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7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河南省光山花鼓戏和邓州罗卷戏入选。至此,河南省已有18种传统戏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其中包括15个稀有剧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15个稀有剧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却令人担忧。
面对这一局面,近年来,各方都在探索如何保护和传承稀有剧种。无论是政府实施的抢救工程,还是通过传习研修培育后继人才,目的只有一个,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团散剧亡”困境
2013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第12版刊登了题为《74个地方戏曲剧种面临团散剧亡》的报道,文章披露了文化部24日发布的调查数据:1983年全国共有374个戏曲剧种,到2012年已经减少到286个,减幅为23.5%,其中,74个剧种只有1个职业剧团或民间班社,处境岌岌可危,面临“团散剧亡”的困境。地方戏曲的这种遭遇,在河南也是相当突出,因为河南省大多剧种都是一剧一团,同样面临“团散剧亡”的困境。
沁阳怀梆、内乡宛梆等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团”,如今,它们昔日的风光已不再,“天下第一团”竟成为“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代名词了。有些剧团处境更糟,实际上是名存实亡,比如内黄落腔。团散了,剧何以存?这也是一些剧种成为濒灭剧种的原因。
相比较而言,宛梆算是保护和传承较好的剧种之一。在与内乡宛梆剧团团长刘铁民交谈时,他的一番话令人心酸:宛梆剧团分两个演出队常年出外演出,一场演出费2800元到3000元,一个表演队30多人,一个月拉到20场生意,加上政府采购项目,每年大约演出800余场戏。演员既是角,也是杂役,台上唱戏,台下卸车搭台,打个地铺就睡觉,其艰辛可想而知。但辛辛苦苦,一个人的月收入才2000元左右。但宛梆剧团的这种状态仍让河南省其他剧团羡慕不已的。
沁阳市怀梆剧团也是稀有剧种中发展较好的,而效益却不如当地出场频繁、演出情况较好的民间业余怀梆剧团,如紫陵镇宋寨村、王曲乡西王曲村剧团。所以,演员们迫于生活压力,不少人不得不从事丧葬、婚庆演出活动。但民间业余剧团多是村级剧团,条件非常简陋,演员排练、演唱相当辛苦。
这种艰难的生存困境,成为制约稀有剧种保护与传承的瓶颈。
后继乏人
河南省现有稀有剧种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不少传承人因年事已高几乎丧失了传承的能力。由于戏曲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传承人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
流传300多年的河南长垣五彩皮影戏第七代传承人吕心哲已近百岁;濮阳大弦戏剧团老艺人渐次退休,又无资金办戏校,从社会上也收不到学员,为适应新的形势,对原“乐府”的大曲、细曲的运用越来越少,对大众口语化的小曲、俗曲的运用越来越多,古“乐府”曲牌传承困难;沁阳市现有业余怀梆剧团,全是民间自发团体,清一色农民演员,演员平均年龄达56岁,最长者近80岁,最小的也已年逾半百,在观看怀梆表演的观众中,40岁以上的观众占90%,儿童占0.9%,年轻人占0.1%,农村观众群老龄化,观众逐年递减;大司马村二股弦剧团演员40多名,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
戏曲导演、编剧、音乐唱腔设计、舞美创作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大多剧团没有专职编剧,比如宛梆老艺人传承下来300余部传统剧目,由于剧团锐减、演员断代,大多流失,经过抢救性整理的100个剧本,由于人才缺乏,排成戏的仅有17个。大多数怀梆剧本散落在民间,并多是手写的孤本,甚至无文字记录版本,只通过老艺人口耳相传,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无法有效地以文字形式得到保存。
政府“采购”
鉴于地方戏曲处境艰难的形势,文化部出台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而地方也在这方面做着尝试。
2013年4月底,宛梆演出成为内乡县首个被政府“采购”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这意味着,以后由政府搭台、宛梆剧团组织的社会公演,将全部由政府买单。为加大对宛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内乡县政府与宛梆剧团“签约”,将其作为政府文化采购项目之一。2013年,县政府财政拿出75万元,用于宛梆公演活动。为确保这一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内乡县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具体实施办法和演出备案、回执、监督等制度,县文广新局制定了详细的演出规划,宛梆剧团精心编排剧目30余部,年底前演出达到300场。
内乡县政府对宛梆的扶持和保护,不失为稀有剧种保护传承的示范。
2012年12月,河南省启动了“稀有剧种抢救工程”,计划在两年的时间里,通过传统剧目复排、剧本和乐谱整理出版、相关实物征集收藏、历史求证与现状调查、影像录制等活动,探索稀有剧种的分类保护方法和传承机制。2013年河南省已完成了12个剧种69个传统剧目的复排及拍摄任务,包括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四平调等。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导致了戏曲生存土壤的变化,因此百姓看戏,剧团唱戏,政府买单,无疑是是目前保护和传承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关键。
内部“造血”
政府买单让百姓看戏固然不失为稀有剧种延续传承的一条路子,但在政府支持的同时,加强剧团内部“造血”机制的有效运作,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途径。
怀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玉清发动几十名老艺人组建了沁阳市怀梆协会,一方面尽其所能开展义演活动,一方面扶持10多个农村剧团,同时注重培养怀梆的后备力量,以“小玉清”张素礼为主的几个怀梆名角,逐渐成为新怀梆的传承人。
演唱怀梆的业余剧团,皆为民间自发组织,清一色的农民演员,并且演出情况较好。2011年,由沁阳市委、市政府主办、由沁阳市怀梆剧团负责“怀梆优秀剧目百村巡演”活动举办,使有点沉寂的怀梆再次焕发出光彩。
