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地艺术是现代风景园林的表达方式之一,其主要方向在于生态及其工业废弃地改造。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地艺术及极简主义的影子,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地艺术对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大地艺术对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为切入点,从大地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出发,关注大地艺术的特点与影响,深刻剖析大地艺术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大地艺术,设计,影响
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大地艺术的出现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为现代艺术变革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大地艺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第一次出现是在1968年的美国纽约,德望画廊举办了名为大地艺术的展览,196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怀特博物馆举行了另一个名为大地艺术的展览。
由于厌倦都市生活和其带来的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所以,大地艺术家们往往主张回归自然,讲究自然与工业文明相结合。他们以一种批判现代都市生活和工业文明的姿态,关注自然,将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对大地艺术这个新的艺术类型进行尝试。大地艺术早期的作品多为现场施工、现场完成,其作品的主要目的不是给观赏者欣赏,如秘鲁利马以南200英里的沙漠中的纳兹卡图案,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被发现。
大地艺术家将自然因素做为创作的首要选择,艺术不是放置在展馆之中,大地本身成为艺术或艺术的一部分。其次,大地艺术还力图远离人类文明与工业文明,改变过去艺术品被收藏的商业气息方式。大地艺术的发展对现代风景园林有着重大的影响,开拓了风景园林设计者的思维,为风景园林设计者提供形式语言借鉴。
1、大地艺术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1.1罗伯特·史密森
作为最早出现的大地艺术家,罗伯特1938年出生于美国,工作生涯中設计出很多出色的大地艺术作品,许多作品到目前仍被人们所熟知并学习。1973年,因创作新的大地艺术的作品,在考察地形时,飞机失事而遇难。他认为工业文明带了很多负面的结果,因此希望可以通过与大地对话,去寻找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在大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发觉了协调生态与社会之间矛盾的功能,引起他对大地艺术极大的兴趣。罗伯特·史密斯认为整个国家有许多的矿场、采石场和被污染的湖泊河流,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应是大地艺术意义上的陆地和河流的循环利用。
罗伯特·史密森的艺一生的作品有很多,其中《螺旋防波堤》和《螺旋形山丘》是他的代表作品等。螺旋防波堤于1970年4月建造在犹他州大盐湖东北角的岸边,此湖区因是石油开采而被污染,满目废弃的景色和孤立无助的荒凉打开了史密森创作的源泉。螺旋形状的堤坝,占地十英亩,螺旋中心离岸边长达46 米,所有长度加起来有500 多米,顶部宽约4.6米。史密森认为任何事物都从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要衰败,所以在螺旋防波堤在创作之后史密森便让大自然来接受这件作品,因为水位的上升,这件作品已经消失了30多年,直到2004年因为水位下降才再次出现。这件作品不但堪称史密森艺术生涯的代表作,甚至被评论这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之一”。
1.2克里斯托
克里斯托出生于保加利亚,设计风格独特,因其喜好用“包裹”的方式来表达设计思想,并有许多著名的此类设计作品存在,而被称为“包裹大师”。
克里斯托夫妇的主要作品有《包裹海岸》(1969年,悉尼,自然雕塑)、《峡谷瀑布》(1972年,美科罗拉多州来福瀑布)、《流动的围栏》(1976,美科罗拉多)和《日本雨伞》(1991,美加利福尼亚,日本)等。克里斯托夫妇的作品均为暂时性的、其规模十分庞大。在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艺术本质的看法上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对他的作品颇有争议,特别是受到环境主义者的反对,但是其作品大部分还是被批判地接受,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3瓦尔特·德·马利亚
瓦尔特·德·马利亚,1935年出生,于1967年成为大地艺术创始人之一。他是以户外栅格雕塑而著名,其代表着是位于新墨西哥州的《闪电原野》。他在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放置了400根长为6.27米的不锈钢杆,摆成了宽列为16根,长列为25根的矩形阵列。在每年的雷电季节,这些不锈钢杆便会吸引来闪电,在闪电的闪烁下形成壮丽的景观。每根不锈钢杆都会反射太阳的光芒,形成了一种精确的工业技术特征。
