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谁导演这场戏
在这孤单角色里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对手都是回忆
看不出什么结局
——许茹芸“独角戏”
一辈子
打小儿听惯了“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我们,时常会陷入一种恐慌,就是站在生命的换乘口,却已忘记了千折百回的来路。
有一类人在自述中,描摹着他人的故事;在对他人的讲解里,隐喻着自己的悲剧。就像老舍先生,就像《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四万来字,第一人称,刻画了横跨上世纪旧中国最细密的历史节点中的一个小人物——“臭脚巡”。
那是一个飘摇的大时代——大清、民国、复辟、军阀混战、兵匪劫掠,你方唱罢我登场。
那是一个倒霉的小人物——学徒三年,被迫转行,作巡警、门警、骑警、衙门警再到巡长,结果因为蓄胡子被开除,好不容易得贵人相助补了个小所长的缺,又遭人排挤被顶了下来。
那是一出无从逃遁的悲剧:新婚、得子、背叛、鳏居、嫁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直至在“无家可归,没吃没喝,饿着等死”的唏嘘中落魄离世。
在没有看过本剧之前,我曾经坚信,任何将一个人的一生铺陈在两个小时舞台上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原因很简单——选什么,不选什么,这是个问题。就像筛沙子,如果筛子网眼大一点,注定会漏掉隐藏着魔鬼的细节,只剩下干瘪乏味的讣告上的事迹。如果改用眼儿细的筛子,则必然枝蔓芜杂,留下如功过账簿的一地细碎。
1月23日,恰逢老舍研究会等为纪念老舍先生一百零五诞辰,邀眀戏坊于朝阳九剧场专场演出《我这一辈子》。一百多分钟的戏看下来,着实眼前一亮。小说改编抽丝剥茧,丝丝入扣;讲述者与当事人跳进跳出,分身有术;人物塑造拿捏有度,收放自如;台词字正腔圆,直指人心。独角戏版《我这一辈子》,基本立住了。
独角戏
对戏迷来说,碰上独角戏千万不要错过。无论是一角到底,还是分饰多角,独角戏那夹叙夹议、出戏入戏的舞台形式,都会令人过足瘾头。
一般而言,独角戏多少都会有些炫技的成分。尤其是在编演一体的戏里,创作者如果有太多的理念希望提壶一气灌输给观众,舞台上的呈现往往容易用力过猛。可喜的是,本剧凭借对小说的成功改写,将看似无可避免的缺陷,巧妙地隐藏在了老舍先生的文字背后。小说里平实而不平淡、精巧而不花哨的语言,顺畅地转化为表演者的动作舒展与情绪释放,时而悬河注火,时而又沉静如海。
独角戏中,最难的要数由一个人用百十分钟来推演一个人的一生。人物由年轻经盛年走向衰老,可不止是从半大小伙子到两撇八字胡再到老么喀嚓眼那么简单。如何不见斧凿地让饱经风霜的内心世界自然流淌,如何不动声色地让观众触摸到岁月在心底留下的烙印,既要求高超的演技,又挑战观众的瞬间移情。
一个人想成就一台好戏,需要艰难翻越。
这部戏,首先要攀登的是语言大师老舍这座仰之弥高的大山。其实锦囊里只有四个字:原汁原味,眼前的须弥山倏忽就挪到了身后。
其次,是挑战“话剧皇帝”石挥的经典诠释。这恰恰是本剧最大的难点和亮点。选择这样的一出戏,势必要经得起观众对照60多年前石挥自导自演的经典电影评头论足一番。“致敬而不模仿”,是编导者亮出的解药。无论是倒叙开场,还是从交通岗上聚拢回忆的目光,无不闪现着经典的影子。不过,在适度“扒胶片”的同时,我们依然可以明晰地辨识出话剧版着力塑造的另一个“我”——有老北京的油,但不贫;有小老百姓的委屈,但不窝囊;有底层的活泛和世故,但却从不在人前抖机灵或自我作践。
还有就是要以两个小时的独角戏,PK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浩浩汤汤22集连续剧。其实,不难猜出对决的结果。因为再浓的茶,也经不住一次次的续杯。