有专家分析指出,剧团或传承人对于戏曲的热情和建立内部造血机制,是稀有剧种保护和传承的主动力。
(作者为河南职业艺术学院教授)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15个稀有剧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却令人担忧。
面对这一局面,近年来,各方都在探索如何保护和传承稀有剧种。无论是政府实施的抢救工程,还是通过传习研修培育后继人才,目的只有一个,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团散剧亡”困境
2013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第12版刊登了题为《74个地方戏曲剧种面临团散剧亡》的报道,文章披露了文化部24日发布的调查数据:1983年全国共有374个戏曲剧种,到2012年已经减少到286个,减幅为23.5%,其中,74个剧种只有1个职业剧团或民间班社,处境岌岌可危,面临“团散剧亡”的困境。地方戏曲的这种遭遇,在河南也是相当突出,因为河南省大多剧种都是一剧一团,同样面临“团散剧亡”的困境。
沁阳怀梆、内乡宛梆等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团”,如今,它们昔日的风光已不再,“天下第一团”竟成为“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代名词了。有些剧团处境更糟,实际上是名存实亡,比如内黄落腔。团散了,剧何以存?这也是一些剧种成为濒灭剧种的原因。
相比较而言,宛梆算是保护和传承较好的剧种之一。在与内乡宛梆剧团团长刘铁民交谈时,他的一番话令人心酸:宛梆剧团分两个演出队常年出外演出,一场演出费2800元到3000元,一个表演队30多人,一个月拉到20场生意,加上政府采购项目,每年大约演出800余场戏。演员既是角,也是杂役,台上唱戏,台下卸车搭台,打个地铺就睡觉,其艰辛可想而知。但辛辛苦苦,一个人的月收入才2000元左右。但宛梆剧团的这种状态仍让河南省其他剧团羡慕不已的。
沁阳市怀梆剧团也是稀有剧种中发展较好的,而效益却不如当地出场频繁、演出情况较好的民间业余怀梆剧团,如紫陵镇宋寨村、王曲乡西王曲村剧团。所以,演员们迫于生活压力,不少人不得不从事丧葬、婚庆演出活动。但民间业余剧团多是村级剧团,条件非常简陋,演员排练、演唱相当辛苦。
这种艰难的生存困境,成为制约稀有剧种保护与传承的瓶颈。
后继乏人
河南省现有稀有剧种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不少传承人因年事已高几乎丧失了传承的能力。由于戏曲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传承人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
流传300多年的河南长垣五彩皮影戏第七代传承人吕心哲已近百岁;濮阳大弦戏剧团老艺人渐次退休,又无资金办戏校,从社会上也收不到学员,为适应新的形势,对原“乐府”的大曲、细曲的运用越来越少,对大众口语化的小曲、俗曲的运用越来越多,古“乐府”曲牌传承困难;沁阳市现有业余怀梆剧团,全是民间自发团体,清一色农民演员,演员平均年龄达56岁,最长者近80岁,最小的也已年逾半百,在观看怀梆表演的观众中,40岁以上的观众占90%,儿童占0.9%,年轻人占0.1%,农村观众群老龄化,观众逐年递减;大司马村二股弦剧团演员40多名,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
戏曲导演、编剧、音乐唱腔设计、舞美创作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大多剧团没有专职编剧,比如宛梆老艺人传承下来300余部传统剧目,由于剧团锐减、演员断代,大多流失,经过抢救性整理的100个剧本,由于人才缺乏,排成戏的仅有17个。大多数怀梆剧本散落在民间,并多是手写的孤本,甚至无文字记录版本,只通过老艺人口耳相传,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无法有效地以文字形式得到保存。
政府“采购”
鉴于地方戏曲处境艰难的形势,文化部出台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而地方也在这方面做着尝试。
2013年4月底,宛梆演出成为内乡县首个被政府“采购”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这意味着,以后由政府搭台、宛梆剧团组织的社会公演,将全部由政府买单。为加大对宛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内乡县政府与宛梆剧团“签约”,将其作为政府文化采购项目之一。2013年,县政府财政拿出75万元,用于宛梆公演活动。为确保这一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内乡县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具体实施办法和演出备案、回执、监督等制度,县文广新局制定了详细的演出规划,宛梆剧团精心编排剧目30余部,年底前演出达到300场。
内乡县政府对宛梆的扶持和保护,不失为稀有剧种保护传承的示范。
2012年12月,河南省启动了“稀有剧种抢救工程”,计划在两年的时间里,通过传统剧目复排、剧本和乐谱整理出版、相关实物征集收藏、历史求证与现状调查、影像录制等活动,探索稀有剧种的分类保护方法和传承机制。2013年河南省已完成了12个剧种69个传统剧目的复排及拍摄任务,包括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四平调等。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导致了戏曲生存土壤的变化,因此百姓看戏,剧团唱戏,政府买单,无疑是是目前保护和传承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关键。
内部“造血”
政府买单让百姓看戏固然不失为稀有剧种延续传承的一条路子,但在政府支持的同时,加强剧团内部“造血”机制的有效运作,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途径。
怀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玉清发动几十名老艺人组建了沁阳市怀梆协会,一方面尽其所能开展义演活动,一方面扶持10多个农村剧团,同时注重培养怀梆的后备力量,以“小玉清”张素礼为主的几个怀梆名角,逐渐成为新怀梆的传承人。
演唱怀梆的业余剧团,皆为民间自发组织,清一色的农民演员,并且演出情况较好。2011年,由沁阳市委、市政府主办、由沁阳市怀梆剧团负责“怀梆优秀剧目百村巡演”活动举办,使有点沉寂的怀梆再次焕发出光彩。
有专家分析指出,剧团或传承人对于戏曲的热情和建立内部造血机制,是稀有剧种保护和传承的主动力。
(作者为河南职业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