1.4 迈克尔·海泽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期,迈克尔·海泽对为传统雕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对雕塑的话语形式提出了质疑。对岩石、土地及沙漠景观的利用,构成了海泽艺术创作的核心美学。海泽曾经说过,他的兴趣并不在于自然或是西方风景中的浪漫情调,而纯粹在于艺术。他所采用的雕塑语汇,使作品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艺术的同时,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感,使观者犹如漫步于人造峡谷中。
海泽在内华达沙漠中创作的巨大作品《双重否定》,关乎个人在艺术世界中所能达到的极限。此作品暗示着一个物体或形式,是不存在的。作品位于拉斯维加斯以东约80英里处,靠近内华达州奥弗顿的一个山地上,从那里可以俯瞰维京河。在山地上开凿的两个沟渠,均为15米深,9米宽,两个沟渠排成一线,并在一个深邃的峡谷处交汇,总长达458米。此外他的作品还有《孤独的垃圾》(1968年)、《置换的石头》(1969年)、《复合体1号》(1970年)等。
2、大地艺术的主要特征
2.1 自然因素作为与艺术创作的首选材料
大地艺术十分反对艺术与自然的对峙,并不赞同毕加索所认为的“艺术就是自然所没有的”观念,他们将自然因素作为艺术创作的首选材料,将自然与艺术完美的融合。此观点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遵循与利用自然发展的思想融入到设计中去,将自然之美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发掘自然最平凡的本质与特点。大地艺术瓦特尔·德·玛利亚曾经说过:“土壤不仅应该被看见,而且应该被思考”,这可以看作是大地艺术对自然应用思考,自然将不再是没有艺术。在大地艺术的创作中所选用的材料几乎全部是来自于自然中的材料,比如有泥土、岩石、沙滩、海浪、森林等材料。大地艺术将自然界中最为普通的要素作为创作媒体,创作出了一种将大地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艺术化形式。 2.2 大地艺术中的原型形式
大地艺术设计方法常常运用“极简主义”的雕塑的表达,以及精神分析美学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等理论。大地艺术家们认为点、线、圆、方等几何体是无意识的根治于集体意识中从被人们读取,它追求艺术形式的简单、极简化,将其组合创造出抽象化的艺术特征。
2.3 大地艺术对废弃工厂的关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废弃地可以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废弃地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大地艺术家对工业废弃地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从生态的合理性角度结合艺术手段进行创作。将自然的内涵、生态的理念和工业进行结合,彰显自然与工业相结合的别样的风情。大地艺术通过对工业废弃的改造,用艺术的手法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进行修复与改造,将人们的关注点吸引到当下的生态与社会问题。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寻找一种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途径,而不是以牺牲一方为代价来发展另一方。我们要从发展经济会破坏自然与保护自然会阻碍经济的迷途中走出,大地艺术对于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与再生值得我们思考。
3、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3.1带动了风景园林设计中对地形艺术化的塑造
大地艺术对于地形的塑造功能十分的强大,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手法。如华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其为经典的覆土建筑。建筑顶端为为植被层。自上向下看,难以区别博物馆与周围植被环境,并且因为周围地形的变换,建筑的屋顶也采用了曲面的屋顶,自远向近看,会认为这个也是起伏的地面。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地质馆才会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场馆——因为外形与地形的相似,则能表达出地质馆的主要介绍对象;因为色彩的相近,则能成功体现大地艺术的生态性:与自然相和谐,设计本身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而是一个与周围相协调相符合的附着物。
3.2开辟了风景园林设计师对于工业废弃地的认识
大地艺术通过对工业废弃的改造,用艺术的手法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进行修复与改造,影响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的思维,也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处理手法。如杜伊斯堡风景公园,面积200 hm2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是彼得·拉茨(Peter Latz)的代表作品之一,公园坐落于杜伊斯堡市北部,这里曾经是有百年历史而今衰落的A.G.Tyssen钢鐵厂,由于时代的变迁,这里的厂房建筑都淹没在野草之中,很难看出这是曾经一度辉煌的工业场地。鉴于此地的报废与荒凉和其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政府决定将工业废地地加以改造为工业景观设计。
