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IDEOLOGIA”俄罗斯视听国际艺术节
一道光线婉转的散进房间
惊醒了昏睡的黑夜
在惺忪的倦眼里
墙上的时钟又划出了艰难的几步
早上六点
而此时的俄罗斯
伏尔加格勒的人们正在摇曳入眠
凌晨一点
好梦刚刚开始
伏尔加格勒,这座原名“察里津”、始建于1589年的古老城市,在绵延悠长的伏尔加河下游,见证了俄国一切的风雨变迁。如果你可以自如的哼唱“山楂树”等前苏联歌曲,你也一定知道在60年代以前,这里的名字是“斯大林格勒”,而那场著名的保卫战也就此成为历史的转折。如今,一个艺术节的举办,在俄罗斯悠久的历史面前,勇敢的撕开了新的一页。
“VIDEO+LOGIA”
国际视听艺术节最激动人心的一个活动,除了艺术理论论坛和音乐表演之外,更邀请世界各地的评委以及现场的观众,对世界各国选送的电影短片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予以展映。
一群年轻的艺术工作者、艺术理论家和艺术管理者,将目光瞄准影像的独特表达。2003年,在伏尔加格勒,这些代表着俄罗斯新鲜血液的年轻人,创建了一个名为“VIDEOLOGIA ”的、非官方、非盈利性的国际视听艺术组织。次年开始,“VIDEOLOGIA ”每年都在伏尔加格勒举办国际视听艺术节,一跃成为俄罗斯独立短片和影像活动领域里享誉盛名的艺术活动,同时,也为发展世界当代艺术和视听语言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艺术节鼓励不同风格、样式和技术的结合,所以你不仅可以看见影像艺术、实验电影、文献纪录片,还有行为和录像装置、VJ及动画作品。仅是去年的艺术节,就收到来自42个国家,超过600件的视听作品。
谈到“VIDEOLOGIA ”,主要创办人Nick Demidov手舞足蹈地向我讲述这个名字的含义。俄罗斯丰厚的文学、电影传统,是这些年轻人得以成长的大环境,所以,艺术节乃至这个艺术机构最终期待的,不是囿于作品本身,不是仅仅收到几个优秀短片就够,更多的,是要培养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不断反思。“VIDEO”是作品,是一个实体,而“LOGIA”,则是思考衍生出来的一个连续反应。这个词汇本身,带有希腊语的文化和语言环境,所以,当Nick问我它的汉语如何翻译时,我斗胆称其为“影念”,话一出口,又觉得稍显僵硬。期待明年Nick再来的时候,会有具备“信、达、雅”素质的译者为中国观众陈明深意。
短片,主题,永不分离
美式好莱坞影像的渗入、亚洲影像市场的崛起,这一切都冲击着俄罗斯影像的发展。也使得人们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艺术短片的身上,小成本,低制作,却能够有明晰的立意和足以不断发展的思考空间。艺术节所选短片时间长度一般都不超过30分钟。
连续举办了三年的“VIDEOLOGIA”每年都为影像的发展提供思考的主题,2005年的主题是“过去·现在·将来”,分成三天放映,2006年的主题是“艺术的转折”,而今年11月8日,将要上演的第四届艺术节的主题是“迅速移动的历史”(ZOOMING HISTORIES)(在俄语里,“历史”与“故事”的拼写和发音完全相同),目光投向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所谓移动的历史,就是各种历史事件如战争、革命所带来的改变,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彼此消解和抵制,还有地域和疆界的变迁。在这些变化的同时,人们的自我发展中如何找到一个清晰的坐标?如果不依靠具体的形象化解说,抽象艺术能否呈现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 在私人和公共的神话之间,我们通过什么来树立边界?
