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意味着发现和超越,意味着打破常规。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教法创新为出发点,教法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新颖,而必须体现出实质上的先进性,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政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
1.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因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理话。
2.教师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教师要淡化过去政治课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努力改变学生被动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讨论中学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就能促进政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从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增长智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精心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不愤不启,不诽不发”,教师在课堂上巧设疑难、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后,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展开课堂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表达、师生和生生多向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在发现和探究中完成学习的过程。討论时,教师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教师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时,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提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或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通过讨论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
三、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知道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要教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探究新方法,讲活政治课
1.把政治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时事是中考必考的知识,学生留意时事,不只可以用于应对中考,更重要的是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思想政治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我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学中,讲到时代精神时,就结合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航天精神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时代精神”,并引导学生向这种精神靠近,现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勇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
2.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我以漫画、歌曲、学生小品等方式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自行掌握知识。这样创设情景,一方面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在的能力,一方面又能带动课堂气氛,可谓“一箭双雕”啊。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地领会其中的意思,这远比我讲给他们听要好得多。可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不成熟,很多时候,像小品表演那样,学生看完后哄堂大笑完了就完了,很多的人并没有多想这小品的意义何在。于是我在这节课上就小品刚结束时,大家都还在兴奋之际,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小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又回到了对课堂知识的思考上来了。这样就达到了我开设小品情境的目的。
五、科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克服智商化倾向。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过分强调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知行统一。既重视学生校内的表现评价,也重视家庭社会的评价。二是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教学前要给学生明确而适度的评价内容,目标和评价细则,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并使学生的道德评价全面、科学、规范。三是评价方法自主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社会、教师评价。评价结果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创新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而是发现,是超越,这种发现或超越在本质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才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敢持己见,大胆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以此来支持他们独特的人格,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要有了创新精神,“高智商”才能转化为“高成就”,天才少年才能真正展示天才,不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
1.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因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理话。
2.教师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教师要淡化过去政治课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努力改变学生被动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讨论中学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就能促进政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从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增长智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精心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不愤不启,不诽不发”,教师在课堂上巧设疑难、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后,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展开课堂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表达、师生和生生多向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在发现和探究中完成学习的过程。討论时,教师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教师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时,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提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或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通过讨论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
三、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知道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要教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探究新方法,讲活政治课
1.把政治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时事是中考必考的知识,学生留意时事,不只可以用于应对中考,更重要的是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思想政治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我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学中,讲到时代精神时,就结合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航天精神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时代精神”,并引导学生向这种精神靠近,现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勇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
2.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我以漫画、歌曲、学生小品等方式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自行掌握知识。这样创设情景,一方面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在的能力,一方面又能带动课堂气氛,可谓“一箭双雕”啊。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地领会其中的意思,这远比我讲给他们听要好得多。可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不成熟,很多时候,像小品表演那样,学生看完后哄堂大笑完了就完了,很多的人并没有多想这小品的意义何在。于是我在这节课上就小品刚结束时,大家都还在兴奋之际,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小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又回到了对课堂知识的思考上来了。这样就达到了我开设小品情境的目的。
五、科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克服智商化倾向。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过分强调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知行统一。既重视学生校内的表现评价,也重视家庭社会的评价。二是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教学前要给学生明确而适度的评价内容,目标和评价细则,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并使学生的道德评价全面、科学、规范。三是评价方法自主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社会、教师评价。评价结果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创新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而是发现,是超越,这种发现或超越在本质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才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敢持己见,大胆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以此来支持他们独特的人格,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要有了创新精神,“高智商”才能转化为“高成就”,天才少年才能真正展示天才,不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