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

来源 :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ughty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即语言,文,即文字。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语言文字的教学。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是最基础的,又是贯穿语文教学的重要训练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到了高年级写作仍然辞不达意、颠三倒四。这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特别在低年级是学生思维与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敢于表达、敢于模仿。如果教师能够才低年级开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说话训练、作文指导、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将对学生今后的作文能力有极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通过这几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兴趣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呢?我做了以下一些探索:第一,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感情。抓住低年级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利用每天的早会课,给学生讲《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一个个的小故事。故事主人公和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相仿,心理描述也不尽相同,极容易引起共鸣。学生听得很入迷,也逐渐养成了和老师同步阅读的好习惯。第二,在每节语文课后,利用五分钟时间,向学生做课外图书推介。利用多媒体投影,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的插图、简要内容、留有悬念的故事情节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第三,教师自己对阅读流露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常常自己带着书籍与班级的同学们共同阅读,并鼓励对阅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中的听、说、读、写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听、说、读、写的教学环节比比皆是,教师擅长发现,重点指导,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例如: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作文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一些简单的说话训练。“谁在做什么?谁在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意在让低年级刚刚接触作文教学的学生,在说话中抓住“说话的几个要素”不至于说话颠三倒四,为将来学习作文打下基础。
  再如:二年级课文《秋天的图画》,可以引导学生看教学插图,先进行词语教学积累词汇“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再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这些景物“可以从近到远、从左到右等顺序叙述景物。”最后可以教师示范加上形容词来表述景物“举着火把的高粱、排着大大人字的大雁……同学们也来试着说说看。”
  三、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验情感,促进写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说明了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无限乐趣,才能有话好说,有感而发,有文可作。
  为了指导学生寻找作文的视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在带领学生去西湖春游时,引导观察大自然中的树、花、草、鸟……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思、多听,调动各个感官来感受大自然。回到课堂,学生将春游的经历反馈,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且素材丰富,写起小习作来自然真情流露。
  再如:我在作文教学中,带学生观察平时再熟悉不过的校园。引导学生有方位感的观察景物。详细介绍学生平时没有留心观察的操场的大树、花园、小动物等。对于这些熟悉的景物,贴近学生生活、学有兴致,收到了很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四、从读到写、说写同步,提高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就为的是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此乃作文的本意。”说写是同步的,说是写的基础。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每节课到让学生有机会说,并坚持从说到写。
  例如:在《找春天》一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以读感悟春天的美,利用课堂积累的有关于春天的词汇,动笔写一写“你眼中的春天”。并请一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写好之后,请学生读一读,教师及时发现学生读写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这样学生的说写能力就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训练。
  五、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战要想取得胜利,要先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同理,要想作文写得好,必须有充足的素材积累、词汇组织能力。这些单靠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远远不够。
  在语文课堂之外,我利用班队会课、早会课、课余时间给班级的图书角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鼓励学生阅读,并把自己阅读的文章读给小伙伴听,升入二年级之后,我还指导并鼓励学生开始通过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来积累词汇、语句。完成的较好的同学给予奖励“小红花”。低年级孩子很容易被直观的小奖励吸引,自然学习劲头很足,相互追赶,阅读的热情高涨。
  我还定期在班级开展“我是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把平时看到的故事说给全班的同学听。鼓励说的好的同学读出感情、说的不够理想的同学读得慢一些培养语感。老师还在期间适时鼓励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激发孩子持续阅读的兴致。
  总之,低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作文,犹如刚刚学步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搀扶、指导。要通过反复的实践、不断的练习、扎实基础,作文水平才能得到一步步的提高。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的课
期刊
培养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  本文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数学要求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  笔者在设计数学习题时把兴趣作为内在的“激素”,让学生主动、愉快、积极的做题,提高作业效果,减轻作业过重负担。本人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的。  一、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  题型新。  目前课本中的题型几乎被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垄断”。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使用客观性题型,如选择题、是非题、
期刊
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在新的理念下我们只有把四十分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唱主角,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高效课堂。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并不是直接教给学生推导的方法,而是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寻找方法。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
期刊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
期刊
在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使用两年的时间里,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这一教材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在使用这一教材中的几点认识和体
期刊
德育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科学
期刊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课堂设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应从角度、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和密度等方面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飞跃。  ▲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角度选得好,教学效果就好。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
期刊
现行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从中学生实际出发,从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由生活走向物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贴近生活的光学、电学再深入到力学,与原教材相比从要求上均有所降低,但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以及各地考试考题难度的增大,使得部分学生厌学情绪加重,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一、凸显物理学科特点,让学生产生悬念,促成兴趣  1.做好各种实验,让学生产生悬念,引发兴趣。观察和
期刊
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