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认识郭青,是在他的个人首展——“郭……青”之后。用省略号把姓名隔开,实际上也有一种要突围而出的隐喻。对,还要强调出无限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被定性。
在此之前,这位资深“艺二代”其实有很多跨界标签——广州水墨村美术馆馆长,青年艺术家、策展人、编剧,当然,被打上最显性的标签是“郭莽园家的公子” “郭少”。
关于郭莽园,岭南文艺界都要尊他一声“老爷子”,他是岭南画坛实力派领军人物、西泠印社社员、少有的将南北宗熔于一炉的当代文人画大家。父辈打下的基业,世人会觉得这就是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大多数人还忘记了另外一句 “大树底下寸草不生”。随着郭莽园这些年声名日隆,这意味着对郭青的压力也是成正比攀升。是压力也是动力,自此锻造了不一样的郭青。
“大树”双向论
去采访郭青的那一天,很幸运遇见了台湾空运来的高山云雾茶,郭青便以地道潮汕的泡茶方式来伺茶待客。作为岭南区域里文脉昌盛的潮汕地区,几乎每位潮汕人对日常的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感情。郭青的故乡就来自潮州,对茶有着很严苛的一种执迷。从这种执迷里,再想到他在一方端硯上养一团绿茸茸的青苔,真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
于是首先很“残忍”地向他提了那个关于“大树”的双向论问题,因为这是按图索骥郭青精神世界的入口。对此的思考,直接决定了他对自身艺术走向的选择。
郭青的第一句已经让人吃惊,“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很多年,一直在想”。
他认为,作为一个资深“艺二代”与“富二代”直接的差异是,“富二代”能够继承到家业的财产,“艺二代”则未必能够继承到父辈独立的灵魂和才情。
父母给的天赋,而且是耳濡目染的教育,这就是“艺二代”所能够继承的最直接的财富。“艺二代”最大的优势在于人际关系、人脉、从小能够看到很多大家和大师,见过很多他们的作品。
而当他对其中板块感兴趣时,父亲都要给他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父亲总是给他定一个全球层面的标杆。当年他对设计有兴趣,父亲一下子给他买了几十万的世界名家设计书籍,对他的要求是,希望有天他的书也在其中。他对策展感兴趣,父亲就为他推荐广东美术馆前馆长罗一平来指导他。
但同时对个人非常难堪的事实是,世人都会惯性思维认为他的风格接近父亲,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可能不会。而现今很多的“艺二代”都在家族资源下重复这样的道路。庞大的人脉资源,可以有很多能够指导的先生进行指导,比如父亲的好友林镛伯伯,而且每个人都会给出中肯的意见……郭青毅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因为一直以来,他想得最多的就是,“父亲已经画得那么好了,我的路应该怎么走?”这也是他当年宁愿在广州美术学院读工艺系也不愿意去国画系的原因。第一,如果重复他,没意义。他非常不愿意去重复一个人的生命;第二,在同一领域要比他做得好,太难了。十几岁时,他就曾跟父亲聊过,历史上父子齐名的艺术家没几个,当儿子和父亲从事同一职业时,将会发现后辈的一些优点会被削弱到极致,这也是他极为害怕、一直以来都在回避的一个问题。为此他认为自己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有可能得到百分之十的回报。
在郭青看来,作为大树底下的小草,父辈给予的就是一粒种子,自己要做的选择就是随风而去,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落地生根。就算和父辈属于同一品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汲取不同的营养成分,一定也会有不同的样子。
