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年级语文的上下册中都有两个单元是文言文单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内容,疏通大意并找出疑难点,课堂上我会对课文内容进行疏通,对文义、感情进行分析,课后学生需完成背诵、默写和巩固练习。按说这样常规的方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可这两个单元的学习要持续一个月,一成不变的教学就会显得枯燥而低效。
  首先,在预习环节中,许多学生产生了依赖性和惰性。在我们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文言的起点较低,也不可能人手都有古汉语词典或相关的参考书籍。那这么难懂的课文预习该怎么办呢?留着呗,反正第二天上课时教师会讲,还可以找其他同学“资源共享”。这样,整个预习过程只动手不动脑,预习流于形式,无效或低效,预习就变成了“抄袭”。
  其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失去了激情。所有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都在师生的预设之中,课堂上难有教师智慧火花的闪现,难有学生激情、灵动的展示,更难有师生的交流、碰撞的精彩瞬间,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
  再次,学生学习缺少兴趣,学习效果差。这么没有魅力的课堂当然是不能让人提起劲的,学习的过程只是灌输却缺少学生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情况,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尝试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寻找教学突破口。
  以《五柳先生传》为例,最现实可行、可以直接被利用的课程资源有:课本及相关资料和学生自身。具体而言,学生在八年级上册中学习过《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对陶渊明的生平、诗作、思想已有所认识和理解;对照课文及文下的注釋,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完成对课文的疏通;同册书第三十课还有陶渊明的诗作《饮酒》,学生可以比照阅读,增加对课文的理解。
  我设计了课本剧的课堂形式,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课文内容和以往所学的知识,对陶渊明作一次穿越时空的采访,将采访过程写成文,并准备课堂表演。任务刚一布置下去,班里真像炸开了锅,学生们个个感到新奇、兴奋,开始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接着一个个又忙活了起来:找资料、看课文、拟定采访稿、对台词。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们仍意犹未尽地喊道:“准备得不充分,我们回去继续!”第二天的课堂也是异常活跃,共有五个小组上台进行了表演,遇有精彩处,师生们都能不约而同地给
  予了他们掌声。虽说表演中有的学生胆小害羞,有的文稿不甚通顺、合理,但能看出学生们都对课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理解,将陶渊明的资料与诗文进行过对照,融合二者对采访稿做过认真的编排。现选取一篇展示如下(有删减修改):
  采访者:该怎么称呼您呢?
  五柳:鄙人无名无姓,因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您就称我“五柳”吧!
  采访者:这倒新奇!五柳先生,素闻您有三大雅趣,可否说来听听?
  五柳:雅趣倒也谈不上,闲趣倒有三。一为读书,二为饮酒,三为著文章。
  采访者:听闻您读书时不求甚解,在下不解,请先生指教!
  五柳:(捋须状)吾以为读书不在于字字句句上多下工夫,而在于领会文章要旨,以此来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采访者:原来如此。听闻您得到亲朋仰慕,常一起喝酒尽兴?
  五柳:惭愧惭愧!蒙亲朋眷顾,我是常喝常醉,“曾不吝情去留”啊!
  采访者:在下还有一问,请先生莫见怪!看您“环堵萧然,箪瓢屡空”,您现在的生活似乎并不太好,您真对这种生活满意吗?您的人生志向是什么呢?
  五柳:(仰天一笑)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官场的丑恶让我厌恶之极!古人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吾隐居于此,种豆南山下,采菊东篱下,虽然清贫,却悠游自在,远离喧嚣,在这里,吾才能无违吾愿,寻到人生的真意啊!
  这个小组的表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表演的内容取自《五柳先生传》本身,课文的重点内容都涵盖在内,包括五柳先生的得名,五柳先生读书、喝酒、著文章的三大爱好。最可贵的是,学生编写时能用略带文言色彩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以前所学诗文的内容,把一个遗世独立的隐者——五柳先生展示在师生面前。从此看出,这部分学生不仅已经读懂了文意,而且也把握了人物的精神风貌,领会了文章要旨,贯通了所学知识。
  表演中也出现一些状况,那就是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表演的台词有时会与文章大意不符,或者在想象发挥部分不合文情。前种情况,表演者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很快就得到了纠正,我想,他对错处一定是印象深刻,从此不会再错了!对于后种情况,其实表演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更能考查学生对人物、主旨的理解。例如,一组学生在表演结尾处设计了陶渊明后来被人重用,做了一名清官的情节。我发动全班就此情节展开讨论,最终得出了此设计为画蛇添足,不符合人物一贯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的结论。在这样的探究、讨论中,自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中要求的对人物和主旨的理解。
  我很满意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发现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合理的利用与开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1.“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之一是“学生主动学习”
  当人们说“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时,除了认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是课程资源之外,还意味着教师需要引导、促进、激励和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富矿;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学习乃至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动机”。在《五柳先生传》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运用采访对话的课本剧形式来学习,以此促进学生去主动看课本、想课本、写课本、论课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在《五柳先生传》的学习中,我考虑到学生已有了《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的学习积累,是比较容易理解本文中的人物气质的。既然如此,课堂上又何须我一人高谈阔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去解决问题岂不是更好?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就曾说过:“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说,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服务于教学,教师要把它当做宝贵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创生新的课程资源
  在《五柳先生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参看注释的方法,疏理了文义,获取了有效的课程资源。然后通过思考,在学习小组中和其他同学一起编排采访稿,各抒己见、互通有无,这就是对学习资源进行了加工,由此就能产生更高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表演中锻炼了说话能力,表演后又能援疑质理,开阔思路,就能使自己的学习更完善、更巩固。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生新的课程资源是我今后的一个努力方向。
  
  三、生成的课堂资源要求教师有更高的课堂调控能力
  大量的课程资源往往都是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和生成的,这种课程资源在教师备课时往往无法预料和估计,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宝贵和有意义。例如,课堂上学生课本剧的结尾设计为“陶渊明去做了一名清官”,这一情节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主旨和人物气质的理解,我就此及时引导全班讨论,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当然,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以及教师自己的素质,也影响着教师的课堂调控力。
  
  四、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也许就在身边
  文本、学生、教师自身、有效的教学形式等,这都是立足于教学根本的东西,尤其对于我们农村教师而言,更不应舍近求远,而应该立足实际,去探索、体验、互动、创造,动脑筋把真正能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都开发利用起来,把语文教实、教活。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系统建模是软件开发的前提.UML是根据需求建模,但是安全性没有考虑充分.现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例,首先通过用例图清晰描述出医院内部的总体结构;然后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病历子系统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的推进,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企业也在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改变,随着项目管理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充,项目管理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项目管理也在不断的研究新的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依据和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都有好奇心,都希望被人尊重,都有得到被认可的心理需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特别是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不仅如此,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主体预先形成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英语是难度较大的学科:知识点多,内容广泛,需要记忆。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使他们能独立正确地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学生
Nikshych D讨论了左积分对偶对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左积分对偶对所蕴含的关系,并得到2个重要的结果S-1(l)=l←α,λ←g=λS-1.借助左积分多偶对及上述2个结
现行初中政治课教材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叙述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如何抓住新教材特点,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目标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