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创见性的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直觉思维与分散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又离不开创造性的想象。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在课堂气氛、语言练习、小组合作、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实践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英语知识并活化为语言交际技能,进而形成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研究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去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科学高效、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
一、打造愉快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动机、培养其心理素质,使其养成适宜的情感、意志和性格及创造外在的情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特别是在一节课的导入环节,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
教师还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及时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扫除代沟。所以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在讲housework partB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先把上课时学的家务活复习,课件出示了5位学生们特别熟悉的动画人物,让学生们猜动画人物爱做的家务活,等学生们把复习的词组都练习熟练时,再给出学生们一个个出人意料的回答:Monkey King can empty the trash, Popeye can …五年级学生对动画、影片非常感兴趣,它们能从视觉和听觉上促使孩子们的大脑兴奋起来,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我再适时引入近期热门动画人物:Can you guess what Avatar can do?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说出了我没有想到的词组:He can clean his car,he can cook the noodles,he can clean the washroom……学生的答案出乎了我的想象,作为教师不应丢失童趣,课堂导入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更偏重于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非常规、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想像和幻想成分的参与。
二、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十分活跃,而且活泼好动。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经验的积累的。一旦孩子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去,就容易出现新思想,并在实践中增长智力、开发创造力。知识和经验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又能为孩子提供运用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 Grapes are sour.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教师更可以用更能体现甜的香蕉和更酸的柠檬来让学生加深对sweet and sour的记忆,也可以换成现实生活中常用到的糖和醋来教学。甚至可以把实物带到课堂,直接让学生到讲台上去“品尝”一番,相信能给所有的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很容易就记住了sweet and sour,并且还能说出更多的…are sweet,… are sour. 教学中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语言材料创设一个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活学生;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思维。在练习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句型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上海世博会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让学生们想象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来参观上海世博会的小朋友。这时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去了解认识其他同学。可以利用这个“采访的机会“增大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不仅让学生练习了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句型,还能带出其它话题:如年龄、爱好、交通工具、文化差异等,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用于真实情境。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教师要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主动探索能力,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
三、巩固语言练习,激发创造思维
在课堂交际活动,巩固语言话练习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景。教师应尽可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其独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清活动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及时调整活动难度激发创造思维。如:开始时完全按课文内容表演,随着所学词汇量的增加,学生可以自编自演对话,把已经学过的句型、单词加进去。如若再进一步还要注意学生表演的质量;密切注意学生的活动,以便正确评估;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抓住反馈信息,分析薄弱环节,体现教师在交际活动中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的角色职能。例如在练习Whose dress is this?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件连衣裙,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dress is it? Is this your dres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连衣裙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连衣裙去问别人:Is this your dress? 练习熟练后,鼓励学生拿着其它的东西去问:Is this your…?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学生可以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小短文或者单词来画画,如在学习post office、station、airport、hospital等单词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关于这些单词具有特征性的事物,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单词,要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语言练习的设计要以旧带新,由难入易,经浅及深。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给每一个学生搭建一个锻炼、展示的舞台。活动中教师也应投身其中,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学生得到提高。让学生有大量的参与时间,作到学中做,用中学,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因材施教,多给予鼓励,满足学生的“成功欲”。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才会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四、加强小组合作,激发创造思维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的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比如可以在小组内来分角色进行表演,可以小组进行采访,可以布置房间来介绍家具的摆放,还可以小组内自己编写歌谣等活动。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任务,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的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产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效果。
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活动经验知识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小组内合作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用原来所掌握的知识处理各项新的学习任务的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个体和集体的思维优势,并从中养成科学的创造思维方式,培养自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五、重视教学评价,激发创造思维
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
在教学三年级PEP教材Cool!Super!Great!Wow! 这几个词时,教师有意识地赋予其相应的手势和表情,如 Cool! 是树起一个大拇指,而 Super! 则伸出两个拇指,是Great! 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作出羡慕状,Wow! 两手张开,一副惊羡的表情,这样一来如同给这些抽象的词灌注了生命,顿时鲜活起来,学生不再疲于反复枯燥的重复,而是学得乐在其中。在整节课教师不仅把它们当成教学内容,并且当成对学生评价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并且为学生创设了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评价要因人而异。对于优秀生,给他们的评价教师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热忱,甚至是一些夸张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我每天都是进步的,我能跟得上大伙的步伐。对于中等生,教师的评价则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能成为最好的,只是我还没有发挥我的潜力而已。多给孩子一些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笑容,物质奖励,让孩子在被肯定的情况下大胆的创造,学生是会给你创造许多惊喜的。在学习PEP三年级内容hamburger, hot dog, French fries时,我通过出示实物,并且让学生亲自品尝来学习和记忆单词,既把这种形式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又把它当成一种奖励的措施,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完全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学生得到教师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他们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作为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教育者本身的挑战。我们要新观念,也要创新思维,也要大胆尝试课堂教学,以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靠我们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熠熠发光。
参考文献:
[1]朱勇弟,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6).