像他的父亲,早年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无法进入到学院去进行系统学习,只能是采取“老师带徒弟”的传统教学,受业于陈半醒、赵一鲁、梁留生诸耆宿学习中西绘画技法。而郭青比父亲幸运得多,进入了广州美术学院,可以进行系统学习,然后去尝试各种可能性。
在他主修的工艺之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素描,他都分别做了深度的尝试。求学生涯对他的影响很大,工艺系出身的人试图将任何一处细节都做得精致,算是一个比较自虐的过程。
尽管曾经一直回避国画,但是国画给他的营养最深,审美,甚至技术。就像他3岁开始握笔的童子功——握笔的科学方法可以少走几十年的弯路。就算一些名家作品,郭青也能够看出握笔的不得要领,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代价。
而父亲在诗、书、画、印文人四大素养里造诣,也直接给予了郭青深远的影响,以致郭青在各种突围之后,最后还是在人生首秀的个人展上回归到了水墨。
似水墨,非水墨
“我从来没想过会以水墨为主开始做我的第一场个展,不管作品的好坏,都是对我自己的一次梳理。”这样说的时候,郭青的表情很复杂。
为什么会选择水墨?策展人一开始跟郭青谈这个展览的时候,他只是觉得做个展览小玩一下,后来才发现,当年一直拒绝回到水墨体系里,如今在首展中用水墨来表现,对个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原来郭青觉得画水墨本来就画着玩的,偶尔休闲娱乐的时候画一下,表达一下自己曾经拿过毛笔,没有太大的压力,学过《芥子园画谱》,基本功很扎实。
这些年无论在其他艺术领域里探寻,但是用中国传统方式去训练笔头功夫仍然是日常。一种是对线条的淬炼,就是在练最枯燥的“横”“竖”,要练出无限的兴趣。这次展览里的《汉上焉》就是用一条线,但是展示的就是他日常训练的基本功,因为中国画中的横、竖之间非常能展现线条的力量感。
第二种是坚持画小画,他给自己的要求是:不重复任何一张画,希望每一张画都有一个新的起点,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手的控制力。他觉得在空闲时间画点画既是做一个记录,也是练一下笔头,深知在中国画系统内,关于笔头的训练非常重要。
这最终成为个展的核心理念。
郭青日常画的那些小画让策展人张演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策展人看来,郭青自己策划的很多展览都是和传统艺术有关,再加上特别的家庭环境,又把画小画当成一种休闲娱乐,在线条表达里也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松”的状态。这次展览中有几张小画都是在那种状态出来的。 策展人张演钦的文学功底深厚,一开始就想把他的名字直接成为展览名,郭青对这个构想持反对意见,他觉得用自己的名字做展览名,压力很大。后来策展人把“郭”“青”打破,“郭”有“外围”的意思,“青”有“东方”的意思,组合在一起,也是可以延伸许多思考的。“世界”与“东方”,“中心”与“外延”,这些话题,具有文化地理学、比较文化学等方面的意义。
姓名的运用正是为了说明血缘上是父子相亲,但艺术上可以六亲不认。当他了解策展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后,他开始接受策展人这一观点,并且一步步卸下压力。
这次展览里最大压力来自于父亲。郭青直接给父亲和父亲的朋友圈实施了屏蔽。他一直在回避父亲对他的影响,整个创作过程基本都在回避。父亲的体系非常强大,以父子间的深刻了解,他如果从初稿就开始给父亲看,就会不断给郭青输入他的要求。“就算这些要求觉得非常好,但是这些要求,不是我的,我知道他想看到笔墨淋漓的状态,但目前我做不到,我做不了那样的东西,我觉得懂和会是两个概念,我很怕老爷子给我强加他的观点。我希望这个展览更能纯粹地表达我自己能够表达的东西。”
他要不受任何干扰地去完成他的创作。但同时,他也很清晰地看到父亲脸上的压力和焦虑。毕竟首次个人展特别凸显的就是个人实力,对两代艺术家而言更是俱荣俱损的关联。
