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既是能源的消费者,也是能源的生产者,既是废弃物的产生地,也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开发地。近年来,我市在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工作中,秉承循环发展、多能互补理念,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双十万”工程、低碳农村试点乡镇、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等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新途径,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近几年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
1、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市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努力改变农村能源主要依靠电、煤、薪柴的状况。近年来,我市通过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的带动,全市已建设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乡镇20个,累计推广太阳能光热用户22.6万户,采光面积45.2万m2,相当于年开发标煤5.43万吨。已建设户用沼气池1.44万只,相当于年开发标煤0.45万吨。2012年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到77%。
2、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市围绕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治理原则,积极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沼气工程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全市累计推广沼气工程742处,沼气池容积11.19万m2,形成年处理养殖污水456.41万吨,年产沼气873.78万m3,折合标煤0.63万吨。同时,以低碳农村试点乡镇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农林业生产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碳化、气化等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3、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减量化处理不断取得新实效
近几年,我市注重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一是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根据我市农村经济、地理、生活习性等不同情况,先后形成了适用不同建造条件,不同出水要求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微动力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氧化塘 阿科蔓生态基处理”和“户用生活污水净化器”等五种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在“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据统计,全市已累计建污水净化池总容积达34.2万m3,形成了年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4185.27万吨的能力,直接受益农户22.59万户。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我们先后在富阳市洞桥镇等“六镇一乡”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工程,建立了生活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综合利用体系,使项目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项目生产的有机垃圾肥符合《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4、农村能源实用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成果
近年来,我们加快研究农村能源开发新技术,大力推广实用新工艺、新模式,走资源化、能源化、肥料化发展之路,推动了全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上档次、增实效。
一是开展技术研究。我们先后承担了多项省市科研项目,如浙江省科技厅《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及杭州市科技局《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获得国家专利5项,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二是创新推广模式。我们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广沼肥,形成了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沼气、沼肥)-种养业(优质农产品)循环模式。我们不断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工艺,提出了从治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的多种技术路线。
三是拓展应用领域。近几年,我们不断拓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内容,在水产养殖、养猪、鸡场育苗、花卉苗木上应用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在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基础上,试点推广了太阳能光伏瓦发电,大大拓展了传统的农村能源利用范围。
二、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不仅能够增加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市农村有着较为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农林废弃物等资源。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就是通过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农林废弃物资源,以清洁能源等形式源源不断应用于农民生产和生活中,有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有效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农林牧生产加工废弃物乱堆、乱放、乱烧,不仅污染水质和空气,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手段,实现了农林牧业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通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促进了农村卫生处理设施改造,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3、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太阳能杀虫灯和沼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猪-沼-果”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联结,实现了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
4、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
通过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有效降低农民生活能源支出。通过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猪、沼、作物”等农村能源生态模式,能有效降低化肥、农药、能源等生产成本支出。通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能有效控制由于污水、垃圾、烟尘等传播的疾病,减少了农民就医支出。 5、有效促进了新型农民培育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涉及能源、环境、生物、农业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含量较高。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的培训和指导,能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激发和培养农民学文化、学技能、学管理的兴趣,有助于培育“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加快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市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农村能源生态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有机融合。
1、强化科技研发,提高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我市应加强与在杭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加大对沼肥综合利用、生物质固化、太阳能光电热等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并结合杭州实际,加以推广和示范。
2、依靠政策引导,促进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产业化发展
农林牧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良好,但也存在着收集成本高、生产企业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我市应加强调研,摸清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议,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开发,避免盲目投入。同时,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废弃物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补助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积极性,并鼓励农民收集废弃物,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3、拓展运用领域,发挥太阳能、地热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随着农村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市应加强农村能源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大力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太阳能杀虫灯、地源热泵等新产品,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的利用水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耗成本,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出台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4、加强部门合作,推进光伏等绿色能源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农村拥有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市在不断拓展光热利用途径的同时,也开展了光电技术的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政策。但由于管理部门条线较多,而且关注的重点是城市。因此,下一步我市应整合有关部门力量,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光伏在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加强建后监管,建立农村能源生态长效运行机制
