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日趋复杂和思想意识的日趋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入党积极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特点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准确把握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思维特征,做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善于利用网络在传播多元化社会思潮中的作用,是积极应对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多元化社会思潮;入党积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082-02
社会思潮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整合和吸引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问题。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会给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扩散带来阻力与压力。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社会转型时期更是社会思潮多样杂呈、汹涌激荡的时期。
一、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历史必然缘由
人类社会就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在这个历史进程的一定时期里,社会将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型,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一个国家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整个国家骚动不安,不稳定的因素增加;社会成员格外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都想挤入家庭现代化的第一班车,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纷争;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会发生全新的变化。就我国当前而言,正处在近100年间的第三次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实质上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在这个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人们思想观念等的变化,社会上往往积聚和涌现出异彩纷呈、表现各异的社会思潮,它们相互激荡、互动、消长,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社会转型这个“社会存在”。
高校作为各种社会思潮争夺的主阵地,更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70年代末,以“伤痕文学”、反思人生价值和萨特与存在主义为代表的思潮反映了人们对“文革”的批判、对青年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对更多社会思想的渴求;80年代,“尼采热”和“叔本华热”在高校的兴起表明以人的意志为核心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生现象的唯意志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和扩散,与此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和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青年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90年代,以文化民族主义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思潮和以“金钱万能论”为代表的拜金主义思潮在大学普遍传播;进入新世纪,新自由主义思潮、儒化中国思潮、普世价值思潮等多元化社会思潮比较盛行。
这些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在高校重叠深刻地反映了不同群体和不同阶层的诉求主张,可以说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二、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特点与改革开放之初比较而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1.当代大学生更关注于社会思潮的新奇性观点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百废俱兴,“十年文革”造成思想文化领域的封闭和落后,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出现“断层”。因此,当国门大开之际,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相继出现在中国思想文化的舞台上,以各式各样的理论来论证自己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自身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和优势所在。当时的大学生在不断探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思想武器,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主要以其理论是否“合理”、“科学”和自圆其说来作为其接受的标准与依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主流意识形态在与社会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从理论上能够全面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等实践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各种社会思潮在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和交锋中处于劣势,当代大学生不再局限于专注社会思潮的理论体系是否完整,而更多关注于社会思潮的“新奇性”“煽动性”的观点,因此,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局限性特点更加明显。
2.当代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综合性特点
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社会思潮主要以哲学思潮为主,他们通过系统地学习某些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思想来获得对社会思潮的理性认识。80年代,对托勒夫的未来主义思潮、尼采和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思潮、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潮的学习都是通过对他们专著的系统学习,获得对其理论的全面认识,这种学习和研究使得大学生对其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崇拜,对其他理论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进入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社会思潮呈现出综合性特点,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渗透性日益加强,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接受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交融、交汇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思潮以及普世价值论等思潮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些思潮综错复杂、相互交汇,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通常并不系统地学习某种思潮理论,而是把其中某些思潮吸收成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行动指南,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各种思想思潮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并不仅仅是通过对某一种思潮的深入了解来接受某种思潮,同时,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多渠道来进行传播,这就构成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综合性特点。
三、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怀揣着“中国梦”的理想,在人生的旅程上奋斗着,但是随着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入,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高校中争相竞争着主导权和话语权。一方面给予大学生打开窗户看世界的机会,另一方面弱化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打消了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具体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冲击和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作用
高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1]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除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外,反映着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诉求的多元化社会思潮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展现和释放自己的力量,导致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及影响力形成威胁,进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作用。
2.造成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危机
多元化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激荡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容易产生价值迷惘,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信仰危机。信仰危机的本质在于价值冲突。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状态:政治责任感的逐步丧失;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弱化。目前,部分大学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并没有任何用处,社会主义终将要失败,共产主义遥遥无期,不可能实现等等。究其原因,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是部分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也随之展开,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大学生难辨真伪。同时,当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潮期,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加重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任务。
四、引导大学生应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对策
新世纪新阶段,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及影响并未减弱。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探索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影响的具体策略。
