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学习和应用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分内容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的空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下面就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创设生活情境。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以学生熟悉的搭积木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创设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做运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周长等。通过学生感兴趣、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2)创设问题情境。只有明确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活动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及它的内切圆,红、黄蚂蚁分别沿正方形、圆的边缘以同样的速度走一圈,谁先回到起点?要知道谁先回到起点必须知道圆的周长怎么求,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假设喜羊羊和美羊羊各有一块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菜地,所以他们想互换菜地,你觉得怎么换公平?让学生明白要换菜地就要知道这两块地的面积。
  2.加强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几何知识教学中,应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展空间观念、优化教学效果。如教学“旋转、平移”时,采用大量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动手旋转、平移,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旋转、平移的概念,这将更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3.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再让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主动进行新知识的探究。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让学生猜想: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小红在超市看到两种圆柱形牛肉罐头,第一种是细高的,第二种是矮粗的,矮粗罐头的高是细高罐头高的一半,底面半径则是细高罐头的2倍。小红想买牛肉装得多的罐头,你猜一猜该买细高的还是买矮粗的?有的学生会说买细高的,有的学生会说买矮粗的。怎样证明你猜的对呢?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了,他们立刻投入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以便证实自己猜得对。学生通过实践验证不仅获得了知识,培养了探究能力,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有了学习兴趣。
  4.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认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的方法是做。”这与夸美纽斯“教一个活动的最好的方法是演示”的观点从表面上并无太大的区别,但重点从“教”转向了“学”,从教师活动转向了学生活动。比如我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就在内容上设计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活动。如“你说我摆”“观察与测量”“有趣的图形”“动手做游戏”等,在合作中进行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不应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记忆教师和书本上的语言。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确定用切拼转化的方法把圆进行转化,并思考问题:(1)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多少 ?(2)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多少?(3)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圆的多少 ?(4)因为长方形的面积=____,所以圆的面积=____。你还有别的转化方法吗?在学习有关面积、周长、体积等时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获得成功的喜悦。
  空间与图形的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互相渗透。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描述物体的相互位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位置与旋转、平移的结合。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善于探究,在探究中增长能力。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附属小学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曾山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环境科学知识将成为每一个人知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因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是教育面临的时代任务,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成为了我们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知识,利用各种途径,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1.从书本中渗透环保教育。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实
有部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都还可以,就是物理成绩不理想,似乎觉得物理很难学。究其原因,除了学习方法不当之外,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心理障碍。  一、畏惧心理  有些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较好,决心在初二、初三大干一场。一段时间下来,发现物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学。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时,所遇到的学习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对物理产生畏惧心理。另外,家长、老师过高的期望、同学的歧视等,也是产生畏惧心
引言rn提到“可爱”这个词,首先会想到儿童,因为可爱是她们的代名词。人们通常把具有可爱元素的产品归属于儿童,事实上随着都市生活的工作压力增大,促使成人产品中大量运用具有可
传统的班级教学难以协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分层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冲突。本文就分层教学提出的必要性、实施方法及效果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  笔者是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全乡各村的小学,各小学的教学水平、方法都不尽相同,学生的自身素质也不同,由此势必造成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着差异。在班级
资深校长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中坚,但许多资深校长到达高原期,甚至出现退化的现象.因此,探寻资深校长失去动力与才华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退化现象的发生尤为重要.
昨天,有位网友在网上贴出自己所在中职学校的检查新规。细看检查标准,制定得确实有些细,嘴唇上是否涂抹了“口红、唇彩、变色唇膏等使嘴唇颜色改变的化学品”,手上是否有“透明、有色指甲油等致癌化学品”等。该网友说:“这些我都能忍,但是那个自然卷要出示证明,我去哪里打?要不我把我妈叫来你自己看?”原来,在检查卷发、烫发、染发的规定后,有句备注写着“自然卷必须出具事实证明”。(2016年10月21日中国网) 
期刊
以Laponite层柱粘土作为结构稳定剂, 用固态反应结构导向法制备了介孔纳米二氧化锆. 考察发现Laponite的引入不仅显著改善了二氧化锆的热稳定性, 而且在主体MSU结构中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