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误读的故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前的小说《吸引》极易被误读。小说的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有点老套:“我”爱上了刘霞,刘霞却喜欢上了李冰,李冰又回过头来与“我”套近乎。“多情却被无情恼”,如此而已。按一般的阅读期待,刘霞是焦点。刘霞弃“我”而取李冰,关乎价值和道德的立场。“我”是一个穷书生,靠写作为生,无名无钱无地位;李冰却是一个广告公司经理,出身名门(至少他自己这样说),风度翩翩,颇具吸引力。刘霞对李冰一见倾心,说明她是一个庸俗女子。小说当是借这样一个故事鞭挞物欲时代的浅薄情爱观。然而如果这样解读,这篇作品就了无新意,也与题目的暗示不合。小说为什么要以“吸引”为题?这个题目与故事是什么关系?秘诀全在于此。
  这确乎是一个相互吸引的故事。“我”被刘霞吸引,刘霞被李冰吸引,李冰被什么吸引?一时还说不清楚。“我”被刘霞吸引是出于无奈。“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靠写作为生,但作品未能走红,生活过得似乎有几分窘迫。“我”在失恋了若干次后,突然悟到,过于激烈的爱情反而是短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往造就地久天长的夫妻。这是一种反讽,是狐狸吃葡萄心态。正是这种心态使“我”放宽了择偶标准,将其貌不扬的刘霞作为了追逐对象。“我”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老谋深算,眼看要到手了,刘霞却宣言喜欢上了只见过一面的李冰。刘霞为什么会被李冰吸引?李冰除了风流倜傥外,还是一个广告公司经理,父亲祖父都是大学教授,身份高贵。刘霞只与李冰见过一面,连话都捞不上说一句,怎么会一见倾心?看来刘霞有点虚荣。刘霞在一所中学教音乐,虽然身材像酒瓮,唇上有过多的汗毛,但一定不缺少浪漫。这种与职业不无关系的浪漫可能就是她主动攀上李冰的原因。理解的关键倒在李冰。李冰没有接受刘霞是肯定的,因为他在见到“我”的时候,完全没有兴趣谈刘霞。那么他对什么有兴趣?我们没有理由判断李冰有同性恋倾向。他究竟被什么所吸引?他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谈他的父亲和祖父,并且在见到“我”后,又问“我”看没看过《往事并不如烟》,有意识将话题往知识分子受迫害上扯。他为什么要找“我”谈谈?是因为刘霞?是与“我”同病相怜?显然不是。因为一定不是刘霞甩了李冰,是李冰一开始就没有看中刘霞。李冰在来“我”房间之前,曾经对我的房间作过想象,在得到证实后,说:“我觉得作家就应该这样,不追求物质生活。”这句话可以看作他不喜欢刘霞的证据,同时也透露出某种信息,李冰迷恋的是虚幻的精神!我们无法证实李冰的父亲和祖父是否名人,但我们确乎感觉得到李冰念兹在兹的都是“高雅”的精神!在李冰看来,也许“我”多少代表着这种精神,至少可以听他谈论这种精神。殊不知“我”是想物质而无能力物质,对李冰的話完全没有兴趣。那么这就是一个连环套,甲被乙吸引,乙被丙吸引,丙又被甲吸引(这时的甲不过是一个替代品!)。小说的意味全在这个转着圈的“吸引”上。
  什么叫吸引?我们说一个人被某某东西吸引,就是说某某东西有一种魅力,不可抗拒。既曰不可抗拒,必然一见倾心。既是一见倾心,就会丧失自我,丧失判断力。人往往在不可抗拒的吸引中丧失自我,迷失个性。吸引可以是双方的,但顾前小说中的吸引却是单方面的,如同单相思。单相思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状态,而这种状态常常是一种病态,所谓“相思病”。相思病是丧失理智的结果。试问有谁不患有各式各样的相思病?既然人人都有,那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生命情态。作者并不想作一般性的道德批判,也不想借此揭示社会痼疾。他只是想指出这种生命情态,这种更普遍的人性存在。人为什么要在这种自设的陷阱里不能自拔?作者只是将问题提出来了,回答靠读者。
  但作为一篇小说,仅有深刻的主题是不够的,还得有生动的形象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吸引》写得不动声色,看似平淡,实则颇具匠心。小说的主旨和褒贬尽在精微处,在随处点染的闲笔。比如写刘霞,作者尽力渲染的是刘霞的随和以及长相不佳,较少触及她的性格。但当她谈到她的生活,谈到她看到乞丐时的难受和贷款购房时,“有那么一会儿,她的声音变得遥远了”。这随意点染的一笔,使我们感受到刘霞的细腻和耽于幻想。有了这一笔,我们才能够理解她为何对李冰产生爱情,才使小说不流于概念。这是阅读这篇小说不可忽略的地方。
  
  夏元明,男,评论家,现居湖北黄冈。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思想情操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证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开展情感教育,就能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乐观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拼搏进取,学有所成;反之,如果语文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就会使一些学生感情脆弱,思想偏激,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或制约他们的健康成长。  