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芳菲话古城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苍翠的古柏是鸟儿的天堂,在日落后的黄昏,成群成群的麻雀吵吵嚷嚷地飞向翠柏间,眼前就是一幅众鸟归巢的图画;它们中胆儿大的,也偶尔落脚于教室门口,偷觑一眼知识殿堂的风景。古老的杉木承载着斑驳的记忆,时光将深深浅浅的苔痕遍布了它们的躯干。
  这是会泽的城南。这是一个情意深重的地方,会让人刹那间跌进怀旧的空间里,蒸腾一种古朴的气氛。而每天都生活在风景中的会泽人,竟然不自知。
  那些掩映在葱茏的古木间的红墙黛瓦,是宁静平和、与世无争的。就是这些遍布的风景,蕴藏着古往今来的变迁,一些人的脚步款款走来,而一些人的脚步已匆匆离开,时光却无言地留在了这里。从古至今,为了这份宁静平和,多少文人墨客抛名舍利,驾一叶扁舟,骑一匹瘦马,隐逸山水田园之中;守着柴扉,踏着荒径,赏篱边红梅,品一壶清茶,饮一杯浊酒;或锄豆溪东,或编织鸡笼。这里也有一群人,他们站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过着一段平淡的人生,然而他们却在用爱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亲切感人的故事,传承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精神。他们像孔子一樣哪怕居无定所也要为爱而默默耕耘着,为爱而傻傻幸福着。
  城北有一些青石板铺就的宽宽窄窄的巷子。当你踏着光阴的节拍走进巷子时,这里的清寂和悠闲会让你以为时光已然逆转,仿佛一个转身、一个回眸就会跌进昨天的某个故事里。巷子里没有车马喧天的繁华,而是一派恬然自适的市井烟火。你可能会在朝阳高悬的早晨,遇到那些手提稀豆粉、油条或是蔬菜瓜果的,打着让你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乡谈的老人;也可能在夕阳洒金的傍晚,看到在父母陪伴下蹒跚学步的幼童;还有一位用自行车推着老伴,身后拖着长长影子的老人。
  巷子的两旁是时光老人刻意留下的民俗古韵,他们将会泽民俗文化与特色细致地收入庭院:二进院、三进院,大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忧叹;一颗印则凸显着“邻里重交情,时时分果茹”的和美。他们也在院子里栽种希望,耕耘春秋:植物多以金桂、银桂、玉兰、海棠为主,寓以“金玉满堂”之义;有的种玉兰、海棠、牡丹和芍药,隐寓“玉堂富贵”。春天玉兰洁白芬芳、海棠灿若云霞,初夏牡丹富丽堂皇,秋天桂花清香四溢,冬天玉兰、海棠枯立:一年四季即使你足不出户也能感知四季的变化、岁月的流转。雕刻精致图案的照壁、门窗,他们安静地守候着会泽古老的时光,等待着曾经错过或是不曾邂逅的你的光临。穿过狭长的青石板路,参差错落的檐牙,精美的彩绘,匠心独运的藻井拉回了遥远的记忆。一座盛装的戏台端坐在蓝天下,悠悠地向你述说着它曾经华丽的故事:在那个被称为“康乾盛世”的时代,会泽有着“十里不同俗,一巷不同音”的盛世繁华。任何人的都不是主角,都在为光阴这部大戏跑龙套;任何人又都是主角,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舞出属于自己的缤纷。
  穿行在纵横交错的巷子里,你不用揣摩哪一条会遇到绝美的风景,因为巷子里的每一面墙、每一道门,哪怕墙头屋瓦上的一棵草都收藏着会泽的余韵,只要走进,便能够审视自己的内心,沉淀一段记忆。会泽的洞经音乐便是落入人间的仙乐,它落在古旧的戏台旁,平和路人的心境。它优雅庄重的旋律贯穿全曲,一调有一调的风味,一曲有一曲的格局,有时如白云行空飘然而过,有时似龙泉出水缓缓而流,有时如月白风情竹影摇风,有时如春回大地泉水叮咚。它能涤荡你的心灵,使你感觉时空逆转,悠然神往;它能陶冶你的情操,使你置身世外桃源,宠辱偕忘。
  当睿智的思想付诸行动,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坚定时,会泽的美丽更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别人都讲究诗意的栖居,我想,我就放下世俗的行囊,选择黛瓦青砖的会泽,无论阴雨晴空,不管春夏秋冬,煮一壶人生的茶汤,美丽地栖居吧!