以审美为基点,对历史事件加以再现和分析(俄罗斯的戏剧、文学和美术均有所尝试),视听艺术因其特殊的叙述方式使上述的问题被强调和重新构建,短片则很好地满足了创作者对主题的直观把握。
为了鼓励青年人的参与,“VIDEOLOGIA”一直不变的传统就是举办艺术教育课程,将历届选出的优秀短片在大学巡回放映,不仅在俄罗斯也扩展至国际,包括3个城市,10所大学。短片主题在年轻学子中得到了更多的反馈和再生。
文学情结和北京首夜
曾几何时,俄罗斯的艺术对中国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而现在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分析发生在艺术家身边的社会与历史的变迁呢?2007年6月30日,“VIDEOLOGIA”把当代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扫描”带到了北京,Nick特地精心挑选了历年艺术节里优秀的俄罗斯短片,为中国的观众带来了一样却又不一样的俄罗斯,是“艺术家眼中的俄罗斯”。展映的当夜,观众总不免回想起当年俄罗斯留给他们的千滋百味。毋庸置疑,此时非彼时,片子时时带给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还是那个文学的俄罗斯,戏剧的俄罗斯,如在《言语之间》里,对Marie Silkerberge的诗歌的借鉴;亦有《表现形式》里,对死亡的叹息和反复咏唱;还有《黄昏》(第2部)里面与宗教圣像画的对偶。陌生的东西也很多,在《森林之王》里,在新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俄罗斯孩子们不吝的神情;还有《潜水员和玫瑰》中对自由的定义,近乎晦涩。
作为“VIDEOLOGIA”在北京的第一夜,为了给中国的观众介绍当代的俄罗斯,所选短片均出自俄罗斯艺术家之手,他们有的是导演出身,也有职业电影工作者、电视艺术家和摄影师。对于观众们来说,短片呈现的浓郁的大咧巴味,使他们对俄罗斯的电影对照回味的同时,更多洗刷了一下被日韩美冲击已久的肠胃,其实,我们眼中的短片原本就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黑白城市,缀上俄罗斯黄
特别想要向你强烈推荐的片子:
参加2005年展映的《黄色城市》(作者是来自俄罗斯的导演谢尔盖·舒米亨),虽然全片只有5分多钟,但是在日本音乐家的缓慢背景音之下,古老而寂静的历史开始苏醒,这部片子来自于一次导演偶然的发现,他在一些过去的老纪录片里,找到了某种有趣的节奏和联系。在黑白的素材里,匆匆走过的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场景上被点上了一抹黄颜色,是希望?是回顾?是留恋?有时在军人的帽子里出现,有时又是街道上斑驳的记号。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点睛”。
同一年的展映里,同样是俄罗斯的艺术团体“АЕС+Ф”组合创作了《森林之王》,一共分成三个部分(莫斯科、纽约和开罗)。孩子作为未来的象征符号,成为其中的主人公。这些孩子是三个不同地域超级童星,惯常上镜摆pose,可是一旦没有设定好的动作、表情、台词的时候,面对赤裸裸的镜头,他们的眼神竟然让人伤心的如此空洞。商业、浮华,是否真的会成为未来主人公的主宰?
而来自德国的Kenji Ouellet在《第十三课》里,诙谐和冷幽默地把学习语言时的无趣讽刺到了极致,在2006年展映的这部片子里,只有两个人物。男女主人公以荒诞夸张的表情互相严肃的对说,而所说的其实是“你是谁?”、“你好么?”、“这是什么?”之类学习语言时用的简单语句。千万不要被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和精心布置的环境道具所迷惑,他们的台词不过是某德语学习书里面及其简单的几句对话。我们不禁开始怀疑:表达的意义倒底是为了听懂,还是为了交流?或者表达的本身本来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虽然把片子介绍给你,但是Nick的意图感染到了我。希望它们所带来的,不只是这几个短片而已。
一道光线婉转的散进房间
惊醒了昏睡的黑夜
在惺忪的倦眼里
墙上的时钟又划出了艰难的几步
早上六点
而此时的俄罗斯
伏尔加格勒的人们正在摇曳入眠
凌晨一点
好梦刚刚开始
伏尔加格勒,这座原名“察里津”、始建于1589年的古老城市,在绵延悠长的伏尔加河下游,见证了俄国一切的风雨变迁。如果你可以自如的哼唱“山楂树”等前苏联歌曲,你也一定知道在60年代以前,这里的名字是“斯大林格勒”,而那场著名的保卫战也就此成为历史的转折。如今,一个艺术节的举办,在俄罗斯悠久的历史面前,勇敢的撕开了新的一页。
“VIDEO+LOGIA”
国际视听艺术节最激动人心的一个活动,除了艺术理论论坛和音乐表演之外,更邀请世界各地的评委以及现场的观众,对世界各国选送的电影短片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予以展映。
一群年轻的艺术工作者、艺术理论家和艺术管理者,将目光瞄准影像的独特表达。2003年,在伏尔加格勒,这些代表着俄罗斯新鲜血液的年轻人,创建了一个名为“VIDEOLOGIA ”的、非官方、非盈利性的国际视听艺术组织。次年开始,“VIDEOLOGIA ”每年都在伏尔加格勒举办国际视听艺术节,一跃成为俄罗斯独立短片和影像活动领域里享誉盛名的艺术活动,同时,也为发展世界当代艺术和视听语言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艺术节鼓励不同风格、样式和技术的结合,所以你不仅可以看见影像艺术、实验电影、文献纪录片,还有行为和录像装置、VJ及动画作品。仅是去年的艺术节,就收到来自42个国家,超过600件的视听作品。
谈到“VIDEOLOGIA ”,主要创办人Nick Demidov手舞足蹈地向我讲述这个名字的含义。俄罗斯丰厚的文学、电影传统,是这些年轻人得以成长的大环境,所以,艺术节乃至这个艺术机构最终期待的,不是囿于作品本身,不是仅仅收到几个优秀短片就够,更多的,是要培养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不断反思。“VIDEO”是作品,是一个实体,而“LOGIA”,则是思考衍生出来的一个连续反应。这个词汇本身,带有希腊语的文化和语言环境,所以,当Nick问我它的汉语如何翻译时,我斗胆称其为“影念”,话一出口,又觉得稍显僵硬。期待明年Nick再来的时候,会有具备“信、达、雅”素质的译者为中国观众陈明深意。
短片,主题,永不分离
美式好莱坞影像的渗入、亚洲影像市场的崛起,这一切都冲击着俄罗斯影像的发展。也使得人们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艺术短片的身上,小成本,低制作,却能够有明晰的立意和足以不断发展的思考空间。艺术节所选短片时间长度一般都不超过30分钟。
连续举办了三年的“VIDEOLOGIA”每年都为影像的发展提供思考的主题,2005年的主题是“过去·现在·将来”,分成三天放映,2006年的主题是“艺术的转折”,而今年11月8日,将要上演的第四届艺术节的主题是“迅速移动的历史”(ZOOMING HISTORIES)(在俄语里,“历史”与“故事”的拼写和发音完全相同),目光投向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所谓移动的历史,就是各种历史事件如战争、革命所带来的改变,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彼此消解和抵制,还有地域和疆界的变迁。在这些变化的同时,人们的自我发展中如何找到一个清晰的坐标?如果不依靠具体的形象化解说,抽象艺术能否呈现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 在私人和公共的神话之间,我们通过什么来树立边界?
