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把”字句考察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ern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其形式特点和语法规律,一直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尝试对《浮躁》“把”字句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和现代汉语的对比,分析书中例句,尝试总结《浮躁》中带有方言特色的“把”字句的语法特征和使用规律。
  【关键词】《浮躁》;“把”字句;句法结构;关中方言
  贾平凹于198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作为一部具有浓厚商州文化特色的小说,《浮躁》一经问世就受到文坛关注,该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即对历史和社会有深刻的反思。同时它像一副商州的风俗画,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世态变迁娓娓道来。《浮躁》是贾平凹先生用关中方言写就,其句式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频繁出现的“把”字句,基于以上几点,笔者将进行《浮躁》“把”字句考察,这是汉语专书考察,而关中方言具有鲜明的近代汉语特点,了解这一时代的“把”字句特点,对于把握“把”字句的发展规律有很重要的意义,也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例证。
  一、关于处置的问题
  王力先生(1958)认为“把”字句是一种处置式,是指谓语动词对“把”后的宾语有积极的影响,处置作用要求谓语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及物动词。《浮躁》的有些“把”字句是不具有处置意味的。例如:
  小水就把眼皮垂下来,手不自觉地抚摩着身下的竹席,思想这就是往后自己牵针引线、生儿育女的地方吗?
  这里的“垂”是不及物动词,不能表示对“眼皮”的积极影响,也就是不具有处置性。兰宾汉认为关中方言中有的“把”字句的谓语中心是心理动词、能愿动词、形容词或疑问词等,也不具有处置性i。《浮躁》也有心理动词、能愿动词、形容词或疑问词充当谓语中心的句子如:
  英英说:“你把什么老了?嫩得掐出水的人,你就是不打扮!人是衣裳马是鞍,你打扮得风流了,也有男子好娶你!”
  “老”为形容词,充当谓语。
  石华一拍脑门叫道:“我也糊涂了,军区许司令的儿子和我熟,让他找他爸去干涉,巩家还敢把金狗怎么样?”
  “怎么样”是疑问词。
  “够了吧!你领我去见见你爸,我写了一个材料,让他把事情知道得更清楚些!”
  “知道”是心理动词,按照现代汉语“把”字句的规则是不能用于“把”字句的,但是方言里经常会使用于把字句。可以说,这些“把”字句在处置的问题上保留了近代汉语的语法特征,《红楼梦》第23回就有:
  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红”是形容词,不具有处置意义,在这里充当了谓语中心。
  再者,关中方言的把字句有一类特殊句式是“把”后没有动词出现。如文中一句:
  这金狗把他娘的不是“看山狗”托生的。
  “把”字句后面紧跟的是表原因的句子。此类句式在方言里多表示责骂、埋怨的语义,应该是“把谁怎么样”的“怎么样”难以说出口而形成了这样的结构,在语用上就是将不方便说出的话省略。
  二、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位置
  黄伯荣、廖序东认为“把”字结构和动词之间一般不加能愿动词和否定词,但是《浮躁》有特殊的例句,如:
  就是说一场大的动乱过后,社会心理容易产生变态情绪,狂躁不安,丧失公德,不要法纪,把流血也不当回事。
  这一句的“不”在“把”的后面。兰宾汉认为关中方言中否定副词前置和后置的情况都有,但是后置的表达方式更自然一些。
  同样,关中方言的能愿动词做状语时,也会位于“把”后,这是与普通话的要求相悖的。现代汉语“把”字句要求“把”字和动词之间一般不加能愿动词。分析得出:《浮躁》把字句共有36例使用了能愿动词,仅有1例是将“能”放在“把”后面,为:
  一到州城,他就不给来信,我去了十封八封,把心都能掏出来给他看了,他却一个字也不给我!
  可见,《浮躁》里“把”字句的能愿动词和副词的使用规则,大致和普通话一致,也有个别不同的情况。
  三、“把N一V”结构
  《浮躁》只有这一例句子使用了“把N一V”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把”与后面的名词成份构成介词短语,“一”也是其后名词的修饰成份,“V”与“把”后宾语在语义上是动宾关系。
  金狗把脸一抹了,去泼脏水,少年先抢过泼了。立即又沏了茶端来,立即又递了烟,将火柴点燃。
  关中方言里此类句式很多,如:
  把门一关再走。
  咱把这些一买再回。
  可以看出,这两句语义强调的是“走”和“回”,即后面的成分是语义重心。同理,例句中的“抹”这个动作因为修饰语是“一”,显得很短促,强调的是“去泼脏水”这个动作。
  麻袋拉出水来,沉重了十多倍,才到岩石下,金狗爹失声叫道:“你怎么把麻袋捞上来?”
  四、关于定指的问题
  一般认为,普通话的“把”字句“把”后的宾语是有定的,需要指示代词、表领属的词语修饰,强调是已知的人或事,如果用无定的“把”字句也常常指陈述一般性的道理。表定指意义的词语不用量词修饰。
  小水突然记起了什么,拉金狗到卧房里,说:“坏了,坏了,把一件大事耽搁了!
