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6-0211-01
用简便方法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因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简算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简算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简算训练奠定基础
学生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果训练得法,为整个小学阶段的速算、简算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这些都是学习口算的基础。口算训练要从低段开始,激发口算兴趣、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口算习惯。口算训练时应注意几点: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其二,计算时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利用板条进行口算训练是很好的方法。三是训练的内容要与近期所学内容及学生口算中的难点、易错点相结合。四是训练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在保证每天的口算练习时间的基础上,定期进行一定题量的检测、过关,才能达到好的训练效果。
抓好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进行简算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准确迅速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抓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给简算训练积累经验
学生运用简算的策略进行计算的优化,需要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水平的参与,是学生运算技巧的综合反映,它需要学生将所学到的定义、定理、定律、法则、性质、规律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学生的数感水平、对算理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简算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厚积薄发”,加强对基本算理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算理的形成过程中来,将抽象的算理以生活经验数学化的形式恰当地反映出来,为学生顺利掌握简算的技能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做好知识与技能上的储备。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在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给学生创设的一个故事情境让我记忆深刻:
小明的妈妈买来13个鸡蛋,想用秤称一称质量,可是秤盘小,一次最多只能放10个,妈妈认为没有办法了,你们能帮帮她吗?学生兴致很高,纷纷说,可以先称10个,再称3个,然后把10个鸡蛋的质量与3个鸡蛋的质量加起来就是13个鸡蛋的质量。
这个用两次称鸡蛋的方法与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算理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根据数的可分割性与可聚合性来完成这一实践过程的。有了这样深入浅出的铺垫。学生对算理理解的困难就大大减小了,这也为今后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再如,在二年级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的时候,一位教师特别安排这样一道口算题让学生思考:52+39你会用什么方法口算?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拆数的方法,将其中一个加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把进位加法口算转化成整十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但是教学是否就停留于此呢?低年级学生有没有能力根据加数的特点另外找到新的口算方法呢?在老師的引导下,同学们发现例题中作为加数的52和39,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接近整十数,一个接近50,一个接近40,那么符合题目数据特点的新的算法就产生了,将39看成是40,先算52+40=92,再算92-1=91。同样是凑整的思路,还能引导学生将52中的1先给39,将39变成40,再加上51即可。
从低年级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信息、灵活捕捉数据特点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变通,那么到了高年级,学生数感的敏锐度就会大大增强,这就为学生主动形成简算的需求、顺利掌握简算的技能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精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简算训练多样性
思维的独创性一般表现为多思善想,新颖独特等特点。主要抓以下几个技巧进行训练。
1、略。根据0和1在运算中的特殊性,使计算步骤省略,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
2、消。把两个相对应的数(如+3与 -3)对消,减少运算步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变。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变型不变值。根据法则定义,改变运算符号和数据,促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一是抓逆运算,二是掌握特殊性质,加深对题目的深刻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巧算、简算能力。如:
3.6×7.3+36×0.27。可以将3.6×7.3变为36×0.73,原式变型为:36×0.73+36×0.27。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简算。也可以将36×0.27变型为:3.6×2.7。原式变型为:3.6×7.3+3.6×2.7。
又如:
妈妈的钱包里有一张100元大钞和21元零钱,她想买一条98元的围巾,她会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妈妈钱包里还有多少钱?
