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管类专业课程蕴含丰富而重要的思政教育元素,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自觉增强融合思政元素于经管专业课程的意识和能力,能有效挖掘经管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体现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要求,增强思想政治育人合力。该文探讨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从理论教学、模拟训练、实践应用等不同环节有效融合思政元素的有效路径,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经管类课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理论—模拟—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8JGZ150);2017年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管类应用型专业‘理论—模拟—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7GKSYJGZ04)
  [作者简介]李 浩(1966—),男,安徽庐江人,硕士,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049-03 [收稿日期] 2020-03-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经管类课程要主动积极研究经管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径,经管类专业课程各个环节要把政治育人思想、元素贯穿其中,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育人价值,实现经济课程育人的目的。
  一、专业课程教育要增强课程思政的自觉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其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的本领,改造一个人成为担当历史使命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从高校经管类的专业人才来看,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经管类专业知识的水平和能力,且还要其具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灵魂和品格,真正成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的政治性很强的合格人才。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也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支撑,为政治合法性提供有力支持。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独特的历史性、逻辑性和现实性,成功取得了资本主义国家需要300多年才能实现的经济成就,经济管理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政治经济认识自觉和认识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经管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类的课程涉及市场体系、开放体系及行政我国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发展。这样,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自觉分析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自觉把课程思政融入專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文化、制度的自信。
  万事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合格的人才。课程专业知识的传导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应用能力,但仅有专业知识还远远没有达到育人的目标,有才无德之人可能成为对社会产生危害的人。专业课程教育忽略德的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经管类课程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很多方面的知识内涵都蕴含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学生的“三观”能否正确形成对产生社会价值会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管专业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的要素,显得非常重要。要主动、积极、有意识地加强专业知识教育与育人元素有机结合,突出课程思政的融合性,体现人生品格的教化和社会价值引领功能,不断积累小德才能成为具有大德之人,最终才能成为对社会、国家和民族有用的栋梁之才。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经济运行、管理、规律等内容都包含有很深的道德因素,比如,没有哪一项经济的运行与管理不涉及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及道德的基本要求,需要一个人的诚信意识、团结意识、集体意识、协助意识、公平竞争意识等才能更好地发展一个企业。这些道德因素为经管专业课程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守诚信、重民本、尚和合等道德文化贯彻在整个的课程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影响专业课程思政效果的因素
  (一)转变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是首要
  推动课程思政育人的首要任务在于转变思政育人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长期以来,高校全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就是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认识得还不够到位,对立德树人存在“重知识传授而轻德道培育”的现象,存在把立德树人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领域应承担的责任的片面看法。育人理念转变不到位,会成为课程思政育人的一道墙。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与管理囿于多年固化思维,要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根本要求,必须要实现从单一“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转变,配合高校思政课推动协同育人有效格局的形成。   (二)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思想决定着课程思政的真正效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使命,教师的思想高度决定着学生成才的高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师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育人之师,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马克思说过:“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P152)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很具有开放性,吸纳了很多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技术、发展和管理理论,如何客观传授、评价、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尤其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刻认识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剖析得不够到位,甚至被资本主义经济表面的繁荣所蒙蔽,那将很不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唯利是图的本性及落后性。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懂得站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道德制高点,更深刻明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和发展规律,从思政育人的高度精心设计课程教学的思想道德要素,将专业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教育有机融合起来。
  (三)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重在院系
  课程思政的推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求转变思政课程单打独斗的片面的教育观念,需要形成“三全育人”的整体育人的理念,主体部门要担负各自的育人责任,相互协同配合,才能产生整体育人效应。经济管理专业部门作为学校的二级管理部门,担负着立德树人的直接责任,要增加办学的主体作用,积极配合教学管理部门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培养计划当中,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评价及考核等方面都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教研室作为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最基本单位,二级学院要明确教研室在不同课程中担负的具体的思政课程建设任务,只有教研室的思政建设落到实处,课程思政才能从隐性教育转向显性教育。对金融专业、财会专业、物流专业等专业都要具体研讨落实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要将课程思政明确体现在课程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之中,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教学大纲的落实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形成各门课程“同向同行、相互配合、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路径
  (一)提升课程思政素养,增强思政课程育人意识
  高校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全员育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使命。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阵地,也是社会各种思潮、舆论不断冲击渗透的场所[3]。作为主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部门的领导层首先要自觉建立“思政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育人”相统一的育人意识,要把课程思政落实到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及具体制度当中,建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拟实操环节的育人目标,促进专业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增强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决定着要为党和国家承担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专业教师课程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传道授业是共同要求,要自觉结合金融、贸易、物流、财务等不同专业课程在思想理论和政治素养方面的要求,针对理论教学课堂、模拟实操应用环节发挥好推进课程思政的主导作用。
