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校,高中部的理科教师对于经历了初中课改后毕业的第一批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物理老师认为:课改后学生的解题规范性、运算能力明显差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等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东西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足量的训练和强化。化学教师则反映:学生对一些最基本的、拿来就能熟练使用的化学基础知识、化学用语掌握得不牢固、不到位,还有一些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概念早该在初中的教学中烂熟于心的,初中教材却没有提及。地理老师则认为:初中科学课程中有关地理的内容有些被大大削弱了,有些只需一般『生了解的知识却被大大强化了,详略不当,学生对读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普遍较差。而教师们所认可的优点也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课改后的学生上课思维非常活跃,敢于并乐于大胆提出、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提问,喜欢动手,课堂互动好,师生关系融洽。
下面,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多年的教学经历,谈谈对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的主要体现
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日渐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因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各自为阵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课改前,初中教材使用的教材和高中教材非常对接,学生进入高中后,在学习上基本不存在知识性的障碍。如今初高中理科教材的衔接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初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比如,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生命科学”的部分作一下对照,便会发现:初中课标删减了较多的内容,有些内容,初高中的要求又非常雷同,造成不必要的知识重复;有些内容高中课标做了提升,实质仍停留在表象,并没有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还有些内容处在谁都不管的盲点(比如化学中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概念,初高中课程标准都未提及,造成知识的断层),并且高中课标注重的是知识量的增加,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强调不够。
2 因初高中教材的知识难度差异较大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初中课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学更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教材仍是承袭原来的特点和难度,因此对于首批课改高一新生来说,自己学得困难,教师教得吃力。
比如在物理学科中,初中科学课一般只学习一些宏观世界中的简单物理现象及物理学原理,而高中则主要研究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中物理现象的一些本质的东西。高中物理还增加了矢量知识,学生对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等问题在理解上感到很困难。
3 因中考、高考的特点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由于中考往往会在课标的基础上再圈定范围、画重点、定形式,因此,教师往往也就淡化或取消了不考内容的复习与强化,在指定的范围内拼命挖井,甚至整理好详尽的复习提纲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有的学生平时没有学好,不太理解教材的内容,到考试前才硬着头皮背诵教师画定的内容。这样一方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平时的科学课教学;另一方面,教师的包办代替也使学生失去了许多锻炼各种学习能力的机会,养成了懒惰、依赖、畏难等不良心理与学习习惯。所以,这些学生升入高中后,对于平时教学、复习以及高考要求的大变,就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
4 因初高中教学方法的不同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初高中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1)绝大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科学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较大的知识难度的压力下又加上对教法的不适应,从而出现掉队现象。(2)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接受。热热闹闹的课堂,强调合作探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是初中教学给人的印象。初中课程改革以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和初中相比,高考的压力太大,高中的教学模式很难有实质的改变。因此,高中教学方式还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二、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是教育教学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虽然暂时未能解决,但有些是我们可以加以改善的。
1 注重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对接与迁移
加强初高中教师的交流,要打破一个旧观点:凡是高中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初中已经学习过了。因此,高中教师要梳理初中知识内容,找到与高中不对接的地方,在教学中穿插着将其强化、巩固。初中教师要对高中课标有所了解,在初中教学中给予相应的关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在初中教学中被充分的体现出来。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虽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3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中教师学习初中的教学模式也必不可少,在教学中尽量体现新课程课改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上要打破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逐步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从而激活课改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实现教学方法上的对接。
4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师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继续教育备受关注。为此要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坚持培训先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对初中教师尤为重要。
总之,研究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不仅可使初中教学避免盲目性,而且可使高中教学走向更加科学的轨道。
责任编辑 李 淳
下面,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多年的教学经历,谈谈对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的主要体现
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日渐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因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各自为阵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课改前,初中教材使用的教材和高中教材非常对接,学生进入高中后,在学习上基本不存在知识性的障碍。如今初高中理科教材的衔接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初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比如,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生命科学”的部分作一下对照,便会发现:初中课标删减了较多的内容,有些内容,初高中的要求又非常雷同,造成不必要的知识重复;有些内容高中课标做了提升,实质仍停留在表象,并没有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还有些内容处在谁都不管的盲点(比如化学中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概念,初高中课程标准都未提及,造成知识的断层),并且高中课标注重的是知识量的增加,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强调不够。
2 因初高中教材的知识难度差异较大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初中课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学更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教材仍是承袭原来的特点和难度,因此对于首批课改高一新生来说,自己学得困难,教师教得吃力。
比如在物理学科中,初中科学课一般只学习一些宏观世界中的简单物理现象及物理学原理,而高中则主要研究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中物理现象的一些本质的东西。高中物理还增加了矢量知识,学生对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等问题在理解上感到很困难。
3 因中考、高考的特点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由于中考往往会在课标的基础上再圈定范围、画重点、定形式,因此,教师往往也就淡化或取消了不考内容的复习与强化,在指定的范围内拼命挖井,甚至整理好详尽的复习提纲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有的学生平时没有学好,不太理解教材的内容,到考试前才硬着头皮背诵教师画定的内容。这样一方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平时的科学课教学;另一方面,教师的包办代替也使学生失去了许多锻炼各种学习能力的机会,养成了懒惰、依赖、畏难等不良心理与学习习惯。所以,这些学生升入高中后,对于平时教学、复习以及高考要求的大变,就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
4 因初高中教学方法的不同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初高中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1)绝大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科学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较大的知识难度的压力下又加上对教法的不适应,从而出现掉队现象。(2)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接受。热热闹闹的课堂,强调合作探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是初中教学给人的印象。初中课程改革以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和初中相比,高考的压力太大,高中的教学模式很难有实质的改变。因此,高中教学方式还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二、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是教育教学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虽然暂时未能解决,但有些是我们可以加以改善的。
1 注重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对接与迁移
加强初高中教师的交流,要打破一个旧观点:凡是高中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初中已经学习过了。因此,高中教师要梳理初中知识内容,找到与高中不对接的地方,在教学中穿插着将其强化、巩固。初中教师要对高中课标有所了解,在初中教学中给予相应的关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在初中教学中被充分的体现出来。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虽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3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中教师学习初中的教学模式也必不可少,在教学中尽量体现新课程课改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上要打破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逐步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从而激活课改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实现教学方法上的对接。
4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师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继续教育备受关注。为此要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坚持培训先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对初中教师尤为重要。
总之,研究初高中科学课程衔接问题,不仅可使初中教学避免盲目性,而且可使高中教学走向更加科学的轨道。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