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发起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小时候背诵古诗文的经历,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觉得受用。与数学、外语等课程不同,语文是关于母语的教育,我们学的古诗文,既是教导学生对治学的严谨态度(如孔子的《论语》),也饱含着对国家的热爱(如杜甫的《春望》),还有对大好河山的描述(《徐霞客游记》)。无法想象,假如没有这些中华文化中的精华,我们的词语与修辞、视野与胸襟将多么受局限。
喵咪:不少同学拿到本期《绘阅读》的时候,已经正值新年。农历新年是我们中民族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本期小编将请三位老师为大家解读诗词中的新年。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人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李老师:本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写的七言绝句组诗,是诗人除夕归乡时有感而发的诗篇。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正处于乾隆中期,诗人25岁,在安徽督学朱筠幕中,此时整个社会贫富对立,两极分化,流民遍野,人才遗弃,各种矛盾交织。诗人对社会即将发生的乱象已有预感,心中惆怅,有感而作。全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
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悄立”二字,诗人独自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静谧的环境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自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诗人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激愤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喵咪:借景抒情是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何老师:《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
诗歌主要说: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喵咪:给大家介绍一下“对写法”,这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常见的手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情感。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北宋】柳永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辛老师:本词的作者柳永为婉约派代表词人,作品中有大量的市井俚语,却显得真实朴素,深受人们喜爱,时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盛誉。
本词词牌“迎新春”为柳永自创。上阙“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中“青律”点明了时间,即冬去春来;“帝里”点明了地点,即汴京(开封);“阳和”“轻煦”二词可以感受到春回大地之时的和煦温暖。为了庆祝元宵佳节,千家万户都张灯结彩。欢快的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在十里花灯、漂亮的假山和震天响的乐声中欢腾。渐渐地,水天趋于一色,皓月当空。飘香的小路上、浪漫的花影下,少男少女们演绎着爱和幸福。面对如此美好的畫面,作者也不忍独自归去。
整首词,前面是大段的铺陈,尤其在上阕中,虽不见“众”“人”二字,却满眼尽是众人欢愉的场景,可谓妙哉。下阕中适时引用“绝缨掷果”的典故,形象地描绘出少男少女聚会时的不拘形迹,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甜蜜与幸福,可谓“乐而不淫”。结尾处一句“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直抒胸臆,歌颂当时的太平景象。
【注释】
1.嶰(xiè)管:以嶰谷所生之竹而做的律本,相当于现在的定声器。《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此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2.青律:青帝所司之律,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青帝为司春之神,青律也就是冬去春来的意思。
3.绛树:神话传说中仙宫树名。
喵咪: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即在古诗词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本期关于新年诗词的赏读,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本本记好哦!在此预祝所有小读者在新的一年里,合家欢乐,学业进步,小编也会在新的一年推荐更多好诗,我们在领略国学文化的同时,分数节节攀!
喵咪:不少同学拿到本期《绘阅读》的时候,已经正值新年。农历新年是我们中民族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本期小编将请三位老师为大家解读诗词中的新年。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人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李老师:本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写的七言绝句组诗,是诗人除夕归乡时有感而发的诗篇。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正处于乾隆中期,诗人25岁,在安徽督学朱筠幕中,此时整个社会贫富对立,两极分化,流民遍野,人才遗弃,各种矛盾交织。诗人对社会即将发生的乱象已有预感,心中惆怅,有感而作。全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
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悄立”二字,诗人独自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静谧的环境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自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诗人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激愤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喵咪:借景抒情是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何老师:《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
诗歌主要说: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喵咪:给大家介绍一下“对写法”,这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常见的手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情感。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北宋】柳永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辛老师:本词的作者柳永为婉约派代表词人,作品中有大量的市井俚语,却显得真实朴素,深受人们喜爱,时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盛誉。
本词词牌“迎新春”为柳永自创。上阙“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中“青律”点明了时间,即冬去春来;“帝里”点明了地点,即汴京(开封);“阳和”“轻煦”二词可以感受到春回大地之时的和煦温暖。为了庆祝元宵佳节,千家万户都张灯结彩。欢快的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在十里花灯、漂亮的假山和震天响的乐声中欢腾。渐渐地,水天趋于一色,皓月当空。飘香的小路上、浪漫的花影下,少男少女们演绎着爱和幸福。面对如此美好的畫面,作者也不忍独自归去。
整首词,前面是大段的铺陈,尤其在上阕中,虽不见“众”“人”二字,却满眼尽是众人欢愉的场景,可谓妙哉。下阕中适时引用“绝缨掷果”的典故,形象地描绘出少男少女聚会时的不拘形迹,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甜蜜与幸福,可谓“乐而不淫”。结尾处一句“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直抒胸臆,歌颂当时的太平景象。
【注释】
1.嶰(xiè)管:以嶰谷所生之竹而做的律本,相当于现在的定声器。《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此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2.青律:青帝所司之律,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青帝为司春之神,青律也就是冬去春来的意思。
3.绛树:神话传说中仙宫树名。
喵咪: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即在古诗词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本期关于新年诗词的赏读,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本本记好哦!在此预祝所有小读者在新的一年里,合家欢乐,学业进步,小编也会在新的一年推荐更多好诗,我们在领略国学文化的同时,分数节节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