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媒体节目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3-12-10
  作者简介:张凤,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与传媒产业研究。
  摘 要:自媒体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近几年发展的十分火热,尤其是一些曾经在传统媒体中的人物变换角色,自立门户,成为完全的自媒体人时,关于自媒体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自媒体节目概述及现状分析,自媒体视频节目特征及自媒体节目未来发展预测三方面进行关于自媒体节目的探讨。
  关键词:自媒体电视节目;现状;特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8122(2014)05-0102-02
  电视对于我国来说,自其诞生起就担负着政府的“喉舌”作用,我国早期电视节目具有极强的同一性、宣传性,电视台从最初成立起,播制权就掌控在国家体制下,中国观众对于节目内容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权利。改革开放后,地方电视台逐步崛起,电视台的商业性质更加明显,各大电视台为了赢得良好的收视率,电视节目类型增多,观众的选择性变大,其中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等地方台由于节目内容创新,赢得了观众的追棒热爱。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市场,到目前为止,中国网民数达到全球第一,占全球22亿网民总数的17%,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传统媒体的昔日霸主地位岌岌可危,电视节目走向小众定制化的趋势逐步彰显,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自媒体”,也因此应运而生。本文运用“长尾理论”分析这种处在传统媒体之外的新型节目类型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一、自媒体节目概述及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过去有限的选择相比,今天丰饶的经济已然不同。如今,人们可以不受限制,不加过滤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从主流文化到地下最边缘角落,一网打尽。电视节目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挑战,电视台节目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被打破,新的媒体格局正在重新被组建。近年来,有一个更加有趣的现象,曾经传统媒体中的媒体人,跳出组织,自成一派,创立了一些逐渐被人熟知的自媒体视频节目,如曾经央视的记者罗振宇创立了《罗辑思维》、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凯创立了《凯子曰》、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创立了《晓说》、著名体育评论人黄健翔创立了《黄.段子》等等。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互联网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一个获得信息、了解世界、发表言论、表现自我的平台,这个平台的为自媒体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罗辑思维》与《晓说》均属于网络自媒体脱口秀,脱离传统电视、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介的宣传,完全借助于网络平台,以主持人自己独特的风格为看点,节目时长在30分钟左右,分别提出不同的口号,不以迎合大众口味为目标,更注重寻找情趣相投的“朋友”。
  《罗辑思维》把目标观众定位于具有较高知识涵养的精英人士和喜欢阅读书籍的观众群,创始人罗振宇自称,“希望成为大家的疯狂书僮,每周趁热端上三段读书心得”。节目的宣传语为:“在知识中寻找见识!有种、有料、有趣!死磕自己,愉悦大家。”据节目制作方透露,第一期播出的第一天,就收获了30万点击,微信公号罗辑思维的粉丝过万,网络视频秀的迅速传播、迅速关注出乎意料。罗振宇充分利用各种新型宣传渠道,为自己的节目赢得口碑和关注,如通过每天一段语音、推荐一篇文章打造以微信为主要传播渠道的贴身自媒体。优酷视频中《罗辑思维》专题视频秀在2013年内已经累计录制了47期。“罗辑思维”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意义,罗振宇也以“罗胖”的称号走红,成为视频“名嘴”,或者说就是网络一“角儿”。《罗辑思维》和类似的背景的《凯子曰》能够走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话题切入点角度刁钻,自媒体人功课准备充分,且具有幽默感。这种自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很多有争议的犀利的观点,在官方媒体根本播不出来。传统媒体的环境塑造的是名气,主持人只是节目的一个环节,而视频自媒体就是全凭借自己谋生了[2]。这或许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这样的势头却让节目更加多元化,观点更加自由化,无疑为处在弱势的长尾注入了更加强有力的能量。
  同样,著名音乐人高晓松,通过他在优酷上的视频节目《晓说》,让观众重新认识了他,过去我们都更加熟知他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一个音乐人来讲述历史,或许本身就是一大看点。看完《晓说》的视频,最大的感觉是“历史还可以这么讲”。节目不再是传统历史课堂说教般的讲解,融入了更多有趣的传闻和好玩的段子,使得原本枯燥的知识性节目变的生动活泼。据统计,前35期总播放量达到8300万次,创下网络播放奇迹,并且输出到高铁、民航客机、高速大巴以及浙江卫视等全方位视频媒体播出,创下多项纪录,培养了百万高素质“晓说迷”。
