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下求索,找寻商业之美
“商品学”三个字对于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要解释什么是商品学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商品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内容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社会在原始的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商品生产,也没有商品交换,当然不会产生商品学。随着人类进入商品和货币时代,人们对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了认识,才有可能逐渐形成商品学这门科学。
公元9世纪至10世纪,在航海商贸活动及其繁荣的阿拉伯半岛,一位名叫阿里阿德迪米斯基的阿拉伯人撰写了《商业之美》一书,这是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内容的著作。
16世纪中期,出现了意大利药剂师普那裴特的《生药学》以及法国人沙瓦利的《完美商人》等涉及商品学的书籍。
18世纪。德国经济学教授、自然历史学家约翰.贝克曼(John Beckman)教授于1780年在哥登堡大学开设了工艺学和商品学课程,并出版了《商品学导论》两卷本著作,所创立的商品学体系被誉为“贝克曼商品学”。随着国际间商品贸易与学术交流的不断扩大,商品学这门学科先后传入了意大利、俄国、奥地利,以后又传入日本和中国。
19世纪,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异常迅速。随着人们对商品的研究不断扩大,不断深入,商品学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把商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在150多所高等经济类院校开展了商品学的教学与研究。有些国家还成立了商品学会等专门的学术团体。1976年,国际商品学会在奥地利成立,以德文缩写“IGWT”为会徽标志,会刊名称为《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而国际商品活动中心设在维也纳经济大学。
学术交流活动一体化对商品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商品学会至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14届国际商品学学术研讨会。
从上面的追溯可以看出,国外的商品学历史悠久,发展很快。而我国商品学的情况呢?根据各种史料记载,我国也较早创建了商品学科学。我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专业商品学专著。唐朝中期,茶叶自江南传到了北方,茶饮料逐渐盛行。各地为适合僧人、市民饮茶的需要,开设了不少店铺或者茶馆。煎茶出卖,行人付钱即可饮用,极为方便。由于茶叶大多产自江、浙一带,运到京城的品种规格很多,堆积如山,色味各异,十分新奇。这一情况引起了生长在寺院的陆羽的极大兴趣,他收集了大量有关茶的生产、储存和消费方面的知识,依据所见所闻,于西元760--780年间写出了《茶经》一书。书中论述了茶叶的形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书中还对茶叶的质量评审,茶叶的用途以及储藏、保管等方面的知识作了专门的介绍。
无处不在,偶然邂逅的精彩
讲述人:Ehoc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
进入这个专业有点偶然,当时在网站上看到这个专业名称的时候,虽然不太清楚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专业,但我觉得应该和经济、营销什么的有所联系吧,而且既然是商品,生活中我们吃的、喝的、用的……这些都是商品,学习起来应该还挺有趣的吧!
就这样,带着几分好奇,我走进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品学专业。还记得商品学概论老师的第一句课堂开场白:“大家听过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没?”看着我们瞪着眼睛摇着头,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有句歇后语说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光头的和尚当然是没有头发的。而梳子是用来梳理头发的,要把梳子卖给和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可是你还真别不信,已经有不止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而且方法多样,不断推陈出新地挑战着你的想象力。
事实上,这原本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经典案例。在现代经济社会,营销学与商品学本身关系密切,所以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解读。那些能够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高人,其实也并不神秘,他们都是在周密地分析了梳子作为商品的各种属性之后,灵活到位地调整了销售策略后才获得了成功。如果说整个过程中作为手段的营销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基于商品学知识的对梳子作为商品的到位理解,则是必不可少的基石。
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使我们一下就对商品学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商品学属于技术加管理的复合型科学,强调商品技术与商品经营管理的结合,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接触它,你就要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课程类似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它是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物理、化学、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流通领域中商品管理和经营问题的复合型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商品总论和分类商品知识两部分,前一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商品质量、商品品种、商品分类、商品标准化、商品认证、商品监督、全面质量管理等流通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商品管理问题;后一部分根据各大类商品的特点,从介绍各类商品的组成和工艺流程等技术知识出发,分析各类商品的典型品种及其品质特征,全面讲述各类商品的质量评价方法、使用保管的方法,旨在研究通过掌握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使用等基本技术技能,如何更好地为商品经营管理服务。听起来很复杂枯燥,但涉及的知识都是大家生活中的常识。
如我们在上《合成洗涤剂》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首先就问我们会洗衣服吗?我们一听全乐了。觉得对于我们来说,这个问题太幼稚了。可是老师又问我们是否知道洗衣服不仅与洗涤剂的用量、水温、浸泡的时间、漂洗的次数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衣服的面料与洗涤剂的种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洗衣服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呢!