1.善于把握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思维特征
面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接收和接受的状况受制于自身的价值观与思维状况,因此,善于把握大学生接收社会思潮的思维特征非常重要。
具体而言,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思维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常常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新事物,在分析新事物的时候能够较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思考。二是思维的敏捷性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分析、寻找对策,还表现在接受新事物特别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三是理性思维能力有一定提升。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理论功底不够深厚以及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现实认识不够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快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和传播者的用意,容易被迷惑。四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拓展。大学生在学习中善于伸展思维的触角,全方位地探索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不断突破现有的框架,探寻解决问题的新出路。准确把握大学生在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时的这些思维特征将提高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影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努力做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教育工作者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他们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态度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对党的看法具有直接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待多元化社会思潮及其传播上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与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密切。因此,在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首先做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动向,如何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社会思潮的主观能动性和应对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提高教育工作者应对能力而言,其重点是提高其理论素养,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中国梦”核心内涵的领悟,学习哲学能使教育工作者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国家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深刻领悟“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这个“中国梦”的核心内涵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引领大学生应对多元化社会思潮时把握正确的航向。
3.高度关注并善于利用网络在传播社会思潮中的作用
新世纪新阶段,网络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成为他们了解各种信息和组织各项活动的重要渠道。网络传播的超越时空、快捷、隐秘等特点有利于传播者传播各种社会思潮。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的影响程度,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和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需要从四个方面去努力:一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红色网站”。这种网站的建立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就是建立的目的要明确,就是为了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合规律性”就是从内容的筛选、方式的运用等方面都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要以满足他们释疑解惑的需要为着力点,在话语方式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要使宣传的理论具有说服力。这就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善于利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是要敢于有针对地用有说服力的观点和分析去驳斥各种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攻击,也要善于揭露各种社会思潮的真实面目,引导大学生认清其本质。四是要加强网络监管。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社会经验和政治经验不足,甄别社会思潮的良莠和认清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本质难度较大。因此,一方面对他们实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强网络监管以减少非主流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度。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3.gdufs.edu.cn/sfegdufs/gyzc/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7.
[2]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多元化社会思潮;入党积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082-02
社会思潮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整合和吸引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问题。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会给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扩散带来阻力与压力。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社会转型时期更是社会思潮多样杂呈、汹涌激荡的时期。
一、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历史必然缘由
人类社会就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在这个历史进程的一定时期里,社会将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型,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一个国家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整个国家骚动不安,不稳定的因素增加;社会成员格外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都想挤入家庭现代化的第一班车,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纷争;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会发生全新的变化。就我国当前而言,正处在近100年间的第三次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实质上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在这个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人们思想观念等的变化,社会上往往积聚和涌现出异彩纷呈、表现各异的社会思潮,它们相互激荡、互动、消长,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社会转型这个“社会存在”。
高校作为各种社会思潮争夺的主阵地,更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70年代末,以“伤痕文学”、反思人生价值和萨特与存在主义为代表的思潮反映了人们对“文革”的批判、对青年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对更多社会思想的渴求;80年代,“尼采热”和“叔本华热”在高校的兴起表明以人的意志为核心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生现象的唯意志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和扩散,与此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和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青年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90年代,以文化民族主义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思潮和以“金钱万能论”为代表的拜金主义思潮在大学普遍传播;进入新世纪,新自由主义思潮、儒化中国思潮、普世价值思潮等多元化社会思潮比较盛行。
这些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在高校重叠深刻地反映了不同群体和不同阶层的诉求主张,可以说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二、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特点与改革开放之初比较而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1.当代大学生更关注于社会思潮的新奇性观点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百废俱兴,“十年文革”造成思想文化领域的封闭和落后,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出现“断层”。因此,当国门大开之际,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相继出现在中国思想文化的舞台上,以各式各样的理论来论证自己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自身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和优势所在。当时的大学生在不断探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思想武器,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主要以其理论是否“合理”、“科学”和自圆其说来作为其接受的标准与依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主流意识形态在与社会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从理论上能够全面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等实践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各种社会思潮在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和交锋中处于劣势,当代大学生不再局限于专注社会思潮的理论体系是否完整,而更多关注于社会思潮的“新奇性”“煽动性”的观点,因此,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局限性特点更加明显。
2.当代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综合性特点
