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的中国经济将在“寒冬”中渡过。明年中国GDP的增速很可能会回落到8%附近,通货膨胀率很可能会出现负数。想理好财,我们就必须关注宏观经济,因为只有在宏观经济向好的背景下,机会才比较多。那么,2009年的宏观经济会怎么样呢?经济增长不容乐观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均创历史新低。其中,11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回落至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创14年新低。央行公布的11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下降至6.8%,为1997年有统计以来最低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4.8%,增速连续第6个月下滑,创2005年5月以来新低。
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发电量增速同比负增长9.6%,而10月份负增长4%,创历史最大跌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发电量是一个能够衡量整体工业运行状况的能源型指标,发电量不存在库存,发电量的萎缩意味着用电需求的下滑,从而反映出工业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疲弱。最能反映企业运行指标的工业增加值增幅创下新低,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逐步进入“寒冬”。从当前形势判断,工业下滑仍未见底,央行可能将再通过降息以刺激经济。
不少投资机构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8%左右,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略高于9%,结束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的势头。
美国商业银行高盛甚至调降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期至6%,成为主要国际银行中最低的预期。高盛表示:“这些预测考虑到近期中国经济大幅下滑,但我们认为,政府在明年稍晚时将有更多空间来恢复经济增长。”
高盛称,只要政府能实行有效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财政刺激方案,中国经济在2010年将会强劲复苏,经济增长率料将反弹至9%。
此前高盛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5%。上周参与路透调查的10多家机构的预估中值为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有可能再度调低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11月份预测的8.5%下调至5%。这已经是IMF5个月内至少第三次调低中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7月份的经济报告中IMF预测中国2009年GDP增幅为9.8%,10月份的报告将这一数据下调至9.3%,11月份则下调至8.5%。
进出口形势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外贸。11月中国进出口额骤然大幅下滑,预示中国经济的放缓势头正步入一个更为严峻的新阶段。海关总署公布,11月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2.2%,为2001年6月以来出口额首次出现下降;11月进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7.9%。
由于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美欧日步入衰退,导致外需进一步萎缩,严重冲击出口。而内需继续恶化,导致原材料进口需求进一步下降,加工贸易出口遭受重挫直接导致这部分进口进一步下滑。
进出口的困境会延续到明年。中金公州将2009年出口增速预期由0下调至-3.5%,进口增速相应由0下调至-4.5%。
政府将大力刺激消费
由于出口对于国内投资与消费具有乘数效应,在出口下滑的同时,国内需求也在持续萎缩。
在中国大多数主要城市,房屋销售量已经显著下降,住房价格也在不断下滑。受此影响,新建筑项目日渐稀少,拖累钢铁、水泥和铜的需求走软。
而对超出预期的负面消息,消费者开始收紧钱包取消其他大额消费计划,11月中国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0.3%,为今年以来连续第3个月下降。因此中金对于2009年的消费增长预期进行了相应下调。
不过,为刺激消费,政府可能将实行结构性减税,上调个税起征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采取适当政策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包括减免小排量汽车购置费,对个人买车按揭贷款利率予以优惠等。
此外,尽管目前出口放缓,但进口也加速放缓,使得中国贸易顺差仍维持高位。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将助长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情绪,反而得不偿失。因此,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中金判断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速度将放缓至2%-3%的水平,对美元的汇率则取决于美元自身走势。
可能多次降息
出口下滑也可能导致多年不见的通货紧缩再次出现。由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上升周期中出口企业产能扩张严重,而一旦遭遇外需放缓,产能过剩凸现,企业被迫降低产品价格,引发通缩压力。
历史经验表明,过去10年中国两度进入通缩,1998年和2001年分别受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网络泡沫破灭的冲击,中国出口大幅放缓,产品回流导致国内产能过剩严重。
而目前外需放缓的程度比前两次更严重,中国对于出口的依赖程度也比1998年有所增加,因此出口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将更为严峻,致使通缩压力更大。
数据已露端倪。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进一步回落至2.4%,低于市场的预期,主要由于非食品通胀大幅回落至0.6%。而房屋租金价格同比涨幅持续回落至1.9%,环比继续出现负增长,也显示房地产市场不景气。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大幅回落至2.0%。
虽然CPI和PPI通胀率的年同比数据仍为正值,但当前的环比数据已经和通货紧缩时期的水平一样低,预计CPI和PPI通胀率的年同比增速很快就会降至零以下,高盛已将2009年的CPI通胀率预测由1.0%下调至-0.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银行有减息的压力,估计应该还会逐步地下调利息,减息的幅度和CPI下降的幅度应该是相关的。
中金预计2009年底前央行还将降息108个基点,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1.44%和4.5%;存款准备金率还将下调250-450个基点。
信贷政策有望宽松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势头来得如此剧烈,中央政府不断出台“保增长”的多项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意见”,表示将根据国内外形势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决定以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4个百分点的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M2)目标,争取全年M2增长17%左右,密切监测流动性总量及分布变化,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力争200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万亿元以上,创造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同时,政府通过4万亿元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政府投资可能对民间投资发生挤出效应,“三驾马车”或许只有政府投资“半驾”在起作用。
在投资方面,随着实体经济增长势头的减弱和上游通胀的快速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还会加速放缓。今年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由前10个月的27.2%降至26.8%,前11个月的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前10个月的24.6%降至22.7%。
