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物的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的新农村”建设相对滞后在乡村标识维系和传统工艺振兴、乡村文脉延承和价值信仰构建、公共事业发展和村庄整体规划、传统经营模式转变与新业态拓展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质量和认可度.“人的新农村”建设的治理应立足农民群众的乡愁情感、文化基因、利益诉求、愿景期望等四大人性发展要素,从历史标记、灵魂支撑、民心支持和业态保障等四个维度来推动治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