[2]张磊,《校园英语》---《变“知之”为“乐之”,变“苦学”为“乐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010.3.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实践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英语知识并活化为语言交际技能,进而形成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研究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去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科学高效、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
一、打造愉快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动机、培养其心理素质,使其养成适宜的情感、意志和性格及创造外在的情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特别是在一节课的导入环节,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
教师还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及时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扫除代沟。所以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在讲housework partB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先把上课时学的家务活复习,课件出示了5位学生们特别熟悉的动画人物,让学生们猜动画人物爱做的家务活,等学生们把复习的词组都练习熟练时,再给出学生们一个个出人意料的回答:Monkey King can empty the trash, Popeye can …五年级学生对动画、影片非常感兴趣,它们能从视觉和听觉上促使孩子们的大脑兴奋起来,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我再适时引入近期热门动画人物:Can you guess what Avatar can do?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说出了我没有想到的词组:He can clean his car,he can cook the noodles,he can clean the washroom……学生的答案出乎了我的想象,作为教师不应丢失童趣,课堂导入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更偏重于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非常规、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想像和幻想成分的参与。
二、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十分活跃,而且活泼好动。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经验的积累的。一旦孩子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去,就容易出现新思想,并在实践中增长智力、开发创造力。知识和经验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又能为孩子提供运用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 Grapes are sour.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教师更可以用更能体现甜的香蕉和更酸的柠檬来让学生加深对sweet and sour的记忆,也可以换成现实生活中常用到的糖和醋来教学。甚至可以把实物带到课堂,直接让学生到讲台上去“品尝”一番,相信能给所有的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很容易就记住了sweet and sour,并且还能说出更多的…are sweet,… are sour. 教学中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语言材料创设一个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活学生;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思维。在练习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句型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上海世博会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让学生们想象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来参观上海世博会的小朋友。这时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去了解认识其他同学。可以利用这个“采访的机会“增大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不仅让学生练习了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句型,还能带出其它话题:如年龄、爱好、交通工具、文化差异等,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用于真实情境。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教师要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主动探索能力,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
三、巩固语言练习,激发创造思维
在课堂交际活动,巩固语言话练习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景。教师应尽可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其独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清活动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及时调整活动难度激发创造思维。如:开始时完全按课文内容表演,随着所学词汇量的增加,学生可以自编自演对话,把已经学过的句型、单词加进去。如若再进一步还要注意学生表演的质量;密切注意学生的活动,以便正确评估;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抓住反馈信息,分析薄弱环节,体现教师在交际活动中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的角色职能。例如在练习Whose dress is this?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件连衣裙,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dress is it? Is this your dres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连衣裙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连衣裙去问别人:Is this your dress? 练习熟练后,鼓励学生拿着其它的东西去问:Is this your…?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学生可以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小短文或者单词来画画,如在学习post office、station、airport、hospital等单词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关于这些单词具有特征性的事物,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单词,要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语言练习的设计要以旧带新,由难入易,经浅及深。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给每一个学生搭建一个锻炼、展示的舞台。活动中教师也应投身其中,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学生得到提高。让学生有大量的参与时间,作到学中做,用中学,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因材施教,多给予鼓励,满足学生的“成功欲”。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才会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四、加强小组合作,激发创造思维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的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比如可以在小组内来分角色进行表演,可以小组进行采访,可以布置房间来介绍家具的摆放,还可以小组内自己编写歌谣等活动。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任务,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的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产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效果。
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活动经验知识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小组内合作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用原来所掌握的知识处理各项新的学习任务的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个体和集体的思维优势,并从中养成科学的创造思维方式,培养自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五、重视教学评价,激发创造思维
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
在教学三年级PEP教材Cool!Super!Great!Wow! 这几个词时,教师有意识地赋予其相应的手势和表情,如 Cool! 是树起一个大拇指,而 Super! 则伸出两个拇指,是Great! 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作出羡慕状,Wow! 两手张开,一副惊羡的表情,这样一来如同给这些抽象的词灌注了生命,顿时鲜活起来,学生不再疲于反复枯燥的重复,而是学得乐在其中。在整节课教师不仅把它们当成教学内容,并且当成对学生评价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并且为学生创设了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评价要因人而异。对于优秀生,给他们的评价教师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热忱,甚至是一些夸张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我每天都是进步的,我能跟得上大伙的步伐。对于中等生,教师的评价则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能成为最好的,只是我还没有发挥我的潜力而已。多给孩子一些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笑容,物质奖励,让孩子在被肯定的情况下大胆的创造,学生是会给你创造许多惊喜的。在学习PEP三年级内容hamburger, hot dog, French fries时,我通过出示实物,并且让学生亲自品尝来学习和记忆单词,既把这种形式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又把它当成一种奖励的措施,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完全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学生得到教师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他们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作为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教育者本身的挑战。我们要新观念,也要创新思维,也要大胆尝试课堂教学,以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靠我们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熠熠发光。
参考文献:
[1]朱勇弟,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6).
[2]张磊,《校园英语》---《变“知之”为“乐之”,变“苦学”为“乐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