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写小说,二十几岁就声名远播;他创作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让他家喻户晓;他玩收藏,不仅建成了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而且在文物鉴定领域以草根之身与国家级的专家并驾齐驱。
请看他参加电视节目时,与主持人的风趣对话——
主持人(指一陶罐):这可是西周的。
他:这是上周(指播出时间)的。
主持人:给你手套,帮我们看看这件文物。
他:我不用手套,你那东西还没手套值钱呢!
如果你常看“百家讲坛”,大概已经猜出来了。没错,他就是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先生。在他的收藏生涯里,有很多传奇故事……
从文学青年到收藏大家
1975年年底,20岁的马未都被调进了航天工业部的一个工厂当工人。马未都和70年代的很多青年一样,近乎疯狂地爱上了文学。他常常到部里的图书馆去看书,一泡往往就是一整天。他还尝试文学创作。
1981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副刊用了一整版发表了马未都这个业余文学爱好者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反响极大,一个礼拜内,马未都收到的回信就能拉一卡车,以至于他只好放弃了给每位读者来信回复的愿望。很快,他就被调到《青年文学》杂志社做编辑。当时,他的工资是每月六七十元钱,属于中等的收入水平。有了这样的经济能力,马未都就开始花五元、十元甚至上百元地购置一些瓷瓶,踏上了收藏之路。
实际上,对于收藏,马未都没有任何家学渊源,完全靠自学。凡是旧的东西,一时弄不明白的老物件,他都喜欢。当时没有正式的古玩市场,他的早期藏品大多数都是从菜市场的农民手中购得。
马未都的业余爱好——收藏,占用了他越来越多的时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未放弃文学事业。《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热播的电视剧,马未都均参与了编剧工作。电视剧的创作,让马未都挣到了第一桶金,资金的雄厚使他有可能在收藏上购入更多喜欢的藏品,也为他日后成立中国第一所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打下了基础。
渐渐地,马未都觉得,虽然文学与收藏都是自己的兴趣,但后者的吸引力更大,加上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他便逐渐淡出了文学界,一心一意地在收藏中品味文物里的文化。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时候,我们必须放弃其一,才能让留下的那条路走得更长更远。
过我眼,即我有
马未都在出版社上班时,每天骑车路过阜成门,发现那儿支着一个帆布棚子,有一位老者在卖面茶,摊上摆着一溜儿青花大碗,图案都不一样。他为了看碗,就经常在那儿喝面茶,时间长了,就想买老者的碗。老者回答说:“这是我家的传家宝,不卖,但你可以看。”
面茶碗里装着油面,挺大,抱不起来,看不到底部。只知道其中有一排都是一个朝代的,看着很漂亮,唯独有一个画得特别满,显得比较粗糙。马未都那时还年轻,认为那一溜儿漂亮的碗都特别值钱,因为图案特别细致。有一次那些碗中有一个空了,他赶紧翻过来看,上面写着“大清光绪年制”;而那个单个儿的碗总是盛得满满的,看不到。后来终于看到这个碗的底了,写着“大明万历年制”。原来这个很粗糙、画得有点乱的碗,年代比那些漂亮的碗要早得多。
马未都一直想买下这个碗,但老人坚持不卖。他的回答更是有趣:“这是我的饭碗,不能卖给你。卖了碗,我怎么卖面茶?你天天来我这儿喝面茶,不就是为了看碗吗?”
刚开始玩收藏的人,都有一种急切的心态,总想赶紧把东西买回来,马未都也不例外。后来时间长了,他渐渐就能控制住了。所谓“过我眼,即我有”,主要是指看过以后,就获得了相关的知识。他认为,不一定非得拥有一件器物才是快乐,拥有知识同样是一种快乐。
肯定动过了
马未都当年去故宫参观总是自带手电筒,因为那时候故宫的条件没有现在好,展厅里光线比较昏暗。他第一次拿出手电筒时,工作人员都吓一跳,纷纷冲过来问:“你想干什么?”
马未都说:“我就是想看清楚点儿。”工作人员说:“这不是看得挺清楚的吗?”其实,马未都所指的“清楚”,跟其他人所说的“清楚”,不是一回事儿。一般人只要看到东西在展柜里,就算清楚了;马未都是要看到所有的细部,才算清楚。
有一次,马未都指着一个瓶子,对工作人员说:“你们那瓶子被人动过了。”那人说:“不可能。”马未都说:“肯定动过了,你最近是不是没上班?”她愣了:“是没上班,我请了一个礼拜的病假。”马未都让她问问,一定动过了。她就真的打了个电话一问,那个东西确实被动过了,拿出照相后又送回来了。她觉得特神奇,就问马未都:“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动过了呢?”马未都说:“这事儿对你来说特难,对我来说就特简单。这个瓶子每个面的图案都不一样,我每次来看到的都是这面,我特想看到背面,可就是看不到。结果这个瓶子照完相,被送回来的时候,放的人随意一搁,把背面朝外,我终于看到了。”
平时我们注意不到的细节,马未都却处处留心。看来,不论干什么,只要细心、用心、专心,就能练就一双独到的慧眼。
编辑感言
马未都将自己的爱好和职业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他的人生是滋润的、有趣的、有意义的。
其实,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建立自己的小小私人博物馆,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收集起来,不时拿出来把玩、回味,并从中学到知识。
请看他参加电视节目时,与主持人的风趣对话——
主持人(指一陶罐):这可是西周的。
他:这是上周(指播出时间)的。
主持人:给你手套,帮我们看看这件文物。
他:我不用手套,你那东西还没手套值钱呢!
