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的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觀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尝试;实践积累
Primary Composition Teaching attempt
Wei Rimei
【Abstract】Composi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difficult. Despite the overwhelming variety of supporting information, varied, everything; despite patient teacher and guide, but the students still feel that “have nothing to say, no place to start with nothing to do writing, fear of writing.” How to fundamentally reverse this situation? I think the point is to emphasize the autonomy of the students practical,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mental and physical, moving mouth, hands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learn vocabulary and life accumulating material.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try; practicing and accumulating
小学的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本文从一、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二、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三、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阅,论述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的尝试方法。
1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
我认为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那么,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找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敢于主动大胆交谈;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一次,我刚要讲课,忽然外面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学,机灵一动,就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欣赏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句子或词语?学生们高兴极了,边看边说,课堂上妙语连珠: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雷声隆隆、乌云压顶……几分钟便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便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班里的情况大有好转,几乎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
再有,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丰富景象作为写作内容,使写作内容具有地方特色、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纳入美的神奇力量中,启发他们由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接受教育的信心。同时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比如“演讲会”“故事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这样,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对写好作文也有十足的信心。
2 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这个活动坚持了两年,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每月摘抄一篇海报或广告。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看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在指导学生读书看报活动中,我还引导学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学习、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丰富学生的知识。
3 作为教师还应认真批阅学生的作文
学生的劳动成果十分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每当学生拿到作业本最想看到的是老师给自己写了什么,因此在批阅作文时不能总是“句子通顺,内容丰富,有条理、中心明确”等评价,这样反而弄得学生很不明确。老师要从学生的用词语、句子到段落,认真批点,指出精华所在,指出不足之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要重点划出,最后再从写作方法上加以总结,给以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写作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真正懂得作文的方法。
实践证明,现在学生的生活规律虽然还是三点一线地往返学校、家庭和社会,但他们的见识更广了,知识更扎实了,语汇更丰富了,学生已经把写作文当作一件愉快的事,再也不害怕了。总之,作文教学不能草率,方法需要每位老师细心去探索并不断总结与创新。
收稿日期:2010-01-27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尝试;实践积累
Primary Composition Teaching attempt
Wei Rimei
【Abstract】Composi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difficult. Despite the overwhelming variety of supporting information, varied, everything; despite patient teacher and guide, but the students still feel that “have nothing to say, no place to start with nothing to do writing, fear of writing.” How to fundamentally reverse this situation? I think the point is to emphasize the autonomy of the students practical,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mental and physical, moving mouth, hands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learn vocabulary and life accumulating material.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try; practicing and accumulating
小学的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本文从一、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二、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三、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阅,论述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的尝试方法。
1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
我认为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那么,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找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敢于主动大胆交谈;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一次,我刚要讲课,忽然外面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学,机灵一动,就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欣赏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句子或词语?学生们高兴极了,边看边说,课堂上妙语连珠: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雷声隆隆、乌云压顶……几分钟便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便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班里的情况大有好转,几乎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
再有,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丰富景象作为写作内容,使写作内容具有地方特色、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纳入美的神奇力量中,启发他们由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接受教育的信心。同时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比如“演讲会”“故事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这样,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对写好作文也有十足的信心。
2 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这个活动坚持了两年,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每月摘抄一篇海报或广告。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看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在指导学生读书看报活动中,我还引导学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学习、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丰富学生的知识。
3 作为教师还应认真批阅学生的作文
学生的劳动成果十分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每当学生拿到作业本最想看到的是老师给自己写了什么,因此在批阅作文时不能总是“句子通顺,内容丰富,有条理、中心明确”等评价,这样反而弄得学生很不明确。老师要从学生的用词语、句子到段落,认真批点,指出精华所在,指出不足之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要重点划出,最后再从写作方法上加以总结,给以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写作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真正懂得作文的方法。
实践证明,现在学生的生活规律虽然还是三点一线地往返学校、家庭和社会,但他们的见识更广了,知识更扎实了,语汇更丰富了,学生已经把写作文当作一件愉快的事,再也不害怕了。总之,作文教学不能草率,方法需要每位老师细心去探索并不断总结与创新。
收稿日期:20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