接触这门专业,学习是丰富有趣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我们还有案例分析、课堂演示等。如对茶叶的感官评审,老师会拿来红茶、青茶、绿茶、花茶等,让我们准备好透明的杯子,以组为单位,对几种茶品进行评审,通过学泡茶、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对照这几种茶叶的品质特点,体会中国茶文化的精髓。通过这种有趣的学习,能使我们较快掌握商品学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商品学专业的学生要掌握有机化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日用工业品及其检验、纺织品及其检验、食品及其检验、商品质量管理、食品保鲜与冷藏链、商品零售管理、国际货物与通关等课程。怎么样?够丰富吧!在课程上的学习很重要,但实习也不可缺少。有时候,老师会组织我们去附近的大中型商场,如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考察商品分类和商品条码的使用情况,然后写出实践报告,还要请有经验的库工师傅讲解商品的入库验收、分类分区管理,货位选择和商品堆垛及商品在库的检查,温、湿度管理等工作,再看看商品在库 期间,他们是如何防霉、防虫、防锈蚀、防老化和鲜活食品(主指粮食)在储存期间要防止缺氧呼吸,维持最低程度的有氧呼吸等等。
看了这么多我的描述。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很多很广啊,可不要认为商品学要分析的仅仅是经济管理的基本规律而已,商品学专业还要在复杂的、真实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的复合过程中。用商品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经济管理中商品流通和商品经营等实际问题。
盘点高校“商品”特色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商品学教育开始兴起。商品学已经和广告学、市场营销学构成了商品销售战略中的三大支柱,是从事商品管理、商品国际贸易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我国先后在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开设了商品学专业。然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商品学作为一门高校招生的专业,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显得有些陌生。现在,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商业大学等寥寥几所学校开设了商品学专业外,很多学校都尝试着在商品学专业上的探索及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被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国家教育部也把商品学列入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中。2001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在原商品学系、环境经济研究所和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环境学院,并拓宽了商品学的研究领域,新增两个本科专业、三个硕士点和一个博士点。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商品学学科的发展进人了现代商品学的新时期。
哈尔滨商业大学于1958年设置商品学本科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置商品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于1994年获得了商品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商品学专业在国内一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实力非凡。
而北京物资学院的商品学专业主要是研究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为商品质量检验与认证机构、商品质量监督部门和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检验与认证技术及管理理论的应用人才。由于国内目前缺乏专门培养商品检验与认证人才的学科专业,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满足社会对商品检验与认证人才的需求,同时填补我国商品检验与认证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
总之,商品学专业的学生将具备商品检验、质量控制、质量监督与认证、商品采购及商品零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商品检验、海关监管、质量监督与认证、进出口报关、商品采购与零售管理及其教学、科研方面工作;能够从事商品检验、质量监督、采购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
在这个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教你学会生活,也让你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享受生活。
(编校 赵 莹)
“商品学”三个字对于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要解释什么是商品学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商品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内容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社会在原始的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商品生产,也没有商品交换,当然不会产生商品学。随着人类进入商品和货币时代,人们对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了认识,才有可能逐渐形成商品学这门科学。
公元9世纪至10世纪,在航海商贸活动及其繁荣的阿拉伯半岛,一位名叫阿里阿德迪米斯基的阿拉伯人撰写了《商业之美》一书,这是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内容的著作。
16世纪中期,出现了意大利药剂师普那裴特的《生药学》以及法国人沙瓦利的《完美商人》等涉及商品学的书籍。
18世纪。德国经济学教授、自然历史学家约翰.贝克曼(John Beckman)教授于1780年在哥登堡大学开设了工艺学和商品学课程,并出版了《商品学导论》两卷本著作,所创立的商品学体系被誉为“贝克曼商品学”。随着国际间商品贸易与学术交流的不断扩大,商品学这门学科先后传入了意大利、俄国、奥地利,以后又传入日本和中国。
19世纪,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异常迅速。随着人们对商品的研究不断扩大,不断深入,商品学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把商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在150多所高等经济类院校开展了商品学的教学与研究。有些国家还成立了商品学会等专门的学术团体。1976年,国际商品学会在奥地利成立,以德文缩写“IGWT”为会徽标志,会刊名称为《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而国际商品活动中心设在维也纳经济大学。
学术交流活动一体化对商品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商品学会至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14届国际商品学学术研讨会。
从上面的追溯可以看出,国外的商品学历史悠久,发展很快。而我国商品学的情况呢?根据各种史料记载,我国也较早创建了商品学科学。我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专业商品学专著。唐朝中期,茶叶自江南传到了北方,茶饮料逐渐盛行。各地为适合僧人、市民饮茶的需要,开设了不少店铺或者茶馆。煎茶出卖,行人付钱即可饮用,极为方便。由于茶叶大多产自江、浙一带,运到京城的品种规格很多,堆积如山,色味各异,十分新奇。这一情况引起了生长在寺院的陆羽的极大兴趣,他收集了大量有关茶的生产、储存和消费方面的知识,依据所见所闻,于西元760--780年间写出了《茶经》一书。书中论述了茶叶的形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书中还对茶叶的质量评审,茶叶的用途以及储藏、保管等方面的知识作了专门的介绍。
无处不在,偶然邂逅的精彩
讲述人:Ehoc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
进入这个专业有点偶然,当时在网站上看到这个专业名称的时候,虽然不太清楚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专业,但我觉得应该和经济、营销什么的有所联系吧,而且既然是商品,生活中我们吃的、喝的、用的……这些都是商品,学习起来应该还挺有趣的吧!