最后,是跨越时代的鸿沟,让习惯了在微博里水深火热、微信里吃斋念佛的广大观众小朋友们产生时空勾连感。其实,原著的现实主义,就在于它悲天悯人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任何大小时代,一个底层的小人物,就算再机灵透亮、踏实肯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面对动荡变革的社会和无力改变的命运,充其量也只能在卑微的夹缝中,挣扎着混过这一辈子。
值得称道的还有精彩的独白。有人说,看老舍的小说是一定要读出声来的,不如此不能体味其“北京话四级考试”的语言魔力。看他笔下圆滑处世的小人物,那么沉重,又那么俏皮,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面具感。如对背叛出走的女人,他说:一个心爱的女人,永远是心爱的,不管她做了什么错事。面对人性的扭曲、人心的沦丧,他说:心里那个空儿更大了一些,松松通通的能容下许多玩艺儿。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说:世界上不平的事可多了,我还留着我的那点儿泪呢!面对风烛残年的自己,他说:闲得自己讨厌自己。面对死亡,他说:我摸着了死。
演员,当然只有一个,是位胡同里走出来的老北京,怀揣着对京味文化的珍视和热爱,满嘴的京腔京韵俏皮话,格外地道。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俏皮话都恰到好处,有些剧中的间离,对当下现实的影射和讽刺,虽可引发观众共鸣,但也容易因隔靴搔痒而略显轻薄俗套。
此外,极简主义的舞台布景质朴凝练,也让人看着舒服。条凳是家,官帽椅是上司、老爷,而在“帽子戏法”里,换帽子表现不同时空的角色转换,扔帽子象征血雨腥风、人头落地,捡帽子则暗喻弹压地面、屠杀后的清场以及大火后的狼藉。
若要细究,固然还有偶尔过头的情绪,间或拖沓的节奏,心境的飘浮和眉眼的嘚瑟,以及从“戏大于天”到“人大于戏”的无意识的潜变……但,这些缺憾,这些不完美,就像与钻石伴生的石榴石,也许正是舞台话剧与生俱来的精彩所在。即兴发挥,现场互动,根据台下反应台上随时微调,给每一场戏,都赋予了独立的生命。
相信,下一场,依然值得期待。
没有结局
每个人都从这出戏中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令舒乙老师满意的是对原作的“忠实”,不然也不会亲自担纲该剧的文学顾问还不忘题写剧名。老舍研究机构在意的,是于先生诞辰纪年之日,以自传性悲剧人生的完美收官向先生遥致敬意。老舍迷咂摸的是老北京酸奶般的怀旧滋味,独角戏爱好者追捧的是没有青春期直接进入中老年的老戏骨的非凡演技。大家都仿佛各得其所。
而我,却只看到了历史的轮回往复,人性的普遍怯懦。
人生如戏,世事如棋。一个生命个体做一个正直人的努力,在扑面而来的社会激荡和多舛命途前,显得是多么微不足道和于事无补。就仿佛烟花划过的抛物线,落在地上只是碎屑与灰烬。“人是多么小的玩艺儿呢”。
天寒地冻里,剧场的灯黯淡了下去。当灯光再度亮起时,也许才会迎来真正的结局——诉说的欲望已然消逝,回望一生,却发现实在没什么值得留恋的。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遇到的人,动过的情,仿佛都没留下什么念想,也就只剩这一句:我这一辈子哦。
“没有死过的人是不知道死的快乐在哪儿,同样,也只有活着的人,才明白活着是多么的痛苦。”1957年,石挥选择了以与日后老舍先生相仿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一辈子。
如果新闻联播策划的下一个采访主题是“你打算如何总结你的一生”,穷尽想象,最惊悚的回答莫过于以“打酱油”的“style”,慢条斯理地说:“额……欸……这个……我这一辈子么,都张贴在了BBS、社交网站、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和朋友圈里……”
嘿,瞧这一辈子哟!