开幕那一天,大家看到确实是水墨,但综合方式、综合材质、强烈的观念,但终归于水墨与线条。
郭青看到父亲陡然放松的面部线条,他知道,他终于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传承与道统,更需要国际语言
曾经和郭青聊过传统与当下的问题时,和郭青有过一个共识:再去讨论割裂地看待传统与当下,都是伪命题。
作为家学深厚,从小浸淫于国学传统,求学时又受西学系统教育,能够兼具当代观念意识的艺术家,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的凤毛麟角。
郭青首展的那一天,很多参与开幕式的观者,亲眼目睹了传统与当下相撞出来的视觉火花。
展场外的庭院里,郭青把中式园林布置成了个玩偶游乐园。他说他想把无年龄分野的观者都吸引过来。
进入展厅入口,那30米长的白布代表郭青强烈的观念:“这是我三岁时,拿起毛笔画下的第一笔。因此,我也将之作为我第一场个展的开端。”
而展厅中间有一个超大的玻璃鱼缸,有两尾带着王者气象的大金鱼游来游去。鱼缸中间是一座砚山,上面有一团养到绿茸茸的青苔。顿时想起今年流行的网红诗句:“苔花如米小,也似牡丹开”,再想到郭青这些年来保持的一种倔强,文弱的外表下的强大心灵能量,还真挺贴切。
然后回到最基础的架上绘画,熟悉绘画史的都可以看到画面之后,藏在无数东西方大师和各种主义或流派的影子,这是他多年不断摹写和内化的结果,只是他没有停留在摹写,而是在试图内化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以及突破各种介质的表达方式。架上绘画、装置、影像、行为艺术……一切,都很当代,很观念。
但這一切,仍然是那么传统。策展人是以一篇汉赋的骈文来进行引入,每一幅作品的命名如《汉上焉》《陵乎游》《近眺隆》,意韵都直追高古。最关键的核心,仍然在于水墨,仍然看到书法所用中锋的法度,仍然可以读取来自碑帖拓片里的金石气象。
郭青解读的传统,是“传承”与“道统”。
“当代艺术家很多都远离传统一味地往西方的形式上靠,其实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继承。我创作的出发点是从传统出发,但是面对变化莫测的时代语境,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每个艺术家、每件艺术品都要有自己的来源。我希望通过毛笔、生宣的表现,将传统的印记融入其中。”
对于道统的传承,郭青是有一种使命感的,“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拿起画笔时需要考虑应当如何转化传统的笔墨语言。基于传统,从传统中生发,但是却用我们这一代人的形式来表现。传统不是一成不变,传统在变化,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代人都有对待传统不同的表达方式”。
因为这样的改变,他认为今时今日的传统更要具备国际化语言,何况这是一个关于学习的最好的时代。他特别喜欢自己的《陵乎游》这张作品,郭青说,我是在画一群人,这张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古城附近的“巨石阵”,在这张作品中我表现的是一群人从远古向今天走来。而这一灵感则是他在学习雕塑中汲取的营养。
郭青认为当下的中国也是准备向全球做文化输出的时刻,可以看到资讯爆炸,以及流派的争论,东西方的界限也越来越薄弱。谁的知识系统层面构建完整而高级,谁就能够成为最大的影响力。而这一切,在自身修为不够时,则完全不能够理解。就像在欣赏王肇民的《百合》时,他真真实实腹诽了很久,觉得读取不出其中的好,只有当他的人生经历到了某一个程度时,他才真正产生了尤见故人的美学感悟。
他还提起举家去上海博物馆看一幅珍贵的手卷,那是博物馆不曾市面的珍藏,只是为了给予艺术家提高学术水平的一种优待。手卷上钤满了帝王和收藏名家们的印章。他当时沉湎其中不可自拔,旁边小女儿的句话却让他有如醍醐灌顶的棒喝。女儿说:“按爷爷的说法,这些印章都盖得不对啊!”他突然发现作为成年人最无法避免的就是让世俗逐渐蒙蔽了本心,造成了手卷里的贪念与占有欲破坏了艺术品之美视而不见。
