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腐败”必须扼杀在摇篮里
据《中国青年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北京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黄女士发现,这两天儿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一包食品,有时候是牛肉干,有时候是糖果。儿子说这些都是帮同学写作业挣来的。黄女士说:“这不是跟《人民的名义》里面的‘小皮球’一样吗?‘小皮球’让同学抄作业一次可以挣5块钱,我儿子帮了同学就可以挣来零食。”她看着“小皮球”在戏里说的那些事,心惊肉跳,“孩子的世界里怎么这么快就出现了‘交易’?”她担忧道。而另一位家长吴女士的儿子抱怨,他给同学吃了一个星期的零食,没换来一个中队长。“小皮球”不仅存在于电视剧中,在真实的生活中,“小皮球”也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不同、形式不一。如今的小学生被过早滋生的名利思想搅得心烦意乱。当不当班干部,就让一些小学生纠结不已:不当班干部,容易被人看不起;欲当班干部,还得拿零食去巴结同学,让他们投自己一票。特别是一些学校和老师,已经习惯于向学生“批发”班干部;而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争”班干部,不惜多给孩子零花钱,有的甚至亲自出马“请老师喝茶”。
多维解读1 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而言,父母老师是最好的榜样。当家长的精神世界缺乏光亮和色彩时,孩子难免会变得庸俗而乏味。老师的“滥权”行为,家长通过不健康渠道博取老师对孩子的特殊照顾,成人对歪风邪气的消极评价以及网络上负面、极端信息,都时刻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健康。预防小学生的“成人式腐败”,家长和老师与其发号施令,不如身体力行,首先要从成人身上下功夫,通过多种渠道尽快补齐素质短板,而不是一味抱怨与指责。家长和老师应以身作则,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排解疑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多维解读2 杜绝“利己主义”
通过利益交换或者权力变现的方式来走捷径、捞好处,是非观的模糊、价值追求的错位,让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成为“小皮球”的精神坐标。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不择手段去做,这样早熟的“利己主义者”,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和反思。
多维解读3 完善制度
完善班干部制度,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应注重人人平等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服务精神。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争名夺利的训练营,更不是滋生“腐败”的摇篮。“批发班干部”会让学生心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之念,要么“官官相护”,互不干涉“内政”,要么互相挤压,向老师打对方的“小报告”。从小处讲,是教育责任的转嫁;从大处讲,教坏了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就学生而言,都是受教育的对象,大家都处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没必要给他们派发那么多“官帽”和“权力”,让他们“互相伤害”。
莫让《变形计》成“网红孵化机”
2017年4月22日,《变形计》强势回归。这一档已经做了12季的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让城市里厌学的孩子和农村里渴望读书的孩子互换身份,融入到对方的家庭和生活里。“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是该节目制作的目的。回看过去12季的《变形计》,不难发现,以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都是城市少年体验生活后如何“蜕变”成好孩子,《变形计》也因此变成了“网红孵化机”:很多城市主人公节目后微博加了V,积累了大量粉丝,甚至摇身一变做了网红,在社交平台上打广告、直播、卖产品……这已经远远偏离了节目的意义。而那些与他们交换的农村主人公现状如何,很少有人知晓。《少年少年》里的主人公梁训辍学,在益阳一家工厂打工;与易虎成交换的小黑在节目播放时就已经一个人生活,贫困潦倒,还要被病痛折磨,如今已因病去世……
多维解读1 互换角色,重视体验
古人有易子而教,这种交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变形计》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这也是中国青少年教育中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城市中娇生惯养的青少年和出生在偏远山区的勤劳淳朴的“留守儿童”进行角色互换,在变换角色的过程中,体验迥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是人们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通过与相关对象的互换,体验不同的生活,从而达到角色上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已有的人生观念发生变化,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
多维解读2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一个令无数人关注的字眼,再次牵动人们的神经。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观众应卸下“娱乐心理”,真正地去關注节目背后的社会问题,从而有所为,而不是仅仅做一个“看客”。我们应该担当责任、勇于作为,让孩子们的留守童年多一些温暖,不再荒芜。
多维解读3 回归本心
