都四季常青。一对比翼鸟幽居在期间,相对窃窃私语,倾诉衷肠。勾勒成一幅美妙绝伦的自然乐园图画。小鸟的啁啾鸣叫给寂寥的竹林添加了热闹和生活韵味乐趣,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这幅图景恰恰体现了这句诗的意境。
期刊
每个人都是一个月亮,他有一个阴暗面,从而不让任何人看见。  ——马克·吐温  我是鄂尔多斯草原上的大月亮,是父母一直捧在手里的皓洁清月!我来到世间,是父母赐给了我清洁的灵魂;尽管我笨手笨脚,尽管我背不起那捆沉重的柴禾,担不起那担清凉的水,但我依然是父母呵护中的月亮。我期盼自己是羊群背上的太阳,是男孩儿,有劲儿帮父母干活……  忽然有一天,妈妈被月亮上的天狗给吃了。我成了一个残缺的月芽,我  拼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