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社会思潮主要以哲学思潮为主,他们通过系统地学习某些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思想来获得对社会思潮的理性认识。80年代,对托勒夫的未来主义思潮、尼采和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思潮、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潮的学习都是通过对他们专著的系统学习,获得对其理论的全面认识,这种学习和研究使得大学生对其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崇拜,对其他理论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进入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社会思潮呈现出综合性特点,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渗透性日益加强,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接受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交融、交汇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思潮以及普世价值论等思潮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些思潮综错复杂、相互交汇,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通常并不系统地学习某种思潮理论,而是把其中某些思潮吸收成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行动指南,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各种思想思潮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并不仅仅是通过对某一种思潮的深入了解来接受某种思潮,同时,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多渠道来进行传播,这就构成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综合性特点。
三、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怀揣着“中国梦”的理想,在人生的旅程上奋斗着,但是随着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入,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高校中争相竞争着主导权和话语权。一方面给予大学生打开窗户看世界的机会,另一方面弱化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打消了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具体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冲击和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作用
高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1]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除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外,反映着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诉求的多元化社会思潮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展现和释放自己的力量,导致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及影响力形成威胁,进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作用。
2.造成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危机
多元化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激荡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容易产生价值迷惘,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信仰危机。信仰危机的本质在于价值冲突。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状态:政治责任感的逐步丧失;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弱化。目前,部分大学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并没有任何用处,社会主义终将要失败,共产主义遥遥无期,不可能实现等等。究其原因,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是部分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也随之展开,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大学生难辨真伪。同时,当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潮期,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加重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任务。
四、引导大学生应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对策
新世纪新阶段,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及影响并未减弱。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探索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影响的具体策略。
1.善于把握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思维特征
面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接收和接受的状况受制于自身的价值观与思维状况,因此,善于把握大学生接收社会思潮的思维特征非常重要。
具体而言,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思维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常常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新事物,在分析新事物的时候能够较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思考。二是思维的敏捷性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分析、寻找对策,还表现在接受新事物特别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三是理性思维能力有一定提升。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理论功底不够深厚以及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现实认识不够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快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和传播者的用意,容易被迷惑。四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拓展。大学生在学习中善于伸展思维的触角,全方位地探索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不断突破现有的框架,探寻解决问题的新出路。准确把握大学生在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时的这些思维特征将提高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影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努力做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教育工作者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他们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态度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对党的看法具有直接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待多元化社会思潮及其传播上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与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密切。因此,在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首先做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动向,如何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社会思潮的主观能动性和应对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提高教育工作者应对能力而言,其重点是提高其理论素养,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中国梦”核心内涵的领悟,学习哲学能使教育工作者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国家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深刻领悟“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这个“中国梦”的核心内涵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引领大学生应对多元化社会思潮时把握正确的航向。
3.高度关注并善于利用网络在传播社会思潮中的作用
新世纪新阶段,网络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成为他们了解各种信息和组织各项活动的重要渠道。网络传播的超越时空、快捷、隐秘等特点有利于传播者传播各种社会思潮。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的影响程度,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和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需要从四个方面去努力:一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红色网站”。这种网站的建立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就是建立的目的要明确,就是为了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合规律性”就是从内容的筛选、方式的运用等方面都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要以满足他们释疑解惑的需要为着力点,在话语方式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要使宣传的理论具有说服力。这就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善于利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是要敢于有针对地用有说服力的观点和分析去驳斥各种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攻击,也要善于揭露各种社会思潮的真实面目,引导大学生认清其本质。四是要加强网络监管。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社会经验和政治经验不足,甄别社会思潮的良莠和认清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本质难度较大。因此,一方面对他们实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强网络监管以减少非主流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度。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3.gdufs.edu.cn/sfegdufs/gyzc/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7.
[2]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1).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