  ——选自2017年10月23日《曲靖日报·珠江源晚刊》
其他文献
出学,顾名思义,与教育有关。是从前门源地区各民族学生小学毕业时举行的盛大的、别开生面的庆典仪式。这种仪式在县城已经、或者正在消失,而在乡村仍然流行,并且依然隆重与普遍。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因为这个仪式只是在小学毕业时举行,初中、高中都没有。现在的高考中,对金榜题名的学子们也进行祝贺,但不叫出学,而称作恭喜、挂红。  门源地区办学历史不算悠久,私塾之外正规的学校可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据史志记载
期刊
清晨起来,推窗远望,不知昨夜何时下了一场大雪,满目银装素裹,近处的树木、远处的山峦都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素衣,给人一种纯净而辽远的感觉。此刻,我所居住的西部小城威远镇还依然沉浸在睡梦之中,这些飘飘扬扬的雪花像一只只粉蝶在漫天飞舞,又静静地落下来、落下来,静寂无声。  随着手机的一声震动,我打开微信,一位远在京城的酒界老友发来一条消息。我仔细一看上面显示的文字,顷刻间,内心便有了一阵撕扯的无以言说的疼痛
期刊
“那是使精血为之冲动、官能为之感奋、毛发为之张扬如风的土地”。(昌耀《青藏高原的形体》)。  那被狂风雕刻过的、被雨雪滋润过的、被阳光渲染过的地域之上,那种永远无法登临的山的高峻,那种无法走到尽头的原野的广袤,那种伴随着仰望自然而然生发的崇敬,那种俯瞰时悄然领悟的空旷,除非身临其境,谁也不可能给你间接地传达。亲临其境之后,许多普通甚至奇怪的地名,有了注解和故事,能唤起我的鲜活的记忆并生发出或者欢喜
期刊
聆听土语  在土乡民俗的深处,我听到土语了。  一群吉祥的鸟儿,振翅飞来,凌空而翔,迎面而舞。  聆听土语,那是大野的风掠过牛羊的犄角,是湿漉漉的云朵在青稞地头慢唱轻吟。  土语,从吐谷浑马蹄耕耘的远道踏尘而来,自成体系,传承千年,在土乡的民间耳熟能详。  土语,血色嘶鸣中冲突,彩绘行云里逍遥,有喜有悲也有泪;  土语,拆卸过苍穹,潜入过湖海,有自豪有失落,也有深深的迷惑。  这就是土语。会以风蚀
期刊
暮春的早晨,三十六岁的德格松扎静静地坐在宾馆的向阳一隅,高原的阳光透过窗棂,瀑布般地倾泻在他身上,这使得端坐在阳光中的他,有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德格松扎黝黑的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他歪着头专注地听着我和达英的交谈,虽然对于交谈的内容,他大多听不明白。  达英是我的朋友,他是杂多县著名的文化学者,对《格萨尔王史诗》有着属于自己的心得。  这是一部有着浓郁传奇色彩史诗巨著,它是世
期刊
乡土  千丝万缕的天籁地鸣,滋润着我的河湟大地,回响在更替的四季。  五月,婆娑的绿柳在沿河尽情吐故纳新。箭手们起了个大早,操箭的声响宛如深冬的西北风嗖嗖作响,只是在牵强附会寻找民族仅存的一点记忆。  我十分理解乡间这仅存的绝响。  收羊皮的回族和东乡人无孔不入,摩托车来来往往,在洞开的门户里出出进进,比走城里的马路还要自由,不知不觉把村里的旱场潜移默化成了简陋的市场。忘记了夕阳落下时的悲壮,忘记
期刊
仅仅是一块石头吗?  “我把黄河给你。”陈直起身,把手上的一块石头给我。  他说话的当下,我们正顶着烈日在黄河滩上拣黄河石。  我吓了一跳。他的口气好大。好像黄河是他的,从渺远洪荒的太古奔腾至今的黄河是他的。可他这么慷慨大方地就把黄河给了我。  当然,他所说的黄河其实是一块像黄河的石头。但是,我却相信,它是黄河。因为它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从160万年前它就随黄河一路走来,然后一直安静地守在这片黄河
期刊
那年初春,全家从达拉特旗的三座茅庵村搬迁到了树林召镇。娘给八岁的我做了一件三面新的碎花花棉袄,自然棉袄面子是新的,里子也是新的,棉花更是新的,摸上去,心里也是感到极致的绵软。娘把这件棉袄藏在柜底,准备等我落户树林召镇成为学校新生的应急礼物送给我,可就在搬迁那天丢了。我站在疾驰的大解放车后槽被冷风刮得脸生疼,便拿出那件紫色花棉袄披在头顶遮挡冷寒,什么时候丢了居然不知。娘没有过分的责怨,只是轻描淡写地
期刊
现在,请听我说一说额尔齐斯河,以及河畔的小黑鸟吧。  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在冷湖路一家名为“青花廊”的茶艺里,归来的吐蕃特友人打开手机,为我们放一曲哈萨克民歌。右侧的木格窗上,透进淡淡的天光,烛光熹微如豆,如闪烁不定的眼神,和着乐声微微眨动。  它说——  额尔齐斯河  旁边有一道深深的山坳  深深的山坳  一匹小马驮着缰绳  无助地在奔跑  小黑鸟  孤独地落在大树枝头大树枝头  歌唱在旷野有谁
期刊
平时,家里只有婆婆一个人,孙子在县中学上学,周末才回来。  虽然只有一个人,她却管理着一个大院子、十二间房屋、七十多盆花卉、一只棕狗、两只花猫,还有花椒树、杏树、李子树,还有院子中间的花园,南墙边的花草,还有院子四周的菜地,还有……每天出出进进,忙得不亦乐乎。  她极爱收藏东西。刚用罢的胶带,再用时,发现她已锁进抽屉。我给她买的炕单、门帘、枕巾、被罩、衣服等等,我一走她立马收进箱子,再舍不得用。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