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传统与现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一期刊载了李海林教授题为《“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一文,对当今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上的任意性”进行了深刻批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今阅读教学批判的泛立场、任意、无中心呢?我认为主要还是理论的混杂和潮流的误趋所致。因此下文着重论述这两方面。
  一、理论的混杂。人们往往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批判别人的“无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知识本身的缺陷所致。如“用保护自然动物的需要批判施耐庵的《武松打虎》,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蒲松龄的《画皮》;用儒家的入世观念批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道家的出世观念批判杜甫的《三吏》《三别》;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批判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用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批判卡夫卡的现代主义……”,即属此类。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施耐庵生活的时代有何人知晓,又有谁提出这种问题;至于后四者,很明显是将此种流派的理论用来攻击彼种现象的典型问题。而“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蒲松龄的《画皮》”本身就是一种荒唐的错误,或者说这种人本身就不懂唯物主义,因为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不会不懂得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评价原则。蒲松龄写鬼写妖的深刻内涵恐怕不是说明唯心主义的真实,而是在于刺贪刺虐、揭露人性的弱点了。
  经过学习,人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是哪一种理论都是精通的。精通的理论在内心深处积淀了下来,内化成一种审美经验,然后在阅读时带着这种经验去阅读作品,并以自己的审美经验作为标准去衡量它们,凡不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东西,都会受到批判。
  二、标新立异的思想潮流。这种思潮发展到今天,创新是主流,当然带来的另类产物是随意的批判和批判的随意,在教育这块天地,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使得原本就进行着的“标新立异”活动,找到了新的素材。这种思维习惯发挥到极致,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无谓的求疵,无疑是不可取的。
  文学作品,要么是作家通过观察、体验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事景物、民风习俗得来的,无疑或多或少带有作家主观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作家某种人生态度或情感态度,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寄托了作家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要么是作家对他们那个时代人情冷暖、世间百态的反思,只不过在有的作品中,作家将这些进行了变通,从而将此寄托在一些具体化的文学形象中,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卡夫卡的《变形记》即属此类。他们无疑带有作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影子,而我们阅读他们的作品,正是一种间接的人生体验活动,即透过阅读文本本身去感知、认识从而探索当时的社会现象,以及人们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存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是用我们现代人所面临的诸如能源、环保、野生动物保护等新问题去苛求他们。
  在当今阅读教学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和执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体验”文本中的“人生体验”呢?我认为,就体验这个层面来反思我们的当今阅读教学,是可以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找到许多优秀范例的。我的启蒙老师(1984年教一年级)虽名不见经传,却也可算其中之例了。以下就以本人回忆他的阅读教学实例加以佐证。
  一个初冬的早晨,雾特别大。我来到教室不见一个人影儿,旁边教室里书声朗朗。我放下书包,急急地转过一个小山包(农村小学,操场与教室隔一个大土堆。)隐约见操场上聚着一群人,中间一个特高,还指指点点的。走近一看,正是老师和同学。随后便听见老师的提问:观察雾的形状在远处、近处有哪些不同,颜色深浅有哪些变化?透过雾看到的太阳是什么颜色,树木、房屋、山梁、山谷能否分辨清楚?仔细观察一下,随雾的变化,周围景物有哪些先被自己发现……这样大约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雾变得有些稀了,学校的钟声也响了两次,可我们谁也没有提前离开。
  回到教室,老师让我们翻到本不该上那里的一篇课文——《初冬》,让我们自己读读,认不得的生字问他或查字典,并将书中的内容与刚才的所见所闻对照起来,看看哪些地方我们观察到了,和课文中写的是否一致?哪些地方不一致?书上多了哪些我们没观察到的内容?哪些我们观察到的内容课文中却没写出来?
  我们都积极地思考。童年的好奇与虚荣交织着,因为好奇,我们认真地听老师点拨那迷雾蒙蒙的初冬晨景。不知不觉的我们对初冬晨景有了些印象;因为虚荣,我们都努力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积极寻找书中内容的不足而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都用各自纯真的童心,编织我们心中那幅冬景图。一节课下来,很多同学课文会背了,我那时心中还多了许多说不清楚的感觉。
  如今,我的启蒙老师早已从民办教师的岗位上退休。他那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不用说新的课程理念了。当兵出身的他,只有高小三年级文化水平,却用朴素而直观的教学方式引导着一群又一群农村娃茁壮成长,让我们的心灵一开始就有感受最原创的文学的滋味,并从中得到最真实、最美丽、又最有实际意义的体验。
  
  李华,教师,现居重庆黔江区。
其他文献
戴涛,男,1966年5月生,湖北黄梅人,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无党派人士,现任湖北省襄樊市政协常委,襄樊市樊城区政协副主席,襄樊市第二中学校长。有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多次受到省、市、区各级表彰。    “滔滔的汉水碧波荡漾,巍巍的铁桥伸向远方,江畔上有一座可爱的学校,哺育着代代优秀的好儿郎”,歌词所说的这座可爱的学校就是被誉为汉江明珠的襄樊市第二中学。襄樊二中
对话中问题确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对话的方向,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课堂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理论的内涵,只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你问——我答”,一堂教学课变成了“问答课”。这种课型中问答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由此导致了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那么,教师如何使问题具有引爆性并激发学生的对话欲,做课堂提问的智
尽管话题作文走进中学语文教学已有几个年头,然而,我们却发现,无论是对中考作文的抽样调查还是平时作文训练,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实失真,一是文体不明,针对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引导。    一、做诚信的人,写真实的文    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始终是紧密相关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应重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让他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改革的主题由“学会生存”转为“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这是人类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因此,优化教育结构,实行目标教学便成为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所喜爱,并自觉探索实践的新生事物。  吕淑湘先生说过:“第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自我校全面推广目标教学以来,我边学习,边探索,针对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我深知在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思想情操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证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开展情感教育,就能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乐观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拼搏进取,学有所成;反之,如果语文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就会使一些学生感情脆弱,思想偏激,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或制约他们的健康成长。  现代教学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下面我只想将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想如实的记录下来,不奢求成为“经验”,只求能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同。  随感一: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包括我)为妥善贯彻落实这一新理念,于是乎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地将它理解为单一的师生、生生合作,动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更有甚者是形式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时,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学生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问”?我们的考试标准为
鹅毛大雪落满了六角亭——  晚饭后,父亲和我们有一次对话  姐姐、我、嬉戲的孩子们围坐火炉旁  父亲微醺,母亲扔下手头要洗的碗筷  紧挨坐在父亲身边  “我和你妈去了老家一趟  请人把爷爷奶奶坟上的荒草清理干净了  看到大路通畅,面对高山田野  我们,要在此修一座六角亭。”  父亲停顿片刻——  “等我们百年之后,要安居那里。”  他微笑着看向母亲  母亲安静听着——  像一个腼腆而多情的少女  
“作文作文作得我头疼”可能是许多学生对作文态度的真实写照。究其根源,许多学生苦于没有生活经验,对事物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加之平时缺少留心观察的习惯,导致这种怕习作厌习作的心理产生。而且,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写出的作文多半只是“交帐”,为作文而作文,没有新鲜的题材,缺少写作个性,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它如一阵和煦的春风,让平静的校园
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着重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面。所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从提高学生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