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推动着平面设计的变革,平面设计师的岗位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平面设计方向“动态平面设计”.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根据企业岗位要求,构建培养“动态平面设计师”的课程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先探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出现使平面设计从静态向动态发生转变,同时对高等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现状进行梳理,进一步提出建立多学科综合的培养目标,并尝试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动态平面设计 课程体系
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到今天各种移动终端成为了人们接受和读取信息的主要媒体形式.媒体的变化,带来了平面设计的变化,主要表现有:
1.二维呈现向多维的变化
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出现,平面设计得以呈现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但是其进行信息传达的目的没有变化,但在传达方式上的视觉元素更为广泛.信息多元化时代下的平面设计正在由二维空间向多维空间发生转变.
2.单项信息传递向交互式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对信息接受的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从原来的细细品读书籍到现在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进行有选择的读取,阅读方式由深入阅读变成浅读.在这样的背景下,平面设计更加注重信息的传达,重视设计的内容和内涵, 设计由原来单项的信息传递向交互式变化,动态平面设计需要考虑人与设计作品之间的视觉交互,从而设计整个视觉画面流程.
3.“动态平面设计”概念的出现
各种新型媒体的涌现,大大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表达方式,“动态平面设计”是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相融合的新的设计领域,应充分运用新媒体带来的特征及优势,依托新媒体的特征优势更加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传达,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不断突破传统媒介限制的艺术呈现技巧、方式和理念,引领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相融合的设计方向.
二、高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信息时代的发展,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多发挥的空间,也为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就对部分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1.较为传统的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平面专业课程设置还较为传统. 课程体系主要还是美术基础(主要由素描、色彩、速写)、设计理论和设计基础(主要有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艺术鉴赏、图形创意等)、平面设计软件课程、平面设计实践课程(主要有版式设计、字体设计、VI 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UI 设计、印前设计等)这四部分组成,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在根据媒体变化和市场需求在有意识地加入一些与新媒体相适应的课程,但平面设计专业总体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仍然是以传统的印刷媒介为教学的主体.
2.跨学科渗透性不强
传统的平面设计表现元素相对单一,但新媒体环境中的平面设计转变为动态形式后,融入了声音、动画、空间、交互等设计元素,这便对设计师提出了掌握多学科知识的要求.平面设计已从原有的艺术设计领域逐渐向艺术与技术互相融合而转变.虽然在不少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中已经加入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一些设计课程,但课程还是相对独立存在,并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导致学习的较为片面,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仍旧存在困难.
3.距市场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
信息化时代的环境下,市场需要的平面设计发生了转变.职业教育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体现教育的效果,虽然不少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体系随之在调整,但与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从课堂向就业岗位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三、动态平面设计趋势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1.多学科综合性的培养目标
建立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时,因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性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的多学科综合性首先体现在表现形式上与动画和影视专业有交叉.动态平面设计强调的是设计作品的运用, 将传统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基本法则和镜头语言、剪辑技巧相结合是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其次动态平面设计需要音频、交互、网络等技术的支撑.因此,配音、配樂、音频编辑等声音处理技术也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人机交互的技术也是在动态平面设计作品中被广泛运用的,要掌握人机交互的技术就需要加入计算机编程等一系列课程. 动态平面设计作品的发布往往需要依靠网络,因此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也是必须的.
再次,动态平面设计由于多学科的综合性,因此作品在创作上也更为复杂,往往需要组建团队来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在教学中还需加入设计流程管理的相关课程.
由于动态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庞杂,我们在设置课程目标的时候需要加强开放和综合的概念.交叉和跨学科形成整合是动态平面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
2.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将原有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根据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核心,分为“动态图形与影像”和“视觉传达与互动”两大模块.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阶段,分为基础课程、软件培训课程、综合课程和项目实训四个阶段,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存在层层递进的知识结构,最后的项目实训课程会与实际设计公司的项目对接。
其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使得传统课程与新课程之间能够较好的融合,同时在课程设定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动画影像和网络互动的相关课程进行整体的构架,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在相关技术课程的设置上,相对前移,让学生在进入综合课程之前就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在具体小组项目的课程中,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课堂教学和市场实践之间的差距.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通过调研,结合用人企业对实习学生的评价,尝试性的提出平面设计专业培养方向向动态平面设计转变,并提出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清晰的教学体系逻辑框架强化了教学改革实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作者简介:袁瑾(1983年-),女,汉,湖北黄石,讲师,研究生,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动态平面设计 课程体系
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到今天各种移动终端成为了人们接受和读取信息的主要媒体形式.媒体的变化,带来了平面设计的变化,主要表现有:
1.二维呈现向多维的变化
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出现,平面设计得以呈现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但是其进行信息传达的目的没有变化,但在传达方式上的视觉元素更为广泛.信息多元化时代下的平面设计正在由二维空间向多维空间发生转变.