  两档自媒体视频节目的引起关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高晓松和罗振宇是本来就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人,在网络中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具备一定的名人效应和影响力。只有他们的节目有创意,有亮点,很容易引起受众的认可和关注。第二,各大视频网站,如土豆、优酷都在力推原创节目。优酷为“晓说”“罗辑思维”栏目在优酷首页和客户端的首页,都辟出专区来推广。第三,网友的收看视频的行为正在改变。由原来每天在固定的黄金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固定的节目变成在任何方便的零散的时间收看。第四,通过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推广,如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3]。《罗辑思维》通过微信每天向会员推送一段语音,一篇文章,与此同时,在QQ空间、人人等社交网络上,《晓说》的视频被网友频繁地分享,网友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和推荐是视频播放的又一重要流量来源。总之,牛人+平台优势+用户消费习惯+社交网络,正是互联网的高效传播整合效力,使得一批自媒体节目能够更好更快的成长。
  二、自媒体视频节目特征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场“噩耗”,更是一次挑战。自媒体电视节目也如雨后春笋日渐增多,其原因在于传播主体多样化、平民化和传播方式屏幕化的特征。   第一,多样性。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覆盖面更广。有一些位于传统媒体“尾部”的人们的专业水准并不比位于“头部”的媒体从业人员差,甚至还更有优势。如:高晓松、罗振宇,都不是传统意义上主持人形象,更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们发挥所长,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节目。
  第二,平民化。在web2.0时代,几乎每一个较为年轻、有一定市场参与度的人们,都会是一个或多个社交媒体的使用者,如微博、博客、微信、QQ空间,它们以“日志、相册、说说”等内容的发布与分享为载体,以“病毒营销”的方式在网上扩散开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一个自媒体,当人们把文字、图片的内容转换成视频的形式,自媒体的一些节目便应运而生。这些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不乏来自社会底层的人群,自媒体的传播者因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虽然《罗辑思维》与《晓说》是由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发起的节目,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草根”开始涉足自媒体,《大鹏嘚吧嘚》的主持人董承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屏幕化。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给了所有人一个表达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随手拍的一张照片,有感而发的一句说说,精心制作的一段视频,都可能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很多学者对于互联网的趋势预测指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趋势是屏幕化。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无疑处处都是屏幕,被屏幕包围:我们工作时用PC屏幕,逛商场时看商场大屏幕,上班路上用手机屏幕,回家看电视用电视屏幕或者用平板电脑的屏幕上。目前,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和流量的价格下调,视频自媒体开始有爆发的苗头。像《罗辑思维》、《晓说》的原创人员,懂得将自己擅长的内容与受众分享的群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逐一显现。处于“长尾”的普通人将有机会使长尾变的更长,甚至将处于较微小、薄弱位置的变成有利的位置。
  三、自媒体节目未来发展预测
  《罗辑思维》《晓说》《凯子曰》《黄·段子》这些自媒体视频节目取得成功以后,对于未来的自媒体视频节目也有一定的启发引导作用。
  内容微型化。微内容是相对于巨内容而言的。巨内容就是传统媒体的主体内容,是体现新闻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新闻价值的内容。对于微内容,是用来描述一个网页上所显示的“超小文字段”,比如页头与标题。不难发现,自媒体节目的时长都集中在10-30分钟之内,相比传统的电视节目,时间更短,每集内容相对独立,更加方便碎片化的观看模式。《罗辑思维》、《晓说》均是如此。地铁,公交,走路,乘电梯,工作,甚至躺在床上,我们都会选择随时随地的收看自己喜欢的视频,而这些时间都相对分散、短小。
  原创自媒体视频节目增多。各大知名视频网站,相对于要购买巨额版权的电视剧和电影,原创视频成本更低,收益更大,更重要的是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此有利条件下,自媒体视频节目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像罗振宇、高晓松这样的意见领袖加入到“自媒体视频”的行列。
  四、结 语
  互联网的时代让无数不可能成为了可能,《罗辑思维》、《晓说》两档节目在网络平台的逐渐走红,正是由于在新媒体时代,观众需求不仅仅集中于大热门的“头部”,当观众有更多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选择时,处于需求曲线处的长尾也开始被兴趣相投的小众化人群所选择和关注。《罗辑思维》与《晓说》均没有强大的财力与权力作为节目的依托与后盾,他们自建团队,自我营销,从毫不知名发展到拥有百万观众。互联网的出现,减少了一档节目播出的限制,降低了节目播制及宣传的成本,当节目的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原本隐藏在大众视野关注之下的“宝藏”也会呈现出来,而这些“宝藏”在过去传统的观念里是没有经济价值的,正如传统电视台很难相信一个不是科班出身的资深电视人士,可以独立撑起一档节目的收视率,自然也不会花巨额资金,冒险做出这样的尝试。《罗辑思维》与《晓说》的备受关注,以事实证明着一些微小的个体或团队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战斗力挑战着传统媒体的“霸主”身份,自媒体如一股新生的力量,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方式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滕红真.探究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的专业化趋势[J].新闻传播,2013(8).
