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转换的困境与德育方法研究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yyy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3-12-10
  基金项目:本文是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换的困境与对策研究”(2013SZYB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仁财,男,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基础部教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丁凌,女,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基础部哲学专业,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摘 要: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就是大学生知行转化的问题。部分高校学生或是不知而不行,或是知而不行,又或是所知非所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相背离的。针对该问题进行多角度剖析,并从德育内容和方法维度提出对策,以求实现“知行本体,合一并进”的德育教育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换;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72-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的困境
  (一)从知的角度而言,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曾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知行转化的困境,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对“知”、“行”的认识比较模糊,仅仅停留在文意的理解,没有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在古代人们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主要是将其看成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知行合一”常常与“德育”相结合成为一种德育观,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德知”与“德行”的统一,即让大学生实现真正的“道德内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知”主要是指行为主体对社会现象及行为的观点。
  它可以是行为主体在处理和对待社会关系时所采纳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也可以是行为主体对是非善恶、自身或他人意识与行为正确与否的判定。我们必须明确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和基础,道德认知的模糊必然造成知行转化的困境。
  当代大学生对道德认知并没有明确的认知标准,就算是有也是比较模糊的。
  譬如,我们时常会对原本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产生争议,在公交车上到底要不要给老人或妇孺让座就成为热点话题之一,诸如这样的争议让大学生在面临道德选择和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无所适从。对道德认知的无知,为知行转化增加了一道屏障[1]。
  (二)从行的角度而言,社会缺乏创造行的机制和条件
  要想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就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将知这一内化的内容外化成为行[2]。然而,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不再相信空洞的说教,而是更加务实,认为“务实才是硬道理”,但是大学生却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日益功利化,做事追求现实回报,凡事都要进行权衡,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部分学生不会将知转化为行,割裂了知行的统一关系,使自己陷入知行转化的困境。
  同时他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也使知行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部分学生出现“人都是自私的,只有自私才能保护自己”的错误观念。拥有这种观念的学生即使拥有非常明确的道德认知,也不会将其转化为行动,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了使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知而不行。无法将自己的所知应用于实践,服务于他人和社会。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转型,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随着体制或制度的转变而变化,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都处于剧烈变化之中,人们对行为的评判标准日益多样化,就传统观点来看是正确的、道德的行为在当代可能就是不正确的,知和行之间有着现实的差距使知行转化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因素
  当代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模式,“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不利于学生的知行结合和全面发展。其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通过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生的学习局限在书本的范围之内,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知行不能结合,从而使所知与所行严重脱节。大学教育显然应该突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道德践行活动,然而,在现今的高校却并没有这一教育瓶颈,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教育内容出现偏差:高校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浸炼。当前德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关键,然而德育实践却逐渐走向边缘化,德育教育与德育实践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理论和实践发生严重脱节,总体教育趋向于重志轻德的局面,大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仅仅停留在肤浅的书本知识层面并未真正转化为其内在品质,更没有转化为道德行动,正所谓“说归说,做归做”。要知道,知识传授只是高校教育的一个层面,将简单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2.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教学方法机械化,教育内容匮乏滞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来实现,而授课的方式也主要是直接灌输。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来临,愈来愈发达的科技和愈来愈繁多的信息,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单一式的、缺乏创新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主题性需求。重视理论灌输,轻视道德养成,是学生无法做到“知行本体,合一并进”。也就造成大学生知行转化的困境。
  3.教育体制尚未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对知行转化评估机制不健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要采用量化标准进行评估,以学分制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德育知识的接受程度,这是对我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突破,但却在无意中陷入了重量而轻质的泥潭。学生只要在考核中达到量的指标,就等同于具有了道德修养,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以量化指标为评价标准,忽视对道德践行正确与否的判定,其本身就存在知行割裂的现象。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多元化增加知行转化的难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大众化、媒体平民化、生活物质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潮流,但我们在注意到这些潮流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以及道德认知的复杂化。当代西方社会流行着多种社会思潮,流派众多,范围广泛,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这些思潮也快速涌进中国。如: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以高扬意志,贬低理性为内容的“唯意志主义”;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以及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为目的的新功利主义。这些涌进中国的西方思想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不符合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与中国现代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念也格格不入,这些思想要么只注重行的结果而忽视知的过程,要么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与实际不符,无法付诸实践。而大学生正处于文化及道德认知阶段,由于这些多种、多重现代文化的冲击,使他们在面对众多的道德评判标准及观点时感到无所适从,道德认知的模糊也就意味着其道德行为的未知性,不知也就无法行,知行转化也因此而陷入困境。
