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讲究弹性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9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职业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要讲究弹性,这样对学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教学效果的益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弹性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000-00
  
  在职业语文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要想真正上好一堂语文课,不仅要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造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创设最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手段。否则,既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对语文课兴趣索然,如果一味“填鸭”,则老师就成了提线木偶,无法开掘其智力。因而语文教学要讲究弹性。
  何谓弹性?弹性指事物的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的伸缩性。弹性教学,就是活的教学,不对教学方式、练习作业、教学教法做固定的要求,而是因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因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要求,因学生实际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的弹性教学,从广义而言,即教材的处理有张有弛,语言的表达有纲有柔,分析的深度有表有里,板书的设计有条有理。从狭义上说,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天地,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里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1 破题要讲究“弹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篇文章的讲解能否吸引学生,教师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始课的破题是很关键的。例如,我在讲授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的时候,是这样破题的:为什么鲁迅先生要把这篇小说的取名为“药”呢?用意何在呢?使全班同学无不积极思考。接着教师继续讲,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仍处于愚昧麻木状态,所以整个社会就是病态社会,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发人们深思:真正疗救社会社会的“药”是什么?所以鲁迅先生以“药”为题,一语双关:既是治病的药,又是救国地“药”。这样富有弹性的破题,就载负着尽可能大信息量,在学生们充分开动脑筋深思之后,教师再诱导他们“诸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课堂提问要考虑“弹性”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也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 课堂的提问不能太呆板、毫无启发性,而应有艺术性,要提倡富于“弹性”的提问。例如:在講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学生通读一遍课文似乎全懂,读来也觉有味。“味”在何处?学生似是而非。此时此刻,我们教师必须抓住课文最精彩、最难解之处,考虑富有弹性的提问。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新鲜的比喻。我们只抓住以下两个比喻请同学们品味,如把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茳的歌声”,把荷塘中的“光”和“影”组合的和谐,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清香”是凭嗅觉感受的,“光”和“影”是凭视觉感受的,现在都凭听觉的音乐来比,合理吗?这样富于弹性的提问,有如投石激浪,同学们能不积极思索,能不积极探讨吗?这时,教师可以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探索、去推敲,然后教师进行凝练精辟的浅析:初看似不合理,细细体味却恰到好处。因为“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都有幽微断续的特点,光影组合的和谐与”梵婀玲“上的名曲,同具优美之韵味,这两个比喻工巧而神妙。因为它们是指感觉上的相通,所以称之为“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教师利用散文本身语言的弹性去提问,不仅意象鲜活,而且在工细中颇具缥缈之致。
  
  3 课文分析要追求“弹性”
   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是突出重点、难点,抓住作者表意寓情,学生又容易掉以轻心的句段进行剖析,追求其弹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教材中选入的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最后两句“安能摧残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的教师只讲解其层意思,而没有把本句与该诗之间寓意的弹性讲出来。事实上,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是属于点睛之笔,是从李白心底呼喊出来的积郁已久的最强音,思想激情的至高点。这就使我们理解了李白的虚无消极退避情绪的来由:那是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那是他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和鄙弃,同时也表现他桀骜不驯、傲世嫉俗的顽强性格和毫不妥协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才能明白这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之作,而是一首优美的政治抒情诗。另外还有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有这样一句“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投身到苏词的字里行间去领悟其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因为作者在此处,既借歌颂周瑜的风流,军事才能的卓越,又借仰慕他的宏伟业绩,用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由此可见,只要抓住句子与篇章的弹性关系来进行深刻的剖析,无限的深度便与有限的凝练构成了和谐的统一。
  
  4 小结也要注意“弹性”
  一堂语文课结束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就必须注意发挥小结的弹性作用。我们还是举《药》的例子:《药》课题本身就富有深刻的内涵,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到。穷苦的城市平民华老栓竟以革命者夏瑜的血作为儿子治病的良药,这是何等可悲的现实!怎样在课文结束时,利用小结奇峰突起地与主题呼应,这正是其弹性之所在。我是这样启发的:同学们,作者为什么将人物的姓氏用“华”和“夏”?引导学生们一起去领悟鲁迅先生的寓意,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在通过教师的分析之后,大多数都能理解到,因为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所以华夏两家的悲剧,实际上是一幕震撼人心的中国的悲剧。这样,通过以上富于弹性的小结,在有限中表现无限。
  
  5 板书要富于“弹性”
  在语文教学中,板书是配合教师口头讲授的必要手段。富有弹性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提纲挈领,突出讲述重点,有画龙点睛之妙。它还有利于学生记笔记,可加强直观效果,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方便复习之功。例如:我在讲授小说《项链》的故事情节时是这样板书的:
  
  通过这个富于弹性的板书,就可以看出,《项链》一文的情节内容,不似一湖平静之水,而是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很具有特色。这样的板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一定要富于艺术性,必须通过富有弹性的破题、提问、分析、小结和板书,来开拓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联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学的弹性,就在于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使方寸土地上最大限度地容纳着丰富感受,于微尘中显现大千。
其他文献
谈及英语语法教学,英语教师总会把它与"枯燥、单调、难教和晦涩难懂"联系在一起。诚然,运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大
患者,女,20岁,在校大学生。1998年6月因学习紧张,加点读书劳累之后,出现头昏、乏力、纳差2d。次日突然呕血约350mL,急送常州市某三甲医院救治,住院号:81507。经胃镜、腹部B超、肝功能
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儿童由于体温
针对军队院校普通化学实验的实践教学,介绍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多年来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实验课教育观念、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进行的改革探索。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尽管根/土界面一般是指根围数毫米范围内的微域土区,但该微区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状况直接影响着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向根迁移、转化和有效性,影响着植物根的吸收和生理活性(
摘 要:音乐:一副感受诗歌的耳朵;田园诗:用语言绘就的山水画;心理学:一把解剖诗歌的手术刀;数学:一扇解读诗歌的新窗口。多学科交叉,知识间的互相渗透,解决方法上的互补,为我们鉴赏田园诗指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关键词:田园诗 多学科 鉴赏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a)-0071-01  田园诗又叫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为主的
摘 要: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与工具课,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进行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b)-0011-01    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承担两方面的责任。一是满足规格教育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