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由此观之,儿童良好品德的养成不仅仅在于学校的付出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本文就从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影响以及双方共同影响三方面层层递进来探讨家园共育对于儿童良好品德养成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孩子;品德
宋庆龄曾言道: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诚然,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到成家立业,从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后来逐渐锻炼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与学校是不可或缺的引领者身份。家庭与学校就犹如茫茫大海的海岸边的一座灯塔指引孩子这艘小船在宽阔的海面上正确的航行。
家庭于孩子而言是温暖的港湾是可以避风的港湾,无论是在上学前还是上学后孩子总归在家庭的时间最长。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言传身教”,言简意赅给我们讲解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起初孟母带着孟子住在一个坟地周边而孟子却学会了哭丧之事,后来孟母又搬去了一位杀猪匠旁边但孟子又整日里看着杀猪匠如何杀猪。孟母终觉得有所欠妥最终搬去了一家学堂旁边。孟母的最终选择影响力孟子的一生,也让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出儿童的良好品德离不开家庭的良好教育。作为家长要明白,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极大,因为父母比老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亲和力。孩子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家长在一 起,且从出生以来,最初的道德认识和标准全都来自于家长,家长思想、言行、为人处事, 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这种无意识的教育 对孩子来说比有意识的教育更容易接受。老百姓有一稳中有一句俗语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 镜子”,这足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大。因此作为家长,为了孩子,要不断提高对自己 的要求,为孩子做好表率,做一面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好镜子。“小皇帝”、“小公主”等等一些对现在某些儿童代表的称呼也彰显了家庭中父母或长辈对孩子过分的宠溺。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虚心好学谦逊懂事的好孩子反而助长孩子嚣张跋扈好吃懒做的坏毛病。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受到重视,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家庭环境,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品德,成为一个价值观正确的好孩子。
学校于孩子而言是独自迈向外界的桥梁是成长学习和交友的场所。学校对孩子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里孩子可以重塑自己的认知,可以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与道理。学校教师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品德。如与人见面时应该有礼貌的进行问候、上课时应该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交流玩耍时要懂得方寸感不侵犯他人利益、吃饭时要懂得餐桌礼仪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要慢慢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对孩子好的表现给予奖励和表扬对于孩子错的行为应当提出批评与惩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学校都制订了相应的学生行为守则,但它不应该只是存在于文件或墙上也需要老师引导孩子去熟知这些规则。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教师引领,指的是教师用榜样感化儿童,引导儿童。凡是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儿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的以身作则,往往能够起到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受老师高尚人格长期的熏陶,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同样的人格,从而直接影响儿童的良好品德品质的形成。
总之,在儿童品德教育活动中,学校作为其中的主体,应立足于现实,在对学生身心特点有着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展开品德教育活动;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其思想观念与言行举止,品德素养,行为习惯,文化素质都对孩子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就需要有学校的教育,相对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为当今社会教育的主体,对家庭教育起支撑、导向作用,对孩子素质底下、不文明习惯、暴力倾向等问题应该由学校和家庭合力解决,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翔。家园互动:爱与智慧的联动[J].教育科学论坛,2017,(08):30-32.[2017-09-28].
[2]斯日古楞高娃。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6,(18):74.[2017-09-28].
[3]张利平。再谈如何实现家园共育[J].文理导航(下旬),2017,(05):81-82.[2017-09-28].
[4]陈琼花。互动合作多元化家园共育谱新曲--《指南》背景下“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5):14.[2017-09-28].
注: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家园共育培养儿童良好品德的实践》(课题编号——SGH20Y0763)的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孩子;品德
宋庆龄曾言道: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诚然,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到成家立业,从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后来逐渐锻炼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与学校是不可或缺的引领者身份。家庭与学校就犹如茫茫大海的海岸边的一座灯塔指引孩子这艘小船在宽阔的海面上正确的航行。
家庭于孩子而言是温暖的港湾是可以避风的港湾,无论是在上学前还是上学后孩子总归在家庭的时间最长。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言传身教”,言简意赅给我们讲解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起初孟母带着孟子住在一个坟地周边而孟子却学会了哭丧之事,后来孟母又搬去了一位杀猪匠旁边但孟子又整日里看着杀猪匠如何杀猪。孟母终觉得有所欠妥最终搬去了一家学堂旁边。孟母的最终选择影响力孟子的一生,也让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出儿童的良好品德离不开家庭的良好教育。作为家长要明白,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极大,因为父母比老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亲和力。孩子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家长在一 起,且从出生以来,最初的道德认识和标准全都来自于家长,家长思想、言行、为人处事, 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这种无意识的教育 对孩子来说比有意识的教育更容易接受。老百姓有一稳中有一句俗语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 镜子”,这足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大。因此作为家长,为了孩子,要不断提高对自己 的要求,为孩子做好表率,做一面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好镜子。“小皇帝”、“小公主”等等一些对现在某些儿童代表的称呼也彰显了家庭中父母或长辈对孩子过分的宠溺。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虚心好学谦逊懂事的好孩子反而助长孩子嚣张跋扈好吃懒做的坏毛病。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受到重视,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家庭环境,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品德,成为一个价值观正确的好孩子。
学校于孩子而言是独自迈向外界的桥梁是成长学习和交友的场所。学校对孩子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里孩子可以重塑自己的认知,可以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与道理。学校教师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品德。如与人见面时应该有礼貌的进行问候、上课时应该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交流玩耍时要懂得方寸感不侵犯他人利益、吃饭时要懂得餐桌礼仪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要慢慢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对孩子好的表现给予奖励和表扬对于孩子错的行为应当提出批评与惩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学校都制订了相应的学生行为守则,但它不应该只是存在于文件或墙上也需要老师引导孩子去熟知这些规则。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教师引领,指的是教师用榜样感化儿童,引导儿童。凡是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儿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的以身作则,往往能够起到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受老师高尚人格长期的熏陶,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同样的人格,从而直接影响儿童的良好品德品质的形成。
总之,在儿童品德教育活动中,学校作为其中的主体,应立足于现实,在对学生身心特点有着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展开品德教育活动;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其思想观念与言行举止,品德素养,行为习惯,文化素质都对孩子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就需要有学校的教育,相对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为当今社会教育的主体,对家庭教育起支撑、导向作用,对孩子素质底下、不文明习惯、暴力倾向等问题应该由学校和家庭合力解决,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翔。家园互动:爱与智慧的联动[J].教育科学论坛,2017,(08):30-32.[2017-09-28].
[2]斯日古楞高娃。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6,(18):74.[2017-09-28].
[3]张利平。再谈如何实现家园共育[J].文理导航(下旬),2017,(05):81-82.[2017-09-28].
[4]陈琼花。互动合作多元化家园共育谱新曲--《指南》背景下“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5):14.[2017-09-28].
注: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家园共育培养儿童良好品德的实践》(课题编号——SGH20Y0763)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