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s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中小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在数学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获得知识的提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获得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在初中数学学科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特殊性,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培养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僅要发挥学生个人的作用也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引导,形成关于数学学科的整体思路和逻辑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环节有清楚明确的设计,对教学内容有合理恰当的安排,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和课堂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起创造性思维,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到数学解题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通过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够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提高数学习能力,其次,培养创造性思维也能够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应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是非常好的方式。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各学科的教学都要充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来进行教学工作,学生也要充分的认识到核心素养对自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正确的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正是以数学思维的培养为关键的,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必须抓住创造性思维这个关键,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的目标,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获得数学分析和数学理解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能够用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理论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深化,与头脑中的旧知识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知识财富,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找到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在充分结合各学科各层次知识的基础之上解决问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策略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在初中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深刻的关注到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并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将创造性思维融入其中,用创造性思维来指导数学学科的教学。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首先,教师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其次,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在此,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教师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
  教师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应用技巧,站在创造性思维开发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而这一切的首要前提就是教师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教师不仅要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案有明确的认识,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有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三者结合起来,通过课堂内容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尤其是在数学学科,对于书中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也必须格外关注,在大量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学科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信服感,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二)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够发现生活中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调动头脑中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师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体现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尽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课堂更应该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主人翁的状态来对待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时必须充分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加以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动中,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学习的状态,打造积极型的课堂氛围。
  (四)制定个性化学习规划
  最后,教师要做到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规划,对待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尽管被分在一个班级之内,但学生学习能力和已有知识水平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应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规划,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注和关心中快速的成长。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层次布置3到4层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作文目标就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三、结语
  初中数学学科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地关注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角度进行数学学科的教与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林之.论初中数学教学增效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0):95.
  [2]  陈昊.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分析[A]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2辑)[C]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1.
  [3]  陈益民.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创新课堂[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7(11):11-12.
  [4]  孙秀兰.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教学研究及案例分析[D].伊犁师范学院,2018.
  [5]  孙全宏.中考数学总复习有效性策略初探[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5):108-10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难点,不仅仅是应用题在数学中的占比较多,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数学思维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小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进行有效教学,不仅教师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探讨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可以给予积极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课堂的时间和教学的内容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效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并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在准确地把握教材中各单元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给学生创设丰富的、生动欢快的语言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最佳境界,不断提升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情境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自主地建构,逐步增强其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知识,并提升其英语素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的概念由来已久,我们的世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进步也日新月异。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逐步普及和深化,做好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更显得关键。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编程教育已经颇具必要性。通过编程教育,让小学生对编程形成初步的认知,培养起对编程课程的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编程课程;小学教育;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争论的永垂不朽的话题,它会使经济萧条、使家庭支离破碎、使社会秩序陷入瘫痪、使文学创作停滞不前。但是八年的抗日战争没有击垮中国人民,相反却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志士,抱着对祖国的热爱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去。老舍的《四世同堂》正是“具有非常鲜明的爱国主义视点”,[1]以祁家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小说通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才能进行更为流利地阅读,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英语基础素养的重视,不断探索并创新词汇教学的形式,力求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对词汇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结合以往的经验,对新授词汇进行自主地建构和识记,加强学生对新词汇的认知和理解,有效地丰富小学生的词汇
期刊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年级: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过新年》(教材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  教材分析:  《过新年》是一首汉族歌曲,歌曲共分六个乐句,四二拍,五声C宫调式,歌曲采用了秧歌的节奏特点,衬词“咚咚锵”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浓厚热烈的春节节日气氛,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大年的快乐情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过新年》,认识
期刊
摘 要:为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小学生们养成语文阅读习惯,本文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新特点,主要从借助趣味语言、借助多媒体技术、借助情境联想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趣味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经过改版之后,不仅文章编排更科学、合理,在阅读方面也更加注重对小学生们语文阅读兴趣地激发,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学生们阅读方法地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游戏策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实际重点不止师生如何快速接受这一教学方法,还在于教师如何科学组织游戏教学活动,以充分发挥其效用提高教学质量。据此,平时进行教学活动时,各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时时根据自己所面临的教学状况分析是否适用游戏策略、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合游戏策略与实际教学活动等等,以最终切实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策略;研究探索  分析一直以来大量的小
期刊
摘 要: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堂导入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课堂导入占用的时间虽短,但却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并设计多种策略优化这一环节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导入环节就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关键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弱化教師教授,这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推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