  (二)完善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确保课程思政育人到位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最终要落实到课堂课程教学环节,需要上下各部门层层落实整体推进机制,否则课程思政就可能成为水面上的漂浮物。整体来看,需要建立培养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等一整套的教学运行机制,要把课程思政育人的要求贯穿到每一个教学运行环节当中,最终才能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结合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广而深的特点,要求不同专业教研部门落实“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建立相应的实施方案、运行机制,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走上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专业教师自觉地贯彻、研究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内容和方式。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
  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兵作战”转变为加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战模式,使得新时代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需要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追求與国家、民族需要的大理想信念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专业课程体现课程思政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大学生悟道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感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比如,财会专业课程很多内容都联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开放,物流管理专业很多内容都涉及我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国际商品流动链条中不可或缺的扭结,在扩大开放的外贸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等等,可以从大量成果的实例中提炼出充分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实践依据。各门课程始终以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为宗旨,以培养新时代中国大学生为出发点,运用新方案、新手段、新方式等多样化地体现课程的育人思想。
  总之,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持续地探索下去,增强时代“课程思政育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推动“思政课程”单一育人向“课程思政育人”复合模式的转变,充分挖掘不同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建立综合有效的立体式管理机制。专业教师要不断适应新时代课程思政育人的要求,将自身打造成为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擅长育德育人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探索课程新的教学规律和方式,不断推动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课程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价值理性的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2.
  [3]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A Probe into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king the Applied Courses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s Examples
  LI Hao
  (Propaganda Department, Guangxi Science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安徽新华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先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分别研究案例式和任务驱动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将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得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更加明显,既完成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CBL;CP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已成为国内教育界的共识,但我国通识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效果不够理想。财经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文章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对该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融合的机制,并对未来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提升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关键词:创新;创业;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
摘要:翻转课堂自2012年由美国传入中国,之后迅速成为教育者共同关注的新热点,掀起了一股教学模式的改革浪潮。但不可否认的是,翻转课堂在本土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其发展遇到了困境。本文通过某高校翻转课堂教与学双方不同视角的调查,探析其在高校发展和应用中的不利因素,给出解决其发展阻力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校;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
摘要:物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支教前要参与教学技能培训,也被称为“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很多师范生职前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岗前教学技能培训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文中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展现物理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化、鼓励、参与、有效管理这四个关键词出发指出教学技能培训达到有效实施的条件。  关键词:物理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 要]该文从课程考核目标的设定到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及考核的实效性,从两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入手,对考核的内容和思路、考核的形式及评分要求、考核效果自我评价及创新等进行改革探讨,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把音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及实操应用有机地结合,使艺术实践创新能力在实践理论中得到印证。  [关键词]音乐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东石油
[摘 要]四川南充是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同时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南充市优质且丰富的红色文化融入驻南高校思政课程,对于丰富驻南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强化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将从南充市红色文化融入驻南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探析南充市红色文化融入驻南高校思政课
摘要:我们所倡导的“经典诵读”中的“经典”是适合儿童,语言优美,名家名篇。选取的作品是适合孩子诵读的优美的文学典范。经典诵读的读不仅仅是朗诵,诵读更需要学生在读的同时有简单的记忆。在这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经典;诵读;选择;策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277-02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而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小、数量少,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为例,从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切入、联合实验室建设、竞赛等多个角度,阐述校企联合培养的工作思路和多种做法,实现了“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学位;产学研联合;研究
[摘 要] 大学外语教学不同于中学外语教学,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语言学知识,另一方面又承担着向学生介绍目的国文化的艰巨任务。本文着眼于外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以日语教学为例,探讨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外语教学;传统文化;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线上线下  [作者简介] 李 红(1985—),女,山东临沂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与文化。  
摘要:本文介绍并简评Farzad Sharifian教授的《文化语言学》一书,该书主要探索语言和文化概念化的关系,介绍了“文化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将这一全新发展出来的新学科结合到许多不同领域,展示了“文化语言学”对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发展的贡献,开辟了文化语言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文化概念化;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