以审美为基点,对历史事件加以再现和分析(俄罗斯的戏剧、文学和美术均有所尝试),视听艺术因其特殊的叙述方式使上述的问题被强调和重新构建,短片则很好地满足了创作者对主题的直观把握。
为了鼓励青年人的参与,“VIDEOLOGIA”一直不变的传统就是举办艺术教育课程,将历届选出的优秀短片在大学巡回放映,不仅在俄罗斯也扩展至国际,包括3个城市,10所大学。短片主题在年轻学子中得到了更多的反馈和再生。
文学情结和北京首夜
曾几何时,俄罗斯的艺术对中国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而现在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分析发生在艺术家身边的社会与历史的变迁呢?2007年6月30日,“VIDEOLOGIA”把当代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扫描”带到了北京,Nick特地精心挑选了历年艺术节里优秀的俄罗斯短片,为中国的观众带来了一样却又不一样的俄罗斯,是“艺术家眼中的俄罗斯”。展映的当夜,观众总不免回想起当年俄罗斯留给他们的千滋百味。毋庸置疑,此时非彼时,片子时时带给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还是那个文学的俄罗斯,戏剧的俄罗斯,如在《言语之间》里,对Marie Silkerberge的诗歌的借鉴;亦有《表现形式》里,对死亡的叹息和反复咏唱;还有《黄昏》(第2部)里面与宗教圣像画的对偶。陌生的东西也很多,在《森林之王》里,在新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俄罗斯孩子们不吝的神情;还有《潜水员和玫瑰》中对自由的定义,近乎晦涩。
作为“VIDEOLOGIA”在北京的第一夜,为了给中国的观众介绍当代的俄罗斯,所选短片均出自俄罗斯艺术家之手,他们有的是导演出身,也有职业电影工作者、电视艺术家和摄影师。对于观众们来说,短片呈现的浓郁的大咧巴味,使他们对俄罗斯的电影对照回味的同时,更多洗刷了一下被日韩美冲击已久的肠胃,其实,我们眼中的短片原本就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黑白城市,缀上俄罗斯黄
特别想要向你强烈推荐的片子:
参加2005年展映的《黄色城市》(作者是来自俄罗斯的导演谢尔盖·舒米亨),虽然全片只有5分多钟,但是在日本音乐家的缓慢背景音之下,古老而寂静的历史开始苏醒,这部片子来自于一次导演偶然的发现,他在一些过去的老纪录片里,找到了某种有趣的节奏和联系。在黑白的素材里,匆匆走过的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场景上被点上了一抹黄颜色,是希望?是回顾?是留恋?有时在军人的帽子里出现,有时又是街道上斑驳的记号。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点睛”。
同一年的展映里,同样是俄罗斯的艺术团体“АЕС+Ф”组合创作了《森林之王》,一共分成三个部分(莫斯科、纽约和开罗)。孩子作为未来的象征符号,成为其中的主人公。这些孩子是三个不同地域超级童星,惯常上镜摆pose,可是一旦没有设定好的动作、表情、台词的时候,面对赤裸裸的镜头,他们的眼神竟然让人伤心的如此空洞。商业、浮华,是否真的会成为未来主人公的主宰?
而来自德国的Kenji Ouellet在《第十三课》里,诙谐和冷幽默地把学习语言时的无趣讽刺到了极致,在2006年展映的这部片子里,只有两个人物。男女主人公以荒诞夸张的表情互相严肃的对说,而所说的其实是“你是谁?”、“你好么?”、“这是什么?”之类学习语言时用的简单语句。千万不要被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和精心布置的环境道具所迷惑,他们的台词不过是某德语学习书里面及其简单的几句对话。我们不禁开始怀疑:表达的意义倒底是为了听懂,还是为了交流?或者表达的本身本来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虽然把片子介绍给你,但是Nick的意图感染到了我。希望它们所带来的,不只是这几个短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