在这孤单角色里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对手都是回忆
看不出什么结局
——许茹芸“独角戏”
一辈子
打小儿听惯了“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我们,时常会陷入一种恐慌,就是站在生命的换乘口,却已忘记了千折百回的来路。
有一类人在自述中,描摹着他人的故事;在对他人的讲解里,隐喻着自己的悲剧。就像老舍先生,就像《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四万来字,第一人称,刻画了横跨上世纪旧中国最细密的历史节点中的一个小人物——“臭脚巡”。
那是一个飘摇的大时代——大清、民国、复辟、军阀混战、兵匪劫掠,你方唱罢我登场。
那是一个倒霉的小人物——学徒三年,被迫转行,作巡警、门警、骑警、衙门警再到巡长,结果因为蓄胡子被开除,好不容易得贵人相助补了个小所长的缺,又遭人排挤被顶了下来。
那是一出无从逃遁的悲剧:新婚、得子、背叛、鳏居、嫁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直至在“无家可归,没吃没喝,饿着等死”的唏嘘中落魄离世。
在没有看过本剧之前,我曾经坚信,任何将一个人的一生铺陈在两个小时舞台上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原因很简单——选什么,不选什么,这是个问题。就像筛沙子,如果筛子网眼大一点,注定会漏掉隐藏着魔鬼的细节,只剩下干瘪乏味的讣告上的事迹。如果改用眼儿细的筛子,则必然枝蔓芜杂,留下如功过账簿的一地细碎。
1月23日,恰逢老舍研究会等为纪念老舍先生一百零五诞辰,邀眀戏坊于朝阳九剧场专场演出《我这一辈子》。一百多分钟的戏看下来,着实眼前一亮。小说改编抽丝剥茧,丝丝入扣;讲述者与当事人跳进跳出,分身有术;人物塑造拿捏有度,收放自如;台词字正腔圆,直指人心。独角戏版《我这一辈子》,基本立住了。
独角戏
对戏迷来说,碰上独角戏千万不要错过。无论是一角到底,还是分饰多角,独角戏那夹叙夹议、出戏入戏的舞台形式,都会令人过足瘾头。
一般而言,独角戏多少都会有些炫技的成分。尤其是在编演一体的戏里,创作者如果有太多的理念希望提壶一气灌输给观众,舞台上的呈现往往容易用力过猛。可喜的是,本剧凭借对小说的成功改写,将看似无可避免的缺陷,巧妙地隐藏在了老舍先生的文字背后。小说里平实而不平淡、精巧而不花哨的语言,顺畅地转化为表演者的动作舒展与情绪释放,时而悬河注火,时而又沉静如海。
独角戏中,最难的要数由一个人用百十分钟来推演一个人的一生。人物由年轻经盛年走向衰老,可不止是从半大小伙子到两撇八字胡再到老么喀嚓眼那么简单。如何不见斧凿地让饱经风霜的内心世界自然流淌,如何不动声色地让观众触摸到岁月在心底留下的烙印,既要求高超的演技,又挑战观众的瞬间移情。
一个人想成就一台好戏,需要艰难翻越。
这部戏,首先要攀登的是语言大师老舍这座仰之弥高的大山。其实锦囊里只有四个字:原汁原味,眼前的须弥山倏忽就挪到了身后。
其次,是挑战“话剧皇帝”石挥的经典诠释。这恰恰是本剧最大的难点和亮点。选择这样的一出戏,势必要经得起观众对照60多年前石挥自导自演的经典电影评头论足一番。“致敬而不模仿”,是编导者亮出的解药。无论是倒叙开场,还是从交通岗上聚拢回忆的目光,无不闪现着经典的影子。不过,在适度“扒胶片”的同时,我们依然可以明晰地辨识出话剧版着力塑造的另一个“我”——有老北京的油,但不贫;有小老百姓的委屈,但不窝囊;有底层的活泛和世故,但却从不在人前抖机灵或自我作践。
还有就是要以两个小时的独角戏,PK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浩浩汤汤22集连续剧。其实,不难猜出对决的结果。因为再浓的茶,也经不住一次次的续杯。