“其实这一切经历都可以成为养分,这样的话,每一天都能够过得很惊艳。”郭青说起惊艳来,一张脸都在闪闪发光。
在此之前,这位资深“艺二代”其实有很多跨界标签——广州水墨村美术馆馆长,青年艺术家、策展人、编剧,当然,被打上最显性的标签是“郭莽园家的公子” “郭少”。
关于郭莽园,岭南文艺界都要尊他一声“老爷子”,他是岭南画坛实力派领军人物、西泠印社社员、少有的将南北宗熔于一炉的当代文人画大家。父辈打下的基业,世人会觉得这就是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大多数人还忘记了另外一句 “大树底下寸草不生”。随着郭莽园这些年声名日隆,这意味着对郭青的压力也是成正比攀升。是压力也是动力,自此锻造了不一样的郭青。
“大树”双向论
去采访郭青的那一天,很幸运遇见了台湾空运来的高山云雾茶,郭青便以地道潮汕的泡茶方式来伺茶待客。作为岭南区域里文脉昌盛的潮汕地区,几乎每位潮汕人对日常的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感情。郭青的故乡就来自潮州,对茶有着很严苛的一种执迷。从这种执迷里,再想到他在一方端硯上养一团绿茸茸的青苔,真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
于是首先很“残忍”地向他提了那个关于“大树”的双向论问题,因为这是按图索骥郭青精神世界的入口。对此的思考,直接决定了他对自身艺术走向的选择。
郭青的第一句已经让人吃惊,“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很多年,一直在想”。
他认为,作为一个资深“艺二代”与“富二代”直接的差异是,“富二代”能够继承到家业的财产,“艺二代”则未必能够继承到父辈独立的灵魂和才情。
父母给的天赋,而且是耳濡目染的教育,这就是“艺二代”所能够继承的最直接的财富。“艺二代”最大的优势在于人际关系、人脉、从小能够看到很多大家和大师,见过很多他们的作品。
而当他对其中板块感兴趣时,父亲都要给他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父亲总是给他定一个全球层面的标杆。当年他对设计有兴趣,父亲一下子给他买了几十万的世界名家设计书籍,对他的要求是,希望有天他的书也在其中。他对策展感兴趣,父亲就为他推荐广东美术馆前馆长罗一平来指导他。
但同时对个人非常难堪的事实是,世人都会惯性思维认为他的风格接近父亲,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可能不会。而现今很多的“艺二代”都在家族资源下重复这样的道路。庞大的人脉资源,可以有很多能够指导的先生进行指导,比如父亲的好友林镛伯伯,而且每个人都会给出中肯的意见……郭青毅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因为一直以来,他想得最多的就是,“父亲已经画得那么好了,我的路应该怎么走?”这也是他当年宁愿在广州美术学院读工艺系也不愿意去国画系的原因。第一,如果重复他,没意义。他非常不愿意去重复一个人的生命;第二,在同一领域要比他做得好,太难了。十几岁时,他就曾跟父亲聊过,历史上父子齐名的艺术家没几个,当儿子和父亲从事同一职业时,将会发现后辈的一些优点会被削弱到极致,这也是他极为害怕、一直以来都在回避的一个问题。为此他认为自己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有可能得到百分之十的回报。
在郭青看来,作为大树底下的小草,父辈给予的就是一粒种子,自己要做的选择就是随风而去,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落地生根。就算和父辈属于同一品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汲取不同的营养成分,一定也会有不同的样子。
像他的父亲,早年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无法进入到学院去进行系统学习,只能是采取“老师带徒弟”的传统教学,受业于陈半醒、赵一鲁、梁留生诸耆宿学习中西绘画技法。而郭青比父亲幸运得多,进入了广州美术学院,可以进行系统学习,然后去尝试各种可能性。
