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产业结构协调、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这两大经济手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现实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各部门根据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为基点、依托自己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机制而制定。为有效地发挥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合力,必须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目前的各自为政到协调配合的根本转变。其次,财政调控能力弱化,金融调控独木难支。改革开放以来,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调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富集了足够的财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由于银行承揽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使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既定目标。第三,财政与银行职能错位,影响两大政策的配合。绩效财政和银行两者理应有明确的分工,财政和银行关系不顺,使调控职能相互错位,影响配合绩效。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变化,银行信贷资金成为社会投资的资金主源,银行承担总量和结构调控职能,但其成效并不显著,结构矛盾不但没能有效解决。第四,国有企业体制缺陷严重阻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现代企业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点,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国有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低下,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致使负债居高不下,兼之企业效益不好、亏损严重、信用观念缺乏,导致偿债能力和愿望严重不足。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态势分析
第一,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的主要成效。(1)从1992 年开始,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领先于财政支出的增长(1994年除外);199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5%左右,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为48%左右,逐步接近振兴财政的目标比重。(2)严格掌握货币发行,控制信贷规模,适时调整利率。1993—1998年,中央银行强化了货币发行的控制力度,中央银行于1993年两次提高存货款利率。中央银行于1996年两次、1997年多次降低利率,在“从紧”的基础上有效地保证了“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投资规模膨胀是我国经济前段过热的重要原因,财政支出的另一突出症结是行政急剧膨胀。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不仅有力控制了通货膨胀,而且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的目标。
第二,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有企业困难日益加剧,举步维艰。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当严峻、恶化,效益下滑严重,债台高筑,社会负担沉重及长期技术改造不足等老问题,依旧未得到缓解。目前亏损继续扩大,企业开工率不足,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大批企业职工下岗待业,市场缺乏活力,高负债经营已经使企业成为银行的“打工仔”。(2)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结构调整成效不大。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虽然对于总量控制卓有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结构上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地区产业趋同化严重。(3)负数的通货膨胀率显现总需求不足。1998年度8 %增长目标压力较大。自1993年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后,通货膨胀指数连续下落,1997年零售物价涨幅只有0.8%,到1997 年底已成了负数,今年1—2月零售物价涨幅为-1.7%,整治通胀取得了很大成绩。(3)财政货币政策调控中面临的困难及协调配合的深层次矛盾。
三、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
(一)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改变货币政策独木撑天的局面。首先中央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要提高,从根本上要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增加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管办法,增大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的范围,坚决堵住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逃税的漏洞;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严格代扣代缴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其次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统一财政。
(二)明确财政、货币政策的各自侧重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在公平与效率、总量与结构的处理上,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原则,这个原则既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而财政政策则偏重于“兼顾公平”原则,以发挥其稳定经济的作用,经济发展既要效率,也要稳定,而稳定又以“公平”为前提,要确保经济的“相对公平”,在既定体制下,就是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包揽一切,而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他方面和领域的社会需求将由银行负责供应。财政的宏观调控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银行则要加强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三)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寻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2005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行了6年之久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新举措。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需求过旺的问题,稍一放松对社会总需求的控制,就会因需求的膨胀而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必须找准财政、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四)健全银行债务清偿和政策性投融资体系。一方面健全银行债务清偿机制和风险抵押机制,确保银行与企业债权债务的良性循环:改善储蓄服务,提高银行的吸储能力,才能为货币政策调控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健全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加大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注入力度,以此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解决国有企业困难的突破口。要构建由财政、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共同参与的强大的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加大对国有企业资金流入力度。