近几年我市已建设了一批农村能源生态项目,深受农民欢迎。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公益设施,下一步我市应加大对已建项目的后续管理,完善农村能源服务网点建设,充实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手段,逐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这些项目安全、长效运转,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应从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高度,加大资金扶持农村能源生态服务网点建设的力度。
一、近几年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
1、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市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努力改变农村能源主要依靠电、煤、薪柴的状况。近年来,我市通过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的带动,全市已建设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乡镇20个,累计推广太阳能光热用户22.6万户,采光面积45.2万m2,相当于年开发标煤5.43万吨。已建设户用沼气池1.44万只,相当于年开发标煤0.45万吨。2012年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到77%。
2、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市围绕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治理原则,积极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沼气工程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全市累计推广沼气工程742处,沼气池容积11.19万m2,形成年处理养殖污水456.41万吨,年产沼气873.78万m3,折合标煤0.63万吨。同时,以低碳农村试点乡镇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农林业生产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碳化、气化等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3、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减量化处理不断取得新实效
近几年,我市注重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一是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根据我市农村经济、地理、生活习性等不同情况,先后形成了适用不同建造条件,不同出水要求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微动力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氧化塘 阿科蔓生态基处理”和“户用生活污水净化器”等五种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在“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据统计,全市已累计建污水净化池总容积达34.2万m3,形成了年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4185.27万吨的能力,直接受益农户22.59万户。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我们先后在富阳市洞桥镇等“六镇一乡”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工程,建立了生活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综合利用体系,使项目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项目生产的有机垃圾肥符合《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4、农村能源实用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成果
近年来,我们加快研究农村能源开发新技术,大力推广实用新工艺、新模式,走资源化、能源化、肥料化发展之路,推动了全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上档次、增实效。
一是开展技术研究。我们先后承担了多项省市科研项目,如浙江省科技厅《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及杭州市科技局《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获得国家专利5项,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二是创新推广模式。我们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广沼肥,形成了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沼气、沼肥)-种养业(优质农产品)循环模式。我们不断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工艺,提出了从治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的多种技术路线。
三是拓展应用领域。近几年,我们不断拓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内容,在水产养殖、养猪、鸡场育苗、花卉苗木上应用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在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基础上,试点推广了太阳能光伏瓦发电,大大拓展了传统的农村能源利用范围。
二、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不仅能够增加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市农村有着较为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农林废弃物等资源。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就是通过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农林废弃物资源,以清洁能源等形式源源不断应用于农民生产和生活中,有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有效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农林牧生产加工废弃物乱堆、乱放、乱烧,不仅污染水质和空气,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手段,实现了农林牧业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通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促进了农村卫生处理设施改造,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3、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太阳能杀虫灯和沼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猪-沼-果”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联结,实现了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
4、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
通过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有效降低农民生活能源支出。通过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猪、沼、作物”等农村能源生态模式,能有效降低化肥、农药、能源等生产成本支出。通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能有效控制由于污水、垃圾、烟尘等传播的疾病,减少了农民就医支出。 5、有效促进了新型农民培育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涉及能源、环境、生物、农业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含量较高。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的培训和指导,能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激发和培养农民学文化、学技能、学管理的兴趣,有助于培育“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加快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市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农村能源生态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有机融合。
1、强化科技研发,提高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我市应加强与在杭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加大对沼肥综合利用、生物质固化、太阳能光电热等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并结合杭州实际,加以推广和示范。
2、依靠政策引导,促进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产业化发展
农林牧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良好,但也存在着收集成本高、生产企业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我市应加强调研,摸清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议,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开发,避免盲目投入。同时,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废弃物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补助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积极性,并鼓励农民收集废弃物,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3、拓展运用领域,发挥太阳能、地热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随着农村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市应加强农村能源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大力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太阳能杀虫灯、地源热泵等新产品,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的利用水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耗成本,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出台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4、加强部门合作,推进光伏等绿色能源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农村拥有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市在不断拓展光热利用途径的同时,也开展了光电技术的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政策。但由于管理部门条线较多,而且关注的重点是城市。因此,下一步我市应整合有关部门力量,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光伏在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加强建后监管,建立农村能源生态长效运行机制
近几年我市已建设了一批农村能源生态项目,深受农民欢迎。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公益设施,下一步我市应加大对已建项目的后续管理,完善农村能源服务网点建设,充实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手段,逐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这些项目安全、长效运转,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应从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高度,加大资金扶持农村能源生态服务网点建设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