在他主修的工艺之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素描,他都分别做了深度的尝试。求学生涯对他的影响很大,工艺系出身的人试图将任何一处细节都做得精致,算是一个比较自虐的过程。
尽管曾经一直回避国画,但是国画给他的营养最深,审美,甚至技术。就像他3岁开始握笔的童子功——握笔的科学方法可以少走几十年的弯路。就算一些名家作品,郭青也能够看出握笔的不得要领,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代价。
而父亲在诗、书、画、印文人四大素养里造诣,也直接给予了郭青深远的影响,以致郭青在各种突围之后,最后还是在人生首秀的个人展上回归到了水墨。
似水墨,非水墨
“我从来没想过会以水墨为主开始做我的第一场个展,不管作品的好坏,都是对我自己的一次梳理。”这样说的时候,郭青的表情很复杂。
为什么会选择水墨?策展人一开始跟郭青谈这个展览的时候,他只是觉得做个展览小玩一下,后来才发现,当年一直拒绝回到水墨体系里,如今在首展中用水墨来表现,对个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原来郭青觉得画水墨本来就画着玩的,偶尔休闲娱乐的时候画一下,表达一下自己曾经拿过毛笔,没有太大的压力,学过《芥子园画谱》,基本功很扎实。
这些年无论在其他艺术领域里探寻,但是用中国传统方式去训练笔头功夫仍然是日常。一种是对线条的淬炼,就是在练最枯燥的“横”“竖”,要练出无限的兴趣。这次展览里的《汉上焉》就是用一条线,但是展示的就是他日常训练的基本功,因为中国画中的横、竖之间非常能展现线条的力量感。
第二种是坚持画小画,他给自己的要求是:不重复任何一张画,希望每一张画都有一个新的起点,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手的控制力。他觉得在空闲时间画点画既是做一个记录,也是练一下笔头,深知在中国画系统内,关于笔头的训练非常重要。
这最终成为个展的核心理念。
郭青日常画的那些小画让策展人张演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策展人看来,郭青自己策划的很多展览都是和传统艺术有关,再加上特别的家庭环境,又把画小画当成一种休闲娱乐,在线条表达里也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松”的状态。这次展览中有几张小画都是在那种状态出来的。 策展人张演钦的文学功底深厚,一开始就想把他的名字直接成为展览名,郭青对这个构想持反对意见,他觉得用自己的名字做展览名,压力很大。后来策展人把“郭”“青”打破,“郭”有“外围”的意思,“青”有“东方”的意思,组合在一起,也是可以延伸许多思考的。“世界”与“东方”,“中心”与“外延”,这些话题,具有文化地理学、比较文化学等方面的意义。
姓名的运用正是为了说明血缘上是父子相亲,但艺术上可以六亲不认。当他了解策展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后,他开始接受策展人这一观点,并且一步步卸下压力。
这次展览里最大压力来自于父亲。郭青直接给父亲和父亲的朋友圈实施了屏蔽。他一直在回避父亲对他的影响,整个创作过程基本都在回避。父亲的体系非常强大,以父子间的深刻了解,他如果从初稿就开始给父亲看,就会不断给郭青输入他的要求。“就算这些要求觉得非常好,但是这些要求,不是我的,我知道他想看到笔墨淋漓的状态,但目前我做不到,我做不了那样的东西,我觉得懂和会是两个概念,我很怕老爷子给我强加他的观点。我希望这个展览更能纯粹地表达我自己能够表达的东西。”
他要不受任何干扰地去完成他的创作。但同时,他也很清晰地看到父亲脸上的压力和焦虑。毕竟首次个人展特别凸显的就是个人实力,对两代艺术家而言更是俱荣俱损的关联。
开幕那一天,大家看到确实是水墨,但综合方式、综合材质、强烈的观念,但终归于水墨与线条。
郭青看到父亲陡然放松的面部线条,他知道,他终于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传承与道统,更需要国际语言