设计师彼得· 拉茨秉持着其原有的大地景观设计理念——尽可能的减少对原有场地与厂房的改造,并加以适量的改变和补充。运用大地艺术的原理与认知,对原有的公园进行了改造使其重生,将部分人工构筑物赋予新的功能。北杜伊斯堡公园运用结构主义原则,“句法结构式的设计”是他的设计初衷。已经成为公园标志之一的由废弃铁板铺装而成的“金属广场”可以看到极简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子;而公园中对于地形的塑造、老厂房便有了大地艺术的影子。
4、结语
现代风景园林更注重景观修复,生物多样性,棕地修复,城市农业,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节约型园林,这与大地艺术有共通之处,也有创新的地方。风景园林设计与大地艺术都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自然始终是其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因素,是其最核心的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问题,生态主义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思潮,其对视觉审美的追求正在转向对生态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将整个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使人类生活的聚集地达到一个和美的状态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或是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与自然变化融为一体,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又或是营造简单质朴的景观空间,给人不同以往的体验。大地艺术逐渐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的艺术创作形式。
参考文献:
[1]常宁生.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2]张红卫,蔡如.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中国园林,2003(03):7-10.
[3]张蕊.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5(18):74.
[4]卢黎刚.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研究[J].绿色科技,2016(09):158-160.
[5]王勇.浅析大地艺术对景观艺术设计创意的启示与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2(04):96-97.
作者简介:
范政雄(1995.06-)男,河南南阳人,在读本科生,风景园林专业
蔡林林(1982.06-)女,河南许昌人,博士,讲师,风景园林专业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大地艺术,设计,影响
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大地艺术的出现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为现代艺术变革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大地艺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第一次出现是在1968年的美国纽约,德望画廊举办了名为大地艺术的展览,196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怀特博物馆举行了另一个名为大地艺术的展览。
由于厌倦都市生活和其带来的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所以,大地艺术家们往往主张回归自然,讲究自然与工业文明相结合。他们以一种批判现代都市生活和工业文明的姿态,关注自然,将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对大地艺术这个新的艺术类型进行尝试。大地艺术早期的作品多为现场施工、现场完成,其作品的主要目的不是给观赏者欣赏,如秘鲁利马以南200英里的沙漠中的纳兹卡图案,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被发现。
大地艺术家将自然因素做为创作的首要选择,艺术不是放置在展馆之中,大地本身成为艺术或艺术的一部分。其次,大地艺术还力图远离人类文明与工业文明,改变过去艺术品被收藏的商业气息方式。大地艺术的发展对现代风景园林有着重大的影响,开拓了风景园林设计者的思维,为风景园林设计者提供形式语言借鉴。
1、大地艺术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1.1罗伯特·史密森
作为最早出现的大地艺术家,罗伯特1938年出生于美国,工作生涯中設计出很多出色的大地艺术作品,许多作品到目前仍被人们所熟知并学习。1973年,因创作新的大地艺术的作品,在考察地形时,飞机失事而遇难。他认为工业文明带了很多负面的结果,因此希望可以通过与大地对话,去寻找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在大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发觉了协调生态与社会之间矛盾的功能,引起他对大地艺术极大的兴趣。罗伯特·史密斯认为整个国家有许多的矿场、采石场和被污染的湖泊河流,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应是大地艺术意义上的陆地和河流的循环利用。
