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实践中的一朵寄葩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z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教育改革推行多年,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让他们掌握学习的工具和方法,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香港大学岑绍基博士的《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香港教育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就是授人以渔的指导性著作,它不是一般的教改总结,而是一部创新意识较强、体现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汉语写作教改专著。在实验研究的数据统计中,他提出了一个汉语写作教学中谁都无法回避、但又没有认真系统地展开研究的课题:如何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批改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这还仅仅是表层的话题,更深的题旨是:怎样在汉语文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施自主学习、教会学生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岑绍基博士的这项研究有坚实的学理基础,他不但引证了大量的中外同类研究资料,而且还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引进项目研究中。他坚持了十几年的调查研究,还亲自在三个中四实验班开展教改实验,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中归纳总结理论,这个课题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较为全面地探究了目前存在的四种作文批改法:教师精批细改法;教师符号批改法;同辈量表批改法;学生量表自改法。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和试验观察,岑绍基博士发现了每一种批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在中文写作教学上,很多教师都认同精批细改是改善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如果采用教师精批细改法,那么教师的权威的引导作用可以实现,学生如果重视了教师的批改、领会消化了教师的批改,学生获得的效益将不可低估。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这种批改法里会得到充分的实现,一个优秀教师的智慧会在这种有生命的书面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不过,精批细改的方法需要结合面谈的方法,学生才能够有效地学习修改的策略,因此这方法比较适合在个别或小组教学中使用;但是如果学生很多,教师很难大量采用面谈的方法。由于教师未能够全面和学生面谈,学生未能够在教师的精批细改下学习写作的修改策略,学生的写作能力未能相应提高,因而未能达到精批细改的目的。另外,这种作文批改法也有致命的不足,譬如,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常常指出的是学生的负面的问题和错误的地方,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可能会被抑制;同时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很大,一般的教师会有沉重的工作压力和教学负担。
  教师符号批改法相对于教师精批细改法在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上有很大的进步。它启发和培养了学生那种“文章是改出来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教师投入的工作量只是精批细改法的一半。但是这种方法仍未能培养出学生对文章好坏的判断能力,在教师的“符号”指挥下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量表自改法从调动学生主动性方面来说是最好的一种。它引导和鼓励学生按一定的文章写作模型重组、重写自己的文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孕育学生的写作快乐感将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是否具备了自改作文的知识和能力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关注的地方,而且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其它同学的大量的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学生量表互改法是指“学生完成初稿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评改量表互改同学的作文,然后相互提出回馈,学生根据回馈,加上个人的判断,重写他们的作文”(见岑绍基博《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27页)。根据岑绍基的研究报告:在四种作文批改法中,学生量表互改法在中小学课堂上可发挥出优良的教学效果,它可以提高学生在作文评改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读者意识,可以培养评判文章的能力。这种教学法要注意的是:设法组织好教学活动,设法提高学生评改他人作文的能力,设法设计好评判作文的模型和量表。这种教学法在国内国外均有理论根据,并有不同国别的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做过有成效的探索。它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规律。
  其实,语文教师让学生互改作文的实践雏形早已存在,但是岑绍基博士第一次从理论高度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量表,不仅让这种实践活动找到理论依据,也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评改作文的标准,增强了学生互改作文的可操作性,使评改结果更加科学可信。而且,这些量表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水平,还在于这些量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蓝本,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不无益处。