  2 曾纪涛.对网络脱口秀《晓说》的传播学思考[J].传媒e时代,2013(4).
  3 (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大跨步发展,信息网络广泛覆盖,新媒体层出不穷,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大量普及,开放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已经逐步建成并随之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充分、高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互联网平台得到极大的应用。新媒体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态和传播模式极易突破法的边界,
期刊
收稿日期:2014-3-10  作者简介:张园,女,今传媒杂志社编辑,主要从事传媒研究。  编者按:泰戈尔曾将图书馆比喻为静穆的海浪,是语言静静流淌过的地方。那么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就可以说是流动的知识与传承的精神文化,是符号信息的跨时空传播。现如今,信息化推动了电子图书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使得珍贵的文献资料得以长期保存、丰富的内容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有利于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期刊
收稿日期:2014-01-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度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传播环境下的视觉建构研究”(SK13LX2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冯菊香,女,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专业新闻报道和新媒体研究。  摘 要:“世界末日说”属于流言中的谣言,其传播渠道主要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傳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不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2-31  基金项目:本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新媒介认同感研究”(201310285104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嘉雯,女,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新闻专业,主要从事传播学,新媒体研究;张彪,男,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新闻专业,主要从事大众传播学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央视对“陈永洲”事件的报道,透视电视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并从中解析央视报道的不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新媒体在为我们带来讯息便捷的同时也将风险与挑战留给了全社会。在新媒体环境下,负面信息通过世界范围的数据库充斥网络平台,虚假低俗信息以及侵权等行为的广泛传播,严重影响着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完善法律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起良性发展模式,从而积极引导新媒体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新媒体管理;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1-29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2013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卫视真人秀节目价值取向构建策略研究”(2013SJB86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翔,男,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研究、媒介融合研究。  摘 要: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中国电视荧屏的重要节目类型已是不争的事实,制作与播出
期刊
收稿日期:2014-01-06  作者简介:李雅红,女,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经营管理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所引发的公共冲突问题不断增加,其中邻避冲突问题最为突出。本文在界定邻避冲突概念的基础上,以2012年发生的什邡、启东、镇海群体性事件为例,深入分析邻避冲突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这种基础研究,有利于人们以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2-23  作者简介:宁丽丽,女,大理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研究;揣丽萍,女,大理学院文学院新闻专业,主要从事新闻研究。  摘 要:电视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地方电视台无论从人力、财力还是资源上都无法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相抗衡。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充分认识自己,挖掘优势资源,坚持栏目创新、服务受众的原则,以本土化、个性的栏目打动受众,吸引受众。才能从根源上摆脱电视节目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2-27  作者简介:王蕊,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传媒研究。  摘 要:电视媒介近年来对整容节目的追求愈发明显,而整容节目对女性而言也是“香饽饽”。如今,有的电视媒介在市场化运作下,忘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成为“引导”女性身体的机器,把“美丽”标准化,作为普世价值强加给社会,反给商业运作带来了无穷的利润。可以说,整容节目如此受人追捧,其实是媒介渲染与商
期刊
收稿日期:2014-04-04  作者简介:曹侃,男,陕西广播电视台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部副主任,编辑,主要从事电视新闻传播研究;张华,男,陕西省音像资料馆编辑,主要从事电视编导、音像资料发展研究;王若斯,女,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摘 要:《非诚勿扰》作为近几年迅速崛起并红遍全国的一档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其睿智犀利的对话、靓丽潇洒的嘉宾、感人真诚的故事,都成为该档节目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