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z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教学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打好计算的基础,才能学好以后的数学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认真探究和探索。因此,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算理;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69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些教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发现计算的规律,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无法进入以后正常的学习中。
  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4.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教师要教学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计算本身就很枯燥乏味,所以很多学生一听说做计算题就觉得没意思。这一学龄段的学生总是好胜心强,喜欢表扬,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开展竞赛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通过竞争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赛意识,从而产生计算兴趣。竞赛方式有小组比赛,每个学生都不希望拖后腿,所以都积极参与。也可以采取“开火车”“夺红旗”的形式。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爱好和兴趣。
  三、掌握算理
  计算教学,不能只关注计算结果,而忽视计算过程。要让学生明白算理,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理解算理,才能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例如,在讲进位加和退位减时,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8+7”,摆两组小棒8根和7根,把7根分成2根和5根,其中的2根和8根凑10根,捆成一捆,10根加剩下的5根是15根。“11-8”,摆11根小棒,分成10根和1根,从10根里拿走8根,剩下的2根与1根合起来是3根。这样摆小棒非常形象,学生容易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的算理。由反复摆小棒,过渡到画思维图,最后摆脱思维图,上升到大脑中的抽象思维。只有对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算理理解透彻,才能继续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为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1.利用课前两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课前轮流出12题口算題,出得好的评为“口算明星”。由于学生的程度不一样,出题的类型也各式各样,又因为题目是学生自己出的,他们做题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2.利用“口算游戏”加强口算训练。三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出题,一个学生说出得数,还有一个学生当裁判并用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比赛的胜负情况。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乐学、爱学,还可以到课外与同学一起做,带到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做。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1.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学生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我在课堂上经常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答案,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 15+5×(1-0.5),错误地算成20×(1-0.5)。
  总之,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而计算能力的初步形成后,也还需要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才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瑜.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41-42.
  [2] 郭泽民.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苑教育,2015(7):48.
其他文献
仲裁作为诉讼纠纷替代解决的主要方式,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建设发展的世界潮流.但这一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差距很大,远不能适应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针对
目的研制适用于Beckman CX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试剂的配置方法.方法 1对不同组成成分的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的动力学研究.2对自配试剂与Beckman公司生产的总蛋白试剂
本文讨论了沉积层中的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的某些特征及对记录近震震级的影响。从理论上推导出,在松散沉积层地区,地震波传至地表面与传至沉积层内h深度某点的走时关系为;而
本文对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泰安、嘉祥、梁山、邹县地震台1974—1987年地震波形特征参数某些长期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大地震前,通过孕震区的小震地震波形特征参数出现了一些较明显的中长期和短临异常变化。讨论了5.9级地震前孕震区小震直达波振幅比、振幅衰减系数、衰减速率、介质品质因子的异常变化特征,并结合震前地震活动图象、区域小震应力场的异常变化作了对比分析。
引言 70年代的气象变化是很突出的,而恰恰在此时7级大地震却又频繁发生,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对云南70年代发生的三次7级大地震前,大气降水、大气压力和大气温度的变化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本文从统计学角度研究了自1915年到1989年7月发生在中国大陆的6.0≤M_s≤6.9强震成丛活动的特点。结果表明6级地震丛式活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丛事件连续发生后必有一较长时段
本文对地震的空间分布提出了一个新的参数C_B——带状集中度,试图定量地表示地震空间分布的成带程度。应用C_B值对1979年1月至1987年12月新疆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中、强地震前,有C_B值的异常峰值变化,认为C_B值在地震预报中有一定的作用。
在近震震相图上一般出现P_n、(?)、S_n、(?)震相。观测中常遇到其中某一震相不清楚的现象,难以确定其准确到时,特别是(?)震相不清楚,会影响整个地震参数的计算,产生系统误差。为了找出某震相的准确到时,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走时表的数据用内插法反复计算来解决,方法比较繁琐。我们采用“同步走时曲线”的方法,确定不清楚震相的位置和到时,比较快捷准确。现介绍如下:
摘 要:体育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例,深入探究初中体育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效方法,在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20-02  DOI:10.16657/j.cnki.is
利用重力固体潮观测中的潮汐信息预报地震是鉴于大震前在震源区及其孕震区存在着较大范围的区域应力场,伴随着应变与地壳弹性变化。 本文根据推导的潮汐因子与波速变化关系,从理论上探讨固体湖预报地震的可能性,同时分析了维涅迪柯夫和别尔采夫两种调和分析方法及应用,通过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资料线性稳定可靠时,两种方法都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其日均值的月结果比较一致。最后,通过固体潮δ因子变化研究了几次地震前的特征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