  世界上不少地方正在进行教育及课程改革,然而不少教育研究的结果却告诉我们,绝少教育改革能真正对学生学习产生正面的影响;而能够产生明显作用的,都是那些直接涉及学习内容的改革。岑绍基博士的《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无疑是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朵奇葩。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推进档案事业发展使之适应当今中国的经济体制与行政体制、受到社会认同,才是档案部门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勇于开拓新境界、善于提出新问题、认真研究新情况,用科学和法律这两件法宝劈山开路。在机构改革不断深化的下一阶段,档案部门的艰难改革将正式踏上征程,此去一路未知困难多多,需要借鉴参考已有区域改革试验的教训与经验,例如“徽式探索”彰显的科学精神与“闽式探索”深蕴的法治意识,等
说实话,虽然我平时常常自嘲,  自己是个连自身绩点都难以“独善其身”的“学渣”,  但我仍旧不曾改变那颗试图“兼济天下”的心,  这大概也是我成为《大学生》校园记者最大的理由。  以中国大学生类最优秀刊物的官方记者身份,与中国顶尖高校的优秀学生们交流采访,探寻不同特征的个体在大学环境下脱颖而出的普遍规律,从而总结出一整套方法论用于自身的成长与發展,这就是我当初的野心。  记者之路道阻且长,与采访对
毕业找工作时,考虑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程项目数量更多,技术先进,水准与国际接轨,再加上我是江苏人,便把目光锁定在了这里。最后,我被上海的一家造价咨询公司录用。日常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工程计量计价、回标数据分析、结算审核等等。满怀对职业生涯的憧憬,我开启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入职第一天,部门经理就给我排了7月份工作计划,是学习《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上海市建筑工程定额》。这是入这行
2013年暑假,我一个人背着行李、拿着录取通知书坐上了武广高铁,  4个多小时后,我到了广州。  初到广州,我最不习惯这边太过清淡和甜腻的饮食,食堂里菜的种类虽多,但我是在湖北长大,18年重口味的熏陶下,怎么吃都不顺口。那段时间里,我是看着在家常吃的热干面、三鲜豆皮、爆炒鳝鱼、油焖大虾的照片口水直流。好在饭堂的面食还算过得去,前两个星期我主要是靠吃面条和面包过活。军训时,当大家以补充营养为由忙着点
文本为王,诗歌的力量从来都来自于诗歌的内部。侯马诗恰恰在诗歌的内部力量上胜人一筹。他诗歌的这种内部的力量都来自于日常的真实,也正因为他诗歌的诚实和感觉的细节,才成就了他诗歌的与众不同。他创造性地把日常的发现与敏锐的思想调合在了一起,通过对日常事物的洞察或内省发现其中不同的隐义与哲性的存在。他的诗歌所具有的精神力量都是凭真实的细节而获取的,这也是其诗歌令人着迷的品质之一。另外,读他的诗感觉特别有意思
1.食醋催眠:有些人长途旅行后,劳累过度,夜难安睡,可用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中慢服。饮后静心闭目,不久便会入睡。   2.糖水催眠:若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可饮一杯糖水。因为糖水在体内可转化为大量血清素,此物质进入大脑,可使大脑皮层抑制而易入睡。  3.牛奶催眠:牛奶中色氨酸是人体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仅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还含有能使人产生疲倦感觉的作用。它是体内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一杯牛
刘棉朵  刘棉朵,1971年生于山东青岛,作品散见于各种文学期刊和诗歌选本,曾获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诗探索奖”青年诗人奖,著有诗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面包课》,诗合集《我们的美人时代》等,中国作协会员。  草木之人  这些日子  我读《奥义书》  吃青菜、豌豆  喝泉水,听风赏月  穿袍子,打坐冥想  活得像个隐士  每天反省  用清水和光沐浴  给一只蚂蚁让路  给一只黑鸟让出麦田的上空  不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密切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朱熹说:“古人作文,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该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读有韩文熟,便作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文熟,便作出苏文的文字”。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读中比较鉴别,文理自然明白  所谓比较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对比其异同或优劣,从而更好掌握事物的不同特点,揭示事物的不同特征。在语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学校和教师对教育理念不断地更新与探索,但是初中文言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农村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呆板陈旧   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仍采用串讲的教学方法。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接着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继而作所谓的“内容分析”,或者“中心归纳”。这种“满堂灌”教学方式,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
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主张,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语文教育这一培养“创造之人”的主战场上,更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树立创新观念。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老师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