罗伯特·史密森的艺一生的作品有很多,其中《螺旋防波堤》和《螺旋形山丘》是他的代表作品等。螺旋防波堤于1970年4月建造在犹他州大盐湖东北角的岸边,此湖区因是石油开采而被污染,满目废弃的景色和孤立无助的荒凉打开了史密森创作的源泉。螺旋形状的堤坝,占地十英亩,螺旋中心离岸边长达46 米,所有长度加起来有500 多米,顶部宽约4.6米。史密森认为任何事物都从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要衰败,所以在螺旋防波堤在创作之后史密森便让大自然来接受这件作品,因为水位的上升,这件作品已经消失了30多年,直到2004年因为水位下降才再次出现。这件作品不但堪称史密森艺术生涯的代表作,甚至被评论这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之一”。
1.2克里斯托
克里斯托出生于保加利亚,设计风格独特,因其喜好用“包裹”的方式来表达设计思想,并有许多著名的此类设计作品存在,而被称为“包裹大师”。
克里斯托夫妇的主要作品有《包裹海岸》(1969年,悉尼,自然雕塑)、《峡谷瀑布》(1972年,美科罗拉多州来福瀑布)、《流动的围栏》(1976,美科罗拉多)和《日本雨伞》(1991,美加利福尼亚,日本)等。克里斯托夫妇的作品均为暂时性的、其规模十分庞大。在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艺术本质的看法上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对他的作品颇有争议,特别是受到环境主义者的反对,但是其作品大部分还是被批判地接受,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3瓦尔特·德·马利亚
瓦尔特·德·马利亚,1935年出生,于1967年成为大地艺术创始人之一。他是以户外栅格雕塑而著名,其代表着是位于新墨西哥州的《闪电原野》。他在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放置了400根长为6.27米的不锈钢杆,摆成了宽列为16根,长列为25根的矩形阵列。在每年的雷电季节,这些不锈钢杆便会吸引来闪电,在闪电的闪烁下形成壮丽的景观。每根不锈钢杆都会反射太阳的光芒,形成了一种精确的工业技术特征。
1.4 迈克尔·海泽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期,迈克尔·海泽对为传统雕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对雕塑的话语形式提出了质疑。对岩石、土地及沙漠景观的利用,构成了海泽艺术创作的核心美学。海泽曾经说过,他的兴趣并不在于自然或是西方风景中的浪漫情调,而纯粹在于艺术。他所采用的雕塑语汇,使作品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艺术的同时,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感,使观者犹如漫步于人造峡谷中。
海泽在内华达沙漠中创作的巨大作品《双重否定》,关乎个人在艺术世界中所能达到的极限。此作品暗示着一个物体或形式,是不存在的。作品位于拉斯维加斯以东约80英里处,靠近内华达州奥弗顿的一个山地上,从那里可以俯瞰维京河。在山地上开凿的两个沟渠,均为15米深,9米宽,两个沟渠排成一线,并在一个深邃的峡谷处交汇,总长达458米。此外他的作品还有《孤独的垃圾》(1968年)、《置换的石头》(1969年)、《复合体1号》(1970年)等。
2、大地艺术的主要特征
2.1 自然因素作为与艺术创作的首选材料
大地艺术十分反对艺术与自然的对峙,并不赞同毕加索所认为的“艺术就是自然所没有的”观念,他们将自然因素作为艺术创作的首选材料,将自然与艺术完美的融合。此观点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遵循与利用自然发展的思想融入到设计中去,将自然之美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发掘自然最平凡的本质与特点。大地艺术瓦特尔·德·玛利亚曾经说过:“土壤不仅应该被看见,而且应该被思考”,这可以看作是大地艺术对自然应用思考,自然将不再是没有艺术。在大地艺术的创作中所选用的材料几乎全部是来自于自然中的材料,比如有泥土、岩石、沙滩、海浪、森林等材料。大地艺术将自然界中最为普通的要素作为创作媒体,创作出了一种将大地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艺术化形式。 2.2 大地艺术中的原型形式
大地艺术设计方法常常运用“极简主义”的雕塑的表达,以及精神分析美学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等理论。大地艺术家们认为点、线、圆、方等几何体是无意识的根治于集体意识中从被人们读取,它追求艺术形式的简单、极简化,将其组合创造出抽象化的艺术特征。
2.3 大地艺术对废弃工厂的关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废弃地可以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废弃地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大地艺术家对工业废弃地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从生态的合理性角度结合艺术手段进行创作。将自然的内涵、生态的理念和工业进行结合,彰显自然与工业相结合的别样的风情。大地艺术通过对工业废弃的改造,用艺术的手法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进行修复与改造,将人们的关注点吸引到当下的生态与社会问题。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寻找一种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途径,而不是以牺牲一方为代价来发展另一方。我们要从发展经济会破坏自然与保护自然会阻碍经济的迷途中走出,大地艺术对于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与再生值得我们思考。