如果你常看“百家讲坛”,大概已经猜出来了。没错,他就是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先生。在他的收藏生涯里,有很多传奇故事……
从文学青年到收藏大家
1975年年底,20岁的马未都被调进了航天工业部的一个工厂当工人。马未都和70年代的很多青年一样,近乎疯狂地爱上了文学。他常常到部里的图书馆去看书,一泡往往就是一整天。他还尝试文学创作。
1981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副刊用了一整版发表了马未都这个业余文学爱好者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反响极大,一个礼拜内,马未都收到的回信就能拉一卡车,以至于他只好放弃了给每位读者来信回复的愿望。很快,他就被调到《青年文学》杂志社做编辑。当时,他的工资是每月六七十元钱,属于中等的收入水平。有了这样的经济能力,马未都就开始花五元、十元甚至上百元地购置一些瓷瓶,踏上了收藏之路。
实际上,对于收藏,马未都没有任何家学渊源,完全靠自学。凡是旧的东西,一时弄不明白的老物件,他都喜欢。当时没有正式的古玩市场,他的早期藏品大多数都是从菜市场的农民手中购得。
马未都的业余爱好——收藏,占用了他越来越多的时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未放弃文学事业。《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热播的电视剧,马未都均参与了编剧工作。电视剧的创作,让马未都挣到了第一桶金,资金的雄厚使他有可能在收藏上购入更多喜欢的藏品,也为他日后成立中国第一所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打下了基础。
渐渐地,马未都觉得,虽然文学与收藏都是自己的兴趣,但后者的吸引力更大,加上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他便逐渐淡出了文学界,一心一意地在收藏中品味文物里的文化。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时候,我们必须放弃其一,才能让留下的那条路走得更长更远。
过我眼,即我有
马未都在出版社上班时,每天骑车路过阜成门,发现那儿支着一个帆布棚子,有一位老者在卖面茶,摊上摆着一溜儿青花大碗,图案都不一样。他为了看碗,就经常在那儿喝面茶,时间长了,就想买老者的碗。老者回答说:“这是我家的传家宝,不卖,但你可以看。”
面茶碗里装着油面,挺大,抱不起来,看不到底部。只知道其中有一排都是一个朝代的,看着很漂亮,唯独有一个画得特别满,显得比较粗糙。马未都那时还年轻,认为那一溜儿漂亮的碗都特别值钱,因为图案特别细致。有一次那些碗中有一个空了,他赶紧翻过来看,上面写着“大清光绪年制”;而那个单个儿的碗总是盛得满满的,看不到。后来终于看到这个碗的底了,写着“大明万历年制”。原来这个很粗糙、画得有点乱的碗,年代比那些漂亮的碗要早得多。
马未都一直想买下这个碗,但老人坚持不卖。他的回答更是有趣:“这是我的饭碗,不能卖给你。卖了碗,我怎么卖面茶?你天天来我这儿喝面茶,不就是为了看碗吗?”
刚开始玩收藏的人,都有一种急切的心态,总想赶紧把东西买回来,马未都也不例外。后来时间长了,他渐渐就能控制住了。所谓“过我眼,即我有”,主要是指看过以后,就获得了相关的知识。他认为,不一定非得拥有一件器物才是快乐,拥有知识同样是一种快乐。
肯定动过了
马未都当年去故宫参观总是自带手电筒,因为那时候故宫的条件没有现在好,展厅里光线比较昏暗。他第一次拿出手电筒时,工作人员都吓一跳,纷纷冲过来问:“你想干什么?”
马未都说:“我就是想看清楚点儿。”工作人员说:“这不是看得挺清楚的吗?”其实,马未都所指的“清楚”,跟其他人所说的“清楚”,不是一回事儿。一般人只要看到东西在展柜里,就算清楚了;马未都是要看到所有的细部,才算清楚。
有一次,马未都指着一个瓶子,对工作人员说:“你们那瓶子被人动过了。”那人说:“不可能。”马未都说:“肯定动过了,你最近是不是没上班?”她愣了:“是没上班,我请了一个礼拜的病假。”马未都让她问问,一定动过了。她就真的打了个电话一问,那个东西确实被动过了,拿出照相后又送回来了。她觉得特神奇,就问马未都:“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动过了呢?”马未都说:“这事儿对你来说特难,对我来说就特简单。这个瓶子每个面的图案都不一样,我每次来看到的都是这面,我特想看到背面,可就是看不到。结果这个瓶子照完相,被送回来的时候,放的人随意一搁,把背面朝外,我终于看到了。”
平时我们注意不到的细节,马未都却处处留心。看来,不论干什么,只要细心、用心、专心,就能练就一双独到的慧眼。
编辑感言
马未都将自己的爱好和职业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他的人生是滋润的、有趣的、有意义的。
其实,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建立自己的小小私人博物馆,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收集起来,不时拿出来把玩、回味,并从中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