就这样,带着几分好奇,我走进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品学专业。还记得商品学概论老师的第一句课堂开场白:“大家听过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没?”看着我们瞪着眼睛摇着头,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有句歇后语说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光头的和尚当然是没有头发的。而梳子是用来梳理头发的,要把梳子卖给和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可是你还真别不信,已经有不止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而且方法多样,不断推陈出新地挑战着你的想象力。
事实上,这原本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经典案例。在现代经济社会,营销学与商品学本身关系密切,所以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解读。那些能够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高人,其实也并不神秘,他们都是在周密地分析了梳子作为商品的各种属性之后,灵活到位地调整了销售策略后才获得了成功。如果说整个过程中作为手段的营销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基于商品学知识的对梳子作为商品的到位理解,则是必不可少的基石。
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使我们一下就对商品学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商品学属于技术加管理的复合型科学,强调商品技术与商品经营管理的结合,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接触它,你就要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课程类似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它是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物理、化学、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流通领域中商品管理和经营问题的复合型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商品总论和分类商品知识两部分,前一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商品质量、商品品种、商品分类、商品标准化、商品认证、商品监督、全面质量管理等流通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商品管理问题;后一部分根据各大类商品的特点,从介绍各类商品的组成和工艺流程等技术知识出发,分析各类商品的典型品种及其品质特征,全面讲述各类商品的质量评价方法、使用保管的方法,旨在研究通过掌握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使用等基本技术技能,如何更好地为商品经营管理服务。听起来很复杂枯燥,但涉及的知识都是大家生活中的常识。
如我们在上《合成洗涤剂》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首先就问我们会洗衣服吗?我们一听全乐了。觉得对于我们来说,这个问题太幼稚了。可是老师又问我们是否知道洗衣服不仅与洗涤剂的用量、水温、浸泡的时间、漂洗的次数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衣服的面料与洗涤剂的种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洗衣服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呢!
接触这门专业,学习是丰富有趣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我们还有案例分析、课堂演示等。如对茶叶的感官评审,老师会拿来红茶、青茶、绿茶、花茶等,让我们准备好透明的杯子,以组为单位,对几种茶品进行评审,通过学泡茶、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对照这几种茶叶的品质特点,体会中国茶文化的精髓。通过这种有趣的学习,能使我们较快掌握商品学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商品学专业的学生要掌握有机化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日用工业品及其检验、纺织品及其检验、食品及其检验、商品质量管理、食品保鲜与冷藏链、商品零售管理、国际货物与通关等课程。怎么样?够丰富吧!在课程上的学习很重要,但实习也不可缺少。有时候,老师会组织我们去附近的大中型商场,如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考察商品分类和商品条码的使用情况,然后写出实践报告,还要请有经验的库工师傅讲解商品的入库验收、分类分区管理,货位选择和商品堆垛及商品在库的检查,温、湿度管理等工作,再看看商品在库 期间,他们是如何防霉、防虫、防锈蚀、防老化和鲜活食品(主指粮食)在储存期间要防止缺氧呼吸,维持最低程度的有氧呼吸等等。
看了这么多我的描述。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很多很广啊,可不要认为商品学要分析的仅仅是经济管理的基本规律而已,商品学专业还要在复杂的、真实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的复合过程中。用商品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经济管理中商品流通和商品经营等实际问题。
盘点高校“商品”特色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商品学教育开始兴起。商品学已经和广告学、市场营销学构成了商品销售战略中的三大支柱,是从事商品管理、商品国际贸易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我国先后在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开设了商品学专业。然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商品学作为一门高校招生的专业,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显得有些陌生。现在,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商业大学等寥寥几所学校开设了商品学专业外,很多学校都尝试着在商品学专业上的探索及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被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国家教育部也把商品学列入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中。2001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在原商品学系、环境经济研究所和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环境学院,并拓宽了商品学的研究领域,新增两个本科专业、三个硕士点和一个博士点。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商品学学科的发展进人了现代商品学的新时期。
哈尔滨商业大学于1958年设置商品学本科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置商品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于1994年获得了商品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商品学专业在国内一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实力非凡。
而北京物资学院的商品学专业主要是研究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为商品质量检验与认证机构、商品质量监督部门和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检验与认证技术及管理理论的应用人才。由于国内目前缺乏专门培养商品检验与认证人才的学科专业,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满足社会对商品检验与认证人才的需求,同时填补我国商品检验与认证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
总之,商品学专业的学生将具备商品检验、质量控制、质量监督与认证、商品采购及商品零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商品检验、海关监管、质量监督与认证、进出口报关、商品采购与零售管理及其教学、科研方面工作;能够从事商品检验、质量监督、采购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
在这个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教你学会生活,也让你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享受生活。
(编校 赵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