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而进行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被称之为艺术创作,这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独立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的过程是非常个复杂的,一般情况下包括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这三个过程。本文通过对张冬峰的油画创作的深入研究,以此为例,讨论艺术创作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张冬峰;艺术创作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他的生活经验、情感思想、艺术素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一名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从自己特定的审美感受、生活体验出发,按照审美原则对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然后使用物质材料将之表现出来,最终创造出来艺术品。本文将以张冬峰的油画创作为例,浅议艺术创作中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这三个阶段。
一、生活积累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前首先需要感受生活,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勤于思考,随时随地的把生活中的感受、体会放入自己的意识中。这一阶段,也可以说是艺术家将自己零碎的思想进行整合加工的过程。艺术家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思考的独立性,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确立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一个人性格、品质的形成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文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独特成长经历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艺术家们,张冬峰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0世纪 90年代后,张冬峰开始着手创造一个全新的创作题材。他在自己熟悉并且热爱的故乡中不断探索着艺术素材,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故乡的自然景致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风景画家不能是普通的旅人,他需要与所要表现的内容有着感情羁绊,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灵魂的作品。观之张冬峰的作品,他用一种南方人特有的温润、柔和、感性的观察力和艺术形式,捕捉到了南方风景的特征,以充满诗意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热土的眷恋表现出来。
二、创作构思
艺术家围绕着自己在积累艺术素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主题思想来进行艺术构思,在这个阶段中艺术家要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通过对艺术素材的提炼加工,完成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转变。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缘于艺术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用眼睛或者心灵感受到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一个人物等。
在张冬峰的绘画艺术中,不难发现一种对故乡的深厚眷恋之情,这种情结自他年幼时就存在了,只是苦于不能将之表现出来。时光荏苒,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他在南宁市郊的一个小村庄里偶然发现了一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田园风光,村舍、池塘与丘陵吸引了他的全部目光。这幅画面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使他产生了一种家的感觉,也使他产生了一种创作的欲望,在经过艺术加工后创作出来了《家园》这幅作品,并且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了银奖。可以说这一次的经历不仅让他找到了描绘家乡的最好的表达方式,而且还找到了适合自己情感表现的绘画语言。
三、艺术表达
艺术表达是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在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来实现构思成熟的形象体系,将其从内心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转换成可供人欣赏的物态化的存在,是一种艺术能力的表现。
油画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以前,但是真正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有近百年,在这近百年里,许多画家都期望形成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用吴冠中评价林风眠作品所言:“是企图用中国画的气韵生动来消化西洋画的形式。”[2]这句话可以从张冬峰的油画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印证。他的油画作品更多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者说是以油画颜料书写一种忘我的山水情怀,追求庄子逍遥游的道家境界。
張冬峰的油画作品表现了南方常见的景物,如山林、村落等,他立足南部风景,观他的作品,有春风沐人,清新扑面之感。他的作品有别于传统写实油画,既保留了西方油画的特征,又蕴含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精神。他的大部分的作品都使用了较薄的画法,画面上的草木、人物与房屋的轮廊都以重线勾勒,包括树干、篱笆等也同样以重线勾勒,然后渲染色调,运用中国画的技法,塑造出轻松、朦胧、清新的艺术境界。
四、总结
艺术创作过程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产,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一般说来,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常常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生活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在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特别强调这一点,如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都表明了生活积累的重要性。创作构思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郑板桥曾经叙述他画竹的三个阶段即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这个画竹的过程,也正是从生活积累、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完整过程,这也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也就是说,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浑然一体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三者是互相渗透影响的。
参考文献
[1]张冬峰.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M].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张冬峰;艺术创作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他的生活经验、情感思想、艺术素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一名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从自己特定的审美感受、生活体验出发,按照审美原则对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然后使用物质材料将之表现出来,最终创造出来艺术品。本文将以张冬峰的油画创作为例,浅议艺术创作中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这三个阶段。
一、生活积累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前首先需要感受生活,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勤于思考,随时随地的把生活中的感受、体会放入自己的意识中。这一阶段,也可以说是艺术家将自己零碎的思想进行整合加工的过程。艺术家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思考的独立性,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确立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一个人性格、品质的形成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文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独特成长经历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艺术家们,张冬峰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0世纪 90年代后,张冬峰开始着手创造一个全新的创作题材。他在自己熟悉并且热爱的故乡中不断探索着艺术素材,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故乡的自然景致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风景画家不能是普通的旅人,他需要与所要表现的内容有着感情羁绊,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灵魂的作品。观之张冬峰的作品,他用一种南方人特有的温润、柔和、感性的观察力和艺术形式,捕捉到了南方风景的特征,以充满诗意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热土的眷恋表现出来。
二、创作构思
艺术家围绕着自己在积累艺术素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主题思想来进行艺术构思,在这个阶段中艺术家要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通过对艺术素材的提炼加工,完成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转变。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缘于艺术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用眼睛或者心灵感受到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一个人物等。
在张冬峰的绘画艺术中,不难发现一种对故乡的深厚眷恋之情,这种情结自他年幼时就存在了,只是苦于不能将之表现出来。时光荏苒,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他在南宁市郊的一个小村庄里偶然发现了一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田园风光,村舍、池塘与丘陵吸引了他的全部目光。这幅画面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使他产生了一种家的感觉,也使他产生了一种创作的欲望,在经过艺术加工后创作出来了《家园》这幅作品,并且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了银奖。可以说这一次的经历不仅让他找到了描绘家乡的最好的表达方式,而且还找到了适合自己情感表现的绘画语言。
三、艺术表达
艺术表达是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在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来实现构思成熟的形象体系,将其从内心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转换成可供人欣赏的物态化的存在,是一种艺术能力的表现。
油画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以前,但是真正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有近百年,在这近百年里,许多画家都期望形成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用吴冠中评价林风眠作品所言:“是企图用中国画的气韵生动来消化西洋画的形式。”[2]这句话可以从张冬峰的油画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印证。他的油画作品更多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者说是以油画颜料书写一种忘我的山水情怀,追求庄子逍遥游的道家境界。
張冬峰的油画作品表现了南方常见的景物,如山林、村落等,他立足南部风景,观他的作品,有春风沐人,清新扑面之感。他的作品有别于传统写实油画,既保留了西方油画的特征,又蕴含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精神。他的大部分的作品都使用了较薄的画法,画面上的草木、人物与房屋的轮廊都以重线勾勒,包括树干、篱笆等也同样以重线勾勒,然后渲染色调,运用中国画的技法,塑造出轻松、朦胧、清新的艺术境界。
四、总结
艺术创作过程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产,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一般说来,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常常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生活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在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特别强调这一点,如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都表明了生活积累的重要性。创作构思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郑板桥曾经叙述他画竹的三个阶段即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这个画竹的过程,也正是从生活积累、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完整过程,这也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也就是说,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浑然一体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三者是互相渗透影响的。
参考文献
[1]张冬峰.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M].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