  2.负面社会德育环境破坏正面的德育教育
  中国是一个道德资源极其丰富的文明古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的道德底蕴十分浑厚。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脚步加快现代伦理生活实践日益呈现出内在的分裂和紧张,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现象日趋严重,社会整体的道德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量的负面新闻充斥着人们的耳目,社会德育环境无法与现代德育教育实现统一,这也就相当于割裂了德知与德行的关系。当代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负面的社会环境中时,其所接受的正面的教育功能势必会被削弱,每个处在社会中的个体必然要受到客观环境的极大影响[3]。德知与德行不能实现统一的可能性也就愈发增加。
  (三)行为主体因素
  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个人能否实现知行转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其自身的因素。若要实现知行转化,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道德修养是个人对自身品德的培养,是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品德的过程。就我国古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而言,其理论的特色及关键之处就在于立志。然而当代大学生是温室中的花朵,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自我意志的成长受到极大的压制,因而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往往会显得禁不起诱惑,扛不住打击。由于缺乏坚定的意志,所以自我虽知其善,却不能付诸于行;虽知其恶,却仍行而不止。因而假如要真正解决知行转化的困境,实现从知善知恶到为善去恶的转化,就必然要克服人意志薄弱的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有效性切入点研究
  (一)转变德育教育理念
  若要解决知行转化的困境,首先应从高校教育入手,切实转变高校德育教育的理念。虽然外界对是否应该以“德育为先”存在争议,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德育为先”的确是转变高校德育教育理念的基础,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确定“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同时,在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提倡“知德行善”,将道德行为的基本规范运用到实践当中[4]。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教育,将“空”、“洞”、“大”的道德知识转化为对他们自身道德认知的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习惯的外在表现,因而若要使当代大学生实现知行转化,一定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利益习惯并且形成勤俭、节约、安全、文明、文化的意识,使当代学生在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真正实现知行的合一并进。
  教育学生重视实践浸炼,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德实践者,当自身道德标准受到他人质疑,或与他人在利益中发生冲突时,对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进行审慎的反思,力争使其符合客观规律,实现社会认同。在坚持德育为先以及知德行善教育理念的同时,我们还应主张创新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等,以使知行实现彻底的统一。
  (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社会环境的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但不能满足学生主体性要求,反而有可能引发学生对当前理论知识的不满和反感,创新德育教育方法迫在眉睫。
  德育教育首先应该回归生活,高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必须既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结合,又要适合于社会需要和职业要求。对高校的学生因材施教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手段,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精神品质。其次,我们还应坚持知识灌输与情境体验的结合,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增强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真实性和趣味性,防止大学生出现逆反的不良情绪,更好的对道德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三)完善德育评估机制
  以量化评估为标准的德育评估机制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真实的道德素养和知行转化的情况。量化评估毕竟是单方面、被动的评估,并没有体现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要想真正发挥德育评估机制,就应当首先实现评估机制的生活化,将量化的评估方式转变为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具体言行的观察和衡量,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一旦与实际脱离,出于好意的德育评估机制会成为阻隔学生德性发展的巨大障碍。
  (四)弘扬主流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素养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这一趋势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甚至会导致人们对行为评判标准的争议和质疑[5]。在当代中国,整体国民道德素质下降的趋势逐渐显现而且日趋严重,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任务日益迫切。
  我们应该强化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辱观的教育,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而骄傲,民族自豪感的增强使每个公民都愿意为了维护祖国的形象努力奋斗,对公民进行荣辱观教育,使其知荣明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更好的解决知行转化的困境。
  (五)坚定自我意志,知行顺利转化
  自我意志薄弱是知行难以实现顺利转化的本质原因。意志影响的是人们行为选择和道德践行,志不坚则行不成,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势必会使知行转化大打折扣,要么知而不行,要么行非所知。若要做到“知行一体,联动并进”就必须要加强自我道德意志的培养。
  道德意志的培养归根到底需要四个步骤:学习、自省、积善和慎独。学习不仅仅指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我们需要学习的更应该是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在学习中,主体必须结合自身的道德实际进行理性思考,是学习所得转化为自身的动力并得到升华。自省是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我们要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真正实现德行的完善。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要想真正解决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用“知行合一”的德育观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知行分裂”,用规范的道德知识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进而为我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为我国德育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安克杰.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月刊,2006(11).