3、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3.1带动了风景园林设计中对地形艺术化的塑造
大地艺术对于地形的塑造功能十分的强大,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手法。如华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其为经典的覆土建筑。建筑顶端为为植被层。自上向下看,难以区别博物馆与周围植被环境,并且因为周围地形的变换,建筑的屋顶也采用了曲面的屋顶,自远向近看,会认为这个也是起伏的地面。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地质馆才会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场馆——因为外形与地形的相似,则能表达出地质馆的主要介绍对象;因为色彩的相近,则能成功体现大地艺术的生态性:与自然相和谐,设计本身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而是一个与周围相协调相符合的附着物。
3.2开辟了风景园林设计师对于工业废弃地的认识
大地艺术通过对工业废弃的改造,用艺术的手法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进行修复与改造,影响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的思维,也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处理手法。如杜伊斯堡风景公园,面积200 hm2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是彼得·拉茨(Peter Latz)的代表作品之一,公园坐落于杜伊斯堡市北部,这里曾经是有百年历史而今衰落的A.G.Tyssen钢鐵厂,由于时代的变迁,这里的厂房建筑都淹没在野草之中,很难看出这是曾经一度辉煌的工业场地。鉴于此地的报废与荒凉和其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政府决定将工业废地地加以改造为工业景观设计。
设计师彼得· 拉茨秉持着其原有的大地景观设计理念——尽可能的减少对原有场地与厂房的改造,并加以适量的改变和补充。运用大地艺术的原理与认知,对原有的公园进行了改造使其重生,将部分人工构筑物赋予新的功能。北杜伊斯堡公园运用结构主义原则,“句法结构式的设计”是他的设计初衷。已经成为公园标志之一的由废弃铁板铺装而成的“金属广场”可以看到极简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子;而公园中对于地形的塑造、老厂房便有了大地艺术的影子。
4、结语
现代风景园林更注重景观修复,生物多样性,棕地修复,城市农业,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节约型园林,这与大地艺术有共通之处,也有创新的地方。风景园林设计与大地艺术都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自然始终是其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因素,是其最核心的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问题,生态主义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思潮,其对视觉审美的追求正在转向对生态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将整个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使人类生活的聚集地达到一个和美的状态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或是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与自然变化融为一体,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又或是营造简单质朴的景观空间,给人不同以往的体验。大地艺术逐渐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的艺术创作形式。
参考文献:
[1]常宁生.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2]张红卫,蔡如.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中国园林,2003(03):7-10.
[3]张蕊.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5(18):74.
[4]卢黎刚.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研究[J].绿色科技,2016(09):158-160.
[5]王勇.浅析大地艺术对景观艺术设计创意的启示与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2(04):96-97.
作者简介:
范政雄(1995.06-)男,河南南阳人,在读本科生,风景园林专业
蔡林林(1982.06-)女,河南许昌人,博士,讲师,风景园林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