分析师预计,政府近期宣布的经济刺激措施将在明年第二季度或更晚才能显出成效。但基于“4万亿元投资在2009/2010年均匀分布”的假设,明年财政刺激政策将拉动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只能缓解经济下滑趋势而不能使经济发生逆转,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艰难考验。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均创历史新低。其中,11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回落至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创14年新低。央行公布的11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下降至6.8%,为1997年有统计以来最低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4.8%,增速连续第6个月下滑,创2005年5月以来新低。
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发电量增速同比负增长9.6%,而10月份负增长4%,创历史最大跌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发电量是一个能够衡量整体工业运行状况的能源型指标,发电量不存在库存,发电量的萎缩意味着用电需求的下滑,从而反映出工业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疲弱。最能反映企业运行指标的工业增加值增幅创下新低,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逐步进入“寒冬”。从当前形势判断,工业下滑仍未见底,央行可能将再通过降息以刺激经济。
不少投资机构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8%左右,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略高于9%,结束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的势头。
美国商业银行高盛甚至调降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期至6%,成为主要国际银行中最低的预期。高盛表示:“这些预测考虑到近期中国经济大幅下滑,但我们认为,政府在明年稍晚时将有更多空间来恢复经济增长。”
高盛称,只要政府能实行有效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财政刺激方案,中国经济在2010年将会强劲复苏,经济增长率料将反弹至9%。
此前高盛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5%。上周参与路透调查的10多家机构的预估中值为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有可能再度调低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11月份预测的8.5%下调至5%。这已经是IMF5个月内至少第三次调低中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7月份的经济报告中IMF预测中国2009年GDP增幅为9.8%,10月份的报告将这一数据下调至9.3%,11月份则下调至8.5%。
进出口形势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外贸。11月中国进出口额骤然大幅下滑,预示中国经济的放缓势头正步入一个更为严峻的新阶段。海关总署公布,11月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2.2%,为2001年6月以来出口额首次出现下降;11月进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7.9%。
由于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美欧日步入衰退,导致外需进一步萎缩,严重冲击出口。而内需继续恶化,导致原材料进口需求进一步下降,加工贸易出口遭受重挫直接导致这部分进口进一步下滑。
进出口的困境会延续到明年。中金公州将2009年出口增速预期由0下调至-3.5%,进口增速相应由0下调至-4.5%。
政府将大力刺激消费
由于出口对于国内投资与消费具有乘数效应,在出口下滑的同时,国内需求也在持续萎缩。
在中国大多数主要城市,房屋销售量已经显著下降,住房价格也在不断下滑。受此影响,新建筑项目日渐稀少,拖累钢铁、水泥和铜的需求走软。
而对超出预期的负面消息,消费者开始收紧钱包取消其他大额消费计划,11月中国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0.3%,为今年以来连续第3个月下降。因此中金对于2009年的消费增长预期进行了相应下调。
不过,为刺激消费,政府可能将实行结构性减税,上调个税起征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采取适当政策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包括减免小排量汽车购置费,对个人买车按揭贷款利率予以优惠等。
此外,尽管目前出口放缓,但进口也加速放缓,使得中国贸易顺差仍维持高位。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将助长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情绪,反而得不偿失。因此,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中金判断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速度将放缓至2%-3%的水平,对美元的汇率则取决于美元自身走势。
可能多次降息
出口下滑也可能导致多年不见的通货紧缩再次出现。由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上升周期中出口企业产能扩张严重,而一旦遭遇外需放缓,产能过剩凸现,企业被迫降低产品价格,引发通缩压力。
历史经验表明,过去10年中国两度进入通缩,1998年和2001年分别受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网络泡沫破灭的冲击,中国出口大幅放缓,产品回流导致国内产能过剩严重。
而目前外需放缓的程度比前两次更严重,中国对于出口的依赖程度也比1998年有所增加,因此出口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将更为严峻,致使通缩压力更大。
数据已露端倪。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进一步回落至2.4%,低于市场的预期,主要由于非食品通胀大幅回落至0.6%。而房屋租金价格同比涨幅持续回落至1.9%,环比继续出现负增长,也显示房地产市场不景气。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大幅回落至2.0%。
虽然CPI和PPI通胀率的年同比数据仍为正值,但当前的环比数据已经和通货紧缩时期的水平一样低,预计CPI和PPI通胀率的年同比增速很快就会降至零以下,高盛已将2009年的CPI通胀率预测由1.0%下调至-0.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银行有减息的压力,估计应该还会逐步地下调利息,减息的幅度和CPI下降的幅度应该是相关的。
中金预计2009年底前央行还将降息108个基点,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1.44%和4.5%;存款准备金率还将下调250-450个基点。
信贷政策有望宽松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势头来得如此剧烈,中央政府不断出台“保增长”的多项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意见”,表示将根据国内外形势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决定以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4个百分点的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M2)目标,争取全年M2增长17%左右,密切监测流动性总量及分布变化,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力争200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万亿元以上,创造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同时,政府通过4万亿元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政府投资可能对民间投资发生挤出效应,“三驾马车”或许只有政府投资“半驾”在起作用。
在投资方面,随着实体经济增长势头的减弱和上游通胀的快速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还会加速放缓。今年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由前10个月的27.2%降至26.8%,前11个月的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前10个月的24.6%降至22.7%。
分析师预计,政府近期宣布的经济刺激措施将在明年第二季度或更晚才能显出成效。但基于“4万亿元投资在2009/2010年均匀分布”的假设,明年财政刺激政策将拉动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只能缓解经济下滑趋势而不能使经济发生逆转,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艰难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