(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协调支持国有企业运用集团制、公司制、股份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集约经营,振兴国有企业。财政、银行要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兼并、联合等途径组建产业关联度紧密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改变目前国有企业规模分散、“小而全”和“大而全”造成的企业竞争实力薄弱现象,形成“兵团式”国有垄断集团,作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母公司,使之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再以母公司为主体,吸收其他经济成份参股,形成股份制集团公司,以此作为国民经济的产业中坚和市场骨干,进而主导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发展。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现实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各部门根据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为基点、依托自己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机制而制定。为有效地发挥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合力,必须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目前的各自为政到协调配合的根本转变。其次,财政调控能力弱化,金融调控独木难支。改革开放以来,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调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富集了足够的财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由于银行承揽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使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既定目标。第三,财政与银行职能错位,影响两大政策的配合。绩效财政和银行两者理应有明确的分工,财政和银行关系不顺,使调控职能相互错位,影响配合绩效。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变化,银行信贷资金成为社会投资的资金主源,银行承担总量和结构调控职能,但其成效并不显著,结构矛盾不但没能有效解决。第四,国有企业体制缺陷严重阻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现代企业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点,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国有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低下,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致使负债居高不下,兼之企业效益不好、亏损严重、信用观念缺乏,导致偿债能力和愿望严重不足。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态势分析
第一,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的主要成效。(1)从1992 年开始,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领先于财政支出的增长(1994年除外);199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5%左右,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为48%左右,逐步接近振兴财政的目标比重。(2)严格掌握货币发行,控制信贷规模,适时调整利率。1993—1998年,中央银行强化了货币发行的控制力度,中央银行于1993年两次提高存货款利率。中央银行于1996年两次、1997年多次降低利率,在“从紧”的基础上有效地保证了“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投资规模膨胀是我国经济前段过热的重要原因,财政支出的另一突出症结是行政急剧膨胀。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不仅有力控制了通货膨胀,而且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的目标。
第二,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有企业困难日益加剧,举步维艰。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当严峻、恶化,效益下滑严重,债台高筑,社会负担沉重及长期技术改造不足等老问题,依旧未得到缓解。目前亏损继续扩大,企业开工率不足,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大批企业职工下岗待业,市场缺乏活力,高负债经营已经使企业成为银行的“打工仔”。(2)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结构调整成效不大。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虽然对于总量控制卓有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结构上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地区产业趋同化严重。(3)负数的通货膨胀率显现总需求不足。1998年度8 %增长目标压力较大。自1993年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后,通货膨胀指数连续下落,1997年零售物价涨幅只有0.8%,到1997 年底已成了负数,今年1—2月零售物价涨幅为-1.7%,整治通胀取得了很大成绩。(3)财政货币政策调控中面临的困难及协调配合的深层次矛盾。
三、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
(一)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改变货币政策独木撑天的局面。首先中央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要提高,从根本上要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增加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管办法,增大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的范围,坚决堵住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逃税的漏洞;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严格代扣代缴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其次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统一财政。
(二)明确财政、货币政策的各自侧重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在公平与效率、总量与结构的处理上,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原则,这个原则既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而财政政策则偏重于“兼顾公平”原则,以发挥其稳定经济的作用,经济发展既要效率,也要稳定,而稳定又以“公平”为前提,要确保经济的“相对公平”,在既定体制下,就是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包揽一切,而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他方面和领域的社会需求将由银行负责供应。财政的宏观调控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银行则要加强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三)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寻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2005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行了6年之久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新举措。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需求过旺的问题,稍一放松对社会总需求的控制,就会因需求的膨胀而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必须找准财政、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四)健全银行债务清偿和政策性投融资体系。一方面健全银行债务清偿机制和风险抵押机制,确保银行与企业债权债务的良性循环:改善储蓄服务,提高银行的吸储能力,才能为货币政策调控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健全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加大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注入力度,以此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解决国有企业困难的突破口。要构建由财政、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共同参与的强大的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加大对国有企业资金流入力度。
(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协调支持国有企业运用集团制、公司制、股份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集约经营,振兴国有企业。财政、银行要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兼并、联合等途径组建产业关联度紧密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改变目前国有企业规模分散、“小而全”和“大而全”造成的企业竞争实力薄弱现象,形成“兵团式”国有垄断集团,作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母公司,使之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再以母公司为主体,吸收其他经济成份参股,形成股份制集团公司,以此作为国民经济的产业中坚和市场骨干,进而主导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