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卓越人才项目的建设思路与工作重点,阐述了卓越人才工作有效运行的保障。
关键词:卓越人才 农产品质量检测 人才培养模式
课 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ZJC1214034。课题类型: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黑教高函〔2013〕279号)文件中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教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我省国家级现代农村职教改革试验区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培养大批现代农业人才,省教育厅决定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依据学院发展规划、立足于专业建设基础,申报了此项工作。在历时两年的培养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
一、建设基础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是依托农垦集团办学的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是行业重点支持专业,省部共建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区“中高衔接、系统培养”试点专业,中韩合作办学专业。学院具有设施齐全的校内外实训条件和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
二、建设思路与工作要点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通知》为指导,秉承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传统,树立“面向农业、服务垦区、校企联合”的农业教育理念,本着科学定位、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大胆改革、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着力做好“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工作。
工作要点如下。一是创立基于校企战略联盟的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学校与企业形成长效双赢合作关系,建立与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二是创新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在原“2 1”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校企共育、工学一体”的“2 1”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高水平的农业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进,锻炼农业教学团队的专业建设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和稳定由企业高级农艺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四是扩大农业教育的对外开放,适应国际化“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合作的一线农业技术人才;五是制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建立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三、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的保障
1.建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制度
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需要出台和完善与其配套的工作制度与文件,如卓越农业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卓越农业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学生遴选办法、分流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卓越人才培养专业标准、卓越人才培养考核方法与考核标准、校企合作培养基地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管理实施办法、企业培养阶段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等。
2.日常教学管理
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安排与学生管理工作由分院负责,教务处负责教学运行与建设的协调管理。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管理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商制订培养计划与培养内容,制订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教学阶段管理方案与考评办法。
3.学生的遴选与分流
实行普遍培养与重点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新生入学编入各班级。经过半学期的考察,校内双向选择,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选拔,将品学兼优的学生列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需建立学生选拔淘汰机制,以保障卓越人才培养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
4.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在人才引进时,要优先引进具有企业、科研和生产工作经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将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请进学校,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结构团队。
5.实训条件建设
学校专为“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开辟独立办公场地,在校内的综合实训楼设置“卓越人才学习室”,学习室设有学习资料、电子期刊、网络平台等设施,在课余时间开放。校企合作建设具备教学示范、技能训练、行业生产、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落实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途径。
6.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建立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的机制,定期开展卓越农业人才评价。建立科学合理、响应迅速的教学质量快速反应系统,便于学校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整改和持续改进。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关键词:卓越人才 农产品质量检测 人才培养模式
课 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ZJC1214034。课题类型: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黑教高函〔2013〕279号)文件中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教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我省国家级现代农村职教改革试验区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培养大批现代农业人才,省教育厅决定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依据学院发展规划、立足于专业建设基础,申报了此项工作。在历时两年的培养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
一、建设基础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是依托农垦集团办学的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是行业重点支持专业,省部共建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区“中高衔接、系统培养”试点专业,中韩合作办学专业。学院具有设施齐全的校内外实训条件和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
二、建设思路与工作要点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通知》为指导,秉承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传统,树立“面向农业、服务垦区、校企联合”的农业教育理念,本着科学定位、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大胆改革、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着力做好“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工作。
工作要点如下。一是创立基于校企战略联盟的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学校与企业形成长效双赢合作关系,建立与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二是创新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在原“2 1”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校企共育、工学一体”的“2 1”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高水平的农业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进,锻炼农业教学团队的专业建设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和稳定由企业高级农艺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四是扩大农业教育的对外开放,适应国际化“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合作的一线农业技术人才;五是制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建立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三、卓越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的保障
1.建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制度
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需要出台和完善与其配套的工作制度与文件,如卓越农业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卓越农业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学生遴选办法、分流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卓越人才培养专业标准、卓越人才培养考核方法与考核标准、校企合作培养基地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管理实施办法、企业培养阶段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等。
2.日常教学管理
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安排与学生管理工作由分院负责,教务处负责教学运行与建设的协调管理。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管理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商制订培养计划与培养内容,制订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教学阶段管理方案与考评办法。
3.学生的遴选与分流
实行普遍培养与重点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新生入学编入各班级。经过半学期的考察,校内双向选择,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选拔,将品学兼优的学生列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需建立学生选拔淘汰机制,以保障卓越人才培养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
4.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在人才引进时,要优先引进具有企业、科研和生产工作经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将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请进学校,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结构团队。
5.实训条件建设
学校专为“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开辟独立办公场地,在校内的综合实训楼设置“卓越人才学习室”,学习室设有学习资料、电子期刊、网络平台等设施,在课余时间开放。校企合作建设具备教学示范、技能训练、行业生产、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落实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途径。
6.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建立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的机制,定期开展卓越农业人才评价。建立科学合理、响应迅速的教学质量快速反应系统,便于学校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整改和持续改进。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