这样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妈妈会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妈妈最后的钱是21+2=23元。如果将这样付款的过程写成算式,那就是121-98=121-100+2=23。
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算理经过情境这个载体立刻变得生动、丰满,学生很容易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接着,教师出示121-103、121+98、121+105等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寻找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将思维引向深入。
显然,这里的“简便运算”源自于教师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计算是在他们独立判断后的一种带有个性的选择,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的学习经验达到一定量的基础上的一种质的飞跃。通过它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引发深层次的数学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将算法的优化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简算具有独创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低起点、小坡度,引导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口算训练,重视简算训练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简算技能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用简便方法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因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简算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简算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简算训练奠定基础
学生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果训练得法,为整个小学阶段的速算、简算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这些都是学习口算的基础。口算训练要从低段开始,激发口算兴趣、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口算习惯。口算训练时应注意几点: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其二,计算时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利用板条进行口算训练是很好的方法。三是训练的内容要与近期所学内容及学生口算中的难点、易错点相结合。四是训练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在保证每天的口算练习时间的基础上,定期进行一定题量的检测、过关,才能达到好的训练效果。
抓好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进行简算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准确迅速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抓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给简算训练积累经验
学生运用简算的策略进行计算的优化,需要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水平的参与,是学生运算技巧的综合反映,它需要学生将所学到的定义、定理、定律、法则、性质、规律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学生的数感水平、对算理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简算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厚积薄发”,加强对基本算理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算理的形成过程中来,将抽象的算理以生活经验数学化的形式恰当地反映出来,为学生顺利掌握简算的技能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做好知识与技能上的储备。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在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给学生创设的一个故事情境让我记忆深刻:
小明的妈妈买来13个鸡蛋,想用秤称一称质量,可是秤盘小,一次最多只能放10个,妈妈认为没有办法了,你们能帮帮她吗?学生兴致很高,纷纷说,可以先称10个,再称3个,然后把10个鸡蛋的质量与3个鸡蛋的质量加起来就是13个鸡蛋的质量。
这个用两次称鸡蛋的方法与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算理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根据数的可分割性与可聚合性来完成这一实践过程的。有了这样深入浅出的铺垫。学生对算理理解的困难就大大减小了,这也为今后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再如,在二年级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的时候,一位教师特别安排这样一道口算题让学生思考:52+39你会用什么方法口算?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拆数的方法,将其中一个加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把进位加法口算转化成整十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但是教学是否就停留于此呢?低年级学生有没有能力根据加数的特点另外找到新的口算方法呢?在老師的引导下,同学们发现例题中作为加数的52和39,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接近整十数,一个接近50,一个接近40,那么符合题目数据特点的新的算法就产生了,将39看成是40,先算52+40=92,再算92-1=91。同样是凑整的思路,还能引导学生将52中的1先给39,将39变成40,再加上51即可。
从低年级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信息、灵活捕捉数据特点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变通,那么到了高年级,学生数感的敏锐度就会大大增强,这就为学生主动形成简算的需求、顺利掌握简算的技能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精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简算训练多样性
思维的独创性一般表现为多思善想,新颖独特等特点。主要抓以下几个技巧进行训练。
1、略。根据0和1在运算中的特殊性,使计算步骤省略,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
2、消。把两个相对应的数(如+3与 -3)对消,减少运算步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变。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变型不变值。根据法则定义,改变运算符号和数据,促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一是抓逆运算,二是掌握特殊性质,加深对题目的深刻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巧算、简算能力。如:
3.6×7.3+36×0.27。可以将3.6×7.3变为36×0.73,原式变型为:36×0.73+36×0.27。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简算。也可以将36×0.27变型为:3.6×2.7。原式变型为:3.6×7.3+3.6×2.7。
又如:
妈妈的钱包里有一张100元大钞和21元零钱,她想买一条98元的围巾,她会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妈妈钱包里还有多少钱?
这样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妈妈会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妈妈最后的钱是21+2=23元。如果将这样付款的过程写成算式,那就是121-98=121-100+2=23。
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算理经过情境这个载体立刻变得生动、丰满,学生很容易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接着,教师出示121-103、121+98、121+105等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寻找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将思维引向深入。
显然,这里的“简便运算”源自于教师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计算是在他们独立判断后的一种带有个性的选择,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的学习经验达到一定量的基础上的一种质的飞跃。通过它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引发深层次的数学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将算法的优化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简算具有独创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低起点、小坡度,引导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口算训练,重视简算训练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简算技能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