现代教学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下面我只想将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想如实的记录下来,不奢求成为“经验”,只求能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同。  随感一: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包括我)为妥善贯彻落实这一新理念,于是乎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地将它理解为单一的师生、生生合作,动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更有甚者是形式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时,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学生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问”?我们的考试标准为
鹅毛大雪落满了六角亭——  晚饭后,父亲和我们有一次对话  姐姐、我、嬉戲的孩子们围坐火炉旁  父亲微醺,母亲扔下手头要洗的碗筷  紧挨坐在父亲身边  “我和你妈去了老家一趟  请人把爷爷奶奶坟上的荒草清理干净了  看到大路通畅,面对高山田野  我们,要在此修一座六角亭。”  父亲停顿片刻——  “等我们百年之后,要安居那里。”  他微笑着看向母亲  母亲安静听着——  像一个腼腆而多情的少女  
“作文作文作得我头疼”可能是许多学生对作文态度的真实写照。究其根源,许多学生苦于没有生活经验,对事物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加之平时缺少留心观察的习惯,导致这种怕习作厌习作的心理产生。而且,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写出的作文多半只是“交帐”,为作文而作文,没有新鲜的题材,缺少写作个性,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它如一阵和煦的春风,让平静的校园
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着重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面。所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从提高学生人文
《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一期刊载了李海林教授题为《“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一文,对当今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上的任意性”进行了深刻批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今阅读教学批判的泛立场、任意、无中心呢?我认为主要还是理论的混杂和潮流的误趋所致。因此下文着重论述这两方面。  一、理论的混杂。人们往往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批判别人的“无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知识本身的缺陷所致。如“用
山西作家群中,以赵树理、马烽、西戎、胡正、孙谦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们,将目光停泊在那片古老的黃土地上,用最质朴的语言描写着乡村最浓郁的生活,用最传统的方式建构着乡民最鲜活的故事,用最真挚的感情讴歌着最淳朴的山西农民。他们的笔下,有笑,有泪,有挣扎,有挫折,有变革,也有成功。他们独特的文学主张、个性的美学理想、朴素的艺术风格、杰出的代表作家和整齐的创作队伍,让他们的乡土小说熠熠生辉,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持续的热量在酒中发酵  并在刻意中喷薄而出,冬至  而未至的也许是爱人  也许是来不及折成蝴蝶的过往  白酒在没有期限的保存期中  藐视世间名利与恩爱  我惧怕但渴望永恒不变的力量  当面对大川大河,我默然  有人在弯腰倾吐后泰然自若  有人酣睡如婴儿,把意识转移  到另一处繁华,玩弄虚设的时间  在场景切换中寻找四维的自己  每一次醉酒醒来便是一次重生  历经找和寻,最终消和逝  天下无不散的宴
海男,诗人、作家。曾获1996年刘丽安诗歌奖,中国新时期十大女诗人殊荣奖,2005年《诗歌报》年度诗人奖,2008年《诗歌月刊》实力派诗人奖,2009年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出版诗集《唇色》《虚构的玫瑰》《是什么在背后》等。另有长篇小说、散文集、跨文本写作集。现为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平衡力  谁叫出了我的名字,之前  我们都在认字,尤其是汉语  当你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