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乱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只要我开心,他就是快乐的。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
  设计教学时,紧扣茅盾对整本书的评价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展开,借感受叙事诗,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叙述的几件事,借品悟多彩的画,使学生在文字中走个来回,既真正进入到语言文字中去,又能跳出文本,不局限于文本,借了解凄婉的歌谣,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
  教学目标:
  1.有滋有味地读课文,读出那份快乐与自由。
  2.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想象,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的能力。
  3.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通过两幅画面,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感受“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有滋有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由原著导入
  师述:有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这本书叫《呼兰河传》,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去了解这篇叙事诗,去感受这幅多彩的画。
  设计意图:拎一条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
  开篇站在宏观的高度来把握整篇课文,紧扣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展开教学,使整篇文章形成一个整体。这句话,不仅是对课文还是对整堂课的教学,都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感受“叙事诗”
  1.它是一篇叙事诗,那课文中叙述了哪些事呢?请大家轻轻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事?
  2.交流: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吃黄瓜、追蜻蜓……
  3.小结,引出诗:这一件件事串起来就是一首叙事诗。
  (幻灯出示: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我就溜土窝。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把韭菜当野草,
  把狗尾草当谷穗。
  我一会儿吃黄瓜,
  一会儿追蜻蜓,
  一会儿抢过水瓢来浇菜。
  玩累了,就在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三、品读“多彩的画”
  1.课文不仅是一篇诗,更是一幅多彩的画。老师读着读着,脑海中出现了两幅画面。拿起书,仔细地读读课文,相信你们的脑海里也一定能浮现出画面。
  2.交流,引导概括:一幅是园子图,一幅是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图。
  3.品读“园子图”
  (1) 读读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园子?
  (2) 交流:五彩缤纷的园子 充满活力的园子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园子
  A学生交流后指导读出这种感觉。
  B重点体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园子:哪句话最能看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师述:倭瓜爬上架,还是爬上房,自己决定;
  黄瓜结不结果,自己决定;
  玉米长多高,自己决定;
  蝴蝶飞到哪儿去,也是自己决定。
  读出这份随心所欲的自由?
  体会一连用的好几个“愿意……就……”,再师生配合读。
  (3) 小结:园子里有蜂子、蝴蝶,有蜻蜓、蚂蚱,有花,有鸟,有缤纷的色彩,
  有生机勃勃的植物,它们都拥有随心所欲的自由。
  4.品读“活动图”
  (1) 园子中我和祖父又是怎样的?
  “细读出滋味”,请大家细细阅读课文3-12自然段,读着读着,你想到了哪些词?把这些词写在相应的文字边上。
  (2) 交流。
  理由:A第三自然段
  教师引导:“我”好像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样,一老一小,一顶大草帽,一頂小草帽,相映成趣。
  谁来做做这小女孩,展现这幅画面?
  B“铲地”
  铲地的时候祖父和“我”有这样一组对话(幻灯出示)
  祖父的一个神态一连出现了三次,它是——“笑”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他还在笑,这笑声中,祖父好像在说:“ 。”
  从祖父的笑声中,我感受到: 。
  这时的我又是怎样说的?我说这些话时可能会是怎样的神态,会有怎样的动作,试着填填看,再读一读。
  交流填空,配合填的动作或神态来读。
  (3) 这一段段文字向我们展现了浓浓的趣,除了趣,你还想到了什么词?(自由、快乐、爱……)
  (4) 说话训练(幻灯出示)。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在园子里也是自由的,我愿意( )就( ),愿意( )就( );愿意( )就( ),愿意( )就( );愿意( )就( ),若愿意( ),也没有人管。
  回忆我在园子里活动的画面,你能试着填填吗?
  5.小结:细细地读课文,这两幅画面逐渐清晰起来,丰富起来,园子是这样的五彩缤纷,这样的热闹,这样的充满活力,在园子里活动又是这样的快乐,这样的自由和有趣。你能不能把这两幅画变成一首诗,试试吧!
  园子里有( ),有( ),有 ( ),有( ),还有( ),有( ),更有( )。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高中体育课虽然不是高考考试科目,但是也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体育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放松,更有利于各种知识的学习。创新体育教育是根据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的要求而提出的。体育课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魄,更要让他们体会到新时代体育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高中体育创新体育教育特色  一、创新体育课程遇到的障碍  体育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障碍是非常多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完全漠视的,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得到真正地激发,以至于数学这门
期刊
远教工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输送到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不仅弥补了我们农村中小学的“先天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初中英语听力主要考查学生两个层次方面的能力:辨别和理解。要求学生能根据听力材料的语言、语调、语境和故事的因果关系,能记录简单的内容。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