  这句用量词“一件”修饰“大事”,可见,在语义上是无定的。关中方言里对定指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如:
  她家把一只鸡没咧。
  把衣服穿上。
  把水喝完。
  关中方言里的“把”字句有的不需要定指,即,说话人认为没有必要指出来,有的无法定指,所以不出现表示定指的修饰词,但不影响语感的自然和语义的明确。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分析《浮躁》中“把”字句各个语法成分的语法功能,将其与关中方言一一对比,得出《浮躁》“把”字句具有浓厚的关中方言特色,研究这一点,可以为总结近代汉语语法特征提供例证,以理清语言发展的脉络和各个时代语言特点。
  注释:
  i 兰宾汉.“把”字句[G]//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291-293.
  【参考文献】
  [1]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3).
  [2]郭萍.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言语特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贾平凹.关于文学语言[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3).
  [5]金立鑫.“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J].中国语文,1997(6).
  [6]兰宾汉.“把”字句[A].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C].北京:中华书局,2011.
  [7]黎锦熙.说“把”[J].世界汉语·国语周刊,1932(3).
  [8]李其刚.《浮躁》—一种时代情绪的概括[J].文学评论,1988(2).
  [9]刘培玉.关于把字句的结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2).
  [10]吕叔湘.把字用法研究[A].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时代心里的整体把握:贾平凹长篇小说《浮躁》讨论纪要[J].小说评论,1897(6).
  [13]孙立新.关中方言略说[J].方言,1997(2).
  [14]王还.“把”字句和“被”字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15]张成材.商县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0.
  相关文献:
  [16]贾平凹.贾平凹文集·第九卷长篇小说·浮躁[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钓蜂人》是瑶族作家蓝怀昌的一篇短篇代表作,小说借瑶族独特的钓蜂民俗描绘了瑶族的风土人情,叙述了瑶胞在共产党关怀下的新生活,小说散发着浓郁旖旎的瑶族风味。本文拟对小说中涉及的瑶族民俗做一个简要梳理与阐释,以便于读者对作品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蓝怀昌;《钓蜂人》;瑶族;民俗  《钓蜂人》是瑶族作家蓝怀昌短篇小说的一篇代表作,小说截取瑶家钓蜂习俗这一侧面,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瑶族
期刊
【摘 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于运动事件的研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之一,经常借用“运动”这个具体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活动与事物,因此隐喻运动事件的存在不容忽视。但目前很少有人研究隐喻运动事件。基于此,本文拟结合英汉两种语言,探讨隐喻运动事件的认知规律,及其具体的词汇化模式和语言表征,试图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作出贡献。  【关键词】隐喻运动事件;认知规律;词汇化模
期刊
【摘 要】刘勰认为文学的创作活动是来源于人的思想情感活动,它们是前后因果关系。作家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是隐藏于内心而无法见到的,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需要明确的是,在注重“才”和“气”的基础上,应更加处理好才能与能力之间、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体性;风格;才;学  《体性》篇作为《文心雕龙》里的一篇专论,着重论述了作品的个性与作家个性之间的关系,文章所展现的风格与
期刊
【摘 要】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项水平测试,具有权威性和标准性。新HSK的改革从原则、特点和其创新性上都充分体现了其现代化,本文主要从原则、特点、创新性来阐述新HSK的现代化。  【关键词】新HSK;现代化;原则;创新  一、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定义、权威性与标准性  汉语水平考试(HSK )是北京语言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自主研发的标准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期刊
【摘 要】我们生活在五颜六色的世界当中。颜色不仅影响着我们所看,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所听。颜色除了它本身的物理性外,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如此多样的颜色词汇让我们不可避免得用来表达情感和表现事物。然而,英汉语言个属不同语系。人们对颜色词的联想会有相同,有差异甚至有完全相反的理解。所以本篇论文尝试在表达情感和象征意义当中寻找颜色词的英汉差异,使它有于我们更好得理解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汇。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加速了汉语的国际传播,汉语正在以加速的步伐走向世界。面临这种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发现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汉语国际传播的背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汉语国际传播。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背景;现状;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力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这给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国
期刊
【摘 要】本文指出“五四”以后的“汉语西化”仍影响着当今的翻译,使中文呈现病态。文中探究此种现象的根源,举出“汉语西化”的实例,最后也提出改变此种风气的看法。  【关键词】汉语西化;病态;改变  翻译、研究翻译需要翻译理论,而此类书籍,从中国到外国可谓汗牛充栋。而依笔者之见,流行于中国的翻译理论,根本的翻译理论则是“汉语西化”。“汉语西化”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大多数国人脑中。日常写作、交流如此,而翻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奈达对文化的文类为依据,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通过对林语堂英译《幽梦影》的分析,发现此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采用了意译、音译加注等手段。林语堂先生翻译《幽梦影》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他在翻译中运用的这些策略,以归化为主。本文试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幽梦影》林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关键词】目的论;《幽梦影》;文化负载词  1、引言  在《幽梦影》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期刊
【摘 要】节日是世界各地和各民族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融水作为“百节之乡”,芒哥节是融水安陲乡一带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本文拟从芒哥节中所表现出的苗族民众崇拜心理出发,探讨苗族原始文化中苗民对自然的探知和信仰。  【关键词】融水;芒哥节;民众崇拜  融水地处广西自治区北部,古为百越地,多丘陵山地,是我国三大苗族自治县之一。安陲乡位于融水北部,宋朝时期,苗族人
期刊
【摘 要】二人转是东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二人转在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受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便含有萨满文化的诸多因素,而萨满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意识、创造意识都有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当地文化的建设。本文就二人转中的萨满文化对东北文化的影响一陈己见,以期引导人们利用优秀的文化为东北文化的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二人转;萨满文化;东北文化振兴  “西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