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依据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将中医诊断学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结合,立足中医诊断学闻诊知识点,从思政教育与闻诊的理论融合、实践融合2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体现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既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深化了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机 构】
: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仲景学院)中医诊断学学科,河南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仲景学术传承班,河南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依据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将中医诊断学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结合,立足中医诊断学闻诊知识点,从思政教育与闻诊的理论融合、实践融合2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体现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既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深化了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其他文献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从内部优势、内部不足、外部机遇与外部威胁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医翻译缺乏规范的理论体系和统一的术语标准、中医翻译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等内部不足,贸易壁垒、中医药海外传播缺乏法律保障、文化差异、大部分海外国家缺乏相应规范化培训机制等外部威胁.并在明确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与目的、促进中医翻译理论体系研究及术
目的:研究化浊开郁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SD健康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化浊开郁方低、中、高剂量组.高脂饲料12周建立NAFLD模型.阳性药组灌胃二甲双胍,化浊开郁方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化浊开郁方,连续给药8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脂相关指标,行肝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ulse pressure,PP)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清胆红素(bilirubin,BIL)、血清尿酸(uric acid,UA)的关系,为高血压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纳入高血压病住院患者573例并分为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和阴虚阳亢证,健康体检者34例,记录血常规、生化全项、24 h动态血压,比较健康体检组及各中医证型组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脉压(24-hour
目的:对2016~2020年发表的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或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手工检索其他渠道获得的文献以作为补充,搜索主题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SR/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AMSTAR2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GRADE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最
贺松其教授基于“岭南湿热理论”治疗胆石症,认识到“岭南湿热”病因在岭南地域胆石症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胆石症的发生发展存在湿热外侵内蕴、肝病传脾、由实转虚至虚实夹杂的证候演变规律,进一步深化岭南地域胆石症病因病机及病理认识.临证强调病证结合,分阶段论治,重视对“湿、热、瘀”的干预.治疗上提出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重视实脾土以防肝乘、清湿热以利胆腑的胆石症治疗观点,方药上重视运用岭南特色中草药,以此指导临床治疗且疗效显著.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银花泌炎灵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应用特点及联合用药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对16家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中采集的电子医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559例患者男性居多(65.65%),45~65岁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48.75%),单次口服剂量多在4片(63.07%),疗程8~14 d为主(42.22%),临床常合并泌尿系梗阻、前列腺增生、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银花泌炎灵联合用药有326种西药和113种中药,其中联用频次最高的单味西药为青霉素(60.64%),中成药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炎,以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灼痛甚至伴有尿痛、性交痛等为主要表现,症状反复,病因复杂,治愈困难,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岭南罗氏妇科朱玲教授结合既往临床实践和研究基础,从疾病特点出发,认为其病机主要是正虚湿伏,脾虚为本,湿邪为标,累及肝肾,瘀热兼夹,带脉失约.提出中医治疗RVVC分期疗法:发作期祛湿活血,兼健脾助运,重在攻邪;缓解期补脾固肾,兼以祛湿,重在扶正.同时重视中西结合,师古而
温胆汤为祛湿化痰的重要代表方剂,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心悸、胸闷、呕吐、恶心、眩晕、头痛、不寐等痰湿中阻或痰热扰神的内科疾病.根据“异病同治”理论,温胆汤亦可用于许多妇科疾病的治疗.复发性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且病因复杂,中医药治疗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具有独特优势.陈瑞雪教授在治疗痰湿中阻、气血不足型复发性流产时擅用温胆汤加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调理脾胃、畅达情志、分期治疗及内外同治,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提高了复发性流产患者再妊娠成功率.本文从病因病机、治法、方剂、治疗特点等方面阐述其治疗复发性流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方法:检索1979年1月至2020年8月中国知网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文献,建立中药复方治疗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分析高频中药和种类及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进行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分析,运用Liquorice软件分析核心复方的配伍规律.结果:前5位的高频中药分别为黄芪(31次、56.36%),麦冬(29次、52.73%)
中医理论认为肝肾不足、气滞血瘀为黄褐斑的主要病机,历代医家多从疏肝解郁、滋阴补肾角度论治.然脾为后天之本,脾土斡旋一身之气机运转,与胃互为表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土亏虚亦可导致黄褐斑的发生.故笔者提出脾土亏虚所致之清浊反作是黄褐斑的内在病理机制,脾虚血瘀、脾虚湿阻是黄褐斑的直接诱因,可从调理脾胃、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角度论治黄褐斑.临床可采用升清降浊法并结合“治斑不离血”的思路,运用补中益气汤等方以补中益气、摄血调经,调理脾胃升降之枢机,使中州运化归于权衡,对脾土亏虚型黄褐斑多行之有效,从而将升清降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