《变形计》终究只是一个节目,我们无意让它承载太沉重的社会意义。但我们不能仅仅将其作为消遣的娱乐,而是应当通过这个节目,使更多的人关注到那些农村孩子的生活,回归节目制作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据《中国青年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北京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黄女士发现,这两天儿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一包食品,有时候是牛肉干,有时候是糖果。儿子说这些都是帮同学写作业挣来的。黄女士说:“这不是跟《人民的名义》里面的‘小皮球’一样吗?‘小皮球’让同学抄作业一次可以挣5块钱,我儿子帮了同学就可以挣来零食。”她看着“小皮球”在戏里说的那些事,心惊肉跳,“孩子的世界里怎么这么快就出现了‘交易’?”她担忧道。而另一位家长吴女士的儿子抱怨,他给同学吃了一个星期的零食,没换来一个中队长。“小皮球”不仅存在于电视剧中,在真实的生活中,“小皮球”也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不同、形式不一。如今的小学生被过早滋生的名利思想搅得心烦意乱。当不当班干部,就让一些小学生纠结不已:不当班干部,容易被人看不起;欲当班干部,还得拿零食去巴结同学,让他们投自己一票。特别是一些学校和老师,已经习惯于向学生“批发”班干部;而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争”班干部,不惜多给孩子零花钱,有的甚至亲自出马“请老师喝茶”。
多维解读1 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而言,父母老师是最好的榜样。当家长的精神世界缺乏光亮和色彩时,孩子难免会变得庸俗而乏味。老师的“滥权”行为,家长通过不健康渠道博取老师对孩子的特殊照顾,成人对歪风邪气的消极评价以及网络上负面、极端信息,都时刻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健康。预防小学生的“成人式腐败”,家长和老师与其发号施令,不如身体力行,首先要从成人身上下功夫,通过多种渠道尽快补齐素质短板,而不是一味抱怨与指责。家长和老师应以身作则,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排解疑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多维解读2 杜绝“利己主义”
通过利益交换或者权力变现的方式来走捷径、捞好处,是非观的模糊、价值追求的错位,让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成为“小皮球”的精神坐标。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不择手段去做,这样早熟的“利己主义者”,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和反思。
多维解读3 完善制度
完善班干部制度,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应注重人人平等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服务精神。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争名夺利的训练营,更不是滋生“腐败”的摇篮。“批发班干部”会让学生心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之念,要么“官官相护”,互不干涉“内政”,要么互相挤压,向老师打对方的“小报告”。从小处讲,是教育责任的转嫁;从大处讲,教坏了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就学生而言,都是受教育的对象,大家都处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没必要给他们派发那么多“官帽”和“权力”,让他们“互相伤害”。
莫让《变形计》成“网红孵化机”
2017年4月22日,《变形计》强势回归。这一档已经做了12季的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让城市里厌学的孩子和农村里渴望读书的孩子互换身份,融入到对方的家庭和生活里。“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是该节目制作的目的。回看过去12季的《变形计》,不难发现,以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都是城市少年体验生活后如何“蜕变”成好孩子,《变形计》也因此变成了“网红孵化机”:很多城市主人公节目后微博加了V,积累了大量粉丝,甚至摇身一变做了网红,在社交平台上打广告、直播、卖产品……这已经远远偏离了节目的意义。而那些与他们交换的农村主人公现状如何,很少有人知晓。《少年少年》里的主人公梁训辍学,在益阳一家工厂打工;与易虎成交换的小黑在节目播放时就已经一个人生活,贫困潦倒,还要被病痛折磨,如今已因病去世……
多维解读1 互换角色,重视体验
古人有易子而教,这种交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变形计》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这也是中国青少年教育中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城市中娇生惯养的青少年和出生在偏远山区的勤劳淳朴的“留守儿童”进行角色互换,在变换角色的过程中,体验迥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是人们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通过与相关对象的互换,体验不同的生活,从而达到角色上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已有的人生观念发生变化,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
多维解读2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一个令无数人关注的字眼,再次牵动人们的神经。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观众应卸下“娱乐心理”,真正地去關注节目背后的社会问题,从而有所为,而不是仅仅做一个“看客”。我们应该担当责任、勇于作为,让孩子们的留守童年多一些温暖,不再荒芜。
多维解读3 回归本心
《变形计》终究只是一个节目,我们无意让它承载太沉重的社会意义。但我们不能仅仅将其作为消遣的娱乐,而是应当通过这个节目,使更多的人关注到那些农村孩子的生活,回归节目制作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