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阳,川东地区文化与古建筑风格保存最好的县镇之一。炎炎夏日,就着凤凰山的绿,探访老宗庙,遥想千年岁月,最是闲适悠然。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始建于一千七百年前,历代扩建,历尽沧桑,盛而不衰。原来的张飞庙临江屹立,我们现今探访的云阳张飞庙,是由原址飞凤山麓搬迁到盘石镇龙安村的。
张飞生于涿郡,殁于阆中,民间有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传说,与“三国演义”写的有所不同。关羽败走麦城为孙权所害,时张飞驻守阆中,惊闻噩耗,悲愤交集,下令部下三日备齐白旗白甲,挂孝出征,为关羽报仇。范疆、张达二将深知不能如期复命,又惧张飞虎威,遂趁张飞醉卧之际,将之杀害,取下首级,直投东吴。吴王孙权得知刘备兴兵伐吴,深恐哀兵必胜,又恐魏兵乘虚而入,派人向刘备请和。范、张二将闻此消息,正在云阳途中,慌忙将张飞头颅抛入江中,逃遁他乡。当晚有一老翁在铜锣渡撒网打鱼,捞起张飞头颅,惊异之间,恍惚见张飞跪地哀求:生为蜀人,死当蜀鬼,请将头颅葬于蜀境。渔翁受托,泪如雨下,便将张飞头颅葬在云阳对岸的飞凤山麓,并邀集百姓修起最早的张飞庙。这便是云阳张飞庙的来历。
张飞庙经历代修葺扩建,殿、楼、轩、阁、亭齐备,唐、宋、明、清历代均有遗迹。庙内石碑、摩崖等石刻及木刻书画作品多达六百余件,各流派、各风格兼收并蓄。故有“张祠金石,甲于渝东”之赞,有文章、书法、雕刻“三绝”。
张飞庙的主要建筑和雕塑群是围绕着张飞的传说和其独具魅力的性格来布局、建造的。进了大门,就是结义楼天井,可见刘、关、张三人高举酒杯,仰天长望,沥血祭天,慷慨悲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结义台前有四十年代孙元良驻军张飞庙时写下的赞颂张飞的诗句:“吾侯椎屠耳,辉煌酹大志,岂为高官爵,宅心在济世。”表达了对张飞的景仰。出结义楼往东是寄托张飞思念云长的望云轩,再过字画满地的楼廊,沿石阶而上便是祭祀张飞的正殿,中间是高大的张飞塑像,两旁是一组雕塑群。张飞爱憎分明的性格,赤胆报国的精神,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英雄气概都得到了形象的再现。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始建于一千七百年前,历代扩建,历尽沧桑,盛而不衰。原来的张飞庙临江屹立,我们现今探访的云阳张飞庙,是由原址飞凤山麓搬迁到盘石镇龙安村的。
张飞生于涿郡,殁于阆中,民间有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传说,与“三国演义”写的有所不同。关羽败走麦城为孙权所害,时张飞驻守阆中,惊闻噩耗,悲愤交集,下令部下三日备齐白旗白甲,挂孝出征,为关羽报仇。范疆、张达二将深知不能如期复命,又惧张飞虎威,遂趁张飞醉卧之际,将之杀害,取下首级,直投东吴。吴王孙权得知刘备兴兵伐吴,深恐哀兵必胜,又恐魏兵乘虚而入,派人向刘备请和。范、张二将闻此消息,正在云阳途中,慌忙将张飞头颅抛入江中,逃遁他乡。当晚有一老翁在铜锣渡撒网打鱼,捞起张飞头颅,惊异之间,恍惚见张飞跪地哀求:生为蜀人,死当蜀鬼,请将头颅葬于蜀境。渔翁受托,泪如雨下,便将张飞头颅葬在云阳对岸的飞凤山麓,并邀集百姓修起最早的张飞庙。这便是云阳张飞庙的来历。
张飞庙经历代修葺扩建,殿、楼、轩、阁、亭齐备,唐、宋、明、清历代均有遗迹。庙内石碑、摩崖等石刻及木刻书画作品多达六百余件,各流派、各风格兼收并蓄。故有“张祠金石,甲于渝东”之赞,有文章、书法、雕刻“三绝”。
张飞庙的主要建筑和雕塑群是围绕着张飞的传说和其独具魅力的性格来布局、建造的。进了大门,就是结义楼天井,可见刘、关、张三人高举酒杯,仰天长望,沥血祭天,慷慨悲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结义台前有四十年代孙元良驻军张飞庙时写下的赞颂张飞的诗句:“吾侯椎屠耳,辉煌酹大志,岂为高官爵,宅心在济世。”表达了对张飞的景仰。出结义楼往东是寄托张飞思念云长的望云轩,再过字画满地的楼廊,沿石阶而上便是祭祀张飞的正殿,中间是高大的张飞塑像,两旁是一组雕塑群。张飞爱憎分明的性格,赤胆报国的精神,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英雄气概都得到了形象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