曾经和郭青聊过传统与当下的问题时,和郭青有过一个共识:再去讨论割裂地看待传统与当下,都是伪命题。
作为家学深厚,从小浸淫于国学传统,求学时又受西学系统教育,能够兼具当代观念意识的艺术家,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的凤毛麟角。
郭青首展的那一天,很多参与开幕式的观者,亲眼目睹了传统与当下相撞出来的视觉火花。
展场外的庭院里,郭青把中式园林布置成了个玩偶游乐园。他说他想把无年龄分野的观者都吸引过来。
进入展厅入口,那30米长的白布代表郭青强烈的观念:“这是我三岁时,拿起毛笔画下的第一笔。因此,我也将之作为我第一场个展的开端。”
而展厅中间有一个超大的玻璃鱼缸,有两尾带着王者气象的大金鱼游来游去。鱼缸中间是一座砚山,上面有一团养到绿茸茸的青苔。顿时想起今年流行的网红诗句:“苔花如米小,也似牡丹开”,再想到郭青这些年来保持的一种倔强,文弱的外表下的强大心灵能量,还真挺贴切。
然后回到最基础的架上绘画,熟悉绘画史的都可以看到画面之后,藏在无数东西方大师和各种主义或流派的影子,这是他多年不断摹写和内化的结果,只是他没有停留在摹写,而是在试图内化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以及突破各种介质的表达方式。架上绘画、装置、影像、行为艺术……一切,都很当代,很观念。
但這一切,仍然是那么传统。策展人是以一篇汉赋的骈文来进行引入,每一幅作品的命名如《汉上焉》《陵乎游》《近眺隆》,意韵都直追高古。最关键的核心,仍然在于水墨,仍然看到书法所用中锋的法度,仍然可以读取来自碑帖拓片里的金石气象。
郭青解读的传统,是“传承”与“道统”。
“当代艺术家很多都远离传统一味地往西方的形式上靠,其实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继承。我创作的出发点是从传统出发,但是面对变化莫测的时代语境,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每个艺术家、每件艺术品都要有自己的来源。我希望通过毛笔、生宣的表现,将传统的印记融入其中。”
对于道统的传承,郭青是有一种使命感的,“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拿起画笔时需要考虑应当如何转化传统的笔墨语言。基于传统,从传统中生发,但是却用我们这一代人的形式来表现。传统不是一成不变,传统在变化,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代人都有对待传统不同的表达方式”。
因为这样的改变,他认为今时今日的传统更要具备国际化语言,何况这是一个关于学习的最好的时代。他特别喜欢自己的《陵乎游》这张作品,郭青说,我是在画一群人,这张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古城附近的“巨石阵”,在这张作品中我表现的是一群人从远古向今天走来。而这一灵感则是他在学习雕塑中汲取的营养。
郭青认为当下的中国也是准备向全球做文化输出的时刻,可以看到资讯爆炸,以及流派的争论,东西方的界限也越来越薄弱。谁的知识系统层面构建完整而高级,谁就能够成为最大的影响力。而这一切,在自身修为不够时,则完全不能够理解。就像在欣赏王肇民的《百合》时,他真真实实腹诽了很久,觉得读取不出其中的好,只有当他的人生经历到了某一个程度时,他才真正产生了尤见故人的美学感悟。
他还提起举家去上海博物馆看一幅珍贵的手卷,那是博物馆不曾市面的珍藏,只是为了给予艺术家提高学术水平的一种优待。手卷上钤满了帝王和收藏名家们的印章。他当时沉湎其中不可自拔,旁边小女儿的句话却让他有如醍醐灌顶的棒喝。女儿说:“按爷爷的说法,这些印章都盖得不对啊!”他突然发现作为成年人最无法避免的就是让世俗逐渐蒙蔽了本心,造成了手卷里的贪念与占有欲破坏了艺术品之美视而不见。
“其实这一切经历都可以成为养分,这样的话,每一天都能够过得很惊艳。”郭青说起惊艳来,一张脸都在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