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皮亚杰对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分类,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属于具体运算思维,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具有易变性和可逆性,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思维培养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327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小学语文学科应提出相应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其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从语文学科基本的语言出发,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表达的空间,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课堂,以增强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反应;再者还要以文化传承为己任,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学习并发扬传统文化,以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本文主要从“以语言架构为中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以思维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提问”、“以文化传承为扶手,进行审美提升”三方面来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思维培养发展策略。
一、以语言构架为中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的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而语言的表达是思维运转的结果,因此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必定离不开思维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抛开其中一个去发展另外一个。小学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语言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对于学生在语言和思维中理解文章并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走月亮》这篇文章中,“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抱”字用的十分巧妙,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抱”的精妙之处。在分析语句的过程中,教师将文章语言背后作者的思维途径和方法告诉学生,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思维,是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以思维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提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則大进。”由此可知,疑问是学生进步的源泉。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依然追求教学的权威性,他们享受课堂的中心地位,只是自顾自的为学生讲解,却毫不关心学生的感受,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应该是教师以思维发展为导向,引发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进行提问,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并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教师在黑板上将“爬山虎的脚”中的“脚”字加粗,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有何疑问?这时学生会想:“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等等。当学生有了疑问时,他们也就对文章产生了好奇心。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仔细研读文章,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质疑、一边解决问题,这样以思维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非常积极地作用。
三、以文化传承为扶手,进行审美提升
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播并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以文化传承为扶手,使学生深入研究阅读内容,能够很好地给予学生精神启发,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过,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还应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阅读内容和主题形象化直观化,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精卫填海》出自于《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虽然其是一本人们想象创造的荒诞奇书,但蕴含的道理十分值得学习。比如:《精卫填海》就在叙述一个有趣、生动、传奇故事的同时,向读者传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学生坚持不懈,从而取得成功。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精彩的感官体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影视剧中关于《精卫填海》的片段,使学生在画面的引导下,提升艺术审美能力,感知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的影响,这么做对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也非常有帮助。
总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家庭教育、个人兴趣、遗传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差异性,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差异化的培养策略,以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思维训练中完善语文知识体系,从而提升语文能力,获得较高的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薛伟,韩如军.略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29-130.
[2]马爱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73.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327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小学语文学科应提出相应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其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从语文学科基本的语言出发,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表达的空间,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课堂,以增强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反应;再者还要以文化传承为己任,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学习并发扬传统文化,以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本文主要从“以语言架构为中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以思维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提问”、“以文化传承为扶手,进行审美提升”三方面来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思维培养发展策略。
一、以语言构架为中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的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而语言的表达是思维运转的结果,因此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必定离不开思维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抛开其中一个去发展另外一个。小学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语言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对于学生在语言和思维中理解文章并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走月亮》这篇文章中,“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抱”字用的十分巧妙,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抱”的精妙之处。在分析语句的过程中,教师将文章语言背后作者的思维途径和方法告诉学生,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思维,是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以思维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提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則大进。”由此可知,疑问是学生进步的源泉。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依然追求教学的权威性,他们享受课堂的中心地位,只是自顾自的为学生讲解,却毫不关心学生的感受,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应该是教师以思维发展为导向,引发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进行提问,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并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教师在黑板上将“爬山虎的脚”中的“脚”字加粗,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有何疑问?这时学生会想:“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等等。当学生有了疑问时,他们也就对文章产生了好奇心。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仔细研读文章,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质疑、一边解决问题,这样以思维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非常积极地作用。
三、以文化传承为扶手,进行审美提升
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播并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以文化传承为扶手,使学生深入研究阅读内容,能够很好地给予学生精神启发,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过,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还应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阅读内容和主题形象化直观化,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精卫填海》出自于《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虽然其是一本人们想象创造的荒诞奇书,但蕴含的道理十分值得学习。比如:《精卫填海》就在叙述一个有趣、生动、传奇故事的同时,向读者传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学生坚持不懈,从而取得成功。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精彩的感官体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影视剧中关于《精卫填海》的片段,使学生在画面的引导下,提升艺术审美能力,感知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的影响,这么做对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也非常有帮助。
总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家庭教育、个人兴趣、遗传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差异性,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差异化的培养策略,以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思维训练中完善语文知识体系,从而提升语文能力,获得较高的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薛伟,韩如军.略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29-130.
[2]马爱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