  2 徐旭如.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分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
  3 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境及其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万健.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对策研究[D].高等农业教育,2009(9).
  5 夏洁.当代中国道德领域知行分裂现象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4.
  6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 丁为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4).
  8 姜树卿.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探索[J].特约专稿,2009(1).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14-01-06  作者简介:李雅红,女,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经营管理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所引发的公共冲突问题不断增加,其中邻避冲突问题最为突出。本文在界定邻避冲突概念的基础上,以2012年发生的什邡、启东、镇海群体性事件为例,深入分析邻避冲突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这种基础研究,有利于人们以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2-23  作者简介:宁丽丽,女,大理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研究;揣丽萍,女,大理学院文学院新闻专业,主要从事新闻研究。  摘 要:电视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地方电视台无论从人力、财力还是资源上都无法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相抗衡。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充分认识自己,挖掘优势资源,坚持栏目创新、服务受众的原则,以本土化、个性的栏目打动受众,吸引受众。才能从根源上摆脱电视节目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2-27  作者简介:王蕊,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传媒研究。  摘 要:电视媒介近年来对整容节目的追求愈发明显,而整容节目对女性而言也是“香饽饽”。如今,有的电视媒介在市场化运作下,忘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成为“引导”女性身体的机器,把“美丽”标准化,作为普世价值强加给社会,反给商业运作带来了无穷的利润。可以说,整容节目如此受人追捧,其实是媒介渲染与商
期刊
收稿日期:2014-04-04  作者简介:曹侃,男,陕西广播电视台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部副主任,编辑,主要从事电视新闻传播研究;张华,男,陕西省音像资料馆编辑,主要从事电视编导、音像资料发展研究;王若斯,女,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摘 要:《非诚勿扰》作为近几年迅速崛起并红遍全国的一档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其睿智犀利的对话、靓丽潇洒的嘉宾、感人真诚的故事,都成为该档节目能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2-10  作者简介:张凤,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与传媒产业研究。  摘 要:自媒体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近几年发展的十分火热,尤其是一些曾经在传统媒体中的人物变换角色,自立门户,成为完全的自媒体人时,关于自媒体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自媒体节目概述及现状分析,自媒体视频节目特征及自媒体节目未来发展预测三方面进行关于自媒体节目的探讨
期刊
收稿日期:2014-01-06  作者简介:任笑晨,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  摘 要: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再次引起了我们对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讨论。在雅安地震报道中,蒋林因其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理智冷静,客观真诚,被众多人称为媒体报道的典范。本文笔者以蒋林为例,试述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  关键词:灾难报道;芦山地震;出镜记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2-19  作者简介:韩亮,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学传达研究。  摘 要:IDEO作为全球十大创意公司之一,应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考」,为全世界的领导企业以及政府、教育、健康等社会部门,驱动创新和成长。它的「设计思考」所拥有的三大准则的考验、三大探索的过程以及成功的三要素是未来设计师所必须面对以及思考的。  关键词:IDEO;设计思考;创新;商业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1-04  作者简介:王爽,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摘 要:2013年年初,由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凭借清新治愈风,在众多韩国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别具一格的治愈系综艺节目。明星爸爸和子女在两天一夜的旅行中,展现感人的亲子情,赢得了观众的厚爱。从节目理念、节目特色、受欢迎原因等方面分析整个节目,结合治愈系的
期刊
主持人语:文化核心决定了文化的基本方向,媒介品味塑造了传媒的媒介形象。本刊“组织传播”栏目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品味,增强对于碎片化、异质化、多元化的媒介文化的欣赏力与鉴别力,为读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产品。本栏目所提供的传播平台可以当作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旨在建构“公共领域”中自由地公开和表达意见的舆论场,在“组织社会”中维护共同的“普遍利益”,发扬学术期刊的传播宗旨,促进科研成果
期刊
收稿日期:2014-03-03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2014上海市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吕思静,女,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摘 要:“第三代”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登上文艺舞台时就以“革命者”的姿态拒绝现行的文艺体制、诗歌秩序和审美倾向。到1998年,“第三代”的核心人物韩东和朱文一同发起了“断裂”问卷,并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