2.单项信息传递向交互式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对信息接受的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从原来的细细品读书籍到现在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进行有选择的读取,阅读方式由深入阅读变成浅读.在这样的背景下,平面设计更加注重信息的传达,重视设计的内容和内涵, 设计由原来单项的信息传递向交互式变化,动态平面设计需要考虑人与设计作品之间的视觉交互,从而设计整个视觉画面流程.
3.“动态平面设计”概念的出现
各种新型媒体的涌现,大大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表达方式,“动态平面设计”是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相融合的新的设计领域,应充分运用新媒体带来的特征及优势,依托新媒体的特征优势更加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传达,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不断突破传统媒介限制的艺术呈现技巧、方式和理念,引领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相融合的设计方向.
二、高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信息时代的发展,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多发挥的空间,也为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就对部分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1.较为传统的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平面专业课程设置还较为传统. 课程体系主要还是美术基础(主要由素描、色彩、速写)、设计理论和设计基础(主要有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艺术鉴赏、图形创意等)、平面设计软件课程、平面设计实践课程(主要有版式设计、字体设计、VI 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UI 设计、印前设计等)这四部分组成,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在根据媒体变化和市场需求在有意识地加入一些与新媒体相适应的课程,但平面设计专业总体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仍然是以传统的印刷媒介为教学的主体.
2.跨学科渗透性不强
传统的平面设计表现元素相对单一,但新媒体环境中的平面设计转变为动态形式后,融入了声音、动画、空间、交互等设计元素,这便对设计师提出了掌握多学科知识的要求.平面设计已从原有的艺术设计领域逐渐向艺术与技术互相融合而转变.虽然在不少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中已经加入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一些设计课程,但课程还是相对独立存在,并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导致学习的较为片面,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仍旧存在困难.
3.距市场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
信息化时代的环境下,市场需要的平面设计发生了转变.职业教育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体现教育的效果,虽然不少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体系随之在调整,但与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从课堂向就业岗位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三、动态平面设计趋势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1.多学科综合性的培养目标
建立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时,因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性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的多学科综合性首先体现在表现形式上与动画和影视专业有交叉.动态平面设计强调的是设计作品的运用, 将传统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基本法则和镜头语言、剪辑技巧相结合是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其次动态平面设计需要音频、交互、网络等技术的支撑.因此,配音、配樂、音频编辑等声音处理技术也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人机交互的技术也是在动态平面设计作品中被广泛运用的,要掌握人机交互的技术就需要加入计算机编程等一系列课程. 动态平面设计作品的发布往往需要依靠网络,因此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也是必须的.
再次,动态平面设计由于多学科的综合性,因此作品在创作上也更为复杂,往往需要组建团队来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在教学中还需加入设计流程管理的相关课程.
由于动态平面设计涉及的内容庞杂,我们在设置课程目标的时候需要加强开放和综合的概念.交叉和跨学科形成整合是动态平面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
2.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将原有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根据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核心,分为“动态图形与影像”和“视觉传达与互动”两大模块.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阶段,分为基础课程、软件培训课程、综合课程和项目实训四个阶段,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存在层层递进的知识结构,最后的项目实训课程会与实际设计公司的项目对接。
其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使得传统课程与新课程之间能够较好的融合,同时在课程设定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动画影像和网络互动的相关课程进行整体的构架,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在相关技术课程的设置上,相对前移,让学生在进入综合课程之前就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在具体小组项目的课程中,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课堂教学和市场实践之间的差距.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通过调研,结合用人企业对实习学生的评价,尝试性的提出平面设计专业培养方向向动态平面设计转变,并提出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清晰的教学体系逻辑框架强化了教学改革实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作者简介:袁瑾(1983年-),女,汉,湖北黄石,讲师,研究生,湖北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