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多是以教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为主,但是,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不再单单只是传授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为例,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现状,简单谈一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与人类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为此,加强学生数学课堂的教学管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初中数学隶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在此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奠定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中表明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充分考虑了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更是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了数学的实质性。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该如何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时期,很多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之,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善,学生对于具有较大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实施有趣的教学方式,以最大化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分解因式”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一是让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可以进行简易的因式分解;二是通过对比与联想比较得出整式乘法和分解因式的异同;三是培养学生养成对比和联想的数学思维能力。相比较而言,三个教学目标中第一个是最容易完成的,对于学生来说,因式分解属于一个全新的知识点,但是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整式的相关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或熟悉的知识来引导学生探索新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来呈现几个问题:2×2×3×3=36,x(x+1)=x2+x,36=2×2×3×3,x2+x=x(x+1);让学生认真观察上面四个式子,分析四者之间的异同,并尝试将其分为两类,谈谈自己的理由;然后,教师可以说明上面式子分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今天课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将一个整式进行分解。这种引导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通过问题、图片等方式来带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可以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因式分解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快、更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资源库中选取与之有关的动画,将因式分解的步骤以动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进行娱乐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多是以学生听讲、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本就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乏味,课堂学习氛围更是死气沉沉,这样的环境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分解因式”为例,本章节中的提公因式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公因式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以2a(3b+c)-b(3b+c)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寻找题目中的公因式并尝试进行因式分解,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各组解题的思路及步骤。这时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或小组会出现不同的解答方法,无论对错都展示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据此来了解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及时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进行纠正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分享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将本题的解答方法进行一个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不同题目的解答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地学习环境。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好数学离不开细心与耐心,在實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时候学生失分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是以2a(3b+c)-b(3b+c)为例,去掉括号应该是6ab+2ac-3b2-bc,但是很多学生给出的最后答案是6ab+2ac-3b2+bc,出现此答案的原因是什么呢?很明显,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掉了“-”,去括号时忘记将“+”变为“-”,本可以做对的题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出错,类似于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是减少这类现象的出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升。那么,该怎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经常容易出现的点,分析学生出现此错误的原因,将学生的易错点再次纳入教学方案中;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制定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案;最后,教师需要监督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做出相应的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出建议。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相关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始终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振贤,浅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学周刊,2019-07
[2]张成山,张学琴;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07
[3]王军,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与人类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为此,加强学生数学课堂的教学管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初中数学隶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在此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奠定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中表明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充分考虑了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更是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了数学的实质性。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该如何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时期,很多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之,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善,学生对于具有较大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实施有趣的教学方式,以最大化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分解因式”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一是让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可以进行简易的因式分解;二是通过对比与联想比较得出整式乘法和分解因式的异同;三是培养学生养成对比和联想的数学思维能力。相比较而言,三个教学目标中第一个是最容易完成的,对于学生来说,因式分解属于一个全新的知识点,但是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整式的相关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或熟悉的知识来引导学生探索新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来呈现几个问题:2×2×3×3=36,x(x+1)=x2+x,36=2×2×3×3,x2+x=x(x+1);让学生认真观察上面四个式子,分析四者之间的异同,并尝试将其分为两类,谈谈自己的理由;然后,教师可以说明上面式子分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今天课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将一个整式进行分解。这种引导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通过问题、图片等方式来带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可以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因式分解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快、更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资源库中选取与之有关的动画,将因式分解的步骤以动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进行娱乐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多是以学生听讲、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本就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乏味,课堂学习氛围更是死气沉沉,这样的环境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分解因式”为例,本章节中的提公因式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公因式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以2a(3b+c)-b(3b+c)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寻找题目中的公因式并尝试进行因式分解,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各组解题的思路及步骤。这时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或小组会出现不同的解答方法,无论对错都展示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据此来了解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及时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进行纠正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分享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将本题的解答方法进行一个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不同题目的解答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地学习环境。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好数学离不开细心与耐心,在實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时候学生失分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粗心大意,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是以2a(3b+c)-b(3b+c)为例,去掉括号应该是6ab+2ac-3b2-bc,但是很多学生给出的最后答案是6ab+2ac-3b2+bc,出现此答案的原因是什么呢?很明显,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掉了“-”,去括号时忘记将“+”变为“-”,本可以做对的题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出错,类似于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是减少这类现象的出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升。那么,该怎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经常容易出现的点,分析学生出现此错误的原因,将学生的易错点再次纳入教学方案中;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制定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案;最后,教师需要监督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做出相应的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出建议。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相关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始终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振贤,浅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学周刊,2019-07
[2]张成山,张学琴;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07
[3]王军,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