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全面落实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而且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素养,为学生的共同发展创造机会。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必须遵循“高质低负”的原则。即: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彰显化学课堂魅力,实现师生互赢。
一、实施快乐教学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一点我体会颇深:以前我在课堂上一味忙着自己讲,赶进度,生怕讲得太少不到位,不给学生表演的机会。学生没有成功的体验,长期枯燥地听讲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开小差、搞小动作时有发生,老师再一味地批评和惩罚进一步恶化了师生关系,教学成绩滑坡。后来我调整了教学策略,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完成,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又采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将课堂尽量交给学生。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解决,给学生充足的表演时间和体验成功的机会。
二、提高能力的前提是夯实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化学试题千千万,重点还是抓牢基础。每次考试基础知识占60%~70%,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什么不把70%甚至更多的时间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呢?基于上述认识,我把基础知识作为教学与复习的重点。每次新授课我都尽量联系前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学习新知。
【案例1】在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教学中,我首先给出同学们熟悉的四种物质:CO、CO2、C60、CaCO3。让学生讨论回答:①四种物质从组成上看有什么相同点;②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请找出;③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剩余三种物质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两种不同,请找出。
每一单元结束,我们都以知识回顾的形式把本单元基础知识编写成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后相互检查记忆。教师利用午自习和辅导课的时间检查督促。
我认为化学基础知识重点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如果学生这些问题过关了,其他内容学得也会轻松点。因此,我在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部分知识时利用分组比赛记忆,举办“后进生化学用语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激励后进生记忆。同时,我要求学生每一单元结束后及时整理本单元重要物质及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重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基础知识扎实了,学生课堂有话说了,师生交流也更自如了。
三、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
【案例2】在学习课题《燃烧与灭火》时,我首先提出问题:①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很多燃烧,请你回忆并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②由此你推测燃烧的条件有哪些?这样的引入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前面碳、硫、磷、铁及一氧化碳的燃烧知识,而且为学生轻松地学习燃烧条件作了较好的铺垫。
四、指导思考联想,促反思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联想,即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联想与之有关的问题,促进对知识的熟练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案例3】在复习课题《认识化学元素》时,我让学生打开上册课本第75页看常见的化学元素表,说:“当初我们记忆这些化学元素的时候,同学们觉得很枯燥,今天我们再看这些元素,你想到了什么?请你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就引出了学生对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回忆,以及一些元素与人的健康关系的回忆。学生有话可讲,有兴趣交流。接着我要求学生拿出课堂练习本写出由O元素组成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的化学式各两个。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化学元素的认识,又加深了学生对物质分类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表现欲望获得满足,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化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爱教师而爱上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在化学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瞿晓峰.初中化学教学的激趣技巧琐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2] 周建祥.激发学习兴趣夯实化学基础[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9).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沙洲中学)
一、实施快乐教学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一点我体会颇深:以前我在课堂上一味忙着自己讲,赶进度,生怕讲得太少不到位,不给学生表演的机会。学生没有成功的体验,长期枯燥地听讲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开小差、搞小动作时有发生,老师再一味地批评和惩罚进一步恶化了师生关系,教学成绩滑坡。后来我调整了教学策略,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完成,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又采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将课堂尽量交给学生。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解决,给学生充足的表演时间和体验成功的机会。
二、提高能力的前提是夯实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化学试题千千万,重点还是抓牢基础。每次考试基础知识占60%~70%,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什么不把70%甚至更多的时间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呢?基于上述认识,我把基础知识作为教学与复习的重点。每次新授课我都尽量联系前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学习新知。
【案例1】在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教学中,我首先给出同学们熟悉的四种物质:CO、CO2、C60、CaCO3。让学生讨论回答:①四种物质从组成上看有什么相同点;②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请找出;③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剩余三种物质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两种不同,请找出。
每一单元结束,我们都以知识回顾的形式把本单元基础知识编写成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后相互检查记忆。教师利用午自习和辅导课的时间检查督促。
我认为化学基础知识重点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如果学生这些问题过关了,其他内容学得也会轻松点。因此,我在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部分知识时利用分组比赛记忆,举办“后进生化学用语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激励后进生记忆。同时,我要求学生每一单元结束后及时整理本单元重要物质及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重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基础知识扎实了,学生课堂有话说了,师生交流也更自如了。
三、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
【案例2】在学习课题《燃烧与灭火》时,我首先提出问题:①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很多燃烧,请你回忆并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②由此你推测燃烧的条件有哪些?这样的引入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前面碳、硫、磷、铁及一氧化碳的燃烧知识,而且为学生轻松地学习燃烧条件作了较好的铺垫。
四、指导思考联想,促反思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联想,即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联想与之有关的问题,促进对知识的熟练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案例3】在复习课题《认识化学元素》时,我让学生打开上册课本第75页看常见的化学元素表,说:“当初我们记忆这些化学元素的时候,同学们觉得很枯燥,今天我们再看这些元素,你想到了什么?请你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就引出了学生对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回忆,以及一些元素与人的健康关系的回忆。学生有话可讲,有兴趣交流。接着我要求学生拿出课堂练习本写出由O元素组成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的化学式各两个。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化学元素的认识,又加深了学生对物质分类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表现欲望获得满足,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化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爱教师而爱上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在化学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瞿晓峰.初中化学教学的激趣技巧琐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2] 周建祥.激发学习兴趣夯实化学基础[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9).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沙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