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中国向着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立足经济史研究视角,从体育经济与体育经济思想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入手,通过介绍近代以来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长期孕育情况,并基于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从三个重点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追溯和分析,分别得出了中国体育经济思想萌芽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所存在的主要思想形态,对正确认识和把握现代中国体育经济思想发展演变历史、从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好促进中国体育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体育经济思想 ;演变历史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7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身体运动,而是与产业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文化活动。尽管体育经济的概念出现相对较晚,但是自体育活动产生以来,体育经济便以各种方式存在和发展着。现代体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体育经济思想的支持和促进。中国虽然有着悠久的体育运动历史,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却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同时,由于长期战乱、“文化大革命”影响、计划经济体制限制等原因,使得我国体育经济难以实现快速发展。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体育经济迅速恢复和快速发展,并与此相适应产生了现代体育经济思想,对现代体育事业和体育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体育经济与体育经济思想概述
  体育经济,简单来讲,就是体育中的经济和经济中的体育相融合的经济形态,也即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围绕体育运动、体育产品、体育服务等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体育经济思想则是指,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围绕体育经济实践和促进体育经济发展而提出的相关学术观点、理论,或者从体育经济发展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规律性理论知识。从理论归属来看,关于体育经济思想的研究一般属于经济思想史范畴。立足经济史研究视角,加强对现代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研究,对科学正确地认识中国体育经济和促进体育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长期孕育
  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产生的源泉。体育经济作为一种物质性的社会经济形式,是体育经济思想诞生的重要源泉。然而,無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将经济和体育进行直接联系,因此没有形成“体育经济”的概念。直到19世纪末,随着体育在欧美社会不断普及并日益出现职业化倾向,使得人们在关注运动员相关利益纠纷的过程中开始关注与体育相关的经济问题。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体育是在19世纪由西方传教士带入的,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和西方对中国文化侵略、经济侵略的加深,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现代娱乐方式逐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以租借为中心的区域进行传播扩散。1860年,4名外侨在上海市成立股份制的运动事业基金会(后来称为万国体育会),以获取运动场租金和借款利息作为收入,并在40多年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壮大。然而,这一体育经济现象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和客观评价,也没有激发体育与经济建立直接联系的理论动力。中国近代体育用品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是随着业余体育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外国传教士和教会学校的带动示范下,大量体育用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使得一些人看到了体育产品制造所蕴含的经济力量,并引起了吴蕴瑞等体育学者的关注。吴蕴瑞于1919年撰写了《今后体育须顾国民经济》一文,首次将体育运动与国家经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号召人们通过发展体育来促进和拯救国民经济。同时,在体育活动运行微观层面,陈咏生等学者认识到了发展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中国近现代体育经济思想的孕育和萌芽。然而,由于长期战争等因素,使得我国体育经济思想在刚开始萌芽之时就受到了灭顶之灾,从而造成我国体育经济思想长期落后于国际社会,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了奋起直追的历程。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追溯
  (一)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
  1978—1992年是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经济转移,虽然还面临着意识形态的困境,但中国逐步走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社会发生快速变化,各种思想层出不穷,为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正式萌芽提供了土壤。一方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能够改善人的健康水平,从而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工作者开始为区分体育和劳动、加强体育重要性宣传等方面而努力,使人们对体育促进劳动生产率的认识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有学者准确提出了体育与经济的辩证统一思想,提出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要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性影响,主张要从国民经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发展体育事业。
  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理论(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为体育促进经济发展找到了理论来源。此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借鉴苏联体育运动科学和西方先进体育经济信息的基础上,我国加强了体育科学研究,初步形成了体育经济学学科,为后来中国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快速成长阶段