最后,是跨越时代的鸿沟,让习惯了在微博里水深火热、微信里吃斋念佛的广大观众小朋友们产生时空勾连感。其实,原著的现实主义,就在于它悲天悯人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任何大小时代,一个底层的小人物,就算再机灵透亮、踏实肯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面对动荡变革的社会和无力改变的命运,充其量也只能在卑微的夹缝中,挣扎着混过这一辈子。
值得称道的还有精彩的独白。有人说,看老舍的小说是一定要读出声来的,不如此不能体味其“北京话四级考试”的语言魔力。看他笔下圆滑处世的小人物,那么沉重,又那么俏皮,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面具感。如对背叛出走的女人,他说:一个心爱的女人,永远是心爱的,不管她做了什么错事。面对人性的扭曲、人心的沦丧,他说:心里那个空儿更大了一些,松松通通的能容下许多玩艺儿。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说:世界上不平的事可多了,我还留着我的那点儿泪呢!面对风烛残年的自己,他说:闲得自己讨厌自己。面对死亡,他说:我摸着了死。
演员,当然只有一个,是位胡同里走出来的老北京,怀揣着对京味文化的珍视和热爱,满嘴的京腔京韵俏皮话,格外地道。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俏皮话都恰到好处,有些剧中的间离,对当下现实的影射和讽刺,虽可引发观众共鸣,但也容易因隔靴搔痒而略显轻薄俗套。
此外,极简主义的舞台布景质朴凝练,也让人看着舒服。条凳是家,官帽椅是上司、老爷,而在“帽子戏法”里,换帽子表现不同时空的角色转换,扔帽子象征血雨腥风、人头落地,捡帽子则暗喻弹压地面、屠杀后的清场以及大火后的狼藉。
若要细究,固然还有偶尔过头的情绪,间或拖沓的节奏,心境的飘浮和眉眼的嘚瑟,以及从“戏大于天”到“人大于戏”的无意识的潜变……但,这些缺憾,这些不完美,就像与钻石伴生的石榴石,也许正是舞台话剧与生俱来的精彩所在。即兴发挥,现场互动,根据台下反应台上随时微调,给每一场戏,都赋予了独立的生命。
相信,下一场,依然值得期待。
没有结局
每个人都从这出戏中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令舒乙老师满意的是对原作的“忠实”,不然也不会亲自担纲该剧的文学顾问还不忘题写剧名。老舍研究机构在意的,是于先生诞辰纪年之日,以自传性悲剧人生的完美收官向先生遥致敬意。老舍迷咂摸的是老北京酸奶般的怀旧滋味,独角戏爱好者追捧的是没有青春期直接进入中老年的老戏骨的非凡演技。大家都仿佛各得其所。
而我,却只看到了历史的轮回往复,人性的普遍怯懦。
人生如戏,世事如棋。一个生命个体做一个正直人的努力,在扑面而来的社会激荡和多舛命途前,显得是多么微不足道和于事无补。就仿佛烟花划过的抛物线,落在地上只是碎屑与灰烬。“人是多么小的玩艺儿呢”。
天寒地冻里,剧场的灯黯淡了下去。当灯光再度亮起时,也许才会迎来真正的结局——诉说的欲望已然消逝,回望一生,却发现实在没什么值得留恋的。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遇到的人,动过的情,仿佛都没留下什么念想,也就只剩这一句:我这一辈子哦。
“没有死过的人是不知道死的快乐在哪儿,同样,也只有活着的人,才明白活着是多么的痛苦。”1957年,石挥选择了以与日后老舍先生相仿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一辈子。
如果新闻联播策划的下一个采访主题是“你打算如何总结你的一生”,穷尽想象,最惊悚的回答莫过于以“打酱油”的“style”,慢条斯理地说:“额……欸……这个……我这一辈子么,都张贴在了BBS、社交网站、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和朋友圈里……”
嘿,瞧这一辈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