  1992—2001年是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快速成长阶段。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日益突出的改革发展问题,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实施的大量经济政策,为中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带动中国体育经济实践发展的同时,促进和丰富了中国体育经济思想。80年代中期,我国国家体委颁布《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开始了体育体制改革。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思想观念限制,这次的体育体制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体育体制的基本格局。1992年,国家体委召开全国体委主任座谈会,专题研究深化体育改革问题,明确提出了“五化”(也即生活化、科学化、普遍化、社会化、产业化)和“五转变”的思想,为深化体育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发展目标。1993年召开的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通过《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以产业化为方向,增强体育自身发展能力”,并配套印发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其后,国家体委又多次组织召开相关理论研讨活动,并下发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文件,有力促进了体育改革和体育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经济思想发展的重点在于提出了发展体育产业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树立了发展体育产业的明确目标,制定了发展体育产业的相关基本政策,促进了中国体育经济思想基础的转变,极大丰富了体育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也是在这一阶段,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化思想逐步形成,提出了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体育市场的思想,体育消费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思想产生。   (三)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深入发展阶段
  2001年到现在,是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深入发展阶段。随着体育改革,体育经济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新世纪以来,体育经济一直保持良好势头发展;另一方面,在体育和经济理论界,人们对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市场等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的视角也逐步从宏观全局分析逐步走向具体的新事件分析。在这一阶段,最突出和最典型的体育经济思想演变,就是随着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奥运经济思想研究在中国迅速兴起。尽管围绕奥运会财政经费、举办奥运会的投资经济收益、奥运经济计划等内容的研究,前苏联等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中国对奥运经济研究的热潮是在成功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掀起的。这个阶段,大量的中国体育经济学者围绕奥运经济的概念、奥运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奥运经济的特点和周期、奥运经济的根源、申办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需要指出和肯定的是,在奥运经济热的同时,我国体育经济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具体表現为:將集聚效应引入体育经济研究范畴,加大扩散效应对经济外部性的分析,非均衡理论在体育经济中的运用,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体育产业经济的有利、不利影响及相关对策进行研究,对新时期体育经济发展的宏观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实现路径,有效推动和促进了中国体育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体育经济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存在和上层建筑,对体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当代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认识、研究和把握,从而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我国作为现代意义的体育产业发展比较晚,虽然在20世纪初以来产生过体育经济思想的长期孕育,但由于战乱、体制机制等原因,使得中国体育经济思想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获得快速萌芽和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体育经济思想不断发展演变,实现了阶段性的继承和发展。从中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特点来看,体育经济思想理论基础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完全占主导地位,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共存,再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后来居上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重大演变,这一演变过程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体育经济发展的生动反映,又是现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在体育领域留下的深刻印记。
  参考文献:
  [1] 许松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2] 王磊.新中国体育产业历史演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 刘峥.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2008)[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4] 彭国强,舒盛芳.中国体育发展走向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6,(2):12-17.
  [5] 许向前,李少聪.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3):20.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住老年公寓的日常生活能力与健康状况。方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入住老年公寓210例老人测评。结果:调查对象中,平均每人患1.15种疾病(242/210);80-89岁组
考察了链烷烃单独裂化以及与其他烃类混合裂化时的转化率以及典型产物的分布,结果表明,链烷烃单独裂化时比较容易裂化,与其他烃类混合裂化时,其转化受到了明显抑制。分析认为
我们知道,小学生复述能力是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述,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就是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复述,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一种内化,实际上
化学类课程,尤其是烹饪化学是烹饪类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烹饪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但很多开设有烹饪类专业的高校普遍不重视对化学类课程的教育,不理解化学类课
利用人脸正面立体图对重建三维人脸模型,无需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通用人脸模型·获取立体图对并校正后,利用种子像素扩张算法实现图像匹配·种子像素选取算法能使足够数量的种子像素具有可靠视差;还提出了基于视差置信度的扩张算法,降低了视差图中大面积误匹配区域出现的可能性;最后,利用碟状粒子描述和Delaunay三角剖分重建三维人脸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产生光滑逼真的三维人脸模型·
以下是在不同场合听到的同一篇课文近乎相同的